[翻譯] 一場兩敗俱傷的交易 (1)

看板MLB作者 (Out of touch)時間16年前 (2008/07/16 19:01), 編輯推噓13(1306)
留言19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謹以這篇譯文獻給Bobby Murcer。 願故事的兩位主角在天之靈平安喜樂。 == The rare trade that hurts both players by Joe Posnanski http://tinyurl.com/6b5c79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Sunday, July 13th, 2008 at 3:18 pm. Categories: Baseball.   1971和1972年,Bobby Murcer接連創下了紐約洋基隊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單季表現。但 它們之所以引人注目,卻正是因為沒有人注意到它們。這兩個球季的洋基隊是有史以來最 無趣的─它們的表現一點都不好,卻也沒有爛到很無厘頭,於是根本沒人在乎他們。   1971年,洋基隊在獨立紀念日前一天靠著Fritz Peterson力克波士頓的Luis Tiant, 站上了東區第四名,從此在第四名一直停留到球季終了。那年的票房剛好破一百萬人次。 1972年的他們確實在九月追到距離東區第一只剩一場半勝差,但沒人相信他們真有本事翻 盤,最終他們也翻不了盤,一路跌回安全距離外的第四名;這一整年的觀眾人數,更是在 二戰結束之後第一次少於百萬人。這實在不是塑造明星球員的環境。   沒錯,過了許多年,為那些戰績最差、最枯燥乏味的洋基陣容效力的 Don Mattingly 會成為布朗克斯的大眾英雄,但他的情況是另一回事。在那些充滿衰老的Jesse Barfield 、Claudell Washington、Jack Clark、Ron Kittle、Butch Wynegar之流,加上幾個一度 使人眼睛一亮,名叫Pagliarulo或Pasqua的小將所組成的陣容裡,Mattingly 都是大英雄 。換句話說,Mattingly 是80年代後期唯一的主角,大家最喜愛的球員,也是唯一一個有 可能讓我這種登記有案的反洋基分子喜歡上的人。   Murcer則不然。他是洋基最閃亮的明星,當然,也是身價最高的選手(事實上,他還 是有史以來身價最高的洋基隊員:當他在壘上有跑者時被三振,報紙一再告訴我們的正是 這一點)。但他不是唯一的好手,1971和1972年的洋基隊還有幾位好球員─身手出色而又 被低估,因此同樣值得支持。被低估選手的最佳典型─Roy White 那時就在洋基隊,他在 1971年的OPS+高達149,1972年也有130。Thurman Munson那兩年也為洋基效力,老球迷們 在哀嘆當時的洋基隊少了老一輩的狂傲和憤怒時,看他更覺可愛。Ron Blomberg更在那兩 年有限的打數裡把球轟得老遠,他也有自己的球迷。Sparky Lyle 是1972年來到洋基的, 他當然也有自己的球迷。還有好多人─Mel Stottlemyre,以及前述的Fritz─那時的洋基 隊一點都不強,但球迷的最愛可從來不缺。   因此,Murcer一點也不突出。他還有其他的弱點。1971和1972年恰好是美聯投手表現 最勇猛的兩年,聯盟自責分率從1971年的3.46降到1972年的3.06。事實上,正是這兩年的 嚴重貧打,使得指定代打制度在1973年1月正式實行。   結果,沒人能夠體會他在這兩年的表現有多麼精彩。Murcer的核心數據那時看來並不 驚人。現在看也不怎麼起眼。   1971: .331/.427/.543, 25 homers, 94 RBIs, 94 runs.   1972: .292/.361/.537, 33 homers, 96 RBIs, 102 runs.   當然,我們現在可以到Baseball-Reference網站點一下,將它們中立化,看看它們在 一個平均水準的得分環境裡會變成什麼樣。提示:突飛猛進。   1971: .362/.462/.596, 29 homers, 114 RBIs, 114 runs.   1972: .329/.401/.605, 41 homers, 132 RBIs, 140 runs.   我們還可以去 Baseball Prospectus網站,看看他們把所有人放在相同得分環境裡所 得出的轉化數據。提示:看來也是突飛猛進。   1971: .362/.449/.648, 35 homers, 111 RBIs, 110 runs.   1972: .326/.392/.684, 54 homers, 133 RBIs, 139 runs.   那個年代還沒有人做這種計算,我猜,也沒有人想費心去算。要是你告訴球迷,他的 OPS+在1971年排名聯盟第一,1972年則是第二,這只能被當成胡說八道。他們會反駁:他 這兩年都沒打到100分打點,那是會好到哪裡去?   無論如何,Murcer倒沒有被徹底忽視。他的確贏得1972年的金手套獎,這兩年也都入 選明星隊,並且在年度 MVP票選排進前十名(儘管沒得過第一名選票);那些年裡,他也 賺進大把銀子。但我始終覺得,他從來沒有被看作是個偉大的球員,以下則是最根本的原 因:他是被永無止境的想像與期待所詛咒的球員之一。無論表現多好,人們都期望他做的 更好。他和Mick一樣來自奧克拉荷馬;他在洋基球場鎮守中外野,那是DiMag 的位置。他 有著漂亮的左打揮棒─好像有個非常有名的洋基人,左打揮棒也這麼漂亮。   因此,就算Bobby Murcer很可能是1971到1972年美聯最厲害的全方位選手(你想看勝 場貢獻指數的話,他在1971年是美聯第一,1972年也僅次於Dick Allen),我還是感覺到 ,洋基迷都認為他還可以更上層樓。*他在1973年稍嫌退步,儘管134的 OPS+實在不能說 是滔天大罪。   *今天讓我同樣感覺到 Murcer症候群影響的,則是Carlos Beltran。在Beltran的職 棒生涯裡─他也才31歲─單季得分和打點有六次雙雙破百。今年也即將邁向第七次。他以 中外野手的身分贏得兩座金手套獎。他也許是棒球史上盜壘成功率最高的選手─他嘗試盜 壘300次,只有35次失敗,真的是變態。他在這個年紀裡得分已經超越Pete Rose,2006年 在極度貧打的Shea轟出41發全壘打,當然,2004年季後賽的表現更堪稱史上最偉大的。但 人們就是對他不滿足。我不是在做道德判斷─靠,我對他失望透頂─因為 Beltran給人們 的印象與感受一直都是他還可以更好,他應該更好,為什麼他就是做不到更好?Murcer症 候群其實就是這麼回事。這一路走來,你會忘記他到底有多優秀。   當洋基在1974年找來了Elliott Maddox,Murcer也改守右外野。當然,在那些年裡, 洋基會為了幫Elliott Maddox找個適合的位置,而把球員調來調去。從我手邊的資料看來 ,這次外野移防始終困擾著Murcer。原因也不難理解。在紐約,特別是1970年代早期,擔 任紐約球隊的中外野手還是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有點像世界重量級拳王的魔力。Willie 、Mickey和「公爵」(Duke Snider)留下的記憶仍然鮮明,DiMaggio 的巨大陰影更籠罩 在城裡─就在這兒,洋基球場的中外野,是世界中心的大舞台,就像你的名字已經寫在冠 軍盃上。然而,在這一瞬間,隨著Maddox接手中外野,Murcer成了洋基隊的一個外野手, 三個外野手之一,而不是中外野手。意義完全不同。   1974年還發生了另一件事─在洋基球場整修期間,洋基隊搬進了晦暗的Shea Stadium 寄居兩年。Shea和洋基球場完全是兩極,皇后區也不是布朗克斯。他在難堪的1974年球季 裡苦苦掙扎─只有10支全壘打,長打率.378。隨後,據他親口敘述,他去找洋基領隊Gabe Paul,表明他願意排除萬難守好右外野,或任何球隊需要的位置。他只想留在洋基隊。他 自認是個洋基人。三天後他就被換走了。      *     *     *   1973年的Bobby Bonds只差一支全壘打就能達成單季40-40。我完全無法理解棒球界為 何毫無雀躍之情。十五年後,Jose Canseco達成了40-40,這不僅讓他全票當選年度MVP, 讓他的新人棒球卡價值狂飆,並且使他成為整個大聯盟最有市場的明星球員。而在1973年 ,Bonds轟出39發全壘打,盜了43個壘,結果只在年度MVP票選得到一張第一名選票,以及 一件T-shirt,上面寫著:「我差點就單季40-40,結果只換來這件醜T-shirt。」*   *別忘了T-shirt是什麼時候流行的。當然,那時的我們都更笨一點。   棒球界又會發生什麼事,讓我們在1980年代學會珍惜那些兼具長打砲火和速度的人? 很難說。但Bobby Bonds似乎從來不具備贏得球迷芳心的能力。Bonds升上大聯盟之初,人 們常常拿他和隊友 Willie Mays相比;這種類比當然不可能成立,更重要的是,它一點都 不公平,因為Bonds完全不像Mays。他是獨樹一格的。在Bonds的第一個完整球季─1969年 ,他打了32支全壘打,盜壘 45次(49次嘗試),而且以187次三振刷新紀錄。你對這樣的 天生神力做何感想?在許多方面,他都是打者版的Nolan Ryan,是個隨性發展、絕不妥協 的選手,完全不想縮短揮棒,或對凡人做出任何讓步。1970年,他將自己的紀錄向上推進 ,單季被三振189次。   儘管如此....他這樣的人還是前所未見的。這並不是說他比別人更好,一點也不。但 他就是與眾不同。自1969到1973年,投手獨霸的這五年裡,他的全壘打數從來不少於26支 ,盜壘數四次突破40,長打率高達.493,每年的長打和跑壘數據都是聯盟之冠,而且得分 始終排名前二。他還贏得兩座金手套,並且有機會贏得更多座....他有著強勁的臂力(比 Barry更強),以及廣闊的防守範圍....Bill James寫道,他的奔跑太像Willie Mays,當 兩人在外野擦身而過,有時你還會認錯人。   當然,對Bonds的感受也必定是毀譽參半的。正如他的兒子。Bobby並不容易了解或欣 賞。粗魯無禮似乎都由他而來。一位巨人隊退役選手告訴我,Bobby Bonds 毫無疑問是他 遇見過最差的隊友。但也並不總是如此,職棒生涯從舊金山開始的 George Foster就說, Bonds 在他生涯的最初幾年一直照顧著他,基本上挽救了他的大聯盟之路。自1970年代初 期至中期,薪資仲裁、種族關係變遷,以及越戰怒潮接踵而至─這些事沒有一件是容易應 對的。看來人們都在論斷Bobby Bonds,而他不喜歡被隨意論斷。   無論如何,Bonds也遇上了Murcer在紐約面臨的一些問題。他不是Willie Mays,也不 可能是....然而,他就是極其出色。他在1971年灌進 102分打點,即使大半個球季都打第 一棒;1973年則當了一整年的開路先鋒,並且製造96分打點。   而 Bonds在1974年也同樣陷入低潮,儘管情況不如人們所想的那樣慘。他的打擊率跌 到.256,全壘打只有22支。當然,不會有人發現他被保送了95次,大半年帶傷上陣,或者 連年挑戰季後賽的巨人隊,戰力終於土崩瓦解。不管怎麼說,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Bonds 得到的歡迎早已消耗殆盡。   (待續) -- ※ 編輯: Fitzwilliam 來自: 118.161.70.104 (07/16 19:05)

07/16 19:06, , 1F
推推,Murcer RIP
07/16 19:06, 1F

07/16 19:09, , 2F
推一個,獎金已經發放囉
07/16 19:09, 2F

07/16 19:09, , 3F
當他在壘上有跑者時被三振,那幾句的意思是?
07/16 19:09, 3F

07/16 19:10, , 4F
好文推~
07/16 19:10, 4F

07/16 19:13, , 5F
3F,可以想像一下現在的ARod。當他表現不佳,媒體就會
07/16 19:13, 5F

07/16 19:14, , 6F
把他的大合約當成原罪。Murcer那時的處境也是這樣。
07/16 19:14, 6F

07/16 19:27, , 7F
07/16 19:27, 7F

07/16 19:57, , 8F
cool
07/16 19:57, 8F

07/16 20:22, , 9F
推~~
07/16 20:22, 9F

07/16 20:33, , 10F
原始數字就不錯了吧
07/16 20:33, 10F

07/16 20:33, , 11F
應該說 是一個強打者了
07/16 20:33, 11F

07/16 20:57, , 12F
我也覺得原始數字很不錯啊,怎會說看起來不起眼??
07/16 20:57, 12F

07/16 21:04, , 13F
我想是跟今天這種全壘打滿天飛的時代比,顯得不起眼吧
07/16 21:04, 13F

07/16 21:08, , 14F
恩....也是啦,其實原po前面的推文也有解釋到了.
07/16 21:08, 14F

07/16 21:15, , 15F
四成多的上壘率 中立化後四成六 我覺得很好很強大@@
07/16 21:15, 15F

07/16 21:36, , 16F
07/16 21:36, 16F

07/16 22:06, , 17F
我第一個想到A-Rod....0.0
07/16 22:06, 17F

07/16 23:43, , 18F
辛苦了!!
07/16 23:43, 18F

07/17 12:19, , 19F
推啊
07/17 12:19, 19F
文章代碼(AID): #18VTKBuk (M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