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魏晉風雲之西晉滅亡(四)

看板MGL-history作者 (皇元界朝)時間8月前 (2023/09/14 21:07), 8月前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8月前最新討論串1/1
本文原載於下列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8446/fullpage 魏晉風雲之西晉滅亡(四):西晉的滅亡是混亂中的混亂 都說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黑暗時代,西晉如何滅亡,更是混亂中的混亂, 黑幕中的黑幕。最簡單的切入理解方式,莫過於左手「八王之亂」,右手「五胡亂華」, 這兩種亂,是同時並行在中國大地,西晉王朝的。 並不是八王之亂引發五胡亂華。兩亂齊發,光數字加起來就13了,能不叫人弄混嗎?可以 的,可以收斂在一起,用一個人名就囊括:晉惠帝之亂。也正因如此,晉惠帝司馬衷可說 是「中國史上最差勁皇帝」的種子選手。如果把在位時長也考慮進去,大概要到宋、明才 能找出他的敵手了。 接下來,就從晉惠帝死後開始說起吧。晉惠帝怎麼死的?普遍相信,就是八王老么:東海 王毒死了他。這個說法充滿了戲劇性,但問題是東海王其實沒有從晉惠帝之死中得到什麼 好處。東海當時為太傅,錄尚書事。放在東漢以前,權能頂天,在西晉就是個空架子而已 。繼任的晉懷帝,跟他更是沒什麼關係。 之前提過,可惜考試不會考:八王之亂跟五胡亂華,有一個核心人物,牽動了整個局勢的 發展。那就是鎮守鄴城10數年,人氣堪比劉邦的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穎最特別的舉動, 就是十分不願意離開鄴城。即使成為丞相攝政王,他還是寧可待在鄴城,不入洛陽。 於是引發了「晉惠帝北伐」事件。想當然,晉惠帝幹嘛北伐,根本就是他身邊的其他親王 大臣想要滅了司馬穎,才搞出這御駕親征之戰。親征的結果,晉惠帝受傷被擒,跟著來戰 的親王們紛紛鳥獸散,只有一個豫章王司馬熾決定留下陪皇上到最後一刻。也就因為如此 ,司馬熾成為了晉惠帝的兩位繼承人之一。(中間曲折離奇,多有省略)另一個是清河王 。 晉惠帝駕崩時,兩個繼承人也是一個先搶先贏,由司馬熾登上寶座,後諡晉懷帝。那支持 清河王的派系就不樂意啦,便去請東海來主持公道。東海表示,是該主持一下,就把支持 清河王的兩個大官給宰了,唯懷帝是尊。 那接下來就換東海當老大?不,這可是群雄割據時代。別看曹操挾天子以討不服,幹得有 聲有色,簡簡單單。董卓玩得起來嗎?李傕郭汜玩得起來嗎?就連司馬師在一個相對和平 的時代,也要遭受地方軍派反對,征伐都伐到自己掛掉。 群雄割據時的權臣,比承平時期要困難得多,別的不說,首先你要有兵分兩路的能力。皇 城要鎮住,不然還真的用屁股壓天子朝臣啊?外部的軍事反對勢力,你也要能討平。兵分 兩路用,要有兵,要有將,要有謀,要有錢糧。講白了就是,皇宮京城,只能算另一個戰 場前線,更重要的,要有自己的「根據地」。 到這邊應該不用再強調,曹操最成功的部分了吧?其實就是鄴城的佔領跟經營,撐起了魏 ,也撐起了西晉。東海王司馬越也是有點聰明,就跟晉懷帝說要回去自己的領地。可晉懷 帝,也不只是個孩子了。 說到底,晉懷帝現在要能指揮得動朝廷地方,全靠東海王的兵力。放東海回東海,還不如 留東海在身邊。要說到曹操分析,司馬家的人不知要比我們1000多年後的人們高明多少。 雙方各有算盤,最後折了個衷,讓東海屯駐許昌。 正所謂曹魏五都,長安、洛陽、許昌、鄴,光講這4個你還信,後面加上了曹操老家譙縣 ,你就知道內涵是什麼。不是國家設五都,是五都的能量在國家中最大。但無論如何,魏 起於鄴,都於洛陽。東漢也都許昌20多年,那是童叟無欺。有田,有人,有錢,讓東海前 進許昌,也算是個雙贏之策。 不過,這一切都是只把眼光放在朝廷的看法。這到底是一個群雄割據時代。劉淵的漢國正 壯大、冀州的汲桑跟石勒,取下了鄴城、東萊更有王彌起義、蜀漢早已淪陷,叛軍更進一 步攻打雍州。局勢混亂反覆,就像你記得第一舞台冀州老大是韓馥,第二舞台就變袁紹, 回到標題再進來一次,這裡卻成了曹操的大本營。 這就是群雄割據,這就是戰亂。什麼三國時代戰國七雄,根本和平的不得了。更可怕的是 ,人類的知識跟科技進步,把原本要花數百年的戰國,不到100年就在三國打完了。原本 要花3、40年的東漢群雄大亂鬥,西晉只要打3、4年就可以了。 比較大的事,大概就是漢光文帝劉淵駕崩了。漢國內部的親漢與親匈奴勢力一秒翻臉,完 全把這個國家改造為漢皮匈奴骨的新國度,侵略的速度,也跟著翻了幾翻。劉淵其實沒那 麼努力要滅晉的。 晉懷帝再向諸侯求援,誰要來?沒人想來。那就只得開支票了。當年劉邦能打贏項羽,這 支票大法功不可沒。這不?領有鮮卑鐵騎的邊疆第一大將,王浚就來了。 不過,匈奴漢國頭號大將石勒,基本上就是個青銅聖鬥士。初次交手未必特別厲害,甚至 常常慘敗,但第2第3回合,就變成他的天下了。 當然,第一次跟鮮卑鐵騎交鋒,石勒就暫緩了攻勢。東海王阿越則趁機返回了洛陽。廢話 ,接下來不管是匈奴打進來,還是其他諸侯來勤皇,我們大丞相東海還有什麼立場? 可前面我們就看到了,晉懷帝不是個孩子,也不是晉惠帝那種智缺。在他的調度下,西晉 殘餘的軍力,也跟叛軍打得是一個有聲有色。晉懷帝甚至覺得,如果東海傾全力幫助自己 ,搞不好現在狀況要好得多。於是,他想要一個替代東海的角色。 他看向了曾經擊退石勒,跟東海又有摩擦的苟晞,苟屠伯。苟晞領了詔令,很願意配合。 問題是西晉仍在支持朝廷的諸侯群雄,是聽曹操還是聽漢獻帝的?寫錯,不過意思是一樣 的,苟晞立刻遭到眾人圍毆,但也證明晉懷帝的眼光雪亮。 這些人非但拿不下苟晞,東海更突然死亡。如果把眼光停留在西晉朝廷,晉懷帝就要大獲 全勝。但匈奴表示:你們在演哪一齣?洛陽西面,匈奴大軍壓境,西晉還集中僅有的軍力 在東側進行內戰……是不是都想為這個愚蠢的國家與政府掬一把淚了? 永嘉5年6月,匈奴漢國三大將分頭攻入了洛陽,所以又稱為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其實 你知道嗎?先秦兩漢,禍是指白色恐怖,亂則是內亂,變是政變。不管永嘉之禍、永嘉之 亂、五胡亂華、八王之亂,古代的知識份子早已告訴我們,這是中國人自己家門裡的故事 。 晉懷帝被擒,死亡三萬餘人,晉朝滅亡。不,只要還有粉絲,5566就不能亡。 1.大司馬王浚在北方建立新的朝廷。 2.大將軍苟晞在東方立了新的皇太子。 3.司空荀籓在長安,他也有一個太子,但他不是軍閥,遂推舉南方的司馬睿為盟主。 一晉各表,遍地開花。但沒有人敢稱帝,因為晉懷帝還活著,漢晉戰爭仍在持續,而俘虜 著懷帝的漢國,成功的使晉軍無法徹底團結。想想啊,最想要晉懷帝去死的,這時候絕對 不是匈奴漢國人,而是晉末三巨頭。 十分巧合的是,漢昭武皇帝劉聰,原本是對晉懷帝很好很親切,一如司馬昭關懷著劉禪那 樣,但卻突然要晉懷帝出來行酒,突然光祿大夫庾瑉、王俊等起而大哭。突然劉聰收到密 報,庾瑉已經連絡上晉陽劉琨打算裡應外合,於是就毒殺了晉懷帝。 這什麼神邏輯?又是一個匈奴蠻族不可以常理度之的手法?千呼萬喚始出來,請問晉末三 巨頭,誰會第一個無縫接軌?當然是距離最近,姓荀又有軍閥協助的朋友啦。正港荀氏族 人,荀籓立刻第一時間尊奉自己的太子登基為帝。 這位爺,也就是西晉最後一位皇帝,晉愍帝是也。耶?這麼紛亂的時代,你立了皇帝,另 外兩家沒表示啊?當時的情況是,長安政權跟晉陽劉琨成功防禦了匈奴漢國的進攻。但苟 晞沒擋住,苟晞的對手是石勒,所以雖然這邊有太子,但已是亡國之奴。而實力最強的王 浚,其實早就沒有扶晉之心,局勢演變至此,王老闆開始打算自立為遼東皇帝,才是正經 。 大中華歷史課上多了,都有一種中原好,中原妙,氣候土壤一級棒,人文工藝嚇嚇叫,外 圈全是蠻夷又貧瘠,虎視眈眈我們美好家園的「錯覺」。但其實地理課都嘛有說,四川盆 地好,漢中盆地妙,東北平原真正多,長江流域魚米鄉。山東半島漁鹽利,到底是誰侵略 誰? 我們為什麼會被教育成大一統王朝比較好?看誰在進行統一動作就知道。想要統一天下的 ,究竟是匈奴?還是漢?其實,本質上是漢人的匈奴劉淵,已經過世,他的兒子劉聰,則 是匈奴X2。真正明白統一天下要怎麼玩的人,則是同樣浸淫在漢文化中長大的羯人:石勒 。 總之呢,晉朝官員不支持王浚這種自立土皇帝的玩法,異姓稱帝,禪讓是唯一選擇。王浚 的朝廷,就顯得有些分崩離析,石勒自然不會放過。是的,石勒一直持續舉著道統大義的 旗幟,在「討伐亂賊」,所以他其實廣受支持。 正港匡扶漢室,才是中原人民的希望。 而在石勒平山東,攻幽州的同時,匈奴漢昭武帝劉淵也沒有放棄對長安晉室的進攻。狀況 很緊張,長安晉室的救星,只能期盼晉陽劉琨,跟江東盟主司馬睿。劉琨身在局中,跟晉 室還算是唇亡齒寒,但司馬睿呢? 晉愍帝只能大開支票,請求來援,可司馬睿始終沒有來。 王浚戰死後,北方的戰局又持續了兩年,這些細節留給五胡十六國。長安,終於陷落,晉 愍帝被擒,晉陽劉琨也再支持不住,轉投鮮卑去了。 這一回,沒有人扶起皇太子,江東大聯盟直接建請盟主司馬睿上尊號稱帝,但司馬睿採取 了極為折衷的辦法,根本上是莫名其妙啦。司馬睿「被自立」為晉王。 "羣臣乃不敢逼,請依魏晉故事為晉王,許之。" 這意思是曹操,司馬昭那種王,攝政無敵王,不是一般親王。可天子都給人抓走了,朝廷 都沒了,你攝個屁?所以再接著如王浚那樣,組建江東朝廷。這邊的故事,一般人可能不 太熟悉其因果,沒關係,簡單說司馬睿就是康王,就是宋高宗stand by。難道還殺回北方 拯救天子啊? 1年後,劉聰又叫晉愍帝行酒,晉故臣又哭哭,劉聰又殺了晉愍帝。沒有被選為天子繼承 人,以同宗攝政王身分,在建業登基為帝的司馬睿,就這麼被後來的人們,稱為東晉第一 帝。 為何突然一刀切兩晉?其實不是因為遷都。兩周、兩漢、兩晉的區分原因都很簡單。 就是東帝並非西帝的詔命繼承人,即使他們找了500個理由來說自己是合法繼承人。 同樣的,接下來北方的漢政權趙政權魏政權齊政權亂七八糟一大堆,為什麼都要加上前綴 ?不是因為五胡,不是因為不夠格一個「朝」。 都是一樣的,繼承從來是「爸爸」說了算。 -- "我現在沒時間對付這些叛徒,他們終將遭受懲罰,根據烏克蘭軍法紀律第48條, 未決定祖國是哪裡的軍人,已經違背了他們對烏克蘭人民做出的保家衛國效忠 誓言,他們的自由與民主,將無庸置疑地遭到剝奪,牆頭草般的將領,不屬於這裡!" --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 20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196.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GL-history/M.1694696865.A.EDB.html ※ 編輯: hgt (111.251.196.57 臺灣), 09/14/2023 21:08:26

09/15 11:47, 8月前 , 1F
所以hgt就是阿前嗎
09/15 11:47, 1F

09/16 00:11, 8月前 , 2F
阿前是誰??? 我不知道耶XD
09/16 00:11, 2F

09/21 14:07, 8月前 , 3F
哦,這文章在News Lens上署名作者是「阿前」,
09/21 14:07, 3F

09/21 14:08, 8月前 , 4F
他還有經營方格子。
09/21 14:08, 4F
文章代碼(AID): #1b0mMXxR (MGL-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