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成吉思汗的女兒們才是實質統治者

看板MGL-history作者 (皇元界朝)時間3年前 (2020/11/23 22:0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文章摘錄自下列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0503 阿剌海別吉是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於1191年左右所生,當時孛兒帖剛要滿30歲。有些學者認 為她的名字意為「西伯利亞旱獺」,但另一些學者則給了那名字更為神祕的由來,認為這 名字與她父親的出生有直接關聯。根據這一說法,她的名字意為「手掌」,因出生時發生 了現已不詳的某事而得名。 這一命名由來極近似關於她父親出生時的記述,傳說成吉思汗降臨人世時,手掌心緊握著 一個黑色小血塊。當時就已被解讀為他有朝一日將統治世界的徵兆。不管是否真有此事, 這對父女在出生故事上的關聯性,說明有些人認為她的地位和成吉思汗不相上下。黃金家 族裡再沒有哪個成員有類似的故事傳世。 成吉思汗妻子娘家,從小就把女兒培養成統治者 隨著成吉思汗權勢日大,孛兒帖身邊的隨從也愈來愈多,但根據蒙古傳統說法,孛兒帖不 肯將養兒育女的責任交給她的任一隨從。她和婆婆訶額倫肩負起養兒育女的重任,而且她 比成吉思汗更用心灌輸女兒為國服務的觀念。孛兒帖出身弘吉剌氏,與蒙古人幾乎只會用 武力、暴力解決事情的作風相比,她的部落以更細膩巧妙的手法來處理公共事務和外交, 兩者可說是截然不同。 誠如孛兒帖父親所說的,弘吉剌氏不倚賴兒子的蠻力,而是靠女兒的美麗和聰慧來保護整 個氏族。他說他們的女兒駕著黑駱駝拉的車,她們嫁給權貴成為皇后,代替族人協商、說 情並保護他們。他說,「自古以來,弘吉剌人就以皇后作為我們的盾。」 在對女兒角色有如此期待的部落裡長大,孛兒帖把這些價值觀和期待傳給她的女兒,從小 就培養她們成為統治者。 想娶成吉思汗女兒,把之前娶的妻子全休了 阿剌海別吉是孛兒只斤氏裡第一個離開蒙古高原,將中國定居文明納入蒙古統治的人。她 騎馬走下將蒙古乾草原世界與中國農耕、城居世界隔開的陡峭堤岸時,面對的是經歷過幾 代戰爭、已對她所代表的每樣事物心生厭惡和恐懼的一億多人口。 阿剌海自小生活所在的乾草原社會,大不同於她前往統治的地方。汪古人生活在戈壁以南 、游牧民區和中國定居農民區之間的交界地帶。汪古人有以高厚城牆圍繞的貿易城,一年 有部分時間住在房子裡,剩下的時間則住在氈帳裡,而且會進廟宇膜拜神祇。汪古人是北 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為防止有人和他女兒爭奪統治權,成吉思汗不只要女婿們離鄉,跟隨他的軍隊出征,還趕 走女婿們的其他妻子。只有蒙古籍的妻子可當家作主。如果古列干(女婿)已有妻子,那 麼他得先休掉她們,才能娶進蒙古皇族的女子,而且一旦成親,他就不能再討老婆,除非 罕見地得到大汗的特許。 休掉其他妻子,並不會傷害那些妻子所生子女的地位。與運用繁複手續來區別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的社會有所不同,蒙古人認為所有小孩一律平等。每個小孩都是得到長生天的 同意才降臨人世。世間沒有哪個法律或習俗有資格宣告哪個小孩是私生子。 當妻子者可能被休掉、權力可能遭剝奪,但她們生的小孩,特別是兒子,作為未來的權力 接班人,卻不容易換掉。在其他社會裡,這類嗣子和潛在對手幾乎難逃一死,但阿剌海別 吉控制她丈夫與前妻生的小孩,保護他們、也把他們留在自己身邊,以防有人擁立他們與 她爭奪大位。 阿剌海別吉不是嫁到汪古部,而是去統治 阿剌海別吉為蒙古國踏出了貨真價實的第一步,以畜牧型的故土為大本營,展開亞洲史上 最偉大的征服之一。成吉思汗在成婚詔書中,賦予她一項驚人的使命。正在為接下來的侵 略做準備的成吉思汗告訴女兒:「妳應矢志成為我的一隻腳。」他毫不含糊地表示這是一 個重大的軍事任務:她嫁到那裡不只是去治理,而是去統治——此後,蒙古人展開了從部 落國家成為全球性帝國的擴張大業。 「當我出征時,妳應該做我的幫手,當我策馬急馳時,妳應該做我的駿馬!」 阿剌海別吉雖年輕,身上的重任卻要她依自己的年輕判斷行事。成吉思汗告訴她「明智的 心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對她娓娓道來不管她從身邊的人聽到哪些抱怨,都要靠自己 的道理評判。他解釋道,「妳有很多東西可倚賴,但最可靠的是妳自己。」她握有最高權 力,因此肩負最大責任。「許多人可以幫妳,但不應讓任何人比妳的自覺更接近妳。」他 提醒她要小心謹慎,因為她的性命對帝國來說事關重大。「妳有許多東西該珍惜,但沒有 東西比妳自己的命更寶貴。」 他稍微流露父愛,告訴她如何保護自己、培養好習慣。他強調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因為那 是成為英明統治者的關鍵。他告誡她要「謹慎、堅定、勇敢」。然而,他最重要的告誡或 許是:「謹記人生苦短,而名聲不朽!」 關於蒙古皇后即位的情形,未有蒙古語的文獻存世。唯一的線索來自外人的記述:蒙古人 把坐在白氈毯上的蒙古皇后抬上大位,這使她們的即位儀式和新可汗的登基儀式一模一樣 。 蒙古母親絕不可在小孩面前落淚 和每個離開母親氈帳、前往遙遠異地展開新生活的姊妹一樣,阿剌海的離家儀式很簡單。 母女站在氈帳前,女兒先湊上右頰,再湊上左頰,好讓母親按蒙古人的傳統親吻方式嗅聞 兩頰,記住小孩的氣味,以便重逢時相認。有時母親不願聞第二個臉頰,她會說「我要等 妳回來時再聞左頰」。言語的力量極大,因此母親希望藉由說出這份希望,以及想像應驗 時的情景,來確保母女能夠重逢。 女兒上馬離去時,不回望充滿過往記憶的氈帳,必須直視眼前通往未來的路,孛兒帖一如 所有蒙古母親看著女兒騎馬離去,但未掉下一滴眼淚。蒙古母親絕不可在小孩面前掉淚。 母親的種種體液當中,就屬眼淚最危險。 母血孕育在子宮中成長的胎兒,母奶餵養出生後的嬰兒。母親把食物放進嘴裡嚼,用唾液 使食物濕軟,然後送進小孩嘴裡。母親用她的尿液清洗、消毒子女的傷口。不過,母親的 眼淚具有危險力量,無論再怎麼痛苦,母親都不能在小孩面前掉淚,以免招來禍殃。 母親不哭,而是執行一項古老的乾草原儀式。她會拿出一桶奶,在小孩騎馬離去時,站在 自己的氈帳前,用察察爾(tsatsal,類似帶孔大匙的木製器具)將奶舀起灑向空中,直 到小孩離開她的視線為止。奶代表特殊的禱告,傳達母親欲為小孩灑出一條白路的希望。 白石、白沙構成的道路能反射月光、星光,因此日夜都可行走。對於即將往南穿越戈壁的 阿剌海,夜間趕路能讓座騎不致熱昏,而且飲用水的需求量也較少。白路讓旅人不致為黑 夜所阻,但白路比起日間常見的黑路更加危險。因為在漆黑的夜裡行走於白路上,很容易 就會跟著白路走進充滿誘惑、歧誤、罪惡的地方。母親將奶灑向空中,藉此提醒子女要守 規矩。 女兒一旦消失於地平線的另一頭,母親即放下奶桶,走到遠離氈帳與家人之處,然後趴在 地上大哭,把痛苦、淚水宣泄到土地上。母地理解為人母的傷悲,會藏住母親的淚水。 只要小孩仍遠在他鄉,蒙古母親每天早上就會提著奶桶和察察爾走出帳外,朝每個子女與 家中其他成員所在的方向灑奶。對於沒有土地所有權制度的蒙古人來說,用察察爾灑奶也 是在標示占領的地盤。她的儀式意在為家人尋求地靈的庇佑與恩准,讓他們得以使用方圓 內視力所及的土地、水與草場。察察爾儀式標明這戶人家在空間中的位置,還有與其他人 家的相對位置,同時確立了地理位置、精神連結,以及社會定位。 成吉思汗根據當時的外交慣例,將阿剌海別吉嫁給鄰近王國的領袖阿剌兀思,或領袖的兒 子或姪子,藉此送她去統治該國。至今,她的第一任丈夫仍身分不詳,後來她又基於客觀 需要或個人喜好,換了一任又一任的丈夫。好幾代學者都因她究竟嫁給了哪些人而傷透腦 筋,不過此事的模糊不清也進一步說明了這些男人在她的政府裡微不足道。蒙古皇后是誰 才重要,她配偶是誰則不重要。 -- 體真履規,博物洽聞,探賾窮理,道充德著,懷古君子之肅夙,抱真上人之雅操, 久棲岩谷,藏身隱行,闡祖師之遺化,坐致有道之士,雲集仙徑,莫可稱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233.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GL-history/M.1606140069.A.501.html

01/23 11:27, 4年前 , 1F
印象中匈奴跟突厥皇后也都有某程度的統治權力
01/23 11:27, 1F
文章代碼(AID): #1Vky2bK1 (MGL-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