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輝人 正規一輯[IN the mood] 聽後心得-上

看板MAMAMOO作者 (Hermit)時間6月前 (2023/11/01 03:14), 6月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月前最新討論串1/1
作為活動發起人結果超時來交心得,真的寫下去才發現錄音室專輯的心得很難寫... 所以先交個上集,三首歌XD - 本篇心得被寫成完全的記敘取向,沒有技術含量。因為編曲和錄音毫不專業,加之久沒 練耳朵聽過的音色庫,涉及樂器辨識的部分憑印象在寫,希望盡量不冒犯到專業,有任何 錯誤部分歡迎不吝指正。 收聽設備蠻普通,日常的使用MacBook(不接電源)直推Westone Um Pro 50,聽專輯CD 音檔。 - 以下專輯依序曲目心得 01 I Know I Know I Know (Beyond) 作為專輯序曲,以及承載專輯核心概念Beyond的歌曲,I Know I Know I Know在旋律和 編曲上還是比較典型呈現一個揭開序幕的畫面感,但在旋律編制上又有屬於丁輝人的 溫和堅定。 首先intro樂器reverb都開的非常大,delay time很長,進到主歌後,低音頻段存在感 比較強的給出節奏推進主歌,比較底層處偶爾會在句尾出現一兩聲吉他掃弦,還有一個 音量做比較小的「滴答滴答」類似敲擊木頭樂器的聲音,呈現出主歌節奏雖慢,但其他 樂器出現正要堆疊情緒的配置。 Pre-chorus用了琶音器音色單獨配上輝人的人聲,唱出「I Know I Know I Know」,整體 的旋律略微上行,進入副歌之後鼓點出現,但又節制的沒有暴衝。 配合歌詞的意義之下,reverb比較轟的低音樂器編曲也代表著外界混沌的局勢,而人聲 的出現則準備衝破迷霧,在Pre-Chorus這段把低音的樂器拉掉,則讓人聲有種找到自我 的低語呢喃堅定感。 我個人蠻喜歡這首歌在副歌段落的旋律安排,原先聽第一段主歌到Pre-chorus這段,以為 進入副歌後人聲就會給出比較力量的高音唱段,然而整首曲子的人聲其實音區都沒有特別 高,到第二段副歌的Post-Chorus「You ooh ooh」也不是給出特別大的胸聲哼唱。 雖然歌曲的reverb做很轟,也用了很多低音來承載主要節奏,但不是為了呈現開場就驚艷 全場、聲光效果十足的超級盃舞台;而是在三明三滅後,樂器緩緩導入,歌手登台、 大幕拉開,聚光燈一盞白燈打在歌手身上,而歌手用這首開場曲訴說:我已經找到自己, 現在要單純的用音樂和歌聲來唱我自己給大家聽。 02 In The Mood 主打畢竟第一次聽的時候就是聽丁輝人唱Live,後來因為有MV、舞台、電台Live,大多數 聽這首的記憶都是配著影像,多少會略過一些音樂本身的細節。寫這篇心得的時候完全只 聽音源,反而發現很多有趣之處。 首先在歌曲的結構上,用了現在蠻主流的配置,歌曲開頭30秒要快速進入Chorus→第二段 副歌後加入Post-Chorus→Bridge後接最後一段副歌和Post-Chorus→Outro結尾。 雖然歌曲的結構很主打很流行,但必須要說這首歌是非常非常有趣的,首先第一段的主歌 押了e這個韻腳,輝人在唱的時候混比較多氣音,句尾處理的比較黏糊,比較有旋律流動 的感覺。 副歌鼓點出現後,歌曲的節奏切分開始明顯,包含第二段主歌的韻腳也換掉去跟上鼓點 出現後的groove,tone、breathe、beat在演唱時都會有比較明顯的吐氣斷點感,做出和 第一段主歌不同的層次。 第二段Post-Chorus出現也作為銜接入bridge的轉折準備,bridge段落再把鼓點和低頻 抽掉,改用合成器音色來配合旋律,一樣做出不同層次感,也是最後一段副歌之前的轉折 沉澱。 而最後一段副歌鼓點回來,人聲演唱上加了更多ad-lib即興唱段來表現最後的歌曲高潮 段落,最後又用outro收回比較舒適流動的結尾。 可以說主打In The Mood整首歌的dynamic做得鮮明,旋律變化一直保持有趣和新鮮感, 歌曲結構流行但又不落俗套,能充分保持聽眾在多次聆聽中的新鮮感,作為這張專輯的 主打歌可以說非常適合。 當然,輝人在Live的演唱也是值得關注的,尤其以這首歌的groove來說,我個人認為進入 第二段主歌後,演唱上人聲稍微自然lay back一點會更加表現出歌曲的R&B自由律動, 而輝人最近幾次的電台Live也開始有比較多隨性一點的演唱,搭配著每次演唱給的氣聲 比例不同,有舞蹈時需要維持氣息、偏向俐落處理的節奏感,或是單純Live演唱時氣聲 給較多的輕柔氛圍,都讓這首歌越聽越有趣,也越聽越多變。 03 17 (Feat. HwaSa) 非常典型的UK Garage曲風,大量的碎拍、較快的bpm、電子樂器編曲為主的音樂構成, 還有非常濃重的Park Woo Sang個人風格,作為屬於2YG自己第一首正式的雙人合作曲, 固然是值得紀念的作品。 我個人覺得華莎近期的作品,在唱腔上可以說是Soul開到最大最滿的狀態,大致上是從 生日的Walk On By cover開始有這樣的感覺(畢竟是cover經典靈魂樂之作XD), 到了I Love My Body也在第二段副歌的Post-Chorus有Soul的呈現。 這首17裡面同樣如此,輝人開場用了比較重的鼻腔共鳴,而華莎用標誌性的略帶沙啞音色 去做音色上的配合,第一段副歌輝人把共鳴位置稍微下放,給稍多一點點的胸聲去推進 副歌。中間出現的男聲vocoder想做到ear candy的效果,完全是Park Woo Sang標誌性的 製作手法。 第二段主歌副歌的主旋律由華莎負責,演唱上就加了一點soul元素,在英倫車庫曲風中 還是蠻合適的詮釋,而副歌則是給了比主歌多一點的氣去演唱,也呈現出和第一段輝人 part的對比,讓兩人在默契且相似的唱腔音色當中,又能區辨出彼此的特點與個性。 bridge後開始讓兩人做出比較多穿插演唱的段落,讓整首歌作為2YG合作曲,扎實表現 出兩位在音樂上的契合,實在精彩。 丁輝人和安惠真在音樂上合作之所以讓人期待,就是在於兩人對音樂的理解和演唱上的 處理互相都過於熟悉。多人合作的歌曲在演唱上要和諧的要件之一,就是歌手之間對於 歌曲的節奏掌握要一致,具體體現在對於唱句節奏的處理,每句的換氣點是否合拍。 一般好的演唱組合可以透過大量練習達到這種和諧度,例如媽木四人隨隨便便唱任何一首 主打都能現場即興和音。 可是竹馬之間多年的熟悉已經超過練習的狀態,可以看去年ILLELLA回歸,媽木去音中的 投幣練歌房時竹馬唱的8282。即使是隨便玩玩的練歌房,兩人在唱歌時每句歌詞的進歌點 、節拍和換氣點是完全一樣的。隨時要換人唱段、要和音、要配旁白(?)、要玩樂鬧事都 可以互相接上,和音時每句尾音要拉多長甚至不用對眼神,斷的時機點也完全一致,這就 是竹馬之間隨便唱什麼歌都可以令人期待,都充分展現他們從小玩在一起、追逐音樂夢想 的歷程展現。 而這首17雖然是錄音室作品,也明顯聽得出來兩人絕對是分開錄音,再於製作時把音軌 合成的。即使是其中一人只單聽另一人錄完的音軌去唱,在最後副歌段落,透過歌曲 製作人對兩人音色的理解,還是有幸把竹馬聲音和演唱的默契度呈現出來,初聽時可能 都很難分清每一句是誰的聲音,音色適配到彷彿沒有換人唱。 要說可惜的話,分開錄音仍然是我覺得這首歌不是最完美的遺憾之一,讓這首歌在最後 那段交互唱段之前的部分,少了一點點竹馬之間互動的靈魂和精采度。尤其這首歌曲 不如一般featureing的歌曲是由feat的歌手負責某個單一段落,在兩位歌手有更多唱段 互相穿插的情形下,分開錄音還是會讓歌曲相較來說,好像比想像中可以達成的高度更 單調了點。 特別是比對著Live clip聽音源,Live狀態下兩人在很多人聲細節處理玩的更自由,輝人 在Live clip中給比較多氣和面罩共鳴去處理歌曲,有些詞句也唱的黏糊一點去catch背景 的鼓,歌曲前段做的共鳴選擇讓聲音聽起來像是個17歲的青澀少女,而華莎馬上在第二段 主歌的唱詞處理上放一點lay back去拖著鼓點的進行,玩出節奏的切分,後面副歌的即興 段落也唱的更隨興,配合著在拍攝場地跑來跑去的快樂(?),各種共鳴腔轉換滑來滑去, 明顯是現場跟著彼此的情緒與唱法狀態而做出的自由變化,非常有趣。 這也是錄音室版本中,明顯是聽著demo發揮幾句ad-lib後,再選合適段落剪上去混音而成 的作品有所不及的,以一位對兩人理解如此透澈的錄音指導和歌曲製作人做出這樣的選擇 與作品妥協,可能是期望較高,終究還是略感可惜。 - 寫主打和17花了太多時間,一個不小心大拖稿... 努力把下篇吐出來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27.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MAMOO/M.1698779676.A.2A9.html ※ 編輯: hermit376 (118.167.27.208 臺灣), 11/01/2023 03:16:31

11/01 17:55, 6月前 , 1F
11/01 17:55, 1F

11/02 15:52, 6月前 , 2F
推推!
11/02 15:52, 2F
文章代碼(AID): #1bGL8SAf (MAMA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