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議事亭前地,盧家大屋,大三巴牌坊

看板MACAU作者 (正向思考力量無敵)時間10年前 (2013/12/04 18: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豐富圖文版:http://blog.roodo.com/murlife/archives/26009242.html =============議事亭前地============= 旅行的第二天, 我們自喜來登酒店直接搭乘Taxi前往澳門最具歐洲風情的「議事亭前地」, 因為當天為週六,因此當Taxi越接近目的地時, 便可感受到車速下降,路上車與行人逐漸增加。 --- 自「議事亭前地」的「民政總署大樓」前下車後, 即可見到許多馬卡龍色的粉色葡式建築,而路燈也具有歐洲風格唷! --- 「議事亭前地」其實就是一個廣場,由許多葡式建築圍繞而成, 因為這兒有一座噴水池,因此也有人直接稱這兒為「噴水池」。 而當天我們的第一站,便是參觀入口處的「民政總署大樓」。 --- 「民政總署大樓」為昔日澳門的市政廳,建立於西元1784年, 修建於西元1874年,至今已改設為圖書館。 --- 以「議事亭前地」的建築來說,我最喜歡的就是「民政總署大樓」, 因為這兒擁有南歐設計風格,置身其中,真的會讓人誤以為來到了歐洲。 --- 而「民政總署大樓」樓上的圓形廣場幽靜,遊客並不算多, 愜意地坐在這兒休息放空,是旅行十分幸福的享受。 --- 自「民政總署大樓」走出後,即會來到噴水池, 左側則為目前的「澳門旅遊中心」, 裡面不僅擁有許多旅遊資訊,還有洗手間與免費wifi可使用喲! --- 而在「民政總署大樓」的右側,則是曾為澳門第一家慈善機構的「仁慈堂」, 建立於西元1969年,目前已設立為博物館。 我很喜歡「仁慈堂」白淨典雅的建築風格, 不知為何,它總讓我聯想起美麗的白紗。 --- 晚上點上燈光的「仁慈堂」也十分漂亮喲! --- 隨著離噴水池越來越遠,則會來到已被許多商家進駐的商圈, 這兒除了有莎莎、屈臣氏等各樣店家,且連水晶店家「施華洛世奇」也進駐了! 由此可見,陸客來到澳門的消費力仍是不可小覷啊! --- 循著道路前進,則會來到鵝黃色建築的「玫瑰堂」,也稱為「玫瑰聖母堂」。 「玫瑰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天主教道明會的徽號, 正面共分為三層,每一層都刻有不同的圖形,十分精緻。 查了資料得知,「玫瑰堂」為十七世紀教堂的華麗風格。 --- 「玫瑰堂」建立於西元1587年,為天主教道明會在中國的第一座教堂, 由此推論,天主教傳到中國的第一個地區便是澳門囉? --- 「玫瑰堂」內十分精緻,也可稱上華麗, 而教堂內非常安靜,為了避免遊客在教堂內喧嘩躁動, 因此還派了兩位保全人員管理秩序唷! 比較特別的是,當遊客坐在位置上趴下時, 也會被保全人員叫醒,要求必須坐好, 因此身為觀光客的我們,當然也要遵守教堂的禮儀囉! =============盧家大屋============= 在澳門的古蹟探訪之旅中, 讓我喜愛且懷念的,除了「民政總署大樓」, 另一個則為遊客也不多的「盧家大屋」。 --- 「盧家大屋」為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家族的故居, 約建立於西元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 因此在屋內的匾額上,可見「光緒」兩字唷! --- 「盧家大屋」與一般中式建築不太相同, 它為典型的兩層樓的中式宅院, 但屋內許多物件的設計皆可看出融合了西式風格, 例如窗上的彩色玻璃,與歐風的花紋。 --- 「盧家大屋」內有導覽人員可協助解說, 但因為當天抵達只想悠閒的瀏覽著,休息著, 因此很可惜我們並未申請介紹。 --- 「盧家大屋」讓我最喜歡的就是這處角落, 當天我坐在一側的木椅上,透過彩色玻璃望著窗外,感受澳門十月舒適的氣溫, 悠閒地休息發呆,幻想著當初這棟豪宅內的故事。 很喜歡旅行途中的寧靜。 =============大三巴牌坊============= 離開暫時脫離吵雜人潮的「盧家大屋」後, 接著我們再度回到大街上,朝著澳門著名景點「大三巴牌坊」前進。 而在前往「大三巴牌坊」的這條道路上, 人潮真是多到令人感到窒息, 真有一種來到士林夜市的錯覺啊! --- 順著人潮前進,終於見到在午後陽光照耀下的「大三巴牌坊」。 或許看照片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但當「大三巴牌坊」映入我的眼中時, 那面聳立於坡上的壯觀牌坊真是令我感到震驚呀! --- 「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天主聖母教堂)的前壁遺跡, 於西元1602年由義大利籍的神父設計,並由日本工匠建造, 為遠東地區第一所的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 不幸的是,在西元1835年時的一場大火, 將這座學院燒得只剩下這面前壁,與部份石階, 那什麼是「大三巴」呢?原來這就是「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 澳門目前許多路名與建築名仍由葡萄牙文直接翻譯。 --- 在「大三巴牌坊」最下方的石階一側, 可看見這組雕像,據在網路上的查詢得知, 這葡萄牙男子與中國女子,象徵著兩國的情誼。 --- 旅行途中,當親眼目睹古蹟時,總是令我對前人感到十分佩服, 不知是否是我太小看前人了,總覺得以當時的技術能國際交流, 並蓋出如此壯觀的建築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 來到澳門前,我對澳門的印象總是「賭場」與「娛樂」, 但在澳門半島花了半天逛了這些葡式古蹟後,讓我對這趟旅行感到十分值得, 因為這兒的古蹟皆已佇立約三百年,可看見東方與西方的設計融合, 也可自許多小地方看見葡萄牙在這兒所留下的一些想法。 這或許也算是殖民後的現在所擁有的「獲得」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46.65.183
文章代碼(AID): #1Idm9s24 (MAC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