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林夕]一絲不掛 by 陳奕迅

看板LyricsStudy作者 (巴黎的第二個名字)時間14年前 (2010/05/18 20:44),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往對陳奕迅的歌印象並不深,不外乎是KTV 常見的《十年》、《愛情移轉》等熱門曲目 ,但之前在朋友的推薦下聽了這首《一絲不掛》,瞬間被它強大的渲染力吸引,不可自拔 ,也對這各方面完成度極高,甚至可說是完美的作品產生一種「非得寫些什麼」的感覺, 作為欣賞後情感的抒發,不然一直悶著可受不了阿。 林夕的詞甚美,以絲線為題,有形喻無形,形象鮮明地表達一對戀人分手後其中一方脆弱 的堅強表象,與實際上仍深陷回憶漩渦不可自拔的苦戀心聲。詞中扯線木偶是唱者的形象 ;那條線是青絲、風箏、指引,是愛戀的具象。唱者原希望戀人能尋得新的幸福,好徹底 斷了他的希望,卻又不得不承認這種作法只是用一種悲劇取代原先的悲劇,同時更為慘烈 。他不想將餘生用於回憶那時的美好(青絲),無法自己剪斷這條線的他冀望戀人能幫他 一把,只是沒了線的木偶還能動嗎?斷了線的風箏真的就能直飛天國嗎? 風箏的線並不掌握在某人手中,而是深植於木偶的心,當他感受到風箏迎風晃動時,哽在 喉嚨的絲線便磨呀、磨得他為了表面的堅強還不得不裝作沒事…。我覺得風箏與線是合而 為一的,前者既是戀人、也是那美好的回憶,當情 感這條線一斷:天國,終結的象徵 ,卻不是恨的歸宿。如果是恨,那木偶應該會希望它墮入地獄。正因愛過,不應有恨,所 以他希望歸宿是永恆的平靜,天國。可惜當他用盡一切方法想斬斷絲線的同時,才發現那 是無形的,牽過手的記憶,不但斬不斷,就連頭白了、真的到天國了都忘不了。 然後來談談曲,以鋼琴為基調,流水一般淡淡卻些許沈重的音符,而旋律總是在特殊字眼 時以高音強調的恰到好處,例如「見面」、「扯線木偶」等影響唱者心境轉變之處;而間 奏的弦樂,小提琴演奏中,弦與線來回拉扯摩擦的形象又和這首曲子的主要意象不謀而合 ,搭配同時段MV裡陳奕迅蜷曲的身形,一個內心飽受煎熬的人就這麼赤裸裸地攤開在你我 眼前。 以真人配合沙畫一鏡到底的MV相當令人擊節,沙就是唱者記憶的具象,細、碎、似有若無 更絲毫無法掌握,就像陷入流沙一般。沙畫師的手被投影進畫面,那兩個大大地掌影恣意 地玩弄、操控唱者,彷彿就是詞中「誰拿捏在手」的「誰」,然而這個誰,其實就是唱者 自己阿,最終他背上長出了翅膀,卻握不到上帝(舊情人)的救贖,於是默默起身,返回 人世。 詞、曲、畫面都具備了,作品的靈魂就等陳奕迅喚醒囉。我覺得這首作品的旋律在主歌跟 副歌方面正好對應故事主角的外在與內在,主歌是外在的敘事與主角脆弱的堅強,隱含不 安的漩渦的漣漪表面;副歌是內心真正的呼喊,鼓鈸陣陣、鋼琴激昂。 而兩者間的連結全靠陳奕迅的聲音。我個人非常喜歡「如一根絲牽引著拾荒之路」這一句 ,把主角那種四顧無途、惑於五里霧中只能憑藉直覺或臆測或神啟的不安跟虛幻的「拾荒 」感受,用略帶氣音與抖音表現的淋漓盡致;隨後又略略實在了「之路」二字,一整個就 是主角自我安慰的徒勞阿。此外,整首歌的情緒起伏該放就放、該收就收。 陳奕迅的粵語歌意境比國語好太多了,可惜台灣的KTV 有的曲目不多,不過這首跟《陀飛 輪》在好樂迪可以點到。 原曲MV與純鋼琴版:http://yahiko.pixnet.net/blog/post/26140265 -- 您好 歡迎光臨 http://www.pixnet.net/yahiko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ahikoash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4.204.231

05/18 21:28, , 1F
大推~一絲不掛!
05/18 21:28, 1F

05/18 22:08, , 2F
寫得好詳細 ~_~
05/18 22:08, 2F

08/09 20:52, , 3F
大推!這首超好聽!!
08/09 20:52, 3F

10/10 22:02, , 4F
林夕搭Eason是個讓我非~常著迷的一個組合 大推~
10/10 22:02, 4F
文章代碼(AID): #1Byeknvd (Lyrics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