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樂] Cumberland Market 簡史

看板London作者 (小王子)時間10年前 (2014/01/07 09: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680432282002096 Thirlmere, Cumberland Market是我在倫敦的住處。Thirlmere是1950年代之後本區大量 興建的國民住宅之一,然而Cumberland Market則擁有長達兩百年的歷史。Cumberland 市 場位於攝政公園和Euston火車站之間。市場建立於19世紀初期,直到1920年代都是倫敦乾 草和秸稈的交易中心。隨後攝政運河的一段分支被延伸到市場,市場周圍出現一些住宅群 ,並在20世紀初期成為一個藝術社區。從二次大戰起,原始的住宅群被拆除,成為今日的 國宅群:攝政國宅。 (三樓其中一扇窗戶裡面就是我的房間) 本文改編自維基百科 緣起 在John Nash所設計的攝政公園東側,有一處為乾草、蔬菜、肉類等貿易所規劃的小型商 人住宅以及三個廣場。Cumberland市場是最北側的,也是三個中唯一留下的,並成為商業 區。1830年代,倫敦乾草市場從Piccadilly圓環附近的Haymarket搬遷到此地,但市場最 終在19世紀末期衰落。 (三個廣場由北到南分別是Cumberland、Clarence、Munster) 攝政運河發展成為北倫敦貨運的工具,它將大交匯運河(Grand Junction Canal)的 Paddington分支與泰晤士河在Limehouse連接起來。其中Cumberland支流將今日的攝政公 園東部與西部聚落以及擁有大量的碼頭與倉庫的Cumberland流域帶進運河網絡。 (攝政運河橫貫倫敦一區北部,攝政公園旁邊可以看到Cumberland支流顯示為淺藍色) 乾草和秸稈被帶來做交易以及提供給Albany街的騎兵營。可以載運三十噸貨物的平底駁船 也帶來重型貨物,例如建築用的石材和石灰,以及馬車建造與家具交易所需的煤炭與木材 。冰商William Leftwich在市場底下建造了一座25公尺深的冰窖,可以儲存1500公噸的冰 。蔬菜和家畜也被帶進市場,減少了居民進城購買的需求。 (Albany街的軍營至今仍在使用) Cumberland南側的廣場Clarence市場原本要成為Middlesex市場花園帶來的新鮮蔬菜的分 配中心。後來被發展為苗圃,並成為Clarence花園。投機的房市炒作者在Clarence和 Cumberland建立大量住宅群。 (今日的Clarence花園) 最南側的廣場剛開始被闢為York市場,但從未成為交易場所,隨後改名為Munster廣場。 雖然這些住宅都很小,三層樓只有一扇窗戶,他們設計卻相當不錯且有完善的分類。 (今日的Munster廣場) 在Cumberland市場西北Albany街上,John Nash為喬治四世的眼科醫師William Admas爵士 建立了眼科醫院。多年來,Adams爵士免費為在埃及戰場上眼睛受創的士兵們看診。醫院 在1822年關門,成為Bacon和Perkin製造汽槍的工廠。 (雖然醫院已經拆除,但是2010年舊址對面的超商裡頭又開了一家眼科診所。不過阿拉伯 籍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並不知道這段歷史) 1826年,Goldsworthy Gurney爵士買下工廠改建來生產蒸汽車,其中一輛在1829年成功往 返了倫敦和巴斯。然而這些車輛銷售並不成功,Gurney爵士在1832年將房地賣給作琴酒蒸 餾的Felix Booth爵士,雖然在戰爭中被轟炸,但仍一直是地標,直到1968年被拆除。 (工廠的位置目前是一家名為勝利的酒吧) 眼科醫院隔壁是John Nash的助理James Pennethorne爵士在1837年所建造的基督教堂(今 日的St. George大教堂),主要服務該區的工人階級。然而隨著該區的產業變遷,教會的 服務也越來越朝向更深的教會學、禮儀和神學等教導與崇拜。教堂充滿了彩色玻璃,有一 片還是由藝術家Dante Gabriel Rossetti所設計的,他們一家都在此聚會。 (今日的St. George大教堂) (雖然基督教堂已經改名,但是仍有一座教會學校以此為名) 教堂的尖頂以及William Grimble琴酒蒸餾廠的煙囪成為Albany街和整個Cumberland市場 的高點。1840年,Grimble決定從事以蒸餾的方式生產醋。他和Felix Booth合作,並在市 場東北建立房地。這個嘗試並不成功,因此改為傳統的釀造法。釀造廠在1864年燒毀,隨 後重建並擴大。 (至今Cumberland Market附近仍有許許多多高聳的教堂) 鐵路的成長 1837年,鐵路網的成長以及Euston車站的開張引起大量動盪,並成為該區快速沒落的重大 因素。鐵路帶來「噪音、塵土、愛爾蘭工人、以及遊手好閒的鐵路工人」,狄更斯將這些 穿越Camden鎮的鐵路工程比喻為「大地震」。 (從Euston車站向北延伸,將Cumberland地區一切為二的西海岸幹線鐵路) 工廠發展超過了原先計畫容量,一座又一座沿著運河和鐵道豎起,造成住宅用地龐大的壓 力。外來者逐漸取代原本規畫給中產階級居住的住宅。Mornington Crescent和Arlington 路的聯排建築則成為理想的解決方式,一棟可以住9到10人。 (雖然有些已經改建,但是聯排建築仍是本區主要的住宅形式) 1852年,中部鐵路運送了倫敦所需五分之一的煤礦到Euston和國王十字車站。雖然攝政運 河在這些車站的建築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運送了大量的建築材料到建地,但是當貨運量 越來越少,到了1850年代在Cumberland流域這段甚至被形容為「腐爛積水的臭水溝」。霍 亂開始侵襲在駁船和碼頭的工人,並在擁擠的社區裡蔓延。 (彎月型的倫敦動物園停車場下方其實就是以前的Cumberland運河,雖然運河已經填起來 ,橋梁形式的建築仍然遺留著) 接下來十年住宅的品質每下愈況。1868年,為了建造St Pancras車站,Cumberland市場東 側4千棟房舍被拆除,3萬2千人流離失所,且大多數沒有補償金。到了19世紀末,以 Cumberland Market為中間的兩側開始出現社會分化。西側1百公尺是John Nash所設計富 裕的Chester聯排住宅,東側則是慈善社會評論家Charles Booth所形容超窮的人所住的「 慢性匱乏」區。 (這張地圖可以看出東西分野:黃色是上層階級與富人,藍色是窮人) (今日仍金光閃閃的Chester聯排住宅) 乾草市場在一般市場旁邊,每週營業三天。中間佈滿鵝卵石的市場地由鐵鍊環繞出來,週 遭是各式各樣的住宅。大部份是三層樓,有些有地下層,並且紛紛開起店鋪做起生意。在 20世紀初,市場總共有21家店以及4家酒吧。此外,由於運河是載運石材進Cumberland流 域最有效的方式。大量的紀念碑和雕像等生意在Euston路上開張。 (今日從The Broadwalk橋上往下游看,攝政運河在此90度向東轉,鋒尚公主號中式餐館 後方則是已經被填起來的Cumberland運河) 藝術社區 紀念碑與雕像生意、石材的易得性、便宜的租金、以及離市鎮中心不遠的距離,吸引了大 量的雕塑家和藝術家在Cumberland市場區域設立工作室,包含Mario Raggi、John Henry Foley、Thomas Brock爵士。Frederic Leighton爵士也在Osnaburgh街設立雕塑工作室。 (今日的Osnaburgh街已經被截斷) 新英格蘭藝術俱樂部(New English Art Club)財務長Fred Winter在Robert街13號進行 雕塑。畫家Walter Sickert於1894年和他的老師Whistler一起在隔壁開設工作室。幾年後 ,畫家Christopher R. W. Nevinson也租下了同樣的工作室,並且在這裡完成了他第二次 公開展覽War Paintings的作品,於1918年在Leicester藝廊展出。 (今日的Robert街) 1909到1910年,Walter Sickert在Augustus街21號取得一間工作室,他將之稱為「醋工廠 (Vinegar Factory)」,因為這曾是William Grimble醋廠的一部分。他在這裡教授蝕刻 版畫。他有一幅描述約1910年Cumberland市場的繪畫,視角是從Augustus街南側,呈現出 Cumberland市場24號Charles Chase麵包店的窗戶。 (今日的Augustus街) 藝術家Robert Bevan在49號2樓建立Cumberland市場集團工作室(Cumberland Market Group)。他和他的同事們在一次大戰初期每週六下午舉辦「在家」的聚會。藝術家 William Roberts、Bernard Meninsky、John Flanagan、Colin Gill、Geoffrey Nelson 等也在此工作。 (大約是20世紀初期的Cumberland市場繪畫) 詩人Charlotte Mew在他1914年的作品「乾草市場(The Hay-Market)」生動地描述了 Cumberland市場以及居民,和Robert Bevan同時間所畫的Weigh House相互映襯。美國流 浪詩人Harry Kemp也被吸引來到此地。他在1913年租了兩個房間。有一天早上他在苦艾酒 的宿醉中被一位從市場迷路的盲人吵醒,後來寫出了他的作品「盲人」。 (Robert Bevan所畫的Weigh House) 社會狀況 在這幾年間,本區貧窮的社會狀況受到慈善家Mary Neal的注意,她協助女性作製衣交易 。她和女權運動家Emmeline Pethick-Lawrence在Cumberland市場50號建立「女性希望俱 樂部(Espérance Girls' Club)」。每天晚上8點到10點營運。每週各有一晚是歌唱班 、音樂練習、遊戲、縫紉、烹飪等。1905年,她向音樂舞蹈採集研究者Cecil Sharp索取 一些適合教授這些女性的民歌,並且成功地和舞蹈搭配。短時間內,俱樂部的女性就在全 國演出。Cecil Sharp和俱樂部的音樂指揮Herbert MacIlwaine合作發行第一本Morris舞 蹈書籍。 (一張Espérance Girls' Club的海報) Mary Neal是「女性社會與政治聯盟(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爭取 女性投票權的激進組織)的早期資助者,這聯盟也參與了許多女性希望俱樂部的活動。或 許這是Cecil Sharp和Mary Neal分道揚鑣的原因。雖然她的俱樂部後來仍發行了兩本 Morris舞蹈書籍,俱樂部仍在一次大戰時關閉了。 (Mary Neal的俱樂部所發行的Morris舞蹈書籍) Cumberland市場仍劇烈地進行社會轉型。1916年,社會改革家Octavia Hill的秘書M.M. Jeffery在42號買下三個房間。她被指派管理Cumberland市場國宅,包含約850棟房子、2 千戶、7千人口。 (另一張20世紀初Cumberland市場一帶的地圖,可以看到Cumberland支流的位置) 衰落 市場一直存在到1920年代末,駁船在約1930年停止進行交易。地方生意活動減少,到了 1931年只剩5家營業,King's Head是唯一僅存的酒吧。同年,市場北側包含William Grimble的醋廠在內的建築被拆毀,建成新的社會住宅群。 (King's Head的舊址已經變成一家餐廳) 1938年8月,Cumberland流域被抽乾,並在接下來的兩年被正式廢棄。1941年1月15日,流 域以倫敦被轟炸後的瓦礫填滿,二戰後再以表土覆蓋成為社區農圃。 (以Google Maps顯示Cumberland支流的大約位置) 由於接近Euston和國王十字車站,本區在二戰被嚴重轟炸。1944年一枚V1火箭擊中東北角 ,東南角的建築則受到無法修復的損毀。西南角也有多處受爆炸波及。剩下的建築物在 1950年被拆毀。 (二十世紀初的Cumberland市場東北角) 1951年,國宅委員會將包含Munster廣場、Clarence花園、Cumberland市場在內的32公頃 (約13萬平方公尺)土地賣給St Pancras自治市當局用作國宅群,成為今日的攝政公園國 宅。 (St Pancras自治市時代所立的都市發展紀念牌) (今日攝政公園國宅簡圖) 本文改編自維基百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4.175.12.6
文章代碼(AID): #1IorVOZc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