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otting Hill的美麗與哀愁

看板London作者 (mimikiki)時間12年前 (2011/09/01 00:16),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不太確定此篇心得是否可以貼在這裡 不過雖然去notting hill是旅遊時去的 想一想覺得還是London版比較適合這篇心得 若有違反版規請告知 http://sharon2008.pixnet.net/blog/post/35602151 出國前,在一切忙碌都還沒任何歇息的跡象時,我去重借了一次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 ,百視達裡古老的VCD屈指可數了,但新娘百分百一直屹立不搖,我多次想要借回家看, 卻發現早就被人借走,便可得知這部電影已經成為classic的等級,不容小覷。 茱莉亞羅勃茲真的非常美,光是海報就讓我想收藏,當成以後整型拉皮的範本。 我本來並不是這麼早要寫到notting hill,但今天竟聽到因這部電影走紅的書店,即將謝 幕走向歷史,有股不勝欷噓的感嘆。 新娘百分百的故事,是大明星茱莉亞羅勃茲邂逅一個沒沒無名的書店老闆休葛蘭的故事, 是愛情小品,第一次看的時候非常喜歡,但最近的這次重看,就覺得普通,應該是看到休 葛蘭只想到妓女 這部電影有股太過夢幻的感覺,而我進入社會的大染缸後,就開始走向 喜愛OL當自強的路線吧。 說真的,找書店這回事,我真的只是隨緣而已。 最主要我只是想要在週六去看看人潮,看看市集,順便去看一下有沒有機會可以看看這個 書店,僅此而已。 而對於這家書店的店名和資訊,手上並沒有確切的資料,於是在那個熱鬧與充滿各類人種 的市集內,我用耳朵精準的找到了也來旅遊的臺灣人,然後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插入他 們的對話空隙,並詢問有關這家店的地址和走法。 在這裡搭訕對我來說是一件極微普通的小事,與在台北動不動就撲克臉的我大相逕庭,我 很想把那個在英國的積極與和善的我帶回臺灣,但通常在我被龐大的工作壓力和惱人的瑣 事纏的跟三吋金蓮一樣的時候.... 積極和和善的我? 我看還是....算了吧~~!! 我一面逛一面找,說穿了根本也不知道那家書店到底長怎樣,電影是看了沒錯,但就憑這 樣可以找到書店也太喉塞雷了吧??!! 就在這個moment~~!! 看到了一堆人聚集在某個建築的外面一個連著一個照相,Irene跟我說是這裡吧,我說我 不知道耶,一靠近人群,赫然發現又是四個臺灣女生。我繼續發揮著我的攀談功力,確定 這裡就是新娘百分百的拍攝地點,還請他們幫我和Irene照相,真是一舉二得,要不是四 個女生一付急著要走的樣子,說不定我還可以要到更多的旅遊情報。 回到工作崗位之後,沒有太多時間整理旅行的照片和情緒,朋友問起我的旅行,也都不知 從何說起,也就虛應故事一番,說起來不痛不癢、三二句就結束了,不知是這段旅程太過 虛幻,還是我根本找不到切入點,總之它就像在真空裡斷了弦,除了虛無飄渺外,也沒有 著落。 臺灣依舊炎熱,某天上班之前聽著廣播播報新聞的聲音,那個漆著藍色油漆的古老書店即 將關門,突然開啟了我的回憶之鑰,我循著記憶的路程追溯也才10幾天前發生的事情,交 錯著這百年老店的歷史興衰,突然想起自己也只是一個看熱鬧的人,挨著潮流前進,沾染 老店的名氣,卻吝於為傳承盡一份心力,造訪當天沒有營業,但我想我也不會因他營業而 特地買本喜歡的書。 這家書店讓我想起前些日子讀的原田舞葉的小說「向影神祈禱」。 小說的內容寫的是一位愛電影成癡的80歲不務正業又愛喝酒的老人,意外的因女兒被裁員 接觸了電腦,寫的影評竟然在全球各地大受好評,在他突然成為萬人迷的時候,也被有名 的電影公司挖角要簽約成固定旗下的合作寫手,然而這家有名的電影公司卻威脅著一家搖 搖欲墜、慘澹經營的二輪電影院,這家電影院的老闆是老先生最好的朋友... 有些時候古老的經典面對現實的考驗,還是不免低頭。 新聞報出來之後,參觀的人暴增,熱潮過後呢? 而或許,這樣風光的結束,才更顯得這部小品的雋永,也更令人玩味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27.166

09/01 22:16, , 1F
你好:)我們是8/6慕電影之名去travel bookshop的四個女生,也
09/01 22:16, 1F

09/01 22:16, , 2F
巧遇同是台灣來的旅人(挺令人開心的)。看網誌的圖文,好像是你
09/01 22:16, 2F

09/01 22:18, , 3F
們呢:P 由於接下來還有其他行程,市集逛到下午有些匆忙,原本
09/01 22:18, 3F

09/01 22:20, , 4F
也想多聊一些的!p.s後來我們拍完照要幫你們合照時,發現已不見
09/01 22:20, 4F

09/01 22:21, , 5F
身影,著實抱歉哪:(
09/01 22:21, 5F
文章代碼(AID): #1ENbvUOb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