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絮] 美國CBS新聞報導-競爭激烈的電競世界消失

看板LoL作者時間9年前 (2014/12/15 18:06), 9年前編輯推噓24(25119)
留言45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ESR電競王原文編譯(圖文好讀版 )-文長 http://www.esranking.com/news/news_content.php?NewsNo=2333 美國 CBS 新聞 封面故事-競爭激烈的電競世界 在加州的 Anaheim,有著約 5,500 個興奮的觀眾正緊盯著大螢幕,螢幕中《星海爭霸 II 》世界賽中兩位選手正在交戰,觀眾不停的歡呼、鼓噪或嘆息著。 「這就像是我們的世界盃。」 觀眾 Lauren Mihalus 說。 在芝加哥的 Ignite Gaming Lounge,大批群眾在半夜排著隊,他們不是為了玩遊戲,而 是為了觀看《英雄聯盟》的世界冠軍賽,但這場賽事的舉辦地點卻在遠在半個地球外的南 韓。 「這是我唯一觀看的運動比賽!」 觀眾 Daneta Debialowicz 說。 而在首爾,有超過 4 萬個觀眾進入體育場,為了現場觀看這個冠軍賽事。這種電玩遊戲 的競賽,我們稱它為「電競」,由於其爆炸性的成長,如今被視為能吸引大量觀眾的運動 項目之一。 (圖片) 「這些年輕的觀眾會為了看到這些年輕選手們而興奮,而這些選手們也因此變成名人。」 暴雪營運長 Paul Sams 說。暴雪娛樂開發出《星海爭霸》這款遊戲,而《星海爭霸》也 隨後在南韓孕育出了電競文化,造就許多明星選手。 (圖片) 「也許你會覺得,什麼?!這太瘋狂了吧!這些人追隨著年輕的電競選手們,使他們擁有 廣大的支持者,甚至開始簽簽名照。這些現象都讓我們開始相信,電競將會起飛。」 然而,這個在亞洲的現象能成功移植到美國嗎?去年,《英雄聯盟》的冠軍賽在洛杉磯湖 人隊的主場舉行,票全數售盡。 (圖片)  「我想我已經老到無法了解線上遊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 記者 Blackstone 對 Michael Pachter 這麼說。Pachter 是個電動遊戲業的研究分析師,目前任職於 Wedbush Securities。 而聽到這句話後,Michael Pachter 回覆 Blackstone 說 「你也許是喔(太老)。」 「 我可以了解人們看一場高爾夫球賽」 Blackstone說,「但我不能了解為什麼會有人想 看別人玩電腦遊戲。」 「關於這點,我想說的是,我老婆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看高爾夫球賽,因為她並沒有 玩高爾夫球。」Pachter 如此回應 「因為你不是個遊戲玩家,所以我想你無法理解。」 當你真的對一些東西非常有興趣時-像是《英雄聯盟》-一個每個月平均擁有 9 千 3 百 萬個線上玩家的遊戲。 而在這9千3百萬的玩家中,有許多人會想觀看世界上頂尖的選手如 何玩這個遊戲。 開發《英雄聯盟》的遊戲公司 Riot 說,今年的總冠軍賽有 2 千 7 百萬左右的觀眾觀看 這場賽事。而在同一週開打的棒球世界賽的系列賽中,平均只有 1 千 4 百萬左右的觀眾 在關注賽事。 (圖片)  電動遊戲現在可帶來平均 710 億美金的年收入,勝過音樂界、甚至逐步追上好萊塢娛 樂界。Amazon 也注意到了電競業的潛力,而花費將近 10 億美金買下 Twitch。Twitch 是一個可以讓使用者實況遊戲與觀看其他人遊戲的社交平台,在許多個晚上,Twitch 的 線上觀看者已經超過了不少有線電視台。 (圖片) 「就像運動,你會想看 Live 播出。」 Twitch 的營運長 Kevin Lin 告知我們。「你不 想錯過任何在實況中可能發生的趣事,你想親身參與那個有趣的時刻,也想跟大家分享這 個共同的經驗。這種感覺很像在身在群眾中,只不過這是以數位的方式。」 去年總共有 3 千 1 百萬個美國人在觀賞電競賽事。Major League Gaming(MLG) 的共 同創辦人,Mike Sepso 說:「這是第一個能在電視以外的平台,成功獲得廣告效益的體 育項目(Sport)。」 (圖片) MLG 就像遊戲界的 NFL(國家橄欖球聯盟)一樣,而在他們位於 Ohio 的全新的競技場中 ,有許多隊伍正在爭奪美金 5 萬元獎金,同時在這過程擁有超過 10 萬的線上觀眾。「 我們主要的收看觀眾都是介於 16 至 24 歲的年輕人,或是再稍微年長一點。」Sepso 繼 續補充「他們都是非常典型的遊戲玩家,你知道的,就像那種隨處可見的美國小孩。」 就像其他隨處可見的美國小孩,Matt Haag 花了許多時間在玩電動遊戲,而他的母親也試 圖阻止他。「她一開始並不知道我有放額外的手把在我的房間。我實在是太喜歡玩電玩了 ,因此在叛逆期的時候我時常在半夜溜回去玩,但過幾年後被她發現了,母親:好吧,既 然他有額外的手把,那麼我只好收走電源線了!」 (圖片) 如今 Matt 已經 22 歲,是個職業電競選手,現在大家都叫他的遊戲 ID "Nadeshot"。因 為他實在太擅長玩電動遊戲,去年他光靠著《決勝時刻》就賺了將近 1 百萬美金。 「我還記得我的第一場賽事,我贏了那場線上比賽,然後賺了大概50塊美金。」 Matt 告 訴 Blackstone 「於是我邊吼叫邊走下樓梯,說著:我做到了!我總算靠玩遊戲賺到錢了 !」 Matt 一天花好幾個小時練習,而有一票死忠粉絲會在線上看他練習。他也與 Red Bull 簽了一個利益豐厚的合約。Red Bull 是一間能量飲料公司,主要贊助如奧林匹克滑雪選 手 Lindsey Vonn 這類的運動員。 但 Matt 會認為自己是個運動員嗎?「我不會拿自己跟 Kobe Bryant 或是 Calvin Johnson 這樣的知名運動員相比,因為我們並不在那種聯盟當中。但我們絕對也花了差不 多的時間來練習我們的技術。 為了精進他們的技術,這個暑假 Red Bull 送 Matt 與他的隊伍到加州進行一個月的實戰 訓練。 (圖片) Blackstone 訪問 Red Bull 運動員部門的負責人 Andy Walshe,Blackstone 問: 「在 某個時刻有人跟你說,我們想開始與遊戲玩家合作,然而你們通常的合作對象都是奧林匹 克的運動選手們,當時你有說:晚點再說嗎?」 Walshe 說: 「不,正好相反,我當時對這提議非常的興奮。」 Red Bull 訓練員讓 Matt 與他的隊伍參與緊湊的體能訓練,就像其他的菁英運動員一樣 ,他們做肌力訓練、有氧運動,甚至瑜珈。Red Bull 訓練員也透過複雜的大腦掃描儀器 ,來測量他們在玩遊戲時所受到的心裡壓力。 當被問到他是否認為電競可視為一種運動時,Walshe 回應:「絕對是的。你需要在充滿 壓力、嚴苛且競爭的環境下操作,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運動競技。」 (圖片)  其實,位於芝加哥的 Robert Morris 大學體育部門已經在今年開始提供電競類獎學金 ,而去年美國政府也首度提供運動員簽證給電競職業選手。 回到 Anaheim,有 2 萬 5 千名觀眾到現場參與了 BlizzCon,這個由暴雪公司舉辦的年 度盛會。有眾多的電競選手們比賽暴雪所開發的遊戲,來爭奪 75 萬美元的總獎金。 18 歲的選手 James"Firebat"Kostesich 在《爐石戰記》項目中技壓群雄,拿走了美金 10 萬元獎金。 (圖片) 「這實在太多了(獎金),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Kostesich 說。 Blackstone 接著問他: 「你的父母或是其他任何人,曾經跟你說過你是在浪費時間嗎( 玩爐石)?」 「是的,有無數、無數、數不清的人跟我說過我在浪費時間。」 Kostesich 如此回覆。 暴雪的營運長 Paul Sams 相信電競將會持續成長,也會日趨成熟。 「你覺得會有一天,我們看待電競時就像看待 NASCAR(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嗎?」 記者 Blackstone 問 Paul Sams。 「我當然希望如此。」Sams 回覆。「電競相當的有吸引力與參與感,他會將你拉入,緊 接著你就會發現自己在為這些電競選手們加油打氣,即使當你還無法搞清楚狀況的時候。 」 (圖片) 影片:CBS 新聞報導-電玩遊戲如何成為一個熱門運動項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QoOAK6GO0
附註: 這篇新聞內容很完整,也相當的長XD 希望看完這篇的大家會對電競更有信心(當然也更希望大環境可以支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30.6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LoL/M.1418637997.A.081.html ※ 編輯: YeBai (118.163.30.69), 12/15/2014 18:07:01

12/15 18:12, , 1F
紅牛讚讚讚
12/15 18:12, 1F

12/15 18:12, , 2F
影片中有出現TPA Bebe的加油板喔(大概0.5秒XD)
12/15 18:12, 2F

12/15 18:13, , 3F
不要再消VOD音了啦QQ
12/15 18:13, 3F

12/15 18:13, , 4F
伯尼:推特是三小,F1不需要那種新東西
12/15 18:13, 4F

12/15 18:13, , 5F
跟不上時代的老頭就死吧
12/15 18:13, 5F

12/15 18:14, , 6F
好文
12/15 18:14, 6F

12/15 18:21, , 7F
沒錯!這就是我們的世界盃,精彩、刺激、熱血與感動
12/15 18:21, 7F

12/15 18:33, , 8F
推一個
12/15 18:33, 8F

12/15 18:42, , 9F
電競迷人的地方!!
12/15 18:42, 9F

12/15 18:49, , 10F
就是不用外出運動 也能說我們在作運動
12/15 18:49, 10F

12/15 18:57, , 11F
期待超過好萊塢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12/15 18:57, 11F

12/15 19:06, , 12F
任何娛樂都是這樣開始的 當初一定很多人覺得花錢看
12/15 19:06, 12F

12/15 19:06, , 13F
人踢球打球演戲唱歌很愚蠢
12/15 19:06, 13F

12/15 19:07, , 14F
12/15 19:07, 14F

12/15 19:07, , 15F
一開始看的都是有錢人啊...
12/15 19:07, 15F

12/15 19:08, , 16F
它帶來的熱血激情不下任何運動,但過度=身體不健康
12/15 19:08, 16F

12/15 19:08, , 17F
這是電競不可逆的缺點
12/15 19:08, 17F

12/15 19:09, , 18F
可惜跟其他運動不一樣 每個遊戲能稱多久? QQ
12/15 19:09, 18F

12/15 19:16, , 19F
哪個運動過度不會身體不健康的.. 主要是生涯太短吧
12/15 19:16, 19F

12/15 19:19, , 20F
你的小孩每天打電動跟每天打球,你直覺哪個比較健康
12/15 19:19, 20F

12/15 19:20, , 21F
我想sa指的是,電玩的靜態性質,可能造成很多不健康
12/15 19:20, 21F

12/15 19:20, , 22F
的問題,像是久坐,手腕
12/15 19:20, 22F

12/15 19:20, , 23F
打籃球會心臟病發 打電動也會心臟病發 我不知道耶
12/15 19:20, 23F

12/15 19:21, , 24F
如果你硬要說服自己打兩小時球和打兩小時電動一樣
12/15 19:21, 24F

12/15 19:21, , 25F
健康,我也懶得找資料反駁,實在沒意義
12/15 19:21, 25F

12/15 19:25, , 26F
當然電競有其迷人之處,但是可能注定永遠受到家人
12/15 19:25, 26F

12/15 19:25, , 27F
的反對,別說家人,自己都知道打球跟打電動還是有差
12/15 19:25, 27F

12/15 19:32, , 28F
Chawy/Snoopeh/SV/Balls表示:
12/15 19:32, 28F

12/15 19:35, , 29F
一堆工作都有職業傷害 網路越發達電競就會越蓬勃
12/15 19:35, 29F

12/15 19:42, , 30F
ptt講得很完整,謝謝啦
12/15 19:42, 30F

12/15 19:44, , 31F
打兩小時電動可能沒有打兩小時球健康啦
12/15 19:44, 31F

12/15 19:45, , 32F
但是我敢肯定 打電動絕對比F1/Nascar健康多了
12/15 19:45, 32F

12/15 19:45, , 33F
看有沒有認同感吧 畢竟這就是一個童年打電玩的世代
12/15 19:45, 33F

12/15 19:46, , 34F
重點根本不在健康與否 每次都拿來說嘴不膩?
12/15 19:46, 34F

12/15 20:22, , 35F
打球或許是比電動健康多了啦...但是靜態活動不能好
12/15 20:22, 35F

12/15 20:23, , 36F
好的跟靜態活動比嗎?你在家裡讀書讀一天跟出去打球
12/15 20:23, 36F

12/15 20:23, , 37F
一天哪個健康?然後家長會支持哪個?(笑
12/15 20:23, 37F

12/15 20:54, , 38F
當人人打電動都能賺錢
12/15 20:54, 38F

12/15 20:54, , 39F
健康什麼的還會是問題?
12/15 20:54, 39F

12/15 20:55, , 40F
樓上的例子很貼切
12/15 20:55, 40F

12/15 21:06, , 41F
打電動能賺錢的是少數 有請叉剛主任說明
12/15 21:06, 41F

12/15 21:23, , 42F
我每天寫程式十幾小時賺錢 不健康有人幫我講話嗎T.T
12/15 21:23, 42F

12/15 21:27, , 43F
推一個
12/15 21:27, 43F

12/15 21:30, , 44F
加下面看成激烈的啪啪啪
12/15 21:30, 44F

12/15 21:33, , 45F
推好文!!
12/15 21:33, 45F
文章代碼(AID): #1KZhAj21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