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進住60載 林卻以樂生為家

看板Lo-Sheng作者 (行動者的歸來)時間19年前 (2005/03/21 22: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olitics 看板]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 看板: politics 標題: 進住60載 林卻以樂生為家 時間: Mon Mar 21 20:41:23 2005 台灣立報 進住60載 林卻以樂生為家 攝影/平烈浩 文字/沈伶鎂 林卻,在宜蘭市還隸屬於台北廳的年代,就被抓進樂生療養院強制 隔離治療。高齡86歲的林阿嬤,在21歲、民國29年時被檢查出患有「 癩病」(日本人對痲瘋病的稱法),有位日本醫生要她住進樂生療養 院治療。於是,她與丈夫、3歲女兒、以及剛出生的兒子,就此別離 。 「他報我說,這裡吃藥免錢、吃飯也免錢,說3年就會好,要我來 這裡治療。我當初聽見3年,馬上就說那我不要去。可是日本政府說 ,沒來不行,我哭得要死。」林阿嬤回憶當年,神情仍帶著無奈與不 捨。在她印象中,最痛苦深刻的,莫過於糧食不足與因為痲瘋病導致 的神經痛。 抗戰時期物資缺乏 林阿嬤說,住進樂生療養院之前,正在打仗,台灣物資非常匱乏。 直到民國29年她住進樂生,糧食依舊在政府嚴密管控下,有一定配額 ,必須拿著米簿去派出所登記,再去福利社換米來吃。然而,一天一 人只有幾兩米,三餐常常是「一碗飯,灑上兩湯匙鹽巴」這樣解決。 「我那時候年輕呀,才21歲,胃口很好的,每天這樣根本吃不飽。 如果像我現在,隨便幾口就飽了,但那時候沒東西吃,真的很痛苦。 所以,我們大家都會想辦法偷偷跑去外面買米,或者向院方請假,回 宜蘭家裡提米來。那時候真的很艱苦!」林阿嬤說,過去只有有錢人 家的小孩,家裡才會寄錢到樂生院,大概每個月都能收到10塊錢,但 她不僅沒這種命,還得擔心遠在宜蘭的家人生活。 「以前日本人管得很嚴格,不讓我們去外地,也不讓外人進來。總 歸一句,就是要我們全關在這裡,不讓傳染跑出去啦!那次我媽寫信 給我,說老家房子要被老公賣了,女兒也要送人,我拿著信去請假, 院方才勉強同意讓我走。唉!」 除了挨餓以外,不時發作的神經痛,才是讓林阿嬤幾近崩潰的苦楚 。 30歲那年,她生了場大病,痲瘋病發作得相當嚴重。林阿嬤說,那 時候根本沒有藥可以醫治,頂多是止痛藥,但只能撐一下下,之後又 痛得不得了,總是讓她徹夜難眠。於是,她也曾經有過自我了斷的念 頭。 光復後,隨著而來的228事件,也波及到樂生療養院。林阿嬤提到 ,那時候有很多土匪趁亂打劫,跑進樂生院來搶東西,結果卻只搶到 針筒、醫療用品。話到此,林阿嬤也不禁苦笑。目前她住的「貞德舍 」,也是在光復後才興建的,林阿嬤47年以後,就搬進來住一直到現 在。 要死 也要死在這 76歲那年,林阿嬤回去過宜蘭老家,如今過了10年,她未曾再踏進 家門一步。難道不想家嗎?她說,住在樂生已經很習慣了,現在宜蘭 都是樓房,馬路全認不得,加上媽媽、老公全都過世了,回去沒人能 聊天。「這裡親像我的祖厝,要我回去(宜蘭)我也不要,我要死在 這裡。我回去就像客人一樣,家裡都不一樣了,我不要回去。」 其實,拿著林阿嬤的身分証來看,就可以發現,早在她離開宜蘭後 ,身分註記也被更改了。她的出生地及戶籍所在地,早就換成台北縣 新莊市,而不是宜蘭市。林阿嬤表示,這是因為當年進來樂生的院民 ,都被政府要求遷戶口到樂生,否則沒辦法投票選舉。對林阿嬤來說 ,光復過後在樂生療養院的生活,愈來愈有改善。現在每個月政府給 她7750元,她認為已經非常好了。她說:「現在什麼都不用擔心啦, 不像以前肚子餓吃不飽。唯一擔心的就是,聽說這裡要被拆掉,說要 把我們搬到8樓去住。那邊窗戶不能開,又不能帶自己的東西過去, 就好像被關起來,沒有這裡這麼好啦。」在她的回憶裡,過去日本政 府曾經跟樂生院民說,之所以要把樂生院蓋在山邊,就是因為這裡空 氣好、有利於病人復原。然而,現在興建捷運,面對住了一輩子的地 方,將要被拆掉,林阿嬤非常不捨。她想對政府及捷運公司說:「你 要是沒欠用,就別把我們買去呀,哪有這樣全部都買走?唉,我吃政 府的也吃了60幾年了,我看我還是趕快來去死吧,都讓政府養那麼多 年了……。」 -- 想得到幸福的方法一共有兩種;第一就是心中的願望能夠幸運實現。 想得到幸福的方法一共有兩種;另一個就是將願望割捨得乾淨。 遙不可及;遙不可及,這兩種都是奢求。遙不可及;遙不可及,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真希望能得到幸福。(幸せ/任賢齊 傷心太平洋原曲 by 中島美雪) 線上連署中島美雪來台演唱 http://chnbin.twbbs.org/miyuki/index.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86.116 -- 革命是歷史的狂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59.130
文章代碼(AID): #12Fk4U_m (Lo-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