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第十屆海峽兩岸影視文化交流與合作會議

看板Liu-tao作者 (賣女孩的小火柴)時間19年前 (2005/08/28 11: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陸電視劇在台灣市場現況 《壹、前言》 兩岸影視文化具體的交流與合作已有十年以上的歷史,相較於過往鼎盛的時代,大陸協拍 劇、兩岸合拍劇、相互引進劇如雨後春筍,欣欣向榮,並先後在彼此的市場均掀起風潮。 最多數量時,台灣曾全年引進大陸劇2500小時電視連續劇(含合拍劇)以上。 然而,曾幾何時,雙方又如秋風掃落葉般,迅速凋零,至今年八月底為止,預估台灣簽約 購買大陸劇不超過500小時。 《貳、 過去與現在播出大陸劇的頻道比較》 2004年大陸劇播出頻道 中視 華視 衛視中文台 ONTV 八大戲劇台 中天娛樂台 東森 八大綜合台 X MUCH 中天綜合台 緯來戲劇台 東森戲劇台 緯來綜合台 華人戲劇台 三立都會台 2005年大陸劇播出頻道 中視 東森戲劇台 中天綜合台 衛視中文台 八大綜合台 緯來綜合台 ★ 至2005年8月23日止,除中視及東森每月均有播出大陸劇外,其餘四台分別播出2~4檔 (含二播及N播) 《叁、2005年各電視台首播大陸劇收視狀況》 【中視】 節目名稱 仙劍奇俠傳 首播期1/24 平均收視2.49 龍飛鳳舞 首播期3/01 平均收視1.49 永樂英雄 首播期3/22 平均收視1.35 幻影神針 首播期4/13 平均收視1.39 煙花三月 首播期5/19 平均收視1.26 小魚兒與花無缺 首播期6/22 平均收視2.76 我的野蠻千金 首播期7/19 平均收視1.99 【八大】 節目名稱 聊齋花姑子 首播期3/23 平均收視0.35 仙劍奇俠傳 首播期6/23 (二播) 平均收視0.75 六指琴魔 首播期8/10 (二播) 平均收視0.25 【中天】 節目名稱 大宅門 首播期1.18 平均收視0.37 亂世英雄呂不韋 首播期3.15 平均收視0.49 江山美人 首播期4.25 平均收視0.15 三國演義 首播期5.90 平均收視0.35 【東森】 節目名稱 十八羅漢 平均收視0.30 功夫足球 平均收視0.18 傻王闖天下 平均收視0.19 楊門虎將 二播 平均收視0.15 偷龍轉鳳 二播 平均收視0.31 大清官 平均收視0.20 神醫俠侶 二播 平均收視0.19 情定愛琴海二播 平均收視0.07 康熙傳奇 3 平均收視0.32 三揭皇榜 平均收視0.25 【緯來】 節目名稱 大染坊 首播期2/21 平均收視0.38 少年寶親王 首播期3/25 平均收視0.25 【衛視中文台】 節目名稱 鐵齒鋼牙纪曉嵐Ⅲ 首播期2004/12/23 平均收視0.44 秦王李世民 首播期2005/1/3 平均收視0.37 天若有情 (偷心) 首播期2005/4/4 平均收視0.44 風雲Ⅱ 首播期2005/2/28 平均收視0.22 《肆、2005年播出韓劇的電視台統計表》 韓劇播出頻道已增至16台,而大陸劇播出頻道則萎縮至6台。 2005年韓劇播出頻道 中視 台視 衛視中文台 三立都會台 緯來 八大戲劇台 TVBSG 霹靂電視 AXN 八大第一台 八大綜合台 X MUCH 緯來戲劇 東風 東森戲劇 《伍、大陸劇與韓劇前10名收視調查》 大陸劇 排名 節目 頻道 TVR% 1 小魚兒與花無缺 中視 2.94 2 仙劍奇俠傳 中視 2.49 3 我的野蠻千金 中視 1.99 4 幻影神針 中視 1.39 5 永樂英雄 中視 1.35 6 煙花三月 中視 1.26 7 康熙微服私訪IV 中視 0.65 8 仙劍奇俠傳 八大綜合 0.56 9 紹興師爺 中視 0.53 10 滿清末代王朝 中視 0.45 ★ 大陸劇以武俠劇較受歡迎 ★ 大陸劇在中視無線播出的收視較好 韓劇 排名 節目 頻道 TVR% 1 浪漫滿屋 GTV-D 2.97 2 巴黎戀人 GTV-D 1.39 3 百萬朵玫瑰 GTV-D 1.16 4 玻璃畫 GTV-D 1.14 5 天國的階梯 GTV-D 1.03 6 大長今 GTV-D 0.99 7 愛在哈佛 VLD 0.97 8 必勝奉順英 VLD 0.95 9 背叛愛情 GTV-1 0.91 10 最後之舞 VLD 0.82 ★ 韓劇在八大戲劇台播出的收視較好 ★ 韓劇平均收視較穩定,起伏不大 《陸、大陸劇與韓劇收視人口群眾面貌分析》 (略) 《柒、大陸劇今後在台灣及海外市場將面臨的問題分析》 以上面的數據看來,不可諱言的,近年來大陸劇在台灣及海外市場有嚴重萎縮的趨勢,這是 一個重要的警訊,也是一個隱憂。若要把影視文化視為一種產業,就必須正視現存的問題。 因瞭解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不能一昧的回味過去曾經成功過的歷史,而必須在這個秩序已重 新被建構,軟體與通訊科技匯流的時代,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一、題材選擇的不夠多樣 歷史的題材是本土的範疇,是不是每段歷史都那麼精彩,是不是每個海外華人在離鄉背井數 代之後,還對久遠中國的歷史有那麼深厚的興趣,也是見仁見智。 武俠劇是目前唯一能被所有市場接受的劇種,但是金庸、古龍好的故事情節又有多少;而生 活劇、軍事劇、農村劇更是只能滿足「內需市場」。如何集思廣益創造出新的類型,可說是 首要的條件。 二、海外市場收視口味的變化 韓劇的崛起改變了海外收視的口味,淒美的愛情、俊男美女坎坷的情感、走在時代尖端的穿 著打扮、如夢似幻的美景,在在的打動了每一個市場觀眾的心。他們找到了一個跨越國界的立 足點,鯨吞蠶食的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接受人類共通的語言-「愛情」。 而在這個席捲的風潮裏,我們究竟應該無動於衷的我行我素?還是迎頭趕上,並駕齊驅呢? 三、保護政策已到了適度調整的關鍵時刻 由於政府政策的保護措施,阻絕了當初日、港、台劇的大舉入侵,造就了大陸廣電影視產業 的迅速成長。然而,時間在改變,時代在改變,久不調整的保護政策或許會延伸出因保守而 失去其他市場的機會。 真正的製作團隊是否素質與世界同步接軌,演員的表演技巧和散發出來巨星迷人的光彩,是 否具有時尚內涵,是關上一扇門自得其樂,還是打開門正面的迎擊。 四、韓劇刮走了大部分海外媒體的購片預算 韓劇在政府的獎勵輔導推波助瀾之下,如排山倒海般的向海外市場傾洩而出。三家無線台每 年精準的製作1500小時左右的電視劇,挾著海外市場銷售的成功,有更多的製作經費投入, 一集250萬人民幣的製作預算令人咋舌。 而在海外市場有「胃納」量的限制之下,韓劇已囊括了絕大部分的購片預算,而在水漲船高 的情況下,海外市場又那能再有相同或更多的資金購買大陸劇,收視率才是真正決定市場的 主因。 五、台灣本土劇及偶像劇變相的興起 為了滿足不同口味的觀眾,台灣的本土劇極盡迎合觀眾之能事,創造出來一種供應台灣「內 需」市場的劇型。而由於唱片歌手在兩岸及海外華裔年青人心目中俱有「偶像」般的地位, 台灣「偶像劇」應運而生。另一股不侷限傳統的製作人員,由初期的青澀到現今的有模有樣 ,他們也另創了一種可以走向海外行銷的劇型,只可惜由於市場回收的受限(大陸市場引進 版的限制),會遇到一定的瓶頸,但假以時日,這些新人類的製作單位,他們緊跟著現代年 青人的脈動,也許在未來的市場裏,他們會有機會成為真正的主流。 六、台灣製作公司及人員對兩岸合作的棄守 過去風光的年代,瓊瑤、周遊、楊佩佩挾著豐富的製作經驗,嶄新的製作風格,對等的資金 投入,無數部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在兩岸上檔。如今礙於市場的改變,政策的受限,真正的合 作還有多少? 很多台灣製作人員無奈也無力扭轉命運,要不留在大陸市場「打工」,要不回到台灣投入「 本土」「偶像」劇的行列。但最可惜的是,有許多人被環境所迫,離開了這個市場。 七、台灣恢復課徵進口影片稅帶來的衝擊 我們無意批評台灣政府恢復代課國外進口影片稅20%的政策是對是錯,不過,我們可以深刻 的體驗到所衍生出來的殺傷力。強勢的韓劇不會接受減少20%的銷售片款,買方市場只好硬 吞下這個苦果,變成購片成本提高20%。而較弱勢的大陸劇則可能面臨下降銷售20%的命運, 已跌至5,000~10,000美金一集的數字,還有下跌的空間。最最嚴重的是兩岸妾身未明的『假 國產』劇,台灣投資方必須以進口大陸劇的方式向政府繳交20%稅金,在利潤都不到兩成的 情況下,還有誰再出來合作,令人存疑。 八、台灣影視產業界對進入WTO之後門戶洞開的反彈 台灣進入WTO後,文化產業門戶洞開,已成了不設防地帶。面臨國外影視文化的大舉入侵, 台灣影視產業工作者苦不堪言,連招架之力都已失去,更奢言攻城掠地。然而世界各國或多 或少都有政策或機制來保護本地的文化產業,在反彈聲浪日愈興起,「對等公平」的原則已 逐漸在民間與政府形成共識。有朝一日,台灣比照大陸有引進劇版號的限制,引進劇不得上 黃金檔…等媒體默契或措施後,對大陸劇無疑又成為一種關卡與掣肘。 九、台灣是海外重要試播點,不可輕易失去 台灣雖說近年來購片金額大量下滑,但仍然佔有整個海外市場整體金額的1/3至1/2。最重要 的是,無論日、韓、大陸、本土偶像劇,都是視台灣播出情況的好壞來決定能否在海外市場 銷售成功,因此台灣已成為海外市場的重要「試播點」和行銷「敲門磚」。喪失台灣市場, 不僅喪失了金額的回收,也喪失了行銷通路的陽關大道。台灣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在可預見 的期間內,仍有其指標性意義。若要發展海外市場,台灣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 十、時裝現代劇已成為台灣及海外市場的主流 時裝現代劇是現實生活的寫照,是人類日常作息中反映。由於世界地球村的概念,國與國, 地區與地區的互動相當頻繁,人民相互的瞭解已呈透明化,時裝現代劇也就較無文化的隔閡 。除了語言(可配成當地語言 )外,服裝、起居方式、情感、消費習慣…等等均相當雷同 。 更有人們追求「幸福」「時尚」的慾望做為後盾,把劇中的情節、情境及情景都幻化成模仿 的目標對象。眼看時裝現代劇這股熱潮,在越是西化的時代及生活裡,越是興旺,無法退燒 。反言之,古裝武俠、情愛、歷史有可能變成一種調節口味的「點綴」。 《捌、大陸劇未來走向國際舞台的建議》 在電視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強勢的媒體已成定論,和我們日後面對的是無疆界的競爭下,影 視文化「產業」觀念已成為全球的浪潮,誰都不願意成為影視文化的次殖民地。 而如何引領風潮,如何在大華人,乃至世界市場,創造出核心的競爭力和利基點,實在是 臺海兩岸影視工作者最嚴肅的課題。 一、調整節目視野,凝聚影視工作者的決心 事實證明,電視節目的成功可以帶動?多媒體產品和無限的商機。3C、3G的科技通訊產業已 與電視節目搭上了互動的關係,製作節目已不是一成不變的著眼於節目的本身,而是能創 造出多少的附加價值。別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別人具有前瞻的眼光,我們為何不能有 學習的本領,在充沛資金和廣大市場的後盾下,觀念的釐清和創意的產生,對未來有著革 命性的里程碑。 二、培訓與創造「偶像級」明星對電視劇的重要 在台灣,韓星的到來有如旋風般,掀起一陣媒體的騷動。故弄玄虛二十四小時短暫的訪問 ,讓影迷永遠遺憾時間太短。試想操著非世界通行語言之韓文的藝人,可以在現場獲得如 雷的掌聲,是什麼魅力風靡了這些不只是年輕人的觀眾。「美」是全世界任何人都願意接 受的,韓星俊男美女的形象的確抓住了影迷的心,他們的造型、穿著、談吐,行程安排, 不只是在螢光幕中的表現,在現實生活的世界裡,他們也是一顆絢爛光彩的明星。這種自 內心散發的光彩已形成風尚,藝人們也追求這種自我的培養。 三、政策將是決定未來大陸劇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保護政策、輔導措施、默契管理、競爭合作是影視文化產業能否成功在非製作面最重要的 因素。韓國振興會主導的影視文化產業已充分的證明,業者單打獨鬥一盤散沙的做法是亂 石打鳥,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耗費了太多的成本,無效的機制處理,絕對會阻礙影視文 化產業前進的腳步。 四、兩岸合拍劇上黃金檔的重要意義 兩岸同文同種,大陸有強大的市場及充沛的資金,台灣有嶄新的創意和海外行銷經驗與通 路,而在合拍劇不得上黃金檔這個環節上,完全阻礙了兩岸充分合作與團結分工。故事情 節能否多樣性的發展,演員在不同成長環境下所培養出的演技能否相互交融,合於法令規 定的合作行為能否受到保護,能否減少兩岸不肖人士利用政策玩弄把戲,能否降低彼此互 信不足的程度,這些都跟合拍劇能否上黃金檔有著多層的牽扯。要相信兩岸影視合作是會 產生真正的互利,也是唯一能阻擋外劇入侵的策略。我們誠摯的期盼,大陸相關業者和領 導人能正視這個問題。 《本文轉錄自『第十屆海峽兩岸影視文化交流與合作會議』紀錄》 -- ﹒﹒☆‧*°∴ 愛恨 轉眼 繁華夢 夢醒 徒 留 一剪紅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128.189 ※ 編輯: alicevo 來自: 163.30.128.189 (08/28 12:05)
文章代碼(AID): #134JB_D1 (Liu-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