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霸王別姬》上映20年 編劇蘆葦揭拍攝秘事

看板Leslie作者 (妞妞)時間11年前 (2013/06/07 11:24),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inyurl.com/kokc7ol 改編 “對于原著我把它進行顛覆性的改動” 蘆葦說,其實拍《霸王別姬》以前,他和陳凱歌並不認識,陳凱歌是看了他編劇的電影《 瘋狂的代價》後,通過顧長衛聯係,想見一下。“他說想寫一個講戲劇的電影。我說你還 真問著了,我是一個戲曲發燒友。”兩人一拍即合。 寫劇本前,蘆葦還去各個京劇團採訪體驗生活,採訪了包括袁世海在內的京劇名角。等到 蘆葦真正寫出劇本時,和李碧華原著比,改動已非常大。他說,“對于原著,我們只是把 它當做一個素材,改動特別大,我把它進行顛覆性的改動。”凱歌二度創作完全依靠蘆葦 ,並讓他對劇本負最終責任。 李碧華的原著是言情小說,一直寫到香港回歸,程蝶衣後來結婚了,段小樓後來流落香港 ,在一家電車公司當工人,哥幾個見面後還去泡澡堂子了,是一個世俗的故事,蘆葦把小 說改成了一個相當強烈的戲劇性作品。 張國榮還是尊龍?投票4:1 陳凱歌當時想用剛拍過《末代皇帝》的尊龍,蘆葦認為用張國榮合適,他說當時凱歌的創 作很開放,說服不了蘆葦,就叫來顧長衛等人來投票決定。最終結果是4:1。陳凱歌決定 少數服從多數。蘆葦說從這事就能看出陳凱歌當時的創作狀態。 在蘆葦看來,張國榮是個天才型的演員,很純粹,敬業精神、職業道德、人品都很高,兩 人的關係非常好,蘆葦現在還留著很多兩人的合影。“拍戲時,我更多是給他鼓勵,因為 那個時候內地和香港電影合作很少,他有一點忐忑。跟凱歌的班底接觸後他很高興。我陪 著他去頤和園玩,我們知道他會唱粵語歌,但不知道名氣那麼大,碰到一批上海女大學生 ,把他圍起來激動得不行。我們也害怕出事,陳凱歌打前鋒,我和另一個人一左一右把他 架走了。” 自評 “《霸王別姬》只是我的一次很有激情的正常發揮”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是蘆葦對第五代導演黃金時期的總結,“中國的電影藝術總是 曇花一現,沒有形成一個藝術創作的潮流,沒有形成一個時代,我深表遺憾。” 在蘆葦看來,雖然現在中國的電影院已有一萬多個,市場大了。《霸王別姬》時一張電影 票4元,現在80元。“現在有需求、有市場,但產品濫竽充數的多,假冒偽劣太多。因為 有需求,所以照賣。” “拍《霸王別姬》和《活著》的時候我比較高興,我覺得我們終于起步了,可我沒想到, 那就是我們的終點。”蘆葦的這句話已經成為經典。蘆葦說,“我承認中國編劇和導演的 整體創作力量偏弱,我認為我不過也只是稱職而已,《霸王別姬》只是我的一次很有激情 的正常發揮,以後的創作狀態我覺得都不太正常。” “我最想寫中國現實的真實的人物” 蘆葦說:“我最想寫中國現實的真實的人物,不管歷史題材還是現實題材,我最想寫真實 。”我劇本沒少寫,一年一個劇本,有的是導演不拍,比如《赤壁》,有的是都不能拍, 比如《等待》,這本小說是哈金寫的,陳可辛找到我讓他寫劇本,最終因為題材問題沒有 拍。 比較《霸王別姬》和《活著》,蘆葦認為這兩部片子,對于陳凱歌和張藝謀,都是他們一 生中拍得最棒的,都是他們狀態最好的時候拍的。“拍《霸王別姬》時凱歌39歲,藝謀43 歲,是他們一生中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這兩部電影中他們的狀態、當時的胸懷、他們的 追求奠定了這兩部電影的藝術水平。如果說他們以後的作品比不上那時的片子,要問他們 自己的狀態和目標。” 總結《霸王別姬》這個電影,蘆葦說:“主要是正視我們這個民族真實的歷史,我們的以 往、我們的情感、我們的變化。實際上是把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變化,尤其是價值觀 的變化,做了忠實的表述。這也是我創作時的文化目標,我希望把這段歷史濃縮到小人物 、小故事身上。之所以大家覺得它有史詩的感覺,是因為它的主題是史詩性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91.19

06/07 16:22, , 1F
我也是比較喜歡電影的結局~雖然是悲劇~
06/07 16:22, 1F

06/08 19:30, , 2F
我也喜歡電影勝小說,但我推薦給兩個男同學看,他們都比
06/08 19:30, 2F

06/08 19:30, , 3F
較喜歡小說︿︿
06/08 19:30, 3F

07/03 01:13, , 4F
據說小說有兩種版本,但我都只找到文中所提的這一種> <
07/03 01:13, 4F

07/03 01:13, , 5F
我也是喜歡電影的結局,也許平庸的倖存其實更加悲傷吧!
07/03 01:13, 5F
文章代碼(AID): #1HiL9vzu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