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似胭脂染蝶衣(李碧華)

看板Leslie作者 (台鐵工會加油)時間20年前 (2003/10/19 18:1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分享】李碧華的悼念文章--很感人 血似胭脂染碟衣-=-=-=-=-=> 四月一日,我們從此再也笑不出的愚人節。 四月五日,枉死城中驟添新鬼的清明節。 四月八日,你化作一把火,一撮灰,你真正走了,永不回頭。 希望你釋放心靈,忘卻塵世的煩惱和痛苦,找到自的快樂。記得喝三杯孟婆茶, 重新出發。 雖然你的愛人、知己、親朋好友、合作夥伴、為你傾情的fans … … 甚至是任何 一個欷歔的過路人,都捨得你,但你這樣幹了,我們還有什麼好說? 那一定不是你! 我不信。 你一向怕死、畏高、愛美、惜身、還經常做gym、打球、打麻將、旅行、品紅酒、 享受人生。不能想像你選擇了從廿四樓縱身往下一躍時,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絕- - 因為誰都知道後果是支離破碎肝腦塗地血肉飛濺… … 這天我特別痛恨在文華酒店門外,撞毀的鐵欄下(你的身體竟硬生生把堅牢的金 屬拗曲了),一個陌生人,用兇猛的水柱把你遺留的一大灘血,連同灑落的紅花,不 消一陣,沖洗淨盡。你隨水而去,轉瞬不見了。我痛恨他這個動作。 穿一身好衣服,杏色西裝,染滿鮮血的你,又被一整塊白布包裹,血滲出來 ,暈 淡一如胭脂。為你蒼白虛弱的一息,抹上最後濃妝。 後來,你被一個長形的竹籮蓋,由殮房送往殯儀館。後來,你被放進度身訂造無 虛位極舒適的名貴棺。 後來,你在烈火中大去。 我見一些網站或文章報導,寫「張國榮(已故)」,括弧中兩個筆劃簡單的字, 令人黯然。 一個人出生、成長、努力、掙扎向上、風靡群眾、名成利就、喜怒哀樂愛恨交纏 … …經過四十多年的 ,亦算漫漫長路。把一切變成「往事」,只用了一星期,甚或 一秒。人生風霜雨雪,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白了頭- -你堅決「不許人間見白 頭」,於是以後人人都老了醜了,心中你永遠是個萬人迷,傳奇中只有淒厲媚豔與深 情,沒有歲月痕?。當香港危城飽受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折騰,人人戴高密度纖維口罩 上街,人人都重視生命,只有你瀟灑作別。一個讀者含淚來電郵,寫:「俊秀多情的 十二少走了,你們要好好照顧傷心斷腸的如花啊!請你負責任。別讓我擔心!」 梅豔芳說過:「哥哥是我生命中唯一好友。」 你不喜歡人叫你leslie或張國榮,愛聽人人叫你「哥哥」,因你成長在一個與父 母關係疏離的大家庭,渴望愛但被忽視,所以「哥哥」的昵稱令你有「親人的感覺」 。對阿梅而言,有更深的意義。 我打電話給她時,她已在發狂號哭悲痛欲絕中稍為平復,正為你誦經超渡。她身 邊 姊姊和好友一個一個走了,現在唯一知己也撒手離去,胭脂扣松脫煙消,現實中 角色對換,你知道自己多殘忍嗎?我對阿梅說:「你要堅強,不要多想,因?這是他 自己的選擇。」她聲音虛空、哽咽:「我想不通,我接受不到。我們那?錫他,但他 不回應,打電話又找不到,連號碼也改了。有時一班人吃飯, 他突然站起來走掉。 那段日子,他像另外一個人… … 」你常常自問:「我一生沒做過壞事,摁何會這樣 ?」這句話,我和阿 梅也聽過多次。你身邊很多人自恨「做得不夠」。 但連阿梅也聯絡不上,誰能找到躲起來的你?之前,你有當導演的心願,曾因劇 本 不夠商業化找不到投資者。及後有一大陸的富商答應支援你開拍,你很亢奮,興 致勃勃, 誰知他惹上官非被關押。一時間你的情緒跌至穀底。還有在泰國撞邪中降 頭的說法(應 該與什麼拍鬼片「不能抽離角色」關係不大。你是專業演員,而且戲 早已拍完)。 因為你跟小思(盧瑋鑾教授)和仙姐(白雪仙)提過,你很喜歡廿年前在港臺演 過一個電視劇《我家的女人》,想重拍。那是識於微時的我們第一次合作,還奪國際 獎。所以去年五月一日我千方百計把你約到徐楓家開會,她樂意支援。我建議把劇本 重寫,情欲去盡些。你想用張芝,喜歡她的外形和演技,還很貼合劇中「十清一濁」 的命格。但那個晚上,你眼神驚恐,有氣無力,緊張不安。而且蜷縮在沙發,像個虛 淡的影子。 徐楓是「抑鬱症」的祖宗,她知道你很不對勁,囑你一定要看醫生服藥 ,而不是集中力 氣去驅邪。我安慰你:「若你沒害過人,沒做過壞事,那害你的人 要付出代價,雙倍報應在自己身上的,邪不能勝正。」 我特定五一,因是「勞動節」。還開玩笑:「一個人站起來必須靠自己,做導演 要勞動,要一起度劇本,我們只是在背後撐你。喂,你的康復期不必一年吧?到明年 五一勞動節也等你!」 但你一直沮喪、憂鬱,還有胃酸倒流的病折磨,對什?都提不起勁,而且不願見人 。等不到五一,四一你便走了。 陳凱歌導演聽到你自殺身亡的第一反應是驚歎:「太震驚,太難過了!這不是另 一個程蝶衣嗎?」 就此別過了。 暮春,香港反常地愁雲慘霧,連天陰雨,氣溫下降有點寒意。 我們的良師益友小思,告訴我你有一包遺物在她處。是一些珍貴的照片(包括你 的 反串戲裝照,虞姬之外還有其他未曝光的),和一封信。 一封信? 由「教育署」課程發展處發出的表揚信。 追溯,二○○二年二月廿二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文學研 究中心」合辦了「文學與影像比讀」講座。中文系有這個課程。由於小思要退休了, 你答應她講「如何演繹李碧華小說中的人物」(我很謝謝你!)。新亞人文館沸沸騰 騰,座無虛席,各系的教授講師也來了,站滿了人。 你尊重高等學府,所以不准拍攝、錄音、宣傳。那天你在訪問中談到程蝶衣的死 , 有三個原因:「一、虞姬個性執,要死在霸王面前。二、蝶衣想以自殺來完成原 著故事的情節。三、顛倒眾生的偶像年華老去,不能接受。」- -一看,怵然一驚。 那天是你三月底病發前非常燦爛、迷人的日子。藝人在大學演講不是沒有過,但 你揮灑自如和談笑風生,學生難以忘懷,悄悄筆記下來。 崇拜你的,除了共同成長的三四十歲英年還有不少年輕人。我希望他們愛歌藝、 演 技、樣貌外,還學習你的優點:- - 工作態度認真、準時、尊敬長輩、聰明感性 、大膽創新、親和有禮、對情史和性取向的坦率、一切追求完美。 常把歡樂帶給別人,把哀傷留給自己 - - 所以我知你寂寞。 你喜歡看書。一回在仙姐家,小思提到白先勇一篇悼文《樹猶如此》很感人,你 馬上在角落靜靜看完。你的語文能力很好,那些吹捧炒作出來的所謂人氣偶像難望背 項。 你真的會是個優秀的導演,從《芳華絕代》mv便知。可惜… … 這篇稿,是我惆悵地送亡友最後一份禮物。 - - 但你仍欠我一部電影,我仍欠你一個劇本。 什麼時候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37.125

08/02 20:53, , 1F
如果41只是一場夢...該有多好...
08/02 20:53, 1F
文章代碼(AID): #_acJ53T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