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 《五戒相經箋要》第五十八集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南無 阿彌陀佛)時間2年前 (2022/05/31 17: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八集)  2010/5/12  中國山東省海島 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58   《五戒相經箋要》。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次跟大 家學習到五戒第四條,妄語戒。前面殺、盜、婬、妄四條戒,我們已經大概學習過一遍, 我們今天接下來就是第五條,酒戒。在科判裡面是「丁五、酒戒」,就是酒這條戒。我們 請看經文:   經【佛在支提國跋陀羅婆提邑。】   這是佛有一次在這個國家、這個地方,在《箋》裡面講:   箋【未見翻譯。】   這個沒有翻成中文。   經【是處有惡龍。名菴婆羅提陀。】   在《箋》裡面也給我們註明:   箋【未見翻譯。】   就是在這個國家有一個地方,有一條惡龍,這個惡龍的名稱叫菴婆羅提陀。   經【凶暴惡害。無人得到其處。象。馬。牛。羊。驢。騾。"馬槖"駝。】   這個『"馬槖"駝』就是駱駝。   經【無能近者。乃至諸鳥。不得過上。秋穀熟時。破滅諸穀。】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佛要講酒戒,為什麼要訂這條戒這個因緣的一個開啟,就 是緣起。這個文我們看了也很容易明白,就是佛在支提國跋陀羅婆提邑這個地方,當時這 個國家裡面有一個地方有一條惡龍,『名菴婆羅提陀』。惡龍,我們就知道,牠會造成地 方上的很多災害,就是擾亂這個地方。這個惡龍非常的凶暴,『惡』就是惡意,『害』就 是人畜都害,也害到人,也害到這些動物。所以,『無人得到其處』,就是沒有人可以到 牠那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就被牠所害了。人不能到,連動物也都到不了,『象、馬、牛、 羊、驢、騾、"馬槖"駝,無能近者』,這些動物也無法靠近,一靠近也被牠所害了。『乃 至諸鳥,不得過上』,人跟動物在地上走的,不能靠近,無法靠近牠那個地方,甚至在天 空上飛的鳥,也不能飛過牠那個地方,只要飛過牠那個地方也被牠所害了,飛不過去的, 「不得過上」。『秋穀熟時』,「秋穀」就是秋天五穀雜糧成熟的時候,『破滅諸榖』, 這個問題就更嚴重,一般人們所種植的五穀雜糧,賴以為生的,牠就去破壞。   我們在經上看到,牠怎麼破壞?因為龍會降水,牠只要雨下得很大,水很大,這些五 穀都被沖掉了,辛辛苦苦種的這些稻米、五穀雜糧也就泡湯了。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理解, 我們一般講做水災鬧水災,這個跟龍有關係。現在的人相信科學,不相信我們肉眼見不到 的這些眾生,但是佛在經上講的,的確就是有這個事情。不但佛經講,在我們中國傳統, 這些歷史記載裡面,有關龍的傳說記載也非常之多。龍,特別在我們中國人心目當中,是 非常神祕的。大家都知道龍,但是好像很少人見到,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很少人見到。 但是我們中國人觀念、心目當中,就是有龍。所以你看我們一般寺院,有很多寺院,還有 廟,都刻龍柱,特別在神道的廟,刻龍柱就更多了。在古印度也是一樣,有這個龍。不同 維次時空的眾生,不是說我們現在肉眼見不到,牠就不存在,事實不是這樣。事實是怎麼 樣?我們現在只能見到三度空間的,超過一度我們就見不到了。見不到不代表牠沒有,牠 還是有,只是我們現在見不到。因此佛在經上講的這些,再看看我們中國歷代這些記錄, 根據經典的理論,我們很清楚可以肯定,這樁事情的的確確是有,不是迷信,也不是傳說 ,是事實真相。我們對這個有一個了解,對經文所講的才不至於有疑惑。在佛經上,有關 龍的經典也非常多,所以在《大藏經》裡面就有一部《海龍王經》。我們現在大家,可能 諸位同學都比較常聽到的,《佛說十善業道經》,這部經典就是在龍宮講的,不是在我們 人間講的。你看經一開頭,就是對龍王講的,針對大海當中這些水族類的眾生,《十善業 道經》是在龍宮講的。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   這個惡龍就是危害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人畜都不得安寧。就有一點類似安世高法師 到中國來,在宮亭湖度他前世的同學,有一點類似。他那個同學,前世跟他是同參道友, 一樣出家的。死了之後,安世高再投胎到安息國去做王子(現在的伊朗,去做太子,到人 間來);後來,出家以後到中國來,做翻譯佛經的工作。他這個同學墮到畜生道去了,墮 到龍王這一類去了,牠是投生到中國的宮亭湖,在這裡當湖神。這個湖神就是他前世的同 學,前世的同學為什麼墮到宮亭湖當湖神?他這個同學也是明經好施,他修得都很好,但 是他這個同學還有一點瞋恨心。每一次托缽,托的飯菜比較不好,他心裡就很難過,就有 一點不高興,覺得他講經說法,又喜歡布施,又持戒,怎麼得到這些飲食不好?心裡不高 興。他明經好施、講經說法,又喜歡布施,修大福報,但是他的瞋恚心沒有降伏住,因此 死了之後就墮到龍這一類去了。   牠墮到宮亭湖當湖神,因為龍有神通,這個神通是根據牠前世修的大福報來的,牠墮 到這一類,自自然然牠就會有神通。這個神通是報得的,牠的果報,牠就有這個能力,能 夠呼風喚雨,也能變化,凡是要經過那個湖的商船,一定要到牠這個宮亭湖廟去拜拜。一 般世間人拜拜都要殺生的,殺生給牠祭祀,有去跟牠拜拜,牠就很高興,你的船過去就平 安無事;如果有一些船不知道,沒有先去牠這個廟給牠拜拜,牠就把那一艘船整個給它翻 掉,起一個風浪,把整個船給它翻掉,把人都淹死了,當然業就造得很重。但是牠在當宮 亭湖神,福報很大,遠近的人大家把這個事情一傳開,大家都知道,要經過宮亭湖一定要 先去那個廟拜拜,才能保平安。如果你不去拜,你這條船就要翻掉了。所以沒有人敢不去 拜的,大家一定要去拜。但是拜,世間人也不懂佛法,都一定殺生,甚至有的人覺得殺生 愈多對神就愈恭敬,造的殺業就更重。這個因果的債務,當然宮亭湖神要去承擔的。但是 牠現在有大福報,正在享受前生明經好施的福報,牠有這個威德勢力。但是這一生造這個 殺生的惡業,等到牠福報享盡了,惡報就現前,就要墮地獄了。   因此,安世高法師翻譯經典告了一個段落,他就特別到宮亭湖。他知道這個同學墮在 宮亭湖當湖神,要去幫助牠,就是去超度牠。所以安世高要去的前一天晚上,這個宮亭湖 神就托夢給廟祝,廟祝就是看守那個廟的。他說:明天我前世有一個出家的同學來這裡看 我,我需要他幫助,你把我們這個廟這些錢財統統交給他,請他代替我修福。第二天,果 然安世高來了,這個廟祝就把夢中的事情告訴安世高。安世高說:這個事情我知道。這個 廟祝就把廟裡面的錢財全部捐給安世高去修福,安世高替牠蓋寺院,他也翻譯佛經,就是 供養三寶,念咒給牠超度。後來他要離開的時候坐船,見到船頭有一個年輕人,來給他辭 謝,後來就不見了。就是他的同學,就生天了,宮亭湖神超度走了。安世高在這個之前, 有請牠現身給大家看,讓大家知道牠的真面目,結果牠一現身,是一條大蟒蛇。後來,超 度了之後,這個蟒蛇死了,牠的神識生到天上去了。所以後來這個地方又叫蛇村,大蟒蛇 很長的。在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來講,龍跟蛇,龍叫大龍,蛇叫小龍。所以蛇也叫龍,因為 牠那個形狀都是長長的,但是有區別。龍王,龍王主要主水的,主要管理水的。像安世高 這個同學,就有一點像此地經文講的惡龍,就是害人的。所以這些動物、人,乃至這些飛 禽、鳥,都不能靠近。五穀成熟的時候,牠就去破壞,當然這個問題很嚴重。這一段經文 一開頭給我們說明,有這條惡龍在這個地方危害這裡的人畜。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經【長老莎伽陀。】   在《箋》裡面有小註,我們把它念下去:   箋【或云槃陀伽,或云般陀。】   這個就是我們念《彌陀經》念的周利槃陀伽,翻譯的人不一樣,他用的字跟這個音接 近,但是也有些不相同,就是周利槃陀伽。此地翻譯『莎伽陀』,或者翻譯『般陀』,都 是同一個人。   箋【此翻小路邊生。】   翻譯中文的意思,槃陀伽、莎伽陀就是翻譯為在小路旁邊生的。   箋【又翻繼道。】   又翻譯為『繼道』,繼續的「繼」,道路的「道」。   箋【往昔慳法。又喜飲酒。今生愚鈍。一百日中不誦一偈。佛令調息。證阿羅漢。】   《箋要》裡面簡單的給我們註明,莎伽陀過去世是慳吝。過去生是三藏法師,但是他 吝法,不肯教人,人家要向他請教、學習,他保留,不肯完全去教別人。怕他教了別人, 別人就比他高了,所以他慳吝,不肯修法布施。另外又喜歡喝酒,喜歡飲酒。過去生造的 這個業因,這一生果報就得到愚鈍,很愚痴,反應很遲鈍,一百天當中,一首偈也背不起 來,這個是夠愚笨的了。一首偈就是四句,在經典上講,四句經文合起來就是一首偈。比 如說我們最熟悉的,《金剛經》講的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這樣就是一首偈。莎伽陀,這樣四句一首偈,一百天中都記不起來,記前 面那一句,忘記後面這一句;記後面這一句,忘記前面那一句,記不起來。後來他哥哥說 :你這麼笨,你就不要出家,回家去算了。他就很傷心,去見佛陀,後來佛陀叫他掃樹葉 ,教他調息,他也證阿羅漢果了。這個公案也非常有名。有一天,長老莎伽陀:   經【遊行支提國。】   遊行就是他證果了,也是到處教化眾生,到了支提國這個國家來。   經【漸到跋陀羅婆提。】   漸漸他也接近到跋陀羅婆提邑這個地方,到了這個地方。   經【過是夜已。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乞食時。聞此邑有惡龍。名菴婆羅提陀。 凶暴惡害。人民鳥獸。不得到其住處。秋穀熟時。破滅諸穀。聞已。乞食訖。到菴婆羅提 陀龍住處。泉邊樹下。敷坐具大坐。龍聞衣氣。即發瞋恚。從身出煙。長老莎伽陀。即入 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煙。龍倍瞋恚。身上出火。莎伽陀復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龍 復雨雹。莎伽陀即變雨雹。作釋俱餅。髓餅。波波羅餅。龍復放霹靂。莎伽陀即變作種種 歡喜丸餅。龍復雨弓箭刀"矛肖"。莎伽陀即變作優缽羅華。】   《箋》有註解:   箋【此云青蓮。】   經【波頭摩華。】   箋【此云紅蓮。】   經【拘牟陀華。】   箋【此云黃蓮。】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下面也相當長的一段文。這個是莎伽陀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尊 者,他遊行到這個國家,也到了跋陀羅婆提邑,在那邊過夜。晨朝就著衣持缽,『入村乞 食』,早上起來他就搭衣持著缽到村莊去要飯、去乞食。『乞食時,聞此邑有惡龍』,他 進入這個村莊去乞食,就聽到村民講,這個地方有一條惡龍很厲害。這條惡龍名稱叫菴婆 羅提陀,『凶暴惡害,人民鳥獸』,都不能到牠那個地方,不能靠近牠。『秋穀熟時,破 滅諸榖』,人民種植的五穀雜糧成熟的時候,牠就去給它破壞掉。莎伽陀去乞食,聽到村 民講了這樁事情。『聞已,乞食訖』,聽到之後,他乞食、吃過飯了,他就到菴婆羅提陀 龍住處,就到這個龍住的地方。在泉邊,有泉水這個地方,泉邊有樹,在泉邊樹下,『敷 坐具大坐』,出家人隨身帶的尼師壇、坐具,就在那邊打坐了。   『龍聞衣氣,即發瞋恚』,都不允許有人到牠這裡來的,怎麼聞到有衣服的味道?惡 龍就非常生氣,從牠那個身體就出煙,出煙就是要去熏長老莎伽陀,牠出毒煙,聞到那個 煙可能人就死了。但是長老莎伽陀是阿羅漢,他入了三昧,『以神通力』,阿羅漢有神通 ,長老身體也出煙,惡龍身體出煙,他也出煙。看到長老莎伽陀身體也出煙,牠就更生氣 ,『龍倍瞋恚』,「倍」就是加一倍生氣,加一倍生氣,這一次不是出煙,是出火。『莎 伽陀復入火光三昧』,他又入火光三昧,身體也跟牠一樣出火。惡龍看到他也出火,『龍 復雨雹』,就是在天上降下雨雹,這個「雹」就是像冰塊一樣,圓圓的。有一次我在澳大 利亞,天上下冰雹,圓圓的,大概這麼大。剛好下的時候我在屋子裡面,如果在外面,恐 怕被砸到,頭都會受傷的,雨雹。莎伽陀也變雨雹,而且把雨雹變作餅乾。龍當然又更生 氣了,兩個在鬥法。『龍復放霹靂』,「霹靂」就像閃電一樣,會爆炸的。莎伽陀就把牠 放出來的霹靂,他就給它變作種種歡喜的丸餅,很喜歡吃的餅。『龍復雨弓箭、刀"矛肖" 』,就是弓箭、刀、"矛肖"就像下雨一樣,很多,攻擊莎伽陀。莎伽陀就把牠放過來的這 些弓箭、刀、"矛肖",傷人的武器,把那些武器統統變作優缽羅華,有的變成青色的蓮花 ;有的變成波頭摩華,變成紅色蓮花;有的就給它變成拘牟陀華,變成黃色的蓮花。龍看 這個武器也不行,下面接著牠又祭出牠的法寶。   經【時龍復雨毒蛇。蜈蚣。土虺。蚰蜒。莎伽陀即變作優鉢羅華纓絡。薝蔔華纓絡。 婆師華纓絡。阿提目多伽華纓絡。】   我們看《箋》:   箋【薝蔔。此云黃華。婆師。此云夏生華。又翻雨華。雨時方生。】   就是這種花下雨才生長出來。   箋【阿提目多伽。舊云善思夷華。或翻龍甜華。】   這一段是惡龍又祭出牠的法寶了。牠祭出這些『毒蛇、蜈蚣、土虺』,「土虺」也是 一種毒蟲。還有『蚰蜒』,「蚰蜒」有腳的,像蜈蚣這一類的,聽說蛇怕蜈蚣,蚰蜒就是 蜈蚣這一類。牠放出有毒的這些動物出來,莎伽陀尊者就把這些動物變成花、變成瓔珞, 都變成這些東西。   經【如是等龍所有勢力。盡現向莎伽陀。如是現德已。不能勝故。即失威力光明。】   這一段是講,這個惡龍所有的神通都展現出來了,所有的勢力,牠的威勢、牠的力量 、牠的法力,『盡現』就是全部都展現了。展現向著莎伽陀尊者,就是要害莎伽陀。『如 是現德已,不能勝故』,這些都現完了、沒有了,沒有了還勝不了,贏不了莎伽陀。這個 時候,『即失威力光明』,牠的氣就下去了,「威力光明」,牠的勢力就降下去,牠贏不 了、勝不了。勝不了就不能動了,沒有法寶再可以使出來了。我們接著看下面經文:   經【長老莎伽陀。知龍勢力已盡。不能復動。】   這個龍勢力已經使盡了,不能動了,沒有辦法了。   經【即變作細身。從龍兩耳入。從兩眼出。兩眼出已。從鼻入。從口中出。在龍頭上 。往來經行。不傷龍身。】   這一段就是長老現神通。以前我小時候看《西遊記》、看漫畫小說,孫悟空就跑到龍 的肚子,還有牛魔王的肚子裡面,他就進去牠的肚子,把牠嚇壞了。以前看小說,總認為 這是一種神話故事,但是現在看到佛經,神通真有,不是神話,是真有,我們從這段經文 看就可以明瞭。你說這個長老,變作細身,就像孫悟空就變一個小小的,龍或者牛魔王這 些妖怪嘴巴一張開,他就進去了。他一進去,就在這些妖怪肚子裡面叫牠,妖怪就嚇壞了 。這個長老也是這樣,他就是變成很小的身體,小到怎麼樣?從龍的兩個耳朵進入,從牠 耳朵進去,然後從牠的眼睛跑出來;兩個眼睛跑出來,再從牠的鼻子跑進去;從牠的鼻子 跑進去,再從牠的嘴巴裡面跑出來。就在這個龍的頭上走來走去,『不傷龍身』,就是沒 有傷害牠。我們接著看下面經文:   經【爾時龍見如是事。心即大驚。怖畏毛豎。合掌向長老莎伽陀言。我歸依汝。莎伽 陀答言。汝莫歸依我。當歸依我師。歸依佛。龍言。我從今歸三寶。知我盡形作佛優婆塞 。是龍受三自歸。作佛弟子已。更不復作如先凶惡事。諸人及鳥獸。皆得到其所。秋穀熟 時。不復傷破。如是名聲。流布諸國。長老莎伽陀。能降惡龍。折伏令善。諸人及鳥獸。 得到龍宮。秋穀熟時。不復破傷。因長老莎伽陀名聲流布。諸人皆作食傳請之。】   我們先看到這一段。這一段我們就知道,龍看到這個事情,心裡就大驚,『怖畏毛豎 』,嚇壞了。就合掌向長老莎伽陀說:我就皈依你了,牠就服了。莎伽陀回答說:你不要 皈依我,應當皈依我師父,我師父是佛,你要皈依佛。龍就講:我從今天開始就皈依三寶 ,作佛門弟子。『知我盡形作佛優婆塞』,牠說我這一生到壽命結束,盡形壽作佛的弟子 ,也就是作三寶弟子。『是龍受三自歸,作佛弟子已』,這個龍接受了三皈依。這個地方 三自皈: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皈依注重在自,回歸自性,回歸自性三寶。從 外面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所以三自皈這個意義我們一定要明瞭。所以我們 皈依,是從外面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啟發我們自己的自性三寶,真正的皈依處是自己的 自性三寶,外面的住持三寶是啟發你的,引導你皈依自己的自性三寶,所以稱為三自皈。 作了佛的弟子,就是作佛的學生,『更不復作如先凶惡事』,就不再像過去一樣,做那些 壞事、那些凶惡的事情,就不再造作惡業了。『諸人及鳥獸,皆得到其所』,人跟鳥獸都 可以靠近牠了。『秋穀熟時,不復傷破』,五穀雜糧成熟的時候,也不會受到破壞了。   莎伽陀尊者遊行到這個地方,也等於為他們這個地方上解決、除掉了這個龍的危害。 『如是名聲流布諸國』,這樣莎伽陀尊者在他們這個國家名聲就傳開了,大家都知道,他 們國家這個惡龍是長老莎伽陀來降伏的。『折伏令善』,折伏這條惡龍,令牠斷惡修善, 皈依三寶。這個事情,這個國家、這個地方的人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就傳出去了。『諸 人及鳥獸得到龍宮』,人跟鳥獸都可以到龍住的地方,不會受到傷害。『秋穀熟時,不復 破傷』,五穀雜糧成熟也不會被破壞,不會受到傷害了。因此,長老莎伽陀名聲流布,就 很出名了。人一出名,請他吃飯的人就多了,人怕出名豬怕肥,他一出名,現在都不用托 缽了,到處有人請客。所以這裡講『諸人皆作食傳請之』,「傳」就是像傳遞一樣,「諸 人」就是他們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的人,長老替他們解決長時間以來的大問題,當然大家 都非常感激,所以每一家都做這些非常好的食物,請莎伽陀尊者來供養,傳請就是大家輪 流請。這個當中,下面就要講出這個因緣:   經【是中有一貧女人。信敬請長老莎伽陀。莎伽陀默然受已。是女人為辦名酥乳糜。 受而食之。女人思惟。是沙門噉是名酥乳糜。或當冷發。便取似水色酒持與。是莎伽陀不 看飲。飲已。為說法便去。過向寺中。】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就是佛制這條戒主要的一個緣起。這個當中就是,莎伽陀尊 者降伏惡龍,大家都請客,當中有一個貧女人,就是她家庭環境也不好,一個女人。她也 是非常尊敬長老莎伽陀,她也很恭敬的去請長老莎伽陀接受她的供養。出家人當然心要平 等,不能說大富長者他們請客,他們比較有錢,辦的飯菜比較好,就專門去給富人請,貧 窮的人家我們就不去給他請,這個就有違背佛的規定,不平等,就是好的也要吃,不好的 也要吃。當然莎伽陀也是遵守佛的規定,所以也就答應了。這個貧女人就給他辦,辦就是 給他準備。準備什麼東西?這個叫酥乳糜。這個酥乳糜,它是吃的比較有寒性的,就是生 的乳,它的性比較寒,就是吃了之後人身體恐怕會發冷。所以這個貧女怕莎伽陀尊者吃了 酥乳糜,乳去製作的,做的像粥一樣,糜就是像粥一樣,有一點稠稠的,但是它的性比較 寒。怕尊者吃下去,『或當冷發』,它的性質比較寒,恐怕他吃了之後身體會發冷。   因此,『便取似水色酒持與』,她就去準備水酒。酒有熱性,吃下去可以緩和寒性發 作,讓它這個寒性不要發作。她那個酒就像水的顏色一樣,你不仔細看也不知道它是酒。 特別是白酒這一類的,看來就像開水一樣。有的酒有酒香、有酒味;有的酒,它酒香、酒 味、酒色都沒有,但是實際上它是酒,有這樣的酒。我記得我以前好像也喝過,不曉得在 什麼時候,我喝了就是像喝開水。有人就跟我講:悟道師,你不要以為那個是開水。我說 :這個就是開水,喝了也沒味道,也沒什麼顏色,我就拼命喝。他說:等一下你就知道, 後作力很強的。「似水色酒」,就是酒顏色就跟水一樣,你看不出來。如果加上這個酒沒 味道,沒酒的香味,你一定把它當作開水喝了。這個就是拿那種似水色的酒持與,『是莎 伽陀不看飲』,莎伽陀尊者也沒有看,就把它喝下去了。喝下去,『為說法』,為貧女人 說法。   這也是佛的規定,出家人接受居士供養食物,要給人家說法。所以我們接受人家請客 ,多少你要說個一句二句。以前淨老和尚也教過我們,有一次我們到一個居士家裡應供, 中午去他家吃飯,吃完,師父就跟他們講一點佛法,回來之後就給我們講,以後給人家請 客,不能吃完拍拍屁股就走,要給人家說法,人家居士財供養,我們要法供養。大家說: 我們不會說法。那個時候我們剛出家,我們不會說法,怕說錯,錯了一個字,就要墮五百 世野狐身,我們怎麼敢說?師父說:你如果不會說,就勸他念佛,這個總不會錯。這個可 以。所以我們要說法,給人家請客,應機說法。如果真的我們不知道要說什麼,就勸他多 念佛。已經老修的同修,請他念佛要求生淨土。如果初學的,你勸他念佛,你就不要講求 生淨土,恐怕他就嚇跑了:你叫我念佛,叫我去死?他就不敢念了。你對初學要怎麼講? 念佛會保平安的,會消災免難的,這個一般人都會接受的。縱然他不信佛,你說念這個會 保平安,他也不會反對的。你反對,你就是不要平安,你就不要消災了,他也不會反對。 所以接受人家的供養,要為說法。所以這個經我們看了要知道,我們要怎麼來學習。   莎伽陀尊者吃了之後,喝了這個酒他也不知道,還給他說法。這個後作力比較強,他 當時沒有發作。你喝下去當時它不會發作,但是過一下子它就發作了。『便去』,莎伽陀 就走了。『過向寺中』,走過一個寺院當中。   經【爾時間酒勢便發。近寺門邊倒地。僧伽黎衣等。漉水囊。缽。杖。油囊。革屣。 】   就是鞋子。   經【鍼筒。各在一處。身在一處。醉無所覺。】   這個酒實在太強了,恐怕比我們那個高粱酒、大麯酒、五糧液還厲害。你看這個阿羅 漢喝了酒,『酒勢便發』,走到一個寺院的門邊,他就醉倒了,不省人事。他的袈裟、衣 ,『僧伽黎衣』,以前都三衣一缽,這個衣一件在一個地方。他身上帶的濾水囊,出門要 帶濾水袋,過濾的;他的缽,他拿的錫杖、油囊、革屣(就是穿的鞋)、鍼筒,就是出家 人隨身帶的生活用具,散落在一地。『各在一處,身在一處』,身體躺在一個地方,這些 東西都散在整地,一個東西散在一處。『醉無所覺』,醉了一點感覺都沒有。   經【爾時佛與阿難。】   《箋》有註解阿難。   箋【此云歡喜。佛之堂弟。佛成道時生。為佛侍者。又翻慶喜。又翻無染。】   這是給我們解釋阿難,他翻譯中文意思叫歡喜,佛的堂弟。佛成道的時候他才出生的 ,後來作佛的侍者。又翻為慶喜,又翻作無染。   經【遊行到是處。佛見是比丘。知而故問。阿難。此是何人。答言。世尊。此是長老 莎伽陀。佛即語阿難。是處為我敷坐床。辦水。集僧。阿難受教。即敷坐床。辦水。集僧 已。往白佛言。世尊。我已敷床。辦水。集僧。】   下面一段,我們再把它念下去:   經【佛自知時。佛即洗足坐。問諸比丘。曾見聞有龍。名菴婆羅提陀。凶暴惡害。先 無有人到其住處。象。馬。牛。羊。驢。騾。"馬槖"駝。無能到者。乃至諸鳥。無敢過上 。秋穀熟時。破滅諸穀。善男子莎伽陀。能折伏令善。今諸人及鳥獸得到泉上。】   這個是一段文。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今天先學習到這 個地方。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17.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earn_Buddha/M.1653990348.A.697.html
文章代碼(AID): #1YbUFCQN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