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 《五戒相經箋要》第四十九集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南無 阿彌陀佛)時間2年前 (2022/05/22 19: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九集)  2010/3/10  中國山東省海島 金山寺  檔名:WD11-003-0049   《五戒相經箋要》。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集與大 家學習到五戒第四條,妄語戒。   在妄語戒,我們學習到第一大段經文《箋》,蕅益祖師講的《箋要》。我們再把《箋 要》這段文,我們再複習一次:「此大妄語,以五緣成不可悔。一、所向人;二、是人想 ;三、有欺誑心;四、說重具,即羅漢乃至羅剎來到我所等;五、前人領解。若向聾人、 痴人、不解語人說,及向非人、畜生等說,並屬中可悔罪也。」上次我們學習到這個地方 ,我們也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箋要》給我們講,大妄語以五種因緣構成不可悔罪 。第一個是所向人;第二、是人想;第三、有欺誑心,就是有意要欺騙人,不是無意的; 第四、說重具,就是經文講的,說自己證阿羅漢果,乃至羅剎這些鬼神都來到我這個地方 ,這個叫說重具;第五、前人領解,就是當前這個人知道這個意思,他也接受了,也就是 說他接受這個大妄語,他以為是真的,他領受,他理解了。這五種因緣就構成不可悔罪。 「若向聾人、痴人、不解語人說,及向非人、畜生等說,並屬中可悔罪也。」聾人、痴人 、不了解言語的人講,不解語就是我們現在講外國人他聽不懂我們中國話,你跟他打妄語 他也聽不懂,你罵他他也不知道;以及向非人(就是鬼神)、畜生等說,這個是屬於中可 悔罪。還是有罪,雖然這些人不受騙,但是這個動機主要是騙人的,主要是大妄語。所以 ,雖然這個對象不構成不可悔,但是還是有罪,這個罪是可以懺悔,是中可悔罪,中罪可 悔。   我們再看廣化老法師的註,他的註解舉出《四分律》(《大律》就是《四分律》)來 補充註解。「此句中,向不解語、畜生說證果,依《大律》及經文後之表解,應屬下可悔 。」這個是根據《四分律》來結罪,是屬於下可悔罪。下面的註解給我們解釋,「過人聖 法:如三十七道品等。向阿羅漢:將證阿羅漢而未證者。若說自己得不淨觀,犯妄語」。 這個都是犯了大妄語,就是自己標榜自己修學三十七道品,或者自己將要證阿羅漢果,或 者說自己已經修成不淨觀、數息觀,這個就犯了大妄語。「只可說:我修不淨觀。」不能 說我已經得不淨觀。所以這個就很關鍵,我們修這個法門,不能說得,只能說修,我在修 這個法門。   「祖父鬼」,解釋祖父鬼,經文講的祖父鬼,「餓鬼壽命很長,有很多相貌年老者, 故翻為祖父鬼」。「毗舍闍:啖人精氣之鬼」,就是專門吸食人的精氣。「人睡前若能念 佛、持咒,則有龍天護持,可免諸惡鬼神侵擾。」這是廣化老法師在這裡提出來,避免啖 精氣鬼來侵犯擾亂。我們晚上睡覺,如果有啖精氣鬼來擾亂,第二天精神就不好,精神就 很差。所以我們睡覺之前,若能念佛持咒,就有龍天護持,可以避免惡鬼惡神的侵犯擾亂 。我們現在念佛的人也很多,持咒的人也很多,是不是就能避免惡神惡鬼的擾亂?這個問 題,我想我們同學多多少少會有這個疑問。這個疑問怎麼來?第一個是自己本身的經驗, 第二個是看到別人。自己念佛持咒,別人念佛持咒,好像還是受到鬼神的侵擾,這個我們 也看到很多。是不是念佛不靈?或者持咒不靈?實在講我們學佛的人很多,真正把念佛持 咒的道理方法搞懂的人,真的不多。那麼還沒有搞懂,我們還是勸人,你多念佛、多持咒 也是有一定的好處。雖然不能達到經典上講的效果,但是這是一個過程,透過這個過程, 念了之後好像沒有如同經上講的這個效果,我們才才會進一步的去找這個原因。為什麼佛 在經上講,念佛持咒可以避免鬼神干擾,我們現在念佛持咒還是受到鬼神干擾?我們才會 進一步深入的去探討這個問題,把這個原因找出來。   這些年的修學,我們也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看到許許多多同修的情況,對念佛持咒這 樁事情比較明白一些了。那麼這個啟發,我個人還是在《太上感應篇》當中有一句話,這 句話也非常重要,我們同學大家是有需要把它記錄起來,放在我們桌上。或者大家現在都 會用電腦,你打字把它裱起來,掛在牆壁上,我們天天可以看到的,來提醒我們。這句話 就是講:「夫心起於惡,惡雖未為,則凶神已隨之;或心起於善,善雖未為,吉神已隨之 」,感應篇》這兩句話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夫心起於惡,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你這個 念頭,不善的念頭、惡的念頭,損人利己、自私自利、貪瞋痴慢,這些念頭都是屬於惡念 。這個惡念起來,我們這個身體、口的言語,還沒有去造這個惡業,這個念頭一動,凶神 就跟隨著了,凶神已隨之。這個惡事還不要付諸行動去做,凶神就跟著了;或者你心起一 個善念,這個善事還沒做,吉神已經跟隨著了。根據這兩段話,我們每一天起心動念,根 據我們的善念惡念,我們一天當中起了一些惡念,有惡神跟著;也有起一些善念,吉神就 跟隨著。如果能夠保持每一天都是善念,沒有惡念,時時刻刻吉神都跟隨著,凶神惡煞、 冤親債主,他就不會來干擾,因為有吉神、善神護法,護持保護。   這個事情,我們在佛門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唐朝悟達國師是一個很具體的例子。悟達 國師是十世高僧,到第十世他當了國師,皇帝送他一個沉香寶座,那個座椅可以說價值連 城。皇帝送了他這個沉香寶座,他起了一念傲慢心,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一人之下,萬 人之上,連皇帝都對他這麼恭敬。起了這一念心,護法神退掉了,他過去世的冤親債主進 來了,附在他身上,長了個人面瘡,幾乎要了命。後來還好,他的因緣好,遇到迦諾迦尊 者來給他排解、化解,才保住了一條命,編了一本《慈悲三昧水懺》。這個是很具體一個 公案、一個例子,說明《感應篇》講的這兩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因此我們修學,特別學戒,印光祖師給我們講,凡是起心動念,不起一個惡念,都是 善念,「諸戒均可圓持」,就是每一條戒,大乘戒、小乘戒都可以圓滿的受持,起心動念 是一個關鍵。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我們念佛還會有鬼神干擾?因為我們念佛 當中有夾雜惡念,心裡不善,有不善的想法,貪瞋痴慢這些惡念,貪瞋痴慢疑、邪見,這 些不好的念頭、不正確的念頭夾雜在裡面,因此破壞了念佛的功夫。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念 佛人,怎麼還會有鬼神來附身?這個跟經上講的就不對了。我們念佛應該是佛菩薩來附身 ,那就沒錯了;怎麼念到鬼來了,羅剎也來了,冤親債主都念來了,為什麼?他心裡不是 純粹念佛,有夾雜這些惡念,而且這個惡念幾乎是最強的,念佛那個念頭非常薄弱的,因 此就達不到經上講這個效果。所以關鍵在這個念,念佛、念咒,關鍵在那個念、念頭,你 那個念頭不能夾雜不善的。《大悲咒》受持的人最多,很多人念《大悲咒》,念得也很有 感應。但是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講,念這個咒不能心行不善,你念咒心行不善,容易 感召惡神惡鬼。因此我們念佛也好,念咒也好,念經也好,都要淨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教我們淨念相繼,我們現在還做不到純淨,先斷惡念,先 把惡念斷掉。進一步善惡念都沒有,只有佛念,這個就是淨念了,這個是純淨的淨念。純 淨的淨念念佛,真的就像經上講的,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現在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這麼殊勝的效果?就是夾雜,有懷疑,信心不夠,因此達不到經上講 的效果,這些道理我們都必須要明白。明白之後,我們修行念佛功夫才會提升,對我們提 升有幫助。如果大家常常讀誦《感應篇》,會修了,對我們念佛持咒這個功夫,幫助就非 常之大。所以人睡前能念佛、持咒,有龍天護持,可以避免惡鬼惡神的侵擾。就是要淨念 ,如果夾雜,那就不行了。   下面解釋「甕形厭魅鬼:甕形表其肚子甚大,晚上人們睡眠時,會壓人的一種鬼神。 」我在家的時候有這個經驗,曾經被壓過。我是中午睡午覺的時候被壓的,不是晚上,壓 得四肢不能動彈,心裡非常恐慌,一直想喊、想叫、想要動,都動彈不得,叫也叫不出來 。當時我就想到趕快念阿彌陀佛,念不出來,提不起來,就是被壓著,壓的心裡就愈慌, 愈慌就愈動不了。第二個念頭覺得,阿彌陀佛念不出來,就改念觀音菩薩,也念不出來。 後來不行,我就想到,不然就念地藏菩薩,剛起這個念頭,厭魅鬼就離開了。離開我就醒 過來了,我曾經有這麼一個經驗。註解給我們講到這裡。   上一次我們也跟大家報告,這段註解有提到過人聖法,就是我們這段經文有一句「過 人聖法」。註解給我們講,「過人聖法」,舉出「如三十七道品等」。三十七道品通大乘 小乘,特別在小乘的修學,這個是必修的功課。三十七道品,第一個就是四念處,四念處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合起來三十七道品。上一次也 跟大家學習到觀身不淨,這裡講「若說自己得不淨觀」。這個都是佛學的名詞術語,這些 我們有時間,也有必要花一點時間來了解。了解之後,我們對於小乘修學的理論方法過程 ,大乘的修學理論方法,一乘的修學理論方法,有一個概略的認識理解,對於自己現前修 行,我們該先從哪裡下手,就比較清楚了。因為每一個人的根器不一樣,煩惱習氣偏重在 哪一方面也不盡相同,輕重也不一樣。因此學習佛法,佛在《金剛經》上也講了一句話, 佛無定法可說,沒有一定的法,這個要看各人當前的情況來定。   我們學習到不淨觀,四念處第一個,不淨觀,我們大概跟大家提一提,因為三十七道 品第一個就是四念處。蕅益祖師也給我們講,四念處是佛法修學的總關。特別我們發心受 戒持戒,如果不明白四念處修學的理論方法,那麼這個戒縱然在形式上持得很清淨,但是 實質上得不到定,也開不了智慧,這是蕅益祖師在《寒笳集》給大家開示的。上一次跟大 家提到小乘修學的一個過程,就是你從凡夫修行,要證個小乘阿羅漢果,那也不是很容易 的事情。它的次第大概分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資糧位;第二個階段加行位;第三個 階段見道位,見道位就是證得須陀洹,就見道,還沒有證得須陀洹果之前,屬於資糧位跟 加行位,證得須陀洹就見道;第四個是修習,就是修道位,見道而後修道,大乘小乘這個 方面也有相同之處,大乘佛法講悟後起修,像《圓覺經》講的悟淨圓覺,悟了然後修,這 是大乘佛法,悟就是見道,然後才能修道;第五個是究竟位,究竟位就是畢業了,證得阿 羅漢果。   在資糧位又分三大類,第一類是五停心觀,第二類是別相念處,第三類總相念處。五 停心觀就是我們發願學佛,心不安定,這個心心浮氣躁,煩惱控制不住,定不下來,先用 這五種方法來調整,讓這個心猿意馬停止下來。五法也是看各人,你現在哪一方面的煩惱 比較偏重,先修哪一個。第一個多貪,貪欲比較多的、比較強烈的,作不淨觀。這個貪, 對象也有很多,這裡舉出兩個例子,一個是貪吃。吃肉,這個是一般人很難放得下的,就 是吃肉。喜歡吃肉要作不淨觀,就是常常想到,豬雞鴨羊這些動物,牠居住的處所都不清 潔的,牠們吃的東西飲食也是污穢的,動物宰殺之後血肉淋漓,蒼蠅一大堆。常常想這個 不淨,自然對肉食就會產生厭離,就放下了,就不會去貪吃,去造這個殺業。不然那個念 頭起來就貪吃了,特別在海鮮、魚腥味的,我們在吃肉的時候都沒什麼感覺,因為天天在 吃,好像這個味道愈腥就愈好。   以前我在家的時候吃肉,特別喜歡吃海鮮,還吃生魚片,以前在吃的時候都沒什麼感 覺。但是我這種根器,豬鴨雞羊這些動物,魚類、海鮮類,以前也看過《安士全書》,教 我們觀不淨,我還是觀不起來;聞到那個肉味、魚的味道就控制不住了,這個觀觀不起來 。所以我這種根性比較差的,就很難了。像我大哥跟我小弟,他們在社會上,他們現在也 沒出家,他們就吃素比我吃的早,這個我就不行。我這個根器,劣根性的,要強制執行, 出家剃頭。大概師父也知道,我根器比較差,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一下子一百八十度 的大調整。一開始是非常非常不習慣,但是自己總覺得,出家既然要修行,總得咬緊牙關 。所以我不吃肉是先放下,再看破的。放下就是強制執行,不能吃,而且晚上都不能吃。 現在已經吃了二十幾年,再叫我去聞到那個味道,還是會引起過去那種吃肉的習氣。現在 偶爾那個習氣起來,那個念頭還會動到:以前那個魚,用油去煎,煎得香香的,那個習氣 還會起來。但是現在叫我真正去吃肉,吞不下去了,現在吃素吃久了,習慣吃素了,對吃 肉食這部分變成會一種自然排斥,吃的不習慣。所以我們同學如果能夠先看破再放下是最 好,就先觀,你觀的功夫要相當之深,自然會斷肉食。如果還觀不起來,我們隨事來禁止 ,先吃三淨肉,再吃花素,這樣慢慢提升。總是剛開始會很勉強,《了凡四訓》講的,開 始就很勉強,但是到最後就很自然。   「又如美女,念其涕吐、大小便溺、經信等,種種不潔,則貪心自滅矣。」這個是講 貪色這方面重的人,要作這樣的觀想,這個屬於不淨觀,對治貪心。因為貪心,總是你覺 得是很美好才會去貪,如果不好,你就不會去貪了。   第二個,「多瞋作慈悲觀。凡遇不如意事,欲起瞋怒之念,而對於親怨,尤難平等待 遇,須以生緣慈悲應付之,則隨在歡喜,瞋心自息矣。」這個是講脾氣比較大的,瞋恚心 比較偏重的,常常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很容易發脾氣、很容易動怒,對於親跟怨就很難平 等待遇,恩怨分得很清楚,如果我們這方面的煩惱比較重,要用慈悲觀來觀想。「須以生 緣慈悲」,生緣就是對眾生一個愛心、憐憫心來應付、來對治,對治也是相當之不容易的 ,對治就要常常為對方想。一般講生緣慈這個境界還是相當高的,如果講愛緣慈這個一般 人都會有,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種憐憫心、惻隱之心人都有。所以,一般可以把 別人當作自己的子女一樣。有時候做父母的人,自己的子女再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總 是覺得再不好還是自己的子女,總會原諒他的。如果可以從這個地方去作觀,把這個觀念 調整一下,把所有的人都當作自己的子女,慢慢就能夠調整過來了。修慈悲觀,理論方法 還是必須深入,才能起作用,總是常常為別人想,常常去體諒別人,這樣瞋恚心慢慢就能 夠淡化掉,「則隨在歡喜」,瞋恚心自然會息滅。這是講出用慈悲觀這種方法,這是方法 的一種,當然其他還有很多種方法。只要這個方法對治我們瞋恚心有效果的,那都可以, 就不一定用一個方法,其他方法有效也都可以用。   第三,「多散作數息觀」。多散就是心很散亂,妄念太多,掉舉。這個掉舉,身口意 都會。比如說我們身體不動,嘴巴也不講話,心裡面妄念七上八下,這個叫心掉。有一些 人就很愛講話,話講個不停,這個叫口掉。有一些人這個身體,他很喜歡動,我們現在叫 做好動兒,有一些小孩子非常喜歡動,就像猴子一樣,一刻都停不下來,喜歡到處跑,你 叫他來這裡坐著聽經,聽個五分鐘他就坐不住,他就喜歡出去外面走一走、動一動,這個 叫身掉。掉就是七上八下的,他定不下來。這種情況在現在這個社會也非常之多,非常多 。特別在外國,這些小孩子心浮氣躁,身體都很好動,所以老師上課,他聽課也不專心。 所以在一般學校上課,能夠上二十分鐘,學生有耐心聽,十五分、二十分這個就算不錯了 。如果時間過長,他就聽不下去了,他沒有那個耐心。這個叫做散亂,心浮氣躁,心定不 下來,心定不下來就學不到東西。世出世間法我們要學習,第一個心要定;心散亂,心不 專心,這個就學不到東西。   多散的人要作數息觀,「數息之法,即將呼吸自一至十,周而復始,數出不數入」, 數入就不數出。呼就算一、二、三、四到十,就是你數呼的話,就呼出去的氣才計數,吸 進來的不計;如果數入,就是你吸氣的時候才計數,呼氣的時候不計。這個是眼觀鼻,鼻 觀心,然後作數息觀,「則心雖散亂,自然漸定矣。」這個我們同學大家可以練習練習數 息,數息也可以配合念佛,有一種方法叫數息念佛,跟著呼吸念佛。另外印光祖師教我們 計數念佛,從一數到十,周而復始;如果不行,就一到五、六到十;如果再記不住,三三 四,一到三、四到六、七到十,這樣周而復始的數,這個叫計數念佛。這個都是幫助我們 散亂心的。   在《太上感應篇》講,人能收攝浮氣,遇親則孝,遇善則果,遇到不如意的境界,他 就比較不會發脾氣,不會起貪瞋痴。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我們現在為什麼那麼 容易生煩惱?就是這個心不定。心為什麼不定?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就容易發脾氣。因此 我們要先修心,把這個心定下來,心定下來之後就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你遇到一些不如 意的境界,心就不會動怒,遇到善事你就能去做,遇到父母親就懂得去孝親。因此過去在 我們中國,古時候讀書人不管在家出家,儒釋道三家都很注重修定。修定,你心定下來, 把心浮氣躁降伏下來,你要學什麼東西才能學得成就。這個是一種方法,這是作數息觀, 我們現在用念佛的方法也可以,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多痴作因緣觀。因緣有十二,即惑業苦互相倚伏之謂」,這十二因緣。痴就 是對於事實真相不明瞭。我們的苦從哪裡來?不知道,這個就是痴,要觀察因緣。「凡事 均有因緣,方得生起。遠則為因,近則為緣。能知生死之原因結果,則心雖愚痴,必有開 悟矣。」這個十二因緣,我們有時間,其實也有必要學習。四聖諦、十二因緣,小乘的修 學方法,我們對小乘修學理論方法也有必要有個認識跟了解。這是小乘講生死的原因,你 觀察這個因緣。我們現在在我們周圍每一天發生的事情都是因緣聚會,緣聚則生,緣散則 滅。我們現在遭遇有苦有樂,無非是善惡因緣的一個聚散,聚就現這個現象出來,緣聚就 現象,緣散就沒有了。所以,你常常觀察緣生緣滅,你會開悟的。「遠則為因,近則為緣 」,這個可以就我們現實生活當中來觀察。從早到晚,我們仔細想一想,有哪一樁事情不 是緣生緣滅?比如說諸位同學在這個時間,大家一起在網路上來學《五戒相經》,這個時 候緣生了;時間到了,大家各忙各的,緣散了。你仔細去觀察,我們從早到晚,哪一樁事 情不都是緣生緣滅嗎?不都是因緣生法嗎?從我們最近的,你推到遠的,這個就不難理解 。過去現在未來,萬事萬物的生起,無非就是緣生緣滅。在這個當中我們能夠看破,你就 會放下。為什麼?都是緣生緣滅,這一切你也抓不住它,你也沒有辦法去擁有它,你也佔 有不了,你也控制不了,它不斷的在變化,緣生緣滅。這個事實真相觀察清楚,你就會放 下,放下你就自在,就開悟了。這是第四個,多痴作因緣觀。   第五,「多障作念佛觀。謂業障深者,如多昏睡,則觀應身三十二相;多惡念,則觀 報身無畏智慧;多逆境,則觀法身空寂無為,自可漸入無礙佳境。或作界地觀,謂一切事 物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而成,亦得離我及我所有。此最初修行之法也。」 這個念佛觀,這裡講的念佛也相當之廣泛,也是屬於廣義的。多障就是障礙比較多的,業 障比較重的,這裡舉出三個例子。「如多昏睡,則觀應身三十二相」,就是精神比較提不 起來的,昏沉蓋比較重的。昏沉跟掉舉,就是我們修定的兩個主要問題。昏睡,就是精神 提不起來的,應該觀應身三十二相,就是把佛三十二相這個相好,你睜開眼睛就看莊嚴的 佛像,閉著眼睛佛像還在眼前,就看。這樣看久了,昏睡這個業障就會排除了。   如果大家要修觀三十二相的,我建議我們同學可以採取我們道場過去印的。以前韓館 長剛往生,我們淨老教授叫我去印一尊彩畫的。聽說這個畫像是以前蘇州靈巖山的畫像, 佛的眼睛有微微睜開。好像是去年還是前年,我到台灣台東淨宗學會,他們裝這幅彩畫的 佛像,用燈光一照非常莊嚴,非常的鮮明,你看這個就比較不會睡覺。我覺得台東淨宗學 會這張,如果諸位同學需要,我們可以放在網站上,給大家去看看。因為這個佛像眼睛都 有開開的,不是開得很大,你看了就比較不會睡覺。我們現在白玉的這個佛像,佛像的眼 簾是下垂的,比較屬於入定像,眼簾下垂。這尊像適合用在持名念佛,因為持名念佛你不 用看佛像,眼睛閉著可以念。如果你要觀像念佛,這尊就比較不適合,因為眼簾下垂,你 本來就很想睡覺,看到佛眼睛閉起來,你本來就很想閉起來,你就達不到這個效果,所以 我建議你看那一尊。所以韓館長往生,我們淨老教授叫我印一萬張,都沒有人請,銷路很 不好。所以我到新加坡淨宗學會、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去給大家介紹觀像念佛,我說這一 尊是觀像念佛最理想的。結果倉庫那些佛像,一下子就都被請光了,後來還要再印。觀這 尊佛像我覺得不錯,這尊你可以多觀,可以破除昏沉蓋。   多惡念,就是雜念、心裡惡念控制不住,像《感應篇》講的,你起了個惡念,惡神就 來了,很想不要起惡念,但是惡念偏偏起來。這個要觀佛的報身,佛的報身無畏智慧。觀 佛的報身,你要把經上講的四無畏、佛的智慧,這些理論要明瞭,你才有辦法去觀,不然 你觀,概念都沒有。如果多逆境,就觀法身空寂無為,逆境就是恐怖的境界,讓你身心不 安的,你給它觀空。「法身空寂無為」,這樣講我們也搞不懂什麼叫空寂無為,如果用《 金剛經》的經文來解釋,可能我們會比較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這個就是觀法身空寂。這些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實的,這樣可以漸入無 礙佳境。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五停心觀,我們下一次再給大家報告,因為這 裡還有一段沒有講完。我們今天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12.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earn_Buddha/M.1653220037.A.CCC.html
文章代碼(AID): #1YYYB5pC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