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用電腦記得縮下巴)時間5年前 (2019/03/12 15:38), 5年前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字十方三世佛  字一切諸菩薩  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可以試試看用這聲調念佛 https://goo.gl/kKPbfA 會感到相當平靜 唱一次,就撥一個念珠,撥完一圈,就相當於念了佛號108x4 = 432次 我唱誦時,對「阿」這個字,會加強,停比較久的時間 這個「阿」字相當於所有的佛, 我自己認為這樣做除了向所有佛祈福外,這也可幫助聲音打開 下面這篇文解釋了阿彌陀佛這四字的意思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於淨宗書院為蓮友閩南語開示(十) https://goo.gl/uVmQNe 諸位蓮友、諸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手中都有講稿,今天要跟諸位研討「彌陀名號不可思議」的內涵。 淨土三經 正依經典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萬德洪名不可思議的功德內容,經典中處處可見, 其中主要的經典──《淨土三經》,是釋迦牟尼佛專門對我們開示「阿彌陀佛」、 「極樂世界」,以及「往生」的經典。 也就是在顯明阿彌陀佛正報莊嚴的功德、依報莊嚴的功德,以及眾生往生、 聖眾莊嚴的功德。《淨土三經》純粹在講述這三種功德,其他附帶講述這 三種功德的經典,將近二百多部。 關於《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祕密神咒經》 釋迦牟尼佛一生,開示無數有關阿彌陀佛的功德,若再加上開示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可說無量無邊,不可計數,不可道盡,《無量壽經》形容說:「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講義摘錄的這段文字,可說是所有文字中,最簡要、最精華的部份。 這是後來的人所擷取,安插在《阿彌陀經》中,放在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下文, 並另取經名為《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祕密神咒經》。其餘經文與《阿彌陀經》完全相同, 只是多了這一段文字。 原本《阿彌陀經》並沒有這段文字。多了這段文,又另取經名, 如此會讓人指責是偽經,是再製作的經。不過,若就意義來看, 此段文字確實符合佛的意思,是佛說的沒錯,因為字字句句都符合佛意, 順乎真理。這段文字非常優雅,意涵也很殊勝,非常的好;只是安在經典之中, 並另取經名,這是不可以的。 我先以閩南語來唸一遍。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 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 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 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 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功德,歡喜踴躍、至心稱念, 深信不懈,於現在身,受無比樂;或轉貧賤獲得富貴,或得果免宿業所迫病患之苦, 或轉短命得壽延長,或怨家變恨,得子孫繁榮,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 不可稱計。 「南無阿彌陀佛」等同三藏十二部 有句話說:「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所謂世間的好話, 非指阿諛奉承或無聊的話,而是指真、善、美的話,真理的話。 世間的真理,我們想得到的,都已經被釋迦牟尼佛說過了。 以這段文字來說,對「阿彌陀佛」名號功德的形容,如此殊勝, 如此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微妙無上、甚深秘密,在這裏都說盡了!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等同三藏十二部。三藏十二部的目的, 都是在顯明、形容、說明「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甚深秘密、殊勝微妙、大利無上的功德。所以,如果我們深入研究三藏十二部, 自然會完全皈依「南無阿彌陀佛」,完全依靠「南無阿彌陀佛」。 佛、法、僧之中,僧寶修行人的最高境界是菩薩,菩薩最高的境界是等覺菩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麼高的境界, 他們也是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眾生面前,是修行最高的菩薩,但在阿彌陀佛面前像什麼呢? 就好像下品下生的凡夫,那樣的謙虛、謙敬、恭敬。那種對阿彌陀佛謙虛、祟敬的心情, 經典是這樣形容的: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就好像是下品下生,在求往生、求消除業障的心情。 所以,越深入經藏,智慧越高深,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 越是祟敬、讚歎。因為,越能夠了解這六字名號的高深、秘密、微妙、殊勝, 是真正無量無邊、甚深不可思議的功德。 不可思議 功德名號 現在,我們依照經文一句句來剖析,來探討這段文字是否有經文的依據, 或者是後人偽造的? 「阿彌陀佛」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雖然只是一個聲音, 是白紙黑字,但和普通的聲音,和一般的白紙黑字,可說天差地別。為什麼? 因為「阿彌陀佛」這個聲音、這個符號,具足殊勝微妙無上的功德, 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無量壽經》有一段經文: 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另外,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也提到: 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兩部經的經文,都在顯明「南無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這個聲音, 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如來智慧海 深廣無涯底 一般我們形容大海,寬廣無邊,深奧無底,其實大海還是有邊有底。 而「阿彌陀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慈悲、「阿彌陀佛」的力量、 「阿彌陀佛」的深奧,真正是無邊無底,固然我們無能推測,即便上地的菩薩, 也沒有辦法去推測的。所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的功德, 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的功德。 為什麼是「甚深秘密」呢?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 威神功德,唯有佛與佛,才能夠互相了解,其他聲聞、緣覺、菩薩,都沒辦法推測。 所謂秘密,是只有彼此了解,非一般人所得以窺測。 「阿彌陀佛」功德的秘密,確實是佛的境界,不是一般的境界。在《無量壽經》說: 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甚深秘密 殊勝微妙 這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慈悲之深、智慧之廣、威德之大,是「甚深秘密」; 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可思議,「殊勝微妙」。 怎樣的「殊勝」呢?《阿彌陀經》說,只要執持名號,所得的善根與福德, 即是大善根大福德,即是多善根多福德,即是殊勝的善根,殊勝的福德, 所以在這裏說殊勝。 「微妙」,又是怎樣的微妙呢?《無量壽經》說,凡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往生極樂世界,會得到「清淨安穩,微妙快樂」,如同進入涅槃的境界; 也可以得到「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的身體。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有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體一如,也是依正一體,正報就是身體, 依報就是環境國土,也就是身體跟環境一體,沒有分離。 所以名號微妙不可思議,這個國土環境,也是微妙不可思議。 《阿彌陀經》裏面提到: 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 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 所以,出微妙音,有「微妙」這個功德。 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裏面說: 極樂聖眾,微妙功德,其量無邊,不可稱數, 假使經於無數量劫,讚其功德,終不能盡。 所以這句名號有「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的功德。 既言「微妙」,就非我們所能想像、了解與讚歎的。因為「微」就是微細, 就不是粗,粗的東西肉眼還看得見,若是微的東西,必需要放大鏡或顯微鏡才看得見。 「妙」則是已經超越物質了,已不是肉眼或天眼可見,必須以慧眼、法眼, 甚至要以佛眼,才看得見。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境界,不是慧眼、 法眼所看得出,必須以佛眼才看得出,因為那是佛的境界。 「殊勝微妙,無上功德」,什麼樣的「無上」呢?《無量壽經》說, 歡喜踴躍稱念這句名號,句句都是大利無上功德。也就是說我們念佛的人, 一定會得到成佛的功德。佛是一切境界中最高的境界,再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 所以叫做「無上功德」。因此專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眾生, 將來也能夠得到無上的功德,也就是說能夠成佛。 淨土法門是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 「所以者何?」──為什麼呢?「『阿彌陀』三字之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 「十方」就是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以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稱做「四維」, 還有上方、下方,合起來叫做十方。整個大宇宙,盡虛空界叫做十方。 「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 就是一切所有的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 「諸經」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經典;「陀羅尼神咒」,陀羅尼就是咒。 「無量行法」──無量行法就是經典中所說的八萬四千法。「是故,彼佛名號, 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這個法(無量行法)有小乘法以及大乘法, 大乘法之中又有方便權教之法,以及真實圓滿的法。淨土法門是真實的圓教, 不是方便權教,所以稱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 「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法有了義教和不了義教,若是權教、 漸教是不了義;若是頓教、圓教叫做了義。這句名號就是頓教、圓教,所以叫做了義。 了義方可謂清淨,不了義就還不是清淨。 無上最勝微妙 南無阿彌陀佛 「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所有咒語,譬如楞嚴咒、大悲咒, 或其它諸佛、諸菩薩的咒,和「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比較, 都不是最上、最勝、微妙,唯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是無上、是最勝、是微妙的。為什麼呢?就好像這盞日光燈,在暗的地方, 點日光燈會覺得很明亮,但若是點在太陽光底下,就感覺黯淡無光。 同樣地,相較於佛光,太陽也會黯淡無光。 故善導大師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一切佛光和阿彌陀佛的光明比較,也完全無法比較。故《無量壽經》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彌陀佛的光明和諸佛的光明比起來,是最尊第一,一切諸佛光明都沒辦法相比。 所以,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就是無上、最勝、微妙的陀羅尼。 二十八字偈語 讚歎名號功德 「而說偈曰」──就是以一首偈來說明,並加以讚歎。為什麼要用偈來說明、讚歎呢? 偈和詩一樣,文字雖短,而意涵最豐,容易記憶,也容易來總持。 如果是散文的話,則文字較長,不容易背誦,不容易記憶。所以往往在經典之中, 一段很長很長的散文說明後,最後都會用幾句很短很短的詩偈,再來說明形容一遍, 讓我們易持易記。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如果我們將這首偈背起來,剛才所形容的法語,所讚歎的六字名號的功德, 是不是都包含其中?所以,這首二十八字偈語,我們最好把它背下來。 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功德, 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 歡喜踴躍 至心稱念 「若有眾生」,當然眾生之中,有出家眾在家眾,有男眾、女眾,也有分好人壞人, 心較清淨和心較不清淨,煩惱較多或煩惱較少……,說起來大多數都煩惱具足。 但是,不管任何眾生聽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知道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都有著不可思議的功德。「不可思議」,就是剛才所講的無法想像, 祂的功德有多少?有多深?我們皆無法想像。 「歡喜踴躍」,很感動、很歡喜,歡喜到想要跳起來!歡喜踴躍, 是一生中從來未曾遇到,未曾聽過;一生中到處學、到處共修,都不曾聽到過這樣的法, 這麼的好!這麼的殊勝!這麼的簡單!這麼的容易做!這麼的感覺有希望! 只要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即時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 也不一定要去朝山、拜懺、參禪、打坐、觀想,或者要悟道、誦經、持咒、 修種種的苦行,要布施做種種的功德……,就是不必具足這麼多的修行功德。 只要念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決定在今生今世,就可以脫離六道生死輪迴, 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任何煩惱業障,都無法阻礙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救度! 有這麼好、這麼殊勝的功德功能,這樣我生死輪迴之身的解脫,今生今世就有了希望。 生生世世輪迴的業繫,當下就可以斷除。所以歡喜踴躍,發自內心來稱念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深心來依靠「南無阿彌陀佛」。 從今以後,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無雜修、無雜行;起心動念, 皆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念餘佛、菩薩、咒語。因 此「歡喜踴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 以煩惱之身 受無比之樂 「於現在身,受無比樂」──以現在煩惱之身,就受了無比之樂。 什麼叫做「無比樂」呢?就是安慰之樂。世俗的樂,譬如說有錢, 可以感到快樂;有好吃的食物,就感到快樂;身體健康,也會感到快樂; 但這種種物質享受,終歸是五慾之樂,不是真正的快樂。 因為內心還有憂愁與苦悶,因為他不知道死後將往何處?死後是有還是無? 若是無,就便罷了;若是有,到底要如何?死後是不是要和閻羅王見面, 受閻羅王的審判刑罰?會不會墮落惡道?內心有擔憂、有恐懼, 甚至深沉到難以形容的恐懼。 但是念佛的人,就算再怎麼貧窮下賤,再怎麼煩惱妄想,內心深處還是會有一種安慰, 他知道自己已經可以脫離生死輪迴,已經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 就算現在還有煩惱、有妄想、有雜念,但是,內心有安慰。 這種樂與世間五欲之樂不同,與聖者所得的禪定之樂也不一樣。 這種樂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樂,就是信仰阿彌陀佛的樂,就是有了依靠的樂, 安心、安慰、安穩、安定的樂。 修行人安貧樂道 「或轉貧賤,獲得富貴」──念佛的人往往會得到貴人相助,可以轉貧窮,獲得富貴。 所以,念佛人若專靠阿彌陀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不用怕會餓著。 更何況念佛人就是一個修行人,修行人安貧樂道、憂道不憂貧, 佛自然會護持他的吃和穿。 所以,修行人有道就有糧,糧就是在道裏。所以,一個修行人發心修行的時候, 不先擔憂道,卻先擔憂糧,這樣就已經顛倒了。有句話說: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份則鬼神無權」,一個肯改過的人,天地就不會生氣, 不會責罰他,因為他知過能改;一個能守己安份的人, 鬼神就沒權力立即判定他的好壞,因為他安份守己。 一個修行人若能老實安於修行人的本份,自然有護法神的護持, 讓他生活無慮,安心辦道。 念佛方能消宿業 「或得果免宿業所迫病患之苦」──宿業就是宿世所做的惡業,致使現生有種種病苦, 看醫生檢查不出病因,吃藥沒有功效,這就是業障病。業障病用醫和藥是治不好的, 必須念佛,或者行善積德才能轉化。念佛是最簡單、直接又快速的, 我們「淨土宗」出版的叢書,其中有三本《念佛感應錄》, 就有很多關於念佛消業障病的見證。 「或轉短命得壽延長」──短命往往就是過去世多殺生多吃肉, 如果能念佛自然會消業,業障若消自然就會延長壽命,所以念佛可以消災延壽。 「或怨家變恨」──就是過去世我們有害過人,害他、殺他、欠他、偷他、罵他、 侮辱他和他結怨,今生相遇了。如何相遇呢?或做夫妻、父子、六親眷屬, 或者和他做朋友,這叫做「怨家」,所以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 「變恨」,就是他的怨恨已經變化了,己經消了,叫做「怨家變恨」。 所以如果六親眷屬不能夠和樂,就是宿世互相結怨,就要多多念佛。 「得子孫繁榮」,若是求子嗣,也要虔誠念佛。不過時代不同了, 現代人都不太想生小孩。以學佛人而言,最好是不要生育。為什麼呢? 除非能夠把生出來的子孫獻給佛陀,讓他肩擔如來家業,使佛法延續, 使子孫解脫生死輪迴,這樣可以兩全其美。否則,讓子子孫孫代代造業, 亙古輪迴,我們忍心嗎?所以還不如不要生,是不是? 現當二益 六字全收 「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不可稱計。」──這段文字是說世間生活之中, 身心安樂的功德。若就念佛來講,主要是在說往生的功德。為什麼? 因為唯有往生,才是最高的功德,才是根本的功德。往生就出離六道輪迴, 能夠成佛救度所有眾生。所以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為輪迴未出, 有生就有老、病、死,就會繼續輪迴,這豈不是很可怕! 不過在這裏也可以了解到念佛有兩種的功德,就是「現當二益」。 不但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現在也能夠得到身心安樂。所以不管求將來解脫, 或現在種種的如意,包括家庭美滿、夫妻恩愛、事業順利、子女學業向上等等, 只要虔誠念佛,佛自然在暗中加持。 當然我們不可以右手掃地,左手卻在撒灰塵。就是說我們雖然念佛,但心性、言語、 行為都不如法,卻說念佛沒有感應,這樣就不行。 剛才那一首偈: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一切是具足 這首偈可以依《觀無量壽經》的經文,以及《無量壽經》的經文來做解釋。 阿字十方三世佛 「阿字十方三世佛」──在《觀無量壽經》第九觀真身觀有句經文: 無量壽佛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意思是說:「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佛的光有圓光和身光,身光是全身的光明; 圓光就是頭頂四周圍的光明。「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 「那由他」是無法讓人想像的大數目;「恒河沙」,恒河是印度的一條河,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時常在這條河講經說法,這條河的沙微小而清淨, 所以佛經中往往以恒河沙來形容很多很多的數目。阿彌陀佛的圓光中, 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的化佛,可見圓光中所現化佛之多,可說遍滿整個大宇宙, 因此說「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彌字一切諸菩薩」──《觀經》接著又說:「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 以為侍者。」每一尊化佛,都化出了眾多無量無數的菩薩,每一尊菩薩, 都做化佛的侍者。化佛之多已不可想像,何況化菩薩更多, 可說整個大宇宙都是阿彌陀佛的領域,故善導大師說:「十方諸佛國,無非法王家」。 陀字八萬諸聖教 「陀字八萬諸聖教」──《觀經》接下來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 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就是講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相中有好,好中又有光明, 即是「相好光明」。 這八萬四千的光明,每一道光明都在救度十方的眾生,也如同代表著八萬四千的聖教。 佛說法是為了要救度眾生,但眾生有煩惱,有什麼樣的煩惱?又有多少的煩惱呢? 說有八萬四千的煩惱。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所以佛才說了八萬四千的法, 來對治、來救度眾生的煩惱。阿彌陀佛為什麼要放八萬四千光明呢? 目的就是要攝取救度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 所以阿彌陀佛這尊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裏面, 就圓滿具足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八萬四千聖教。所以古德說: 「一代聖教,盡成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也因此凡是念佛眾生,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圓滿具足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法, 也圓滿具足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八萬四千法的功德。 「阿字十方三世佛」,一念佛,十方三世佛,集於三寸之舌上。 「彌字一切諸菩薩」,一念佛,一切諸菩薩,來於一寸之口中。 「陀字八萬諸聖教」,一念佛,八萬諸聖教,含於一陀之字內。 「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念佛,十方三世一切三寶之功德,都含於彌陀名號之內。 故《大經》讚歎念佛為大利無上之功德。 「讚佛偈」的內涵 講義中引用一般常用的一首「讚佛偈」,出自北宋擇瑛法師之《淨土修證儀》: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這首偈主要是吟詠《觀無量壽經》第九觀,以及《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的經文。 「阿彌陀佛身金色」──《觀經》裏面說:「無量壽佛身, 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這段經文就是「阿彌陀佛身金色」的意思。 「夜摩天閻浮檀金色」是形容阿彌陀佛的佛身,就像夜摩天的紫磨黃金色一般, 所以稱讚「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就是剛剛《觀經》所說的「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 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所以說「相好光明無等倫」。 阿彌陀佛的相、阿彌陀佛的好、阿彌陀佛的光明,都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相好光明, 所以說「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觀經》又說:「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 阿彌陀佛眉間的「白毫」,向著圓心旋轉,就好像一顆圓圓的寶珠, 如五座須彌山那麼地大。 「紺目澄清四大海」──《觀經》又說:「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阿彌陀佛的眼瞳好像青色的蓮花,眼白有如秋天的月亮,非常澄清, 深湛如四大海水。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就是剛剛我們所念《觀經》第九觀的經文: 「無量壽佛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 以為侍者。」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無量壽經》開闡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廣發 四十八大願的教理,所謂「一一誓願為眾生」,並為十方眾生完成一旦往生便能成佛的 極樂世界。《觀經》說我們所有的眾生,包含起來都不會離開九品, 使九品的眾生都可以平等往生極樂世界,進入不退轉的果位,進入一生補處的地位, 所以「九品咸令登彼岸」。 如果我們了解這句名號不可思議的功德,就可以知道阿彌陀佛的慈悲,是無條件的慈悲; 阿彌陀佛的力量,是絕對能夠救度任何眾生的功德力量。 《無量壽經》「華光出佛」之文 後面這兩段經文,就是《無量壽經》「華光出佛」之文。 我們讀誦這兩段經文會非常驚歎,原來十方諸佛有可能都是從極樂世界蓮花的光明 所出現的,原來十方諸佛皆包含在這六字名號裏面。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自然就圓滿具足稱念十方諸佛;自然就知道《阿彌陀經》說的, 念佛人受到十方諸佛所護念。所以這部《阿彌陀經》,也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無量壽經》「華光出佛」之文說: 眾寶蓮花,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 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紫金色,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 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意思是說極樂世界充滿眾寶,眾寶就是很多很多的寶物,那都不是世間的寶物, 是從阿彌陀佛清淨功德所顯現的未受污染的寶,來莊嚴這個蓮花。 極樂世界到處充滿眾寶蓮花,每一朵蓮花,都放射出三十六百千億的光明; 每一道光明,都出現三十六百千億的佛;每一尊佛,都是紫磨黃金色的佛身。 這個佛身「相好殊特」,殊特就是剛剛說的殊勝、微妙、清淨、莊嚴,不可思議、 不可形容、不可想像,所以叫做「相好殊特」。 這些佛有什麼樣的目的?有什麼樣的功能呢?文中說:「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 普為十方,說微妙法。」這每尊佛,都放光明到十方世界, 為十方世界每個角落的眾生說微妙法。微妙法,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法。 「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每尊佛都安立無量眾生, 在成佛的正道之上。 從這段經文,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的眾寶蓮花都放出光明,光明之中都顯現佛, 每一尊佛都到十方世界說法度生,而所說的法,終歸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大願。 如此說來,在東方是不是有極樂世界的「華光出佛」, 來這裏說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法呢? 像《阿彌陀經》所講的:「 東方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 妙音佛 」,這麼多的恆河沙數諸佛,和《無量壽經》的「華光出佛」有沒有關係呢? 我們體會起來,就是有關係。為什麼?因為若是沒有關係, 這樣極樂世界的「華光出佛」,到那裏去了呢?別的佛都來證誠讚歎, 何以華光出佛沒有來?《阿彌陀經》在說念佛絕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 十方諸佛既然出來讚歎,當然是和這個法有關係,也必然和「華光出佛」有關係。 《如來會》「華光出佛」之文 若是依《如來會》「華光出佛」的經文來看,就更加的清楚。 《如來會》「華光出佛」之文說: 彼佛國中,有七寶華,……一一華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 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億佛……是諸佛等,現往東方,為眾說法……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這些佛現在到東方為眾說法,「東方」就是娑婆世界。南方、西方、北方也一樣。 「四維上下」,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叫做四維,上下就是上方、下方, 合起來就是「十方」。也就是整個大宇宙,都充滿了極樂世界所出來的佛, 在為十方世界的十方眾生,說念佛必定往生成佛的法!這是《無量壽經》、 《觀經》所說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充滿十方諸佛,而且, 這些佛也都是從極樂世界所出現的。 念南無阿彌陀佛 即是念十方諸佛 《楞伽經》有一段經文也說諸佛皆出極樂,這段經文是: 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 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 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 這段經文很清楚,又很直接地說: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法身、報身、化身、變化, 都是從無量壽佛、從極樂世界所出現的。 因此我們就知道,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即使不念十方諸佛, 自然等同念十方諸佛,自然就具足念十方諸佛的功德,自然就受十方諸佛所護念。 如同《阿彌陀經》所講的: 聞是經受持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因為凡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受持《阿彌陀經》,就自然蒙一切諸佛所護念。 換言之,若沒有念「阿彌陀佛」這尊佛,只念其它的諸佛菩薩,就沒有這種功德, 也沒有這種功能。所以,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稱念十方諸佛; 若不專稱彌陀佛名,即是未念十方諸佛。只要「願往彌陀淨土」, 就是往生十方諸佛的淨土;不生彌陀淨土,即是不生諸佛淨土。 往生彌陀淨土,即是廣度十方眾生,自度即是度他! 蓮友有沒有什麼問題?若沒有問題,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裏。 南無阿彌陀佛 -- 我是簽名檔: 自殺少年死而復生的經歷 https://goo.gl/JXBdNw 如果很憂鬱可試試這個 https://goo.gl/Q0LOAJ 念阿彌陀佛感應的故事 https://goo.gl/U1Fghj 阿彌陀佛這四字的意思 https://goo.gl/8TEiP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4.243.110.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earn_Buddha/M.1552376281.A.8B5.html ※ 編輯: yule1224 (104.243.110.210), 03/12/2019 16:46:45 ※ 編輯: yule1224 (104.243.110.210), 03/12/2019 16:47:50

03/12 19:58, 5年前 , 1F
推(Y),南無阿彌陀佛!
03/12 19:58, 1F

03/12 22:14, 5年前 , 2F
南無阿彌陀佛
03/12 22:14, 2F

03/14 12:44, 5年前 , 3F
南無阿彌陀佛
03/14 12:44, 3F

04/23 23:27, 5年前 , 4F
阿彌陀是無量光的意思 阿的是梵文"無"的音亂解字不好吧!
04/23 23:27, 4F
文章代碼(AID): #1SXs7PYr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