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保托空缽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老師我好想你)時間13年前 (2011/08/16 00:1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阿保托空缽 佛世時,有一位婆羅門生了個兒子,取名阿保,父母請看相師為阿保看相,結果這孩子其 貌不揚,無一相好,註定一生薄福潦倒。父母因此對無福的阿保毫不憐惜疼愛,但仍勉強 將阿保撫養長大,到十二歲時,父母認為阿保可以獨自謀生,而將阿保逐出家門,可憐無 依的阿保有家歸不得,流浪街頭,靠乞討為生。 一日,阿保行經祇洹精舍,釋迦牟尼佛因愍念阿保的遭遇,便請阿難尊者前去問阿保是否 想出家?阿保非常歡喜地答應了。佛以手摸阿保的頭,阿保的鬚髮即自然落地,且袈裟著 身,佛為他取法名為羅旬踰。 當時的僧眾每日皆分成五組出門托缽乞食,而羅旬踰所屬的組別每每托空缽而回,佛則請 乞到食的比丘僧分食給羅旬踰等人,如此接連好一段時日。目連尊者心想:再這樣下去, 不是辦法!比丘僧自食已不足,又得分食與他人,怎能有人托空缽而回?我如果和羅旬踰 同行,一定能化緣到食物。佛知道目連尊者的想法後,便安排羅旬踰和目連尊者同組。 目連尊者和羅旬踰沿戶托缽,然而挨家挨戶都乞不到食,即使目連尊者以神通力飛經幾百 億個國家,仍然托空缽。目連尊者心想:今天必定沒飯吃!此時羅旬踰極為飢餓,便留在 恆河邊,目連尊者則回到祇洹精舍,佛陀即將缽中所剩的食物分給尊者,尊者面帶疑惑地 問佛:我現在非常飢餓,即使將整個須彌山吞下,恐怕還不能飽足,這少許的飯,怎麼夠 吃呢?佛告訴目連尊者,不必擔心不足,於是目連尊者便安心地食用,等目連尊者吃飽後 ,佛缽中的食物並無絲毫減少。 此時,舍利弗尊者想到羅旬踰還沒吃飯,必定飢苦不堪,於是稟告佛,願將所剩的飯菜分 給羅旬踰,佛說:我並非吝惜這些飯菜,但由於羅旬踰宿世的因果使然,這不是他所應得 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分食給他。舍利弗尊者便前往恆河邊,分食給羅旬踰,羅旬踰才 接過手準備食用,一不小心,竟然將缽打翻,所有飯菜都散落恆河中,隨流而去。 羅旬踰因此返回精舍靜坐思惟:每當我與比丘僧同行托缽,都是空缽而回,舍利弗尊者慈 悲將佛吃剩的飯給我,自己卻不小心將缽打翻,實在是無福消受,這都是自己宿世的因緣 果報所應當承受的。羅旬踰如是一心專注思惟,而盡除心中一切煩惱垢染,證得阿羅漢道 ,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過去所造的惡業所感,因此羅旬踰吞下地上所抓起的一把泥土,便入 了涅槃。 此時眾人都很想知道,是何等惡業令羅旬踰一生貧困不得食?但又以何因緣令羅旬踰能值 遇佛世而證道果?佛陀即為大眾說明過去的因果。 在惟衛佛時,羅旬踰是個心懷慳貪,吝惜不捨的人。一次用餐前,他脫下衣服舖地,惟恐 飯粒掉落地上。此時有一沙門托缽前來化緣,慳吝的羅旬踰捨不得布施,便以手捧一把土 放入沙門缽中,此沙門仍慈悲為他祝願:願你早得解脫。羅旬踰因輕慢三寶的緣故,長久 輪迴於六道生死中,受苦無盡。雖因沙門的祝願,今能得道,但仍無福得食,因而食土入 滅,當時受土的沙門就是今日的舍利弗尊者! 省思 -------------------------------------------------------------------------------- 羅旬踰尊者今生雖得道證果,仍免不了宿殃惡報。世人不明因果,認為造惡不受苦果,往 往放縱自己的貪瞋癡、惡習,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然而因果昭然,絲毫不假。宋朝文學 家蘇東坡讚歎三寶云:「滔滔苦海中,三寶為舟航;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焰焰火宅 中,三寶為雨澤。」佛、法、僧三寶能引領我們通往出世解脫的光明大道,因此恭敬三寶 ,獲福無量;相反的,若輕慢三寶,自己亦會損福招報,不可不慎。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170.htm -- 不論何種原因讓你無法幫助其他人,至少不要傷害別人。 --達賴喇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214.110

08/16 02:16, , 1F
這個故事不是之前PO過的黎軍支的故事嗎?名字又換了!???
08/16 02:16, 1F

08/16 08:16, , 2F
推 舍利佛廣大的心量
08/16 08:16, 2F

08/17 21:56, , 3F
去看了下,都是托空缽,內容不太一樣,果報可怕...
08/17 21:56, 3F
文章代碼(AID): #1EIKKRSw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