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則BBC的新聞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3年前 (2011/04/24 20:11),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2661646 內容是神經科學家找了藏傳的出家眾,去做腦部掃描。 為的是瞭解當在入定的時候,腦部的運作是怎麼樣。 對於這則報導的一些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首先是,先前的學者研究有發現,腦部的網路(應該是腦神經網路)有兩組。 一組叫做extrinsic network 一組叫做intrinsic, or default, network extrinsic network 字面上來翻是外在網路, 「The extrinsic portion of the brain becomes active when individuals are focused on external tasks, like playing sports or pouring a cup of coffee. 」 腦部外在網路的部份,會在當人專著在某外在的任務時啓動,如運動時,倒咖啡時。 intrinsic, or default, network 內在網路,或是默認(預設)網路 「Scientists previously believed the self-reflective, default network in the brain was simply one that was active when a person had no task on which to focus their attention. But researchers have found in the past decade that this section of the brain swells with activity when the subject thinks about the self.」 科學家之前相信,大腦內自我反射的默認網路,只是一組網路會在 當這個人沒有事情做,或沒有地方可專注時而啓動。 但研究者在最近十年發現(文內有, 2001年時發現), 這個部份的大腦, 是當人想著自己的時候會啓動。 我這邊的翻譯,當人,是把主體當作人的大腦來翻譯,但其實字面上是用 個體(individuals),與 物體(subject)。 所以可能可以套用到任和有大腦的生物上面。 我對於這邊覺得很有趣是因為, 再讀攝論的時候讀到, 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 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第二,污染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 一者,薩迦耶見; 二者,我慢; 三者,我愛; 四者;無明。 此即是識雜染所依。 第一種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 等無間緣就是前一個不滅後一個不起這樣的因緣,這是這個一的體性。 無間滅識,在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內有提到,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身的等無間依是意,也就是這邊說的這個意。 那麼跟意識的生依止的關係,就是當我們專著在外在的境時, 如專著在眼看書,意這時對應的是眼,這時聽到的音樂就會過而不入,跟沒聽到差不多。 過程有點像開關,或者是閘口,然後切換於五識身之間。 這邊呢,也就跟科學家所定義的腦內的外在網路是一樣的。 當專注作一向事情時,到忘我的情況,如在打球時,畫畫時, 或者是印度瑜伽有種練法,就是把眼睛專著在燭光,就是專著在於看燭光上面而不動念。 思維的活動相對性的減低很多,但是對於外界的境或識有在接收,有活動的時候, 我朋友有過說,專著在打籃球時,感受會有點類似在看電影。 以前小時候還有在打棒球,乒乓球時,我可以做到看到球本身旋轉的方向與紋路, 球就像是停頓定在那邊一樣,然後身體再啟動反應去打球,感受是像慢動作分解。 但這個情況也一樣是,當把"我"的思維降到很低的時候才有這種現象。 這之中的第二種其實很清楚了,就是「我見,我慢,我愛,無明。」 這個定義來講,就直接是與默認(預設)網路是一致的。 報導另外還提到,一些精神病如憂鬱症等可能與默認(預設)網路有關。 默認(預設)網路也與情緒有相關,也就是喜怒哀樂等的。 其實煩惱如貪瞋痴慢疑等等之類,也是可以算是情緒。 貪心大到瘋掉,或癡心大到瘋掉,疑心大到起強迫症,這應該不會很難理解。 這個研究發現,平時一般人,這兩組的腦內網路,平時是很少同時活躍的運作, 像是翹翹板那樣的關係,一個高,另一個就會低。 當藏傳的出家眾入定的時候,卻是兩者同時都在活動。 我自己不是很清楚這是甚麼樣的狀態,畢竟我還沒有去修定。 修不淨觀因為有觀想,可能是保持著這個樣子。 修止的話,就以阿含經故事選010.不聞雷聲的讚歎(#1CYb5ox8) 應該是平衡後兩者都要降低活動的樣子。 又如ycc124師兄分享的文殊師利問經內提到的 「文殊師利!如來如是,作一切眾生事,如來不滅。 何以故?如來無心意識故。」 「文殊師利!般若波羅蜜,不以心意識修行。」 --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4.36.122 ※ 編輯: lilneige 來自: 58.34.36.122 (04/24 20:18)

04/24 21:39, , 1F
所以見性並不是沒有性可見
04/24 21:39, 1F

04/24 21:43, , 2F
但這個性不是死的 而是活的
04/24 21:43, 2F

04/24 21:46, , 3F
內寂如死 無相如活
04/24 21:46, 3F

04/24 23:00, , 4F
感謝分享!!
04/24 23:00, 4F

04/25 01:04, , 5F
好厲害啊 L師兄 比對的工作不容易
04/25 01:04, 5F

04/25 01:16, , 6F
ㄟ 真的ㄟ@@" 我當兵的時候 就是貪嗔痴心大到快瘋掉
04/25 01:16, 6F

04/25 04:34, , 7F
04/25 04:34, 7F

04/25 07:54, , 8F
推~這個有趣
04/25 07:54, 8F
lilneige:轉錄至看板 meditation 04/25 11:28
文章代碼(AID): #1Dj1DN8a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