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IA~藍調石牆T-讀後心得

看板Lambda作者 (那些)時間18年前 (2006/03/19 02: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改變 -從心開始 - 自我覺醒的步伐 The jazz is no more blue. <藍調石牆T >書中所提及一段改變與對抗的文字 至今仍深深揪住著心,它是如此敘說著: . 真的相信可以改變世界,世界一直在變,只是很多時候變的更糟, … 局勢會變到我們一定得抗爭才能造成改變… , 我要瞭解『改變』,我不要只是享受改變帶來的結果, 讓自己從內心底層甦醒過來…. (P387 )。 -- 對學社會學的人來說, 自我覺醒與反思是每天自我與社會母體 .資本主義的挑戰與拉距。 或許異性戀與父權思想根深蒂固寄生於社會母體, 且不斷利用各種方式傳播與教育(洗腦)著 . 並宰制, T /婆 /不分相處或是如同伙伴所說 -性別的多元光譜 - 自我認同與某特定時節標定的認同,在容貌 . 衣著. 姿態. 保護女性欲念. 搶著付帳. 展現氣概等思考與行為之際,也 曾反思對於異性戀體系的互動關係是否也有一種不自覺承襲, 或儼然於傳統認同 .角色的寄生與複製中,自我在 --深深 --思考 .覺醒 .進行破除 .驅魔 .重塑過程。 思想是自我的覺醒武器,唯一能夠界定與重塑自我的權力在 於自我的心.抉擇以及行動。 如同MARILYN FRENCH [1]( 1985),所提出自古以來支持 父權體制的奴役性意識型態,也就是一種所謂支配權力( Power-over), 人總為陽性世界洗腦著,個體(泛指所有人)要對社會有功能 ,個人思考與價值觀,要符合主流價值要成為更好的人,然而 好的定義,界定權卻不在自己手上。她進一步提出女同志可以 對於上述奴役性意識型態有所破解之道,在於共享快樂( Pleasure -With ): 肯定她人的存在. 能容納所有價值。   在愛與情感光譜中,對於身體 . 情感. 經濟權. 情慾的流動 ,開放各種可能性.分享喜怒哀樂的情感,既堅強,也可以溫柔,共 享快樂! 藍調石牆T 同一時期- 〈女人認同女人〉宣言 [2] ? 相濡以沫的心聲?   在同志發展歷史, 1970年代或可稱為是正式與社會抗爭革命行動之萌起, 也正是 藍調石牆T 同一時期, 70 年代在基進女同性戀者合撰的〈女人認同女人〉宣言, 提到: 何謂女同志?女同志是所有女人憤怒集結的爆發點。   她是一個女人,從很小開始就想成為更自由、以自己為主體的、完整的人, 那是她的心聲,卻為社會不容。 … 女同志是一個標籤,它喝令女人乖乖留在原地。女人聽到這個字,就知道自己 踰越了那可怕的性別界限。... 女同志是男人發明出來的標籤,指向那些膽敢跟 他一較長短、挑戰他的特權,竟敢以自己的需要為優先的女人。我們的新認同必 須從女人出發,而不再奠基於與男人的關係。… 女人的解放運動若不正視異性戀 結構,只好繼續費心處理與男人的個別關係改善親蜜關係,讓他改邪歸正成為「新 男性」,妄想這樣我們就是「新女性」。   這是如此女性相濡以沫的認同宣言,用文字與女性書寫,交織血與淚,鋪展出 每一前進者的知識道路。而屬於我們這一世代的藍調將繼續吹鳴,樂器或有不同, 音調或且不一,相信共同的力量,激盪出的火花,一同打造舞台、行動著, The jazz is no more blue. -------------------------------------------------------------------------------- [1]引用自<女性主義與流派>( 1997):顧燕翎等人。台北:女書。 [2]引用自<女性主義與流派>( 1997):顧燕翎等人。台北:女書。 -- 法國建築學校的考試,不考建築知識,只考學生對生活的感覺。 校方說:我們不能收一個「對生活沒有感覺」的學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8.176
文章代碼(AID): #14756jkl (Lam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