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高教患不均 擴大貧富差距

看板LP_Daily作者 (ㄚ翔)時間18年前 (2005/10/16 21: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曾美惠報導】為了突顯更多青年貧窮及 就業問題,青年勞動95聯盟等團體昨天舉行大 學高學費座談會。與會學者認為教育部沒有教 育中心思想,對許多教育問題無法提出解決方 案,令人失望;而全教會代表則表示教育資源 投資不足、教改執行失當是造成高等教育學費 不斷高漲的原因,教育部應該進行檢討。 自上月舉行第一場「青貧果失樂園」系列座談 會後,昨天青年勞動95聯盟、泛紫聯盟與紅火 蟻教育與社會改革協進會,繼續舉辦第二場「 學費高漲,文憑貶值──高等教育複製社會不 平等!?怎麼辦?」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 、青年學子與勞工家長進行討論。 學生:畢業即負債 東吳大學哲學系三年級、該校思潮研究社社長 李俊達表示,台灣城鄉差距,充分反映在學生 身上。像他來自單親家庭,經濟狀況比一般雙 薪家庭差,加上家住花蓮,不僅父母就業困難 ,連就讀高中也無法享受如台北一般的教育環 境,該校每年考上公立大學的學生不過3成, 多數學生都就讀私立學校。 李俊達說現在每學期4萬8千多元學費,家中無 法支應,必須靠助學貸款;每月1萬元的生活 費,全靠自己打工;在學歷貶值的年代,大學 畢業根本找不到好工作,學生只好繼續往上念 研究所,不僅負債越來越多,甚至連就業時間 都往後延。 李俊達提醒,若以為畢業就能脫離貧窮,那就 大錯特錯,畢業後的他,身上背負近40萬元債 務,要還清,也要好幾年。 李俊達說,政府確保學生受教權,不過就學就 要負債;畢業之後即使有了工作,也要花好幾 年償債。雖然政府給了相同的機會,不過仍是 不平等,他希望政府能以正義原則,讓每個人 獲得應有的教育資源,不僅保障受教權,也應 讓學生將來有工作權及財產形成權。 學者:教育沒有中心思想 與會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系副教授 齊力表示,從師資培育過剩、流浪教師增加、 高等教育學費問題,到最近的「5年5百億」計 畫,可以看出教育部在教育政策上沒有中心思 想,全都是「聽取各方意見」,「像神的人說 什麼就什麼」。以學費高漲而言,教育部總是 以「自由經濟」或「市場機制決定」回應,不 過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必須回歸教育 中心思想。 齊力表示,大家極力提倡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 長紀登斯的「第三條路」,我們也能透過充分 思考與討論,找出台灣的學費在自由主義與社 會主義之外,可以走的第三條路,讓這些問題 得以解決。 齊力說,廣設高中大學的初衷,是以「平等主 義」思維出發,但現在大專院校的存廢與未來 卻要全看市場,教育部在理念、原則與實踐, 應該交代清楚或廣泛討論。 齊力說,過去在在南華大學教書時,學生普遍 確實比較貧窮,好不容易畢業,卻無法找到工 作;教育部對於青年面對的問題不僅沒有正面 回應,反而經常以「這是既定政策」等不負責 任的說法回應,令人失望。 齊力建議,教育部應投入更多資源在學校,學 校就不需以調漲學費作為學校經營的依據或藉 口;他同時批評5年5百億計畫過於粗糙,倒不 如將這些錢投入改善教育環境,讓高教品質提 升。 全教會:階級無法流動 全國教師會文宣部主任、基隆女中教師黃致誠 則表示,日前在賣場遇到以前的學生,發現該 名學生今年考上私立長榮大學,卻因為沒有錢 而放棄就學,現在必須工作並準備重考,希望 進入國立大就讀,以減輕負擔。 貧窮學生念不起大學已經不是新聞,黃致誠說 學費高漲有幾個原因,首先是政府的教育投資 不足, 91年台灣的教育經費有4,389.74億, 不過到95年卻降到4,204億元,加上地方政府 挪用款項,教育根本就被犧牲。其次是教改執 行失當,教育部開放廣設私立高中大學,卻未 做好管控;對私立學校弊案視而不見,更讓私 校學生付昂貴學費,享受低劣就學品質。 黃致誠說,私校學生與公立學校學生比例為7 比3,窮人唸不起國立大學的結果是強化階級 複製,社會階級無法流動。 黃致誠建議教育部,應該增加教育投資,管制 縣市政府挪用、虛編教育經費;提高公立學生 人數比例,增設公立大學;改革稅制,增加國 家財政收入,不能只課窮人,不課富人的稅款 。 勞動家長:推動孩子公有化 基層勞動家長協會理事長郭清圳表示,自己的 女兒就讀私立大學,每學期學費7萬元,畢業 後恐怕還找不到工作,他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唸 大學究竟是為了什麼。他相當激動的指出,國 家培育人才是為將來企業所用,一旦企業不再 需要這些人,他們就會被淘汰。他呼籲青年學 子,仔細思考自己的未來的路。 他表示,富有的人已經替下一代鋪好路,可是 勞工家庭根本無法為下一帶代鋪路,將來社會 階級也無法流動,窮人的孩子,永遠會是窮人 。 郭清圳表示,他將推動「孩子公有化」,也就 是「四分之一化」,因為孩子應該屬於國家、 企業主、家長與孩子本身,因此這四種人要共 同承擔孩子的成長,因此他將推動企業與政府 必須投入資源,照顧孩子。 95聯盟成員、政大社會系研究生林柏儀則表示 ,十年教改讓高教擴張,雖然入學機會增加, 卻沒有落實平等,他希望國家應該重新看待教 育,讓青年學子有希望。 連結》》http://0rz.net/840Lw 來信》》johann@lihpao.com 網站》》http://www.lihpao.com/ 授權》》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電子報》》http://0rz.net/1a0x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45
文章代碼(AID): #13KbV695 (LP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