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升學壓力不減反增 李遠哲為教改道歉

看板LP_Daily作者 (ㄚ翔)時間18年前 (2005/10/13 22: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曾美惠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 昨天在立院首度為教改道歉,引發各界關注。全 國教師會與家長團體表示,該道歉的不是李遠哲 ,而是行政部門。 教改十年,李遠哲身為當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召集人,昨天在立院科技及資訊委員會接 受立委李敖質詢時表示,教育改革原想紓解孩子 的升學壓力,卻反而讓壓力更大,這是他唯一犯 的錯誤,他願意道歉。 李遠哲表示,大家對教改小組的期望過高,因為 教改推動小組做完研究案後,就沒有著力點,後 續的執行事務其實都超過教改小組的管理範圍。 教育部:肯定教改成效 教育部主任秘書吳財順表示,教改十年,在教師 專業、親師互動及法規修正上都有進步,雖然不 是一百分,但值得肯定。吳財順說,推動教改後 ,教師的教學活潑,學生學習及評量多元都比過 去進步,而親師互動增加,家長參與校務頻率提 高及國民教育法、教育基本法修正,將教育權力 下放,都是教改成果。 吳財順也坦言,華人社會存有萬般皆下品,惟有 讀書高的想法,未來教育部將加強「行行出狀元 」、提倡多元價值觀,不再獨尊智育。 全教會:人力配置出錯 全國教師會副理事長楊秀碧則表示,教改錯誤不 應全由李遠哲一人承擔,不過李遠哲願意道歉, 值得省思。 楊秀碧說,教改的大問題在於基層教師不理解政 策,加上家長不了解,導致政策與執行有落差。 教改希望教師研發教材、設計新課程,卻不給經 費,教師根本無法因應,結果還讓老師背負教改 失敗的罪名。 楊秀碧同時指出,部長更換頻繁導致政策無法連 貫,還有「人力與經費配置」、「推動時程」等 問題。此外,教育團體過於陣營化,經常以自身 經驗詮釋,認為所有教師都應該改革,但其實家 長團體或人本教育基金會也可能是錯的。 目前全教會計畫召開民間教改諮議會議,針對各 個教育環節進行討論,例如推動12年國教、國教 向下延伸、九年一貫的銜接教育、大學浮濫等問 題。楊秀碧指出,國教向下延伸是當前急迫的政 策,讓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但義務教育不能 強迫。另外,也應讓大學有退場機制,降低大學 浮濫現象。 全家盟:教長該道歉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表示,最需要為 教改政策道歉的,應該是歷任的行政院長及教育 部長。 蕭慧英說,教改十年對台灣教育是正面影響,逐 步確認教育以孩子為主體、尊重孩子多元發展等 理念,打破過去以教師或學校為主體觀念。她說 ,教改之路不能停,家長團體絕對反對回到過去 10年的教育環境。不過她也憂心,李遠哲的一席 話,會打擊教師們的士氣。 蕭慧英表示,教改要持續進行,有3項關鍵問題 必須解決。過去教改諮議書中並未提及12年國 教,但這非常迫切,因為國中升高中是學生壓 力最大的時期,若能推動,不僅改變國中教學 方式與內容,還能改革高中教育,補充現下缺 乏的準公民教育。蕭慧英說,高中是培養國家 競爭人才的重要時期,長期的扭曲教育,絕非 國家之福。 其次是師生教育,教改並沒有設立指標進行評 估,用心的教師沒有依循根據,不知自己的教 學能力為何,她建議教育部應建立教師檢定與 進階制度、專業評鑑及淘汰不適任教師措施, 協助教育現場的老師提升教學品質。 另外,教育部應投資家長教育。蕭慧英說,教 改在前進,但家長觀念沒有跟上,造成家長對 教育不安與恐慌,尤其是年輕家長,常因為對 教育認知不足,過於重視學科能力,忽略品格 、生活教育及學習態度。蕭慧英認為教育部應 投資家長教育,讓更多家長了解教育,減輕不 安。 人本:學生壓力未增加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董事史英不同意李遠哲所 說「學生壓力反而更大」的說法。史英表示, 推動教改後,學生的壓力沒有比過去更大,的 確有緩和,只是幅度很小,未如外界預期。 李遠哲道歉是否會造成教改趨於保守,無法持 續推動?史英說,如果大家因此不持續推動教 改,顯示國民素質有問題,他評估應該不至於 反動,不過除了李遠哲外,第一線教育人員也 不能逃脫責任,必須為教改負責。 反省教改,史英說最大的問題在於「上游」的 師培沒有做好及「下游」的教學現場弊端沒有 清除,導致教改問題多。他表示,雖然教改強 調活潑教學、課程彈性等積極面,不過師培機 構在教育哲學及思想沒有跟上,導致師培素質 不佳,而教學現場的諸多弊端如假象的五育均 衡、教師體罰學生,都使教改問題多。 史英建議,要解決教改問題,最上游與最下游 的亂象要解決。師培中心應該教授教師「體罰 替代方案」,讓教師不體罰也能管教學生,而 教師也應該負起責任,不體罰學生,以實現改 革理想。 李家同:因沒重點失敗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認為,教改失敗全是因為 「抓不到問題重點」,目前教育最嚴重的問題 是「城鄉差距」及「公私立學校比例不均」。 李家同說,城鄉差距大,很多學生都被放棄, 教改說要讓學生「快樂學習,優質教育」,但 現在的小朋友是快樂,但是不學習,讓弱勢學 生永遠無法翻身。 另外,我國的公私立高中與大學失衡, 7成學 生念昂貴且辦學品質不佳的學校,卻只有3成 學生享受較為優質的教育。 李家同說,推動教育改革及九年一貫根本「毫 無道理」,教育確實必須與時俱進,進行修訂 ,不過不是大張旗鼓的喊出「教育改革」。他 指出,許多人好大喜功,想花「看得見的大錢 」,卻不願花少錢幫助真正需要的人。例如5 年5百億元就是代表作,花一大筆錢看得見政 績,經費很快就通過,不在乎是否真能擠進國 際一流大學,而補助全國國中小學教科書費用 僅需3億元,卻沒人願意做,這些人就是糊塗。 對於教育部極力推動九年一貫,他反問:「過 去念書時,九年難道沒有一貫嗎?」反而是教 改推動後,學生課程落差過大,還必須進行補 救教學。 李家同說批評李遠哲是抓不到重點的人,他也 指出,教育部該做的不做,卻做了很多不該做 的,這些都是抓不到問題重點所致。 連結》》http://0rz.net/a90K5 來信》》johann@lihpao.com 網站》》http://www.lihpao.com/ 授權》》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電子報》》http://0rz.net/1a0x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47
文章代碼(AID): #13JdEKOD (LP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