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Behind the scene:直擊抗議現場

看板LP_Daily作者 (反對世新校園加裝監視器)時間19年前 (2005/08/30 23:0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Behind the scene:直擊抗議現場 採訪側記/記者唐澄暐 昨天早上9點半,一小群人擠在位於貴陽街與柳州街口、台北地方法 院檢查署第二辦公室狹窄的騎樓下,人手一張黃色的傳單。在他們前 面拉著布條的,是稍後即將進入地檢署接受偵訊的4人。原因是7月 5日那天,他們與數十位成員在教育部前提出訴求,就在與教育部專 員協商到一半時,警方忽然舉牌宣布行為違反集會遊行法,隨後他們 陸續收到傳票,現在則準備在群眾的聲援中,進入地檢署接受偵訊。 儘管即將進入地檢署,這幾位成員依舊不放過可以讓大家聽到自己意 見的最後機會。眼看時間接近,媒體陸續到來,忙著到處發送新聞稿 與傳單的潘欣榮,便拿起擴音器,宣布活動開始。 抗議是一種表演 比起記者會的詳細訴求,地檢署前的街頭運動更需要張力與刺激。潘 欣榮用激昂的口氣,簡要描述他們在7月5日在教育部前所受的委屈 ,儘管過程太複雜時間卻不太足夠,為了讓情緒趕快進入狀況,也為 了滿足已經逐漸包圍群眾的鏡頭和麥克風,潘欣榮大聲說出:「那, 我們現在一起來呼口號:『反高無罪!學運有理!』」後面群眾一起大 喊,「反高無罪!學運有理!」像國軍早點名一樣有紀律。 緊接著由群眾中推舉出學者出來發表言論,但看不出是對群眾還是媒 體,因各家電視台的鏡頭與麥克風早就從呼喊的群眾轉向剛帶完口號 的的潘欣榮。電視台記者們把潘欣榮從群眾中拉了出來,他又得重新 再講一次一樣的簡短訴求,一下又得推推擠擠地回到群眾裡當抗議者 兼受害者。同時學者們也一樣用激昂的語氣提高群眾情緒,不過講來 講去,似乎和傳單上的話沒什麼差異。 或許是地點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地檢署第一辦公室,這時候又有幾輛 姍姍來遲的SNG車陸續抵達,車上有幾位沒拍到抗議畫面、氣急敗 壞的電視記者。現在錄影機的腳架已經從地檢署的騎樓外,架到了柳 州街上,記者們抓著現在背起麥克風的活動總指揮林靖堂,問的不外 乎誰是誰、唸哪裡、名字怎麼寫怎麼聯絡;學者們繼續對著群眾聲嘶 力竭的演說,但重頭戲不在他們身上,也不在林靖堂和媒體那邊,真 正的要角,正從街的另一頭準備登場。 協調是一門藝術 當十幾位萬華分局的警察帶著熟悉的白色招牌向地檢署走來時,不論 是群眾還是各家媒體都喜出望外,群眾中甚至傳出歡呼聲,彷彿沒有 這幾個角色,戲就唱不下去。群眾馬上開始重複先前的口號,還加上 「風紀股長好!」特別問候警方。警方按照程序,向群眾舉起第一次 牌,萬華分局副局長宣布:「行為已違反集會遊行法,我現在依法第 一次舉牌警告,希望你們不要繼續違法,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並解散。 」街頭抗爭者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馬上由林靖堂帶頭:「為我們的風 紀股長拍手鼓勵一下!」現場響起一陣掌聲。 到場的警方並未被這樣諷刺的台詞所動,他們第一個反應是趕快在現 場找到協調者。本次活動的申請人林志洋立刻從群眾中走出,攝影機 、麥克風瞬間一擁而上,將他與副局長團團圍住,彷彿一觸即發的時 刻,兩人平平淡淡小聲講了幾句話,互相拍拍肩膀,就沒事了。 林志洋後來表示,談話的內容其實也就是大概報備一下預定到幾點, 流程大概是怎樣,然後他和副局長都說「不要互相為難」,點點頭, 就這樣而已。 拍完肩膀,有了默契,就可以安心抗議,於是群眾又齊聲喊了起來: 「政府打壓基本人權!反對國家暴力箝制人民陳情及言論自由!」比 先前更一致,更聲嘶力竭。在口號聲和拍手聲和媒體的推擠中,潘欣 榮等4人步入地檢署,林志洋與警方再三確認:「再兩分鐘!兩分鐘 !」於是林靖堂拿著麥克風,宣布「就地解散」,但是「大家可以自 由留下」。於是,抗爭活動落幕,警方連第二次牌都沒有舉。 真相是一片茫然 此時受偵訊者們進入地檢署內的小房間。房間的一側是檢查事務官與 書記官坐在略為高起的桌椅,一側是接受偵訊的5人(一位提早抵達 ,未在樓下露面)。根據受偵訊者之一的林柏儀所說,偵訊的過程由 檢查事務官提問,5人依序回答,同時書記官紀錄,其實和上次在警 局作筆錄差不多。雙方的對答也一樣單調:活動有沒有總負責人?沒 有……成員有沒有繳費?沒有,這是臨時的團體…… 同時在地檢署樓下,十幾位警察只能在門外、馬路邊、路口無所事事 ,等著活動結束。 另一頭聲援者也坐在馬路邊閒聊了起來,媒體走光了,只剩下幾個電 視台記者再三確定受偵訊者的名字,也有不死心又搞不清楚狀況的電 視記者還抓著林靖堂問:「今天這5個大學生是不是都窮到繳不出學 費才來抗議呀?」 忽然,受偵訊者之一的朱維立從門口走了出來。聲援者馬上圍過去, 警察也聚集起來,要聽朱維立的說法。朱維立不滿地表示,檢查事務 官居然用警察問訊套話的方式欺騙他們,明明沒有看過錄影帶,還以 錄影帶有錄到為由,要求林柏儀做出不合事實的回答,完全違反誠信 的原則;於是在場群眾圍著朱維立,再次喊起抗議的口號。此時,林 柏儀等4人才剛從地檢署出來,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偵訊剛結束,朱 維立就一溜煙跑下樓去面對群眾。 林柏儀也覺得檢查事務官好像也只是根據警察筆錄來問問題,他很無 奈,「偵訊根本沒有針對關鍵問題」。他認為至少也該根據人證、物證 、以及教育部官員的說法,來調查這次的活動是否為合法請願活動, 但這些問題幾乎都沒有問。現在這5人也只能等待根據偵訊所做出的 判決,但林柏儀始終納悶,這種偵訊真的能認定他們違反集會遊行法 嗎? 連結》》http://0rz.net/4c0Ev 來信》》johann@lihpao.com 網站》》http://www.lihpao.com/ 授權》》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電子報》》http://0rz.net/1a0x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47

59.115.97.232 09/03, , 1F
這篇虧了朱維立,不知道他會不會記恨
59.115.97.232 09/03, 1F
文章代碼(AID): #1357PjYO (LP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