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泰緬邊境系列報導三:培力‧自立‧文化存續

看板LP_Daily作者 (反對世新校園加裝監視器)時間19年前 (2005/06/08 23: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泰緬邊境系列報導三:培力‧自立‧文化存續 圖文/趙中麒(前TOPS海外志工) 泰國政府在各個難民營週遭設有檢查哨,除負責維護安全 外,也藉此管控難民,避免他們任意離開,造成泰國社會 問題。不過,基於人道,泰國政府仍允許難民利用營區附 近的自然資源。但因為難民人數不斷增加,造成附近泰國 鄉村居民與難民爭用自然資源。1997年,泰國政府乃請求 各國非政府組織也能對邊境偏遠山區泰鄉村提供資源。 泰國政府提出請求後,時任計畫專員的鄧玉華即至踏松楊 縣(Tha-songyang)進行評估調查。最初是以發放舊衣服 、副食品等物資為主。雖然物資發放是最不會造成經費負 擔、也是最能立竿見影的援助方式,但卻極有可能造成受 助對象過度依賴,深化原本的弱勢處境。所幸,台北海外 和平服務團(Taipei Overseas Peace Service,TOPS)的 援助信念是培力在地(empower to local),協助在地的 自立。TOPS相信要使受援助對象自立,唯一的方式就是教 育,透過教育創造與提升人力資源水平。 求學若渴 前任領隊林良恕回憶,孔眉渭(Khun Mae Way)的村長告 知一位在非政府組織工作的甲良青年悌( Tip),希望他 引介一些教育資源。悌於是與TOPS洽談,希望TOPS至村莊 辦部落小學。此一契機,讓TOPS得以在1998年展開進鄉村 基礎教育協助方案(Primary Education Assistance Project,PEA)。 林良恕回憶,在孔眉渭的學校開始上課後,一位因為要照 顧弟妹的小女生沒法到學校上課,可是,老師經常看到她 背著弟弟、牽著妹妹,在窗外看著大家上課,也跟著大家 朗讀。後來,TOPS的老師發給她幾隻筆和筆記本,小女生 露出燦爛的笑容,學期結束的測驗成績不僅是全班最好的 ,甚至表示長大後也想當老師。現任領隊賴樹盛則說,在 每一個部落小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TOPS原本只希望聘請一位甲良老師教導一年級小朋友基本 泰文能力,以使未來族人在與公部門接觸時較為順利。但 部落小學的孩子結束一年學業後,幾乎全部希望繼續求學 ,林良恕說,基於對村莊甲良族人的情感與責任,乃決定 將學裎由一年級延伸至二年級,再延伸至三年級。三年級 以後,學生若想繼續求學,TOPS則協助至公立學校就讀, 並視不同情形提供生活津貼。 雖然明知道多數學生因為經濟因素無法繼續至公立小學就 讀,但TOPS卻因為經費窘境而無法繼續延伸部落小學的學 程。不過,由TOPS方案結業的小朋友至公立小學就讀,成 績往往超越公立學校原班級學生,因而其他村莊也希望TOPS 前往辦部落小學,也使得有意在部落設立分校的公立小學 主動與TOPS洽談。到目前為止,TOPS已經在踏松楊、眉瓦 冷(Mae Wat Luang)、眉宋(Mae Song)以及眉烏夙(Mae U Su) 等鄉鎮的偏遠山區辦了8所部落小學,結業學生近千人。 開啟夢想的窗 8所部落小學都是鄰近鄉鎮公立小學的分校。母校會派遣1 位教師至村莊,TOPS則自行選聘並訓練甲良族男、女青年 擔任教師。母校派遣的教師雖然受過完整師範訓練,但畢 竟來自城市或市鎮,多數無法長期留在缺電、半封閉的村 莊,往往藉機下山之後就不再回來。反觀TOPS選聘的教師 ,因為來自甲良村,也對自己的子弟抱有使命感,雖然TOPS 僅能給予每位教師台幣約3,500元薪水,遠低於其他組織, 但從沒發生過擅離職守放棄學生的情事。而且甲良族青年 一旦被選任為教師,TOPS便與甲良文史組織(KNCE)合作 ,灌輸教師的文化知識識,希望他們除了泰語及基本學科 的教學外,也能教導甲良文字的讀寫。教授泰語是希望弱 勢不要因為不諳主流社會的語言及遊戲規則而深化弱勢處 境,教授甲良文字,則是希望學童不要因為認識主流文化 而忘記自己的民族文化。 2001年,TOPS曾為小朋友辦了一個主題為交通工具的夏令 營。TOPS帶有意願參加的小朋友去看飛機等交通設施。夏 令營結束前,在一次繪畫課中,有的小朋友畫了車子,並 告訴老師將來想當司機,可以載家人跟族人出去玩;有的 小朋友畫了一條直通到家門口的馬路,因為有了馬路,家 裡有人生病就不用擔心了。TOPS的教育計畫為孩子們開啟 了夢想的那扇窗,孩子從那扇窗看到可能的未來。不過, 孩子的夢想同時意味著,甲良族人必須依賴自身力量實現 夢想。 事實上,任何的人道援助工作都不應該抱有永續發展的想 法,因為在一個村莊永續推動人道援助計畫,等於讓村莊 永遠的依賴外力而無法自立。人道援助的目的應該是替受 援助對象培力並累積在地力量,當受援助對象具有自立能 力後,就是援助者離開的時候。為了讓孩子的夢能夠實現 ,2002年開始,TOPS與KNCE合作推動偏遠鄉村發展計畫的 第二個子方案,高等教育獎助方案(Higher Education Sponsorship Project,HES)。 TOPS的計畫專員,也是甲良族的瓦悌( Watit)知道此計 畫後,表示可以在自家附近興建宿舍,就近照顧與管理。 後在KNCE的動員下,與瓦悌同村的村民,利用當地樹才搭 建學生宿舍。在瓦悌、TOPS主管以及當地意見領袖的共同 討論下,決定提供5位高中學生與4位大學生助學貸款,所 有學生集中住宿與管理。 為讓第一批青年學子對自己民族懷有更強烈的使命感,TOPS 每年辦兩次返鄉服務,帶領學子到TOPS服務的村莊,讓學 子們協助教師教學活動,加強自己的責任心。2004年 3月 的返鄉服務,TOPS服務的一所學校因為缺乏課桌椅,青年 學子們立刻動員村民,並親身動手製作桌椅。希望這是個 好的開始。 編按:本文作者配合TOPS世界難民月活動,於台北市政府 2樓親子藝廊舉辦泰緬邊境紀實攝影展。展期自即日起至7月底。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5/06/09/05E06081/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5/06/08/E0608.pdf (全版影像檔,須先安裝pdf reader程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36
文章代碼(AID): #12fmq_pw (LP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