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泰緬邊境系列報導二:教育‧希望‧使命感

看板LP_Daily作者 (反對世新校園加裝監視器)時間19年前 (2005/06/07 22:3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泰緬邊境系列報導二:教育‧希望‧使命感 圖文█趙中麒(前TOPS海外志工) 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Taipei Over-seas Peace Ser-vice,TOPS) 接受泰國內政部邀請進駐美拉(Mae La)難民營後,以教育做為 主要服務方向。因為TOPS相信,教育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也 是一個社會的發展基礎。教育就是希望,教育就是未來。各難民 營內,均有難民自組的自治組織,其中也有專門負責教育的委員 會。TOPS在計畫推展之前,時任計畫專員的鄧玉華進行需求調查 ,並與營內負責教育的單位商討TOPS所能提供的協助。後決定以 小學師資訓練、國小基礎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等做為服務方向。 專業分工 1998年,Consortium,一個來自荷蘭的組織入駐美拉。前任領隊 林良恕回憶,從TCRS時期,外交部補助款就一直是TOPS的計畫經 費來源;,也因為經費來自外交部,不論是組織本身或計畫,多 少帶有半官方的味道。1996年,外交部補助款中止,正是TOPS轉 型的契機。可是,過去國內大眾小額捐款少有針對海外長期人道 援助計畫進行,多數為緊急捐獻,沒有大型基金會支持;而大眾 捐款支撐TOPS海外援助的方式,又處於起步階段,經費恐不足以 支持包含國小基礎教育以及學前教育的計畫。時任領隊的林良恕 知道Consortium是專業教育團隊,旋即與他們連絡,商討計畫轉 移或合作可能性。 難民營內的活動空間僅限於竹籬笆內,雖可利用營區附近自然資 源,但在泰國檢查哨的包圍下,無法到其他市鎮。自甲良民族聯 盟( KNU)大敗後,每年不斷有難民逃離家園躲避迫害,加上各 營的新生兒,難民營內的生活空間異常不足。除少數受雇於非政 府組織,在營內執行計畫者,難民營內並沒有工作機會,成人大 多時間在營內閒晃,或待在用竹子搭建的住所中。幼兒向環境的 探索以及與同儕互動,對於自我知覺能力與人格發展亟為重要, 若幼兒因為家長的原因,長時間待在狹窄欠缺刺激的空間,並缺 乏與同儕的互動,將不利日後的人格發展。因此,在與Consortium 商議並考量自己的專業能力後,TOPS決定把國小基礎教育相關方 案移轉給Consortium,TOPS則專注學前教育計畫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Program,ECD)。 KWO使命投入 各難民營內均有許多自治組織進行各項自我管理的工作,例如, 各營均有甲良婦女會(Karen Women Organization,KWO)協助營 內教育的推動,及整合女性力量。初入美拉營時,TOPS僅協助10 所幼教學校的運作,包括教師薪資、學童營養午餐、教師訓練等 。前任領隊林良恕表示,做為營外組織,一個外來者(outsider) 不應涉入營內事務太深,各項服務計畫應該由營內組織自己經營 與推動,因為只有在營內生活的人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也才能 針對需求設計教材。至於營外組織則針對營內確實需求,提供一 切可能的協助與訓練。因為 KWO成員不僅在各營均積極推動幼兒 學前教育,每一位擔任老師的 KWO成員,更將教育自己下一代視 為自身責無旁貸的使命而全心投入,TOPS乃決定跟KWO合作。 從合作開始, TOPS便與KWO共同於營內選聘甲良女性擔任教師, 並由TOPS每月支付微薄薪水,以鼓勵更多優秀甲良女性投身幼兒 學前教育; KWO提出需求,TOPS評估舉辦兩次教師訓練工作坊, 提供教師有關緊急醫療、均衡營養、教案製作或兒童身心發展等 課程訓練。 TOPS及KWO均相信,幼兒的學前教育不只是學校教育 ,也是家庭教育,家長參與是必要的。因此,自計畫推動,TOPS 即每年召開3次家長會議,由TOPS、KWO、教師及家長共同討論自 己的小孩學習情形。 正因為 TOPS及KWO彼此理念相近,都認為學前時期的教育對幼兒 日後的身心發展起著關鍵作用,2000年,更在翁埤央買營(Umpiem Mai) 及奴波營兩營內KWO的邀請下,將幼兒學前教育計畫拓展該二營, 使TOPS到目前為止,總計協助33所學校,多年來的受益人數已達 數萬人。現任領隊賴樹盛說到,TOPS是一個小組織,每年都在擔 心下年度經費在哪,但因為與 KWO的理念接近,即使所選聘的教 師每月只能請領約台幣4百元的薪水,KWO每位工作夥伴及教師仍 無怨的付出。因為懷抱重建家園的希望,他們願意犧牲並承擔起 教育的使命。 美拉營編號一號的學校,校長由祖孫三代分別接任,即使所能給 予的薪資相當微薄;最年長的老奶奶雖然已經退休,TOPS也不再 支付任何生活津貼,但退休的老奶奶仍不時到學校照顧孩童。在 翁埤央買營,TOPS聘請的訓練員因為已到更年期,不時會有心悸 或疲勞等病徵,但因熱愛教育、熱愛孩童,不願因為健康因素放 棄照顧孩子。因為,一但難民遣返,建設家園的希望就寄託在他 們的下一代上。 安全之家 TOPS也跟KWO合作進行難民營弱勢服務計畫(Social Service Program,SSP)。 緬族軍事政府默許性侵害做為軍事手段,加上武力攻擊村莊內非 武裝百姓,造成營內有許多鰥寡老人與女性;因為逃難所造成的 心理偏差,也引發程度不一的家庭暴力,而有身處家暴陰影下的 女性及兒童。這些都是在難民營的惡劣環境中極易再度受到傷害 的人(extremely vulnerable individual)。因此,TOPS與KWO 合作設置安全之家(the Safe House),在各營選聘甲良族社工 人員,以協助社會服務計畫的推行。當然,TOPS始終相信,服務 對象的自立與再生是任何服務計畫的最終目的,為鼓勵營內弱勢 個人能夠自立與再生,資助WO開辦的織布班,並將學員作品帶出 營外販售,以鼓勵弱勢個人能透過手工織品的製作與販售提升自 信心,從而自立與再生。前任領隊林良述任職期間,更結合幾個 美索當地的小組織,開設一間邊城手工藝品店(Border line shop), 讓難民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有固定的流通管道。 林良恕離職前,與一位泰籍甲良青年沙烏( P Sawoo)結為連理 並定居在美索鎮。雖然完婚不到一年,沙烏就因為肝癌過世,但 邊城手工藝品店並未因此停歇。生命的打擊並未擊垮林良恕的理 想,也不能讓她因此退卻。協助難民,有朝一日,若她們能重返 家園,讓她們能有充分自立的能力,已經成為林良恕終生的志業。 (本文作者配合 TOPS世界難民月活動,於台北市政府2樓親子藝 廊舉辦泰緬邊境紀實攝影展。展期自即日起至7月底) http://publish.lihpao.com/Aborigines/2005/06/08/05e06071/index.html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5/06/07/E0607.pdf (全版影像檔,須先安裝pdf reader程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36

192.192.154.36 06/07, , 1F
影像檔很屌唷!
192.192.154.36 06/07, 1F

220.135.0.1 06/08, , 2F
不知道能不能讓檔案小一點,然後還是可看整個版
220.135.0.1 06/08, 2F
※ 編輯: lawchen 來自: 192.192.154.36 (06/08 23:20)
文章代碼(AID): #12fQ_Zwi (LP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