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生代演員彭于晏》偶像也是台灣的資產

看板LOVE-EDDY作者 (shostar)時間16年前 (2008/07/05 14: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生代演員彭于晏》偶像也是台灣的資產 大家健康2008/07/03 【專訪/楊育浩、蔡睿縈;文/張雅雯;攝影/豆照勳】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134456 自《愛情白皮書》初試啼聲,Eddie彭于晏成為偶像劇備受矚目的新秀,隨著知名度 大增,接踵而來的龐大工作量,讓他感慨,「友情、親情難以兼顧。」 但也因始終抱持「這條路還有好多要學」的好奇心,讓他有絕佳抗壓性面對挑戰。 2001年《流星花園》颳起國內青春偶像劇的旋風,愈來愈多俊美挺拔的新生代演員, 從偶像劇踏出演藝生涯的第一步,從加拿大返台的彭于晏也是其中之一。 其實,彭于晏與演藝圈很早就有接觸,與知名童星皓皓同期出道,拍過軟糖、冰粽等廣告 ,也曾客串演出戲劇,與演員艾偉、郎雄、歸亞蕾對戲。但小學三年級後,彭于晏的母 親為了避免他熬夜而影響發育,婉拒繼續接戲的機會。 抱著打工的心情嘗試 無心插柳演出知名度 國二時彭于晏被送到加拿大唸書,聽從媽媽的意見, 大學時進入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主修經濟學,原以為自己會走上 從商之路,然而,大二暑假外婆過世,他回台奔喪,遇到幼時拍廣告認識的導演楊大慶, 找他演出《愛情白皮書》,彭于晏回憶,「我抱持打工的心情去嘗試,當時也沒簽任何 約就去拍戲。」 雖不是第一男主角,但沒想到無心插柳下,這部處女作讓彭于晏快速建立知名度,也讓 他決定放棄加拿大的學業,進入演藝圈。彭于晏表示,「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為自己做 決定。」之所以下這個決心,除了考量單親的媽媽有很大的經濟壓力,他覺得更重要的 因素是,「這份工作讓我很開心。」 彭于晏透露,拍第一部戲,導演要他「作自己」,讓當時還是新人的他即使拍片3天沒睡 ,也不覺得疲累。隨著作品逐漸問世,他透露,包括媒體報導、收視率,甚至網友批評, 都讓他很在意,但他也承認,「或許我有某程度的自負。」 因此,不會因為被批評而失去自信,甚至會嗆回去,「嫌我演不好,你教我演。」 他認為,重要的是自己對演出是否有想法,尤其在過程中累積一些經驗、概念後, 他更想做好演員的角色。陸續獲得金鐘獎、金馬獎入圍的肯定,也令他有信心自己的 光采不僅是由外表散發。 不斷揣摩各種樣貌 創造耳目一新的演技 演過時裝、古裝、電視、電影,彭于晏形容每個角色都是種突破,以最近播出的電視劇 《蜂蜜幸運草》來說,他飾演的角色「森田」既是精神病、也是天才創作家,所以他要 做出許多卡通漫畫式的誇張表情,說話也比真實的自己快上好幾倍。 而且,日劇、電影都拍過這個角色,他必須呈現不同樣貌,顛覆觀眾的既定印象。 另外,甫殺青的電影《愛的發聲練習》,則演出橫跨10多年的角色,讓26歲的他不斷揣 摩,努力呈現十年前高中生的樣子。 從一開始設定發展3年,至今進入演藝圈已第6年,驅使彭于晏繼續往前走的動力在於 「這條路還有好多可以學習」。 他在《我在墾丁*天氣晴》裡飾演南台灣的衝浪高手,生平第一次學衝浪。對於從加拿大 回來的他而言,更大的挑戰是講台語,為了更符合劇中的本土味,他花很長時間跟當地 人相處,學習台語的口音及口頭禪。 因拍戲而接觸的衝浪,竟也成為彭于晏的運動興趣之一。他表示,衝浪很需要經驗與技術 ,必須先判斷浪的狀況,分析這波是不是好浪。 在追求刺激的沖浪中,他也體悟一番人生哲學。他有感而發地表示,「等浪,就像與自己 對話。每一道浪代表一次機會,能否乘勢登上浪頭、滑更久,端看自己的準備;就像身為 藝人,隨時得準備好,因為好機會不知何時降臨。」 與家人聚少離多 特別珍惜相聚時光 儘管喜愛拍戲,不過,演藝工作仍有讓他覺得遺憾的地方,那就是「無法兼顧友情與親情 」。因拍戲時間長,跟朋友易失去交集,他笑稱自己,「一拍戲,朋友全跑光了。」所以 要學會與自己獨處,而一個人在家的娛樂就是打電玩、看DVD。 這幾年,他回台發展,媽媽跟姊姊則分別在上海開店、紐約唸書,由於跟家人聚少離多, 相處時間有限,因此,每年都會約全家去一個地方渡假,他覺得,「即使只有3、4天也好 ,重點是全家能聚在一起。」 偶像是台灣的資產 提升演技,期待被肯定 在演藝圈,彭于晏最崇拜的偶像是周星馳,除了可以演而優則導,「最欣賞他堅持演出喜 劇及小人物風格的態度,不因外界的評論而改變。」另外,周潤發也是他敬佩的偶像。他 讚賞周潤發的演技,「發哥從電視劇到電影,甚至打入好萊塢,不論喜劇角色或小馬哥的 英姿,演什麼像什麼。」而從劉德華身上,他更看到一個能長久經營自己,並把演藝當作 生活一部分的最佳典範。 不少人認為偶像劇出身的演員,除了外表「帥」,無論演技或處事都在在缺乏。 彭于晏反駁,「這個說法對我們年輕演員有點不公平。」他表示,知名演員劉松仁與他對 戲時曾教他,表演沒有一定的框架與模式,新手也有「嫩」的自然。可是,要慢慢學習技 巧來厚實自己的內在,才能勝任更多角色。 因此,非科班出身的他自我要求不停地演練、揣摩,他相信唯有透過努力才能改變外界的 觀感。希望當偶像劇暢銷海外、演技獲得獎項肯定,能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年輕偶像的實力 ,讓觀眾改口肯定,「偶像也是台灣的資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89.177
文章代碼(AID): #18Rn5Hku (LOVE-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