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豪門造就西甲阿根廷幫 球星血庫煉出裡克爾梅艾馬爾

看板LFP作者 (啾啾大戰肥貓)時間19年前 (2005/08/12 13: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09:56 足球週刊   由於歷史、語言和文化等諸多方面有共通之處,西班牙賽場一直是阿根廷球員最 集中的地方。在剛剛過去的一個賽季裡,共有55名阿根廷球員在西甲和西乙聯賽踢球, 阿根廷球員也因而成為西班牙賽場最大的外籍軍團。雖然今夏的球員轉會尚未結束,但 阿根廷人繼續在西班牙賽場上擁有最龐大的「外籍球員軍團」依然不成問題。薩瓦萊塔 就是西班牙賽場上最新的一位「切」(阿根廷人的口頭語,後被用在人名前,例如切‧ 格瓦拉,專指阿根廷人)。同樣是在這個夏天,前博卡青年和薩斯菲爾德主帥比安奇入 主馬德里競技,更是從教練層面上為阿根廷軍團加重了砝碼。   由於在荷蘭世青賽上表現出色,巴塞羅那的同城對手西班牙人隊將薩瓦萊塔帶到了 伊比利亞半島。薩瓦萊塔固然出色,但他在阿根廷青年隊的隊友梅西更是出類拔萃。作 為荷蘭世青賽的最佳球員和最佳射手,梅西讓世人又一次領略了潘帕斯草原的風情—— 像狂暴而又炫目的颶風一般,橫空出世的梅西讓全世界球迷記住了他的名字。不過和薩 瓦萊塔轉會西班牙人不同,梅西少年時代就隨家庭移居到了西班牙。如今,這兩位前途 光明的阿根廷新秀在巴塞羅那再次聚首,延續他們在國青隊結下的深厚友誼。   血源來自三大俱樂部   翻查一下西班牙賽場上「切」的產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通常來說,河床和博卡 兩大名隊最為球迷所熟知;這兩支隊能在西班牙享有盛名,一方面是因為兩隊戰績出眾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兩隊向西班牙輸送的球員人數也最多。上賽季馳騁在西甲賽場的55 名阿根廷球員中,有14人來自河床和博卡。而且這對老冤家在向西班牙輸出球員方面也 打成平手,均為7人。不過,也許你沒有想到,阿根廷聯賽中還有一支球隊能在輸出球 員方面和博卡、河床兩強比肩。位於羅薩裡奧市的紐維爾老夥計就是這樣一支被忽略了 的球隊,和博卡、河床一樣,紐維爾老夥計隊也向西班牙賽場提供了7名球員。   來自河床、博卡和紐維爾老夥計的21名球員中,薩穆埃爾算個「異類」,他曾先後 效力於紐維爾老夥計和博卡青年兩隊。作為最盛產球星的球隊之一,紐維爾老夥計培養 的球員有的直接輸向歐洲,有的則先到首都的大俱樂部接受進一步的鍛煉,把那裡當作 出國的「跳板」。   羅薩裡奧市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北300公里處,足球是這個地區最普及的運動。 阿甲勁旅紐維爾老夥計和羅薩裡奧中央均來自羅薩裡奧市。1971至1992年間,羅薩裡奧 地區的足球運動進入鼎盛期,紐維爾老夥計和羅薩裡奧中央兩隊各4次登上阿根廷甲級 聯賽的冠軍寶座。2004年,紐維爾老夥計隊再次成為阿根廷春季聯賽冠軍,依舊在國內 聯賽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從紐維爾老夥計走出來的球星很多,令人如雷貫耳的名字就有巴蒂斯圖塔、巴爾博 、聖西尼、維克托‧拉莫斯、胡安-西蒙、古斯塔沃‧德佐蒂、傑拉爾多‧馬蒂諾等。 另外,前阿根廷主帥貝爾薩和前皇馬總經理巴爾達諾也是這條「明星生產線」最成功的 產品。不光擁有輝煌的歷史,紐維爾老夥計如今仍在源源不斷地製造著球星,摩納哥中 場貝爾納迪和墨西哥聯賽冠軍美洲豹隊的射手馬里昂尼都是成功的例子。   阿根廷的足球版圖中,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外的俱樂部多為初級人才培養基地。 輸往國外的球員中,以往多是薩穆埃爾這種情況:在小俱樂部嶄露頭角之後被布宜諾斯 艾利斯的大俱樂部買走,經過更加嚴格的鍛煉和培養後再登陸歐洲。不過近年來,國外 俱樂部的球探已經開始將觸角伸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外的地區。還是以羅薩裡奧市為例 ,最近幾年,不少球員都直接從這兒轉會去了海外球會。布宜諾斯艾利斯再也不是北方 地區足球少年出國的必經之路。   生產線製造高水平球員   作為蜚聲海外的阿根廷名隊,河床和博卡青年培養的球星不計其數。曾經或正在西 班牙賽場效力的「博卡人」有裡克爾梅、帕勒莫、薩穆埃爾等;河床隊在這方面也不遑 多讓,薩維奧拉、坎比亞索、艾馬爾等球星也將河床的聲名帶到了西班牙。   河床和博卡兩隊是阿根廷輸出球員的大戶,出售球員的進項也是紐維爾老夥計這樣 的球隊所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兩隊還是阿根廷國腳的「主供應商」。此外,河床隊 還號稱為世界各國國家隊輸送了最多的國腳。但是,兩支球隊在培養球員方面各有不同 :河床更著力於從小培養,而博卡則善於搜羅少年人才並加以塑造。   河床有一套被稱為「球星生產線」的培養機制。兒童班從9歲起招收學員,薩維奧 拉、達歷山德羅就是這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在阿根廷,多數俱樂部並不設這個年齡段 的足球班,因為足協的要求是從13歲起建立梯隊。甲級和乙級俱樂部均要建立8個年齡 級別的隊伍,最低一級球隊的名稱是9隊。也就是說,13歲梯隊是9隊,14歲梯隊為8隊 ……直到18歲的4隊。4隊再往上就是預備隊,是一線隊的替補。然後便是1隊,即一線 隊。在阿根廷沒有2隊和3隊的說法。   13歲以下的孩子通常在各種足球學校學習踢球。譬如羅薩裡奧市著名的塞薩裡尼培 養基地,儘管以俱樂部的名義出現,實際上還是以培養青少年球員為主。除了這樣一些 規模較大的足球學校外,還有各種圍繞在俱樂部周圍的小規模足球學校。博卡外圍就有 不少打著博卡旗號,但卻與博卡沒有什麼業務、財務關聯的非正規學校。不過這些學校 會定期請來博卡的教練觀看比賽,如果有小球員被挑選上,俱樂部會支付一些費用,這 也是這類足球學校賴以生存的方式。   博卡沒有設立13歲以下的小球隊,這使得他們與馬拉多納這位天才的結緣時間晚了 幾年。馬拉多納先是在街區的小足球隊踢出了名氣,後來才進入了阿根廷青年人隊。這 是一個與紐維爾老夥計相似的俱樂部,但近年來卻只是以向其他球隊輸送半成品球員為 主,並因而失去了甲級聯賽的穩定位置。馬拉多納跳到阿根廷青年人隊後,又輾轉到博 卡並成長為一名世界級球星。馬拉多納的經歷也正是博卡培養模式的最好寫照,從博卡 13歲的9隊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球星只是鳳毛麟角,而且幾乎沒有成大才者。   河床的「球星生產線」卻培養出不少的人才。從9歲的兒童班開始,便挑選技術最 好的孩子打前腰,每年還要篩選。所以,河床盛產前腰,加拉多、艾馬爾、奧特加、達 歷山德羅等就是經過了層層篩選後脫穎而出的。儘管他們當中有的人不是從9歲起便進 入河床,但都經歷了梯隊間同樣模式的篩選和鍛煉。多年以來,河床引進的球員不少, 但前腰位置卻極少使用外來者。   不管是從9歲起還是從13歲開始,河床和博卡還憑借豪門的名氣吸引著各個年齡段 的少年不斷加盟。每年,兩隊都有多次招收新人的考試,各年齡層次的少年都有機會報 考,這也是兩隊人才不斷、向外輸送球員數量大、質量高的原因所在。 (作者: 塞爾吉奧-萊文斯基 程征/編譯) -- ╭╦╦╮╭══╮╠╦╮╦ ╦ ╦ ╦ ╦ ╭══╮ ╭═╦╮ ︿( ̄︶ ̄)︿ ╠╯╰╣╭╦╦╣╠╯╰╯ ║ ║ ╠╦╮║ ╭╦╦╣ ╰╣ 會飛的小蝙蝠 ╰══╮╠╯╰╣╠╮╭╮ ║ ║ ╠╯╰╯ ╠╯╰╣ ╭═╦╣Valencia 與LFP版主 ╠╮╭╣╠╮╭╣╠╩╩╣ ╠╮╭╣ ║ ╠╮╭╣ ╰╣熱愛足球的櫻花三號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197.194.249
文章代碼(AID): #12_2qzB9 (L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