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嘴 男性凝視的臥虎藏龍唷

看板LED_MOUTH作者 (劉浪)時間14年前 (2010/07/03 10: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民94年1月 頁93-120 ‧93‧ 臥虎藏龍「藏」了什麼? 從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男性凝視」觀點 談武俠電影新類型* 曾武清** 《摘要》 本研究以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男性凝視」觀點,分析藏在《臥 虎藏龍》中的女性形象,進而討論武俠電影新類型的可能。Mulvey 在《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指出,具有決定性的「男性注視」將幻 想投射在女性形象身上,造成女人被當作影像,男人則作為觀看的 「運載者」。觀察傳統武俠電影可以發現,女性形象不是被「物 化」、「醜化」,就是被「邊緣化」。然而,《臥虎藏龍》顛覆傳 統武俠電影以男性為中心的思維邏輯,片中女性不僅掌控情節鋪 陳,更挑戰Mulvey 提出男性為「觀看控制者」的論調,其中尤以玉 嬌龍為代表人物,從其毀棄婚約、盜取寶劍、跳崖殉道的歷程,可 視為女性在父權體制壓迫下的「自覺」展現。《臥虎藏龍》已然顛 覆武俠電影女性附屬於男性的刻板印象,帶來武俠電影類型創新可 能。 關鍵詞: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男性凝視、武俠電影、臥虎藏龍 * 本文初稿為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影像文化研究」課堂報告,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鍾珮琦 博士,此外,本文曾於2004 中華傳播學會澳門年會發表,感謝評論人郭良文、張錦華及 陳儒修教授不吝指教,更感謝《廣播與電視》評審委員給予寶貴意見,俾使研究者獲益 良多,在此一併致謝。 臥虎藏龍「藏」了什麼?從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男性凝視」觀點談武俠電影新類型 ‧95‧ 壹、前言 這是一部耗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動作片兼感人的浪漫悲劇…一部融合東方肢體藝術與 西方緊湊表演的電影…精緻藝術與激昂情緒在情節的彈簧墊上相遇…(Corliss, 2000∕ 經典傳訊編輯部譯,2000) 一部《臥虎藏龍》,除了讓導演李安一圓兒時夢想,安然度過「中年危機」, 更成功打入好萊塢市場,在73 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大放異彩1。這股「武俠」熱潮 不僅在世界蔓延,後續效應開始發酵,產、官、學界紛紛借鏡《臥虎藏龍》經驗, 或從跨國合資模式、整合行銷通路,思考台灣電影的方向(李天鐸與劉立行, 2001;劉立行2001)。媒體也以知識經濟觀點,介紹李安成功將東方武俠賣到西 方,創造驚人利潤2(數位周刊,2001)。然而,電影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有更具創 造力的「文化」面向亟待探討: 文化研究原是在分析社會意義如何透過文化產生—也就是說一個社會的生活與 價值體系如何透過像電視、收音機、運動漫畫或卡通、電影、音樂與流行時尚 等轉眼即逝的形式與實踐來體現(Turner, 1988∕林文琪譯,1997:58)。 因此,當談論電影時,更重要的是帶來何種觀影經驗?蘊藏何種文化意涵?儘 管《臥虎藏龍》充斥美輪美奐的山川景色,富含詩意的武打動作,但牽動觀眾心弦 的是隱身片中的情感糾葛(轉引自黃婷,2001)。 動作片的特色是以其旺盛活力撞擊螢幕,李安創造一個晶瑩剔透的表面意涵, 將此種類型注入全新的視野與深度(紐約時報影評—Elvis Mitchell)。 這部史上最好的武俠片其實跟打鬥一點關係也沒有,它富含對人物角色的精細 描摹(芝加哥太陽報—Roger Ebert)3。 此外,《臥虎藏龍》的重心不再侷限於男性,相較於瀕臨退隱的李慕白(周潤 發飾),曇花一現的羅小虎(張震飾),無論是謹守禮教的俞秀蓮(楊紫瓊飾), 1 總計入圍十項,並奪下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 2 參見(http://magazine.sina.com.hk/ebw/contents/038/038-005_1.html) 3 參見(http://showbiz.chinatimes.com/movies/90010211.asp) ‧廣播與電視‧ 第二十四期 民94年1月 ‧96‧ 反叛不羈的玉嬌龍(章子怡飾),甚或是心執怨懟的碧眼狐狸(鄭佩佩飾),這些 「女性」掌控情節鋪陳,「她們」是故事的主角,這是一部以「女性」角度出發的 「武俠電影」。 貳、研究動機及問題 李安的電影,追尋著一種「英雄歷程」(Hero’s journey),是男性的消逝,轉而變成 女性自覺的過程,大抵而言,都在探討女性的生活(the lives of women)(Craig, 2001)。 「武俠小說或是武俠電影,基本上是比較男性的東西,若由女性角度切入,男性角色 在面對戲劇情節跟真實情感時,都會感到很挑戰 4」(摘自Cecilia 訪談李安內容)。 綜觀李安電影作品可以發現,從《飲食男女》的「廚房」,《理性與感性》的 「梳妝台」,到《冰風暴》的「臥房床第」,都是較為隱密的私人(或女性)空間 (Devin, 2000)。雖然李安並未以女性主義同路人自居,卻也說他以individual 的 角度來拍電影(張靚蓓,2002:279) 我不是要刻意去拍一部女性電影…反正就是把她們當獨立的人,從她們的眼光 出發(陳寶旭,1996:159)。 《臥虎藏龍》出自於虛構的江湖故事,全片強調堅強的女性性格(Devin, 2000),由於注入對社會環境、文明禮教的關照,以及對傳統女性的束縛和自由解 放間的辯證,不能再以武俠片的制式框架限制。因此,刀光劍影只是片中的鋪排過 場,真正引領情節的是劇中人物性格,尤其是女性角色,彷彿劇中青冥劍發出的嗡 嗡鳴響,始終餘音繚繞,是劇情發展的重要關鍵。 李安在劇本構思階段指出,玉嬌龍像是戲中不停的「馬達」,俞秀蓮則是戲裡 的「錨」,代表穩定的力量(張靚蓓,2002:292),由於女性角色在《臥虎藏 龍》實具舉足輕重地位,研究者欲從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男性凝視」論點出發,檢 視這部兼具藝術、票房的主流電影,其女性呈現形象為何?是否帶給觀眾有別以往 的觀影經驗?如此感受是否代表「舊類型」演變歷程中加入的「新元素」? 本研究將透過文獻回顧,整理武俠類型及男性凝視理論,並以文本分析研究臥 4 參見(http://members.tripod.com/thumbsupdisc/dvd/ctiger-interview.htm) -- 請不要重複簽入本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29.239
文章代碼(AID): #1CBgIeu8 (LED_M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