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 梨花女子大學語學堂上課簡介(3週課程)

看板KoreaStudy作者 (愛麗兒)時間10年前 (2013/08/12 22:3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圖網誌版︰ http://fion0502.pixnet.net/blog/post/28662749 純文字版︰ 網路上大家都說延世重文法,西江重口語,首爾大均衡…等評語。 梨大也是偏重口語。但怎麼個重法?又沒辦法每間都去上! 所以我分享了一下我們上課的內容, 你可以自己判斷這樣的上課方式適不適合你。 我之前是自學+skype家教課, 沒有在台灣的韓文班上過課, 所以無法跟台灣的上法做比較~ 梨花怎麼上課的? 我是念1-2,所以下面都以1-2為例。 1-2級的課本有8到15課(so in total八課),每一課分為四個部份︰ Part 1 : 文法&字彙、用前面學到的文法口語練習 Part 2︰文法&字彙、用前面學到的文法口語練習 Part 3︰聽力練習、閱讀&寫作 Culture & Literature︰跟韓國文化相關的文章&趣味短文, 自己回家看,老師上課不會帶。 原本以為3週的課程,去掉Day 1考試分班,最後一天結業式, 然後結業式前兩天還有考試,所以會上不完。 不過大概兩天多就上完一課了 (我是週五寫這篇日記的,週五的時候已經把第9課Part3的聽力上完了), 所以大約可以上完大概七課吧,我猜。不知道實際上課會不會拚命趕進度。 除了課本之外,老師還會發handout, 讓大家練習寫&再拿來做對話的材料。 像第八課教數量單位詞,就畫一堆東西, 要你寫這有幾杯咖啡、幾本書…。 上到買東西詢問價格,就有一堆數字讓你練習怎麼寫。 有些則是要互相訪問對方, 例如︰上一次聖誕節你怎麼慶祝?有收到禮物嗎?有送別人禮物嗎? 然後問到答案後寫下來,每個人大概要問3個人左右, 所以自己也會答3次。 口語的機會真的蠻多的,我喜歡。 另外我覺得很棒的是,口語綀習的地方會有一個大綱, 寫著一整個對話裡,會有哪些”步驟”,會有些小提示, 像是要用哪一個動詞or形容詞, 但你要自己從那個單字去想整個句子怎麼架構出來。 旁邊當然是有完整的對話內容一字一句寫在課本上, 但老師會要求你只能看著”大綱”,兩人一組去做對話練習。 我覺得這樣真的會幫助你學習建構一整個句子, 比只是看著完整的句子覆頌更加有效。 -----------------------題外話 剛好看到ptt版上在討論語學堂內中國人人數的比例。 我自己來之前也是很不想要擠滿了中國人的學校。 例如班上十個人,裡面九個是中國人這樣。 但同時也想,能學到什麼程度,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的努力及用心。 不過呢,我希望我能夠多認識一點不一樣的人, 喜歡多元化的同學組合。 我這次梨大的班級裡,有7個日本人,3個台灣人,3位香港(及澳門)人,1位大陸人。 可能因為是暑假,所以大多是年輕的學生 (我估算了一下,有10位是23歲以下XD。 我看似是第二大的,還有一位在這裡教中文的媽媽是最大的), 大家客客氣氣,沒有政治話題爭議。而且都很熱心好聊天。 我工作有段時間了應該也比以前圓滑…一點點啦。 覺得重點是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吧,如果真有紛爭,贏了爭吵就是想要的嗎? 九月之後會去西江念3個月期*2,如果有什麼心得再分享囉。 說不定我哪天也會寫文大罵發洩之類的XD ------------------題外話結束 下課後我都會用excel整理當天上課教到的生字。 有些是已經學過但還不熟的,也就放進單字表裡。 然後再上傳到一個背單字的網站。這個網站我覺得超好用的, 是一個精通多國語言的人,從 自己的經驗歸納出怎麼背單字最有效, 然後就做這個網站幫助大家。 跟滬江什麼的那個有點像,但介面更清爽, 而且可以自己建立課程。 下面稍微介紹一下。 Memrise輕鬆背單字 大家應該知道背書、背單字很強調聯想法吧? 就是把沒意義的東西賦予意義,去硬記起來,然後能用就用,久了就會印在腦海裡。 像以前背八國聯軍,就是”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俄德法美日奧義英)。 memrise網站創始人的概念,就是用圖片、諧音、甚至影片, 讓你去聯想到這個單字,然後慢慢背起來。 網站裡有很多”課程”,就是單字表, 單字會一個一個出現,你可以做自己的mem card(記憶卡), 自己去找喜歡的圖案或覺得好聯想的內容,或是選用別人做好的card。 選好後、記好單字,系統會重覆的考你這個單字, 如果錯了就會再次出現你選的mem card去remind你。 (不知為何後面的文章都貼不上來…請移駕到網誌版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55.190.41

08/14 17:52, , 1F
原Po打的好仔細推推
08/14 17:52, 1F

08/14 19:01, , 2F
詳細推~
08/14 19:01, 2F
文章代碼(AID): #1I2FD-VZ (Korea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