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韓影 <格鬥少年菀得>劉亞仁專訪(雷)

看板KoreaDrama作者 (小育)時間12年前 (2012/01/29 22:23),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借自己的心得文分享一篇關於電影的訪問給大家 <10asia>專訪:我好像了解到做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訪問劉亞仁,就像站在鋼索上找尋迷宮的出口。要和一個使用自己獨特語言來回答問 題的人溝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常常令人懷疑:他是否其實是回答了另一個 問題?然而,那條鋼索雖然細長,卻是無比堅韌的。去年,劉亞仁透過KBS<成均館緋聞 >成為一線演員。今年,他帶著電影<菀得>回來與觀眾見面。即使又一次超齡飾演高中 生,劉亞仁還是劉亞仁,而這也是為什麼他如此令人好奇。 10asia 我看<菀得>時突然想到:「為什麼這個演員總是讓自己背負著這樣的重擔?」 你好像常常扮演孤單、困苦又迷惘的角色?  亞仁 是我的角色本身揹負著重擔。因為如果只是扮演一個無憂無慮的年輕人,那是一件 很無趣的事情。我覺得KBS<不能結婚的男人>裡的炫奎大概是我演過最符合大眾口味的 角色了吧!但我確定炫奎也有他自己的"重擔",只是那些並不需要透過角色被詮釋出來 。 10asia 看<菀得>裡你哭喊著"為什麼這個世界要這樣對我?"時,我發現你在詮釋哀 傷的表情時非常到位。但我覺得那是來自你自己最深層的感受,而不是在演戲。 亞仁 那的確是我。有一部分的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要這樣對我」,而菀得就 像是年輕的我。至於我的表情,要是我把眼睛往上、皺起眉頭,看起來就很悲傷又很可憐 。(笑)我以前曾覺得演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只是用我本來的樣子去演,但現 在我會去分析,會去運用肌肉來讓我的臉部表情更多變。 10asia 在電影一開始很難去了解你的角色。菀得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很窮、爸爸是 殘障人士、媽媽又是他沒見過的菲律賓人。與其說菀得叛逆或魯莽,倒不如說他是對每件 事情都很冷漠、在某方面來說比大人更成熟。你對菀得的了解又是怎麼樣的呢? 亞仁 大家都會覺得菀得很叛逆,而就現實的情況來說,他也的確是非常叛逆的人。在現 實生活中,有不少輟學逃家的孩子,也有很多家庭不健康、不健全的孩子。為了詮釋菀得 ,我也思考了很多這類的事。其實,菀得是我演過的角色中,最單純、最好、可塑性最高 ,也最多面向的。比起當個局外人,菀得會和自己的內心掙扎,他的外表看起來很敏銳很 機警,卻不會讓人覺得難以相處。而這樣的特色或許還比許多成人還鮮明。 10asia 菀得的未來並不會因為開始學習拳擊而比較順遂? 亞仁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希望結果是菀得贏了那場比賽,或至少讓菀得的生命出 現一點希望。就連我的父母也說,菀得應該要贏的!(笑)但其實我很高興這部電影的結 局不是老梗。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劇本要這樣寫,難道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就能靠運 動來發洩他的精力了嗎?不過這部電影的最後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電影,他不是happy ending,而是給了大家一個新鮮的結局。 10asia 我想會用"運動"這個環節出現在年輕人的故事裡,其中有個原因應該是:大多 數人都不太認為"運動"這條路是邁向成功的好選擇吧! 亞仁 另一個原因是,對年輕人、以及回想自己20歲時期的成年人來說,對於"20幾歲" 的印象似乎也沒那麼多樣。即使是我演過的角色也一樣,對"20幾歲"的印象不外乎就是 叛逆、衝動。但我希望可以有更多角色,是可以擁有特別的特質、可以遭遇到更特別的狀 況的。我很高興可以詮釋菀得這樣的角色,雖然這是一部主流的商業電影,但我深信這個 故事有更深的意涵。當然啦,如果我是編劇的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10asia 正如你之前所說,大部分的孩子都被自己生長的家庭以及學校所影響。特別是在 韓國,輟學這件事可能會讓一個孩子的人生留下汙點。而你曾說過,你高中休學的其中一 個原因是,你所身處的環境使你不得不選擇如此。為什麼? 亞仁 外在因素是影響我的重要原因,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態度。即使是同一件 事,每個人的感受與看法都不同。就現實層面來說,菀得身處一個非常不幸的環境,而他 大可以因此而"選擇誤入歧途",但他卻選擇了接受他的一切。相較之下,我覺得我是個 偏激的孩子:沒有人想要上學。這個世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混亂的。大人的想法總是很老 派又無聊……這就是為什麼我問自己:「我也只能當那樣的人了嗎?」而不是問「這樣做 值得嗎?」直到今天,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是基於我的「偏激」,而這也讓我變成我現在 這個樣子。   10asia 比起別人,你應該更了解自己,也知道什麼選擇對自己才是最好的吧! 亞仁 在我年輕一點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做 決定,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後來當我面對更多更困難的選擇時,我開始懂 得去篩選,也慢慢可以一眼就看清問題的癥結,然後知道要怎麼樣下決定。現在的我已經 到達另一個境界了:我會去尋找「因為要成為現在的我而失去的那些東西」,而不是去尋 找「我是誰?」或「我想要什麼?」這類問題的答案。  10asia KBS<成均館緋聞>的成功,讓你得到更多直接與間接的關注。這些關注有造成 你的壓力或是影響你什麼嗎? 亞仁 就"做決定"這件事情來說,我並沒有受到影響。當然,在我檢視著我所擁有的選 擇時,難免會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與壓力,但這不會影響到我如何做決定。我反而藉此 了解到人們是怎麼看待我這個人的、對我有什麼看法,還有我們影迷們喜歡什麼和不喜歡 什麼。 10asia 你一定會有覺得大眾的輿論與要求很無禮或因此傷害到你的時候吧!我很好奇當 你碰到這樣的狀況你會如何去克服。 亞仁 當然我也曾經覺得被傷害到過,但現在我已經知道自己會被傷害到的原因了。而這 也表示我對這類的事情已經有足夠的了解。我不會因此放棄,但會因此而更努力的想要表 現得更好。不過更重要的是,我還是覺得我的在工作中需要一點樂趣。 10asia 那如果你找不到樂趣怎麼辦? 亞仁 那我可能就會放棄了吧。我知道這想法很危險也很不負責任,但我會工作就是因為 它有趣。即使我可能會得到很多批評,我工作時還是需要一些樂趣。我曾經在書裡讀到: 「你去做是因為知道會得到批評,而不是得到讚賞。一件事不能代表全部,而且單一事件 也不能代表整體。到了最後你就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因為這樣,我覺得必須要有從不 同階段去看待同一件事物的能力。而且這也符合當一個演員,或甚至是一個演藝人員所該 擁有的態度。你不能疏遠別人,但可以保有完整的自己。你必須一直前進。  10asia 我想你一直是在遠處注視著自己,而不只是看著過往的事物吧! 亞仁 即使我沒有特別嘗試這麼做,我也總是在注視著自己,就像我隨時在照鏡子一樣。 當然,如果我突然不再這麼做,那面鏡子就會破裂、模糊不清。我覺得我現在已經是個很 細膩的人了,所以即使在幾周前的訪問我曾經很自信的說:「我覺得我生來就知道怎麼樣 變得優秀。」我還是反覆思考著我說過的那句話。而在我發現我平時也會這樣做(反覆思 考說過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並不是天生就是那麼細膩的人,我只是一個會用鏡子 檢視自己的人而已。我不是那種眼裡容不下錯誤的人,我是那種看到錯誤會想辦法剷除的 人。 10asia 我讀了一篇報導,裡面說過你最近讀了一些詩。我想看小說與讀詩是兩件全然不 同的事情。你從讀詩裡得到了哪些什麼? 亞仁 我覺得那是一種想像力的訓練。比起小說,詩雖然很短,但那不表示很快就能讀完 ,而且讀的時候腦海裡也不見得會出現什麼影像。而這也是寫詩、讀詩能對我的演技有所 幫助的原因。我不知道是因為我年紀大了,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還是我自己也寫了不少 詩,總覺得自己比以前更能了解詩的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我所想到而且是我喜歡的電影, 都比較像是詩而不是像小說。<菀得>這部電影對主角菀得來說是個殘酷的故事,因為它 並沒有訴說莞得為什麼哭、為什麼焦慮、為什麼迷惘、為什麼和自己掙扎。表面上看來是 輕描淡寫的故事,實際上是透過影像訴說著一些附帶的意義。 10asia 我覺得<我們沒有明天>和過去高中時期的你比較像。如果你還是像當時那樣活 到今天,你大概會突然覺得很焦慮吧?你覺得你現在過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 亞仁 最近這段時間,我不覺得我的生活是我原本想要的。(笑)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 說:「如果我很嚴謹的活過今天,那麼就算我明天就死了也沒關係。」但現在的我會說: 「我會試著去過我想要的生活,我覺得生活會變好,那他就真的會變好。」 10asia 那你覺得今天的你怎麼樣? 亞仁 我以前總是花了不少時間掙扎然後才勾勒出我想要的「今天」,但現在我有智慧而 且會想盡辦法去面對「今天」。當然在接受環境影響的同時不能失去自我。我年輕的時候 ,的確掙扎了不少次。但也是有了以前的那些經歷,才有了今天的我。 出處:10asia http://ppt.cc/g6q; 翻譯:angela @ YAITW 轉自YAITW劉亞仁台灣首站 http://yooahintw.joinbbs.n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97.73 ※ 編輯: angera 來自: 218.166.197.73 (01/29 23:31)

01/30 23:26, , 1F
可以感受採訪者提問壓力很大XDD
01/30 23:26, 1F

01/30 23:37, , 2F
要翻譯亞仁的話真的需要很多時間呢 XD
01/30 23:37, 2F

01/30 23:50, , 3F
這是真的....翻超久QQ 每一句都要想很多次XDDD
01/30 23:50, 3F

02/10 13:06, , 4F
亞仁真的很特別
02/10 13:06, 4F
文章代碼(AID): #1F9LPdn6 (Korea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