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冷門漢末三國戰役:高幹之野望之河東之亂

看板Koei作者 (可樂怪)時間5年前 (2019/01/14 21:38), 5年前編輯推噓24(2403)
留言27則, 2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AN 看板 #1SF91KZB ] 作者: colamonster (可樂怪) 看板: SAN 標題: [心得] 冷門漢末三國戰役:高幹之野望之河東之亂 時間: Mon Jan 14 21:36:17 2019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秋,壺關的土牢。 賈逵死期將至。 雖然說由絳邑父老捨命相救,賈逵才得以不在城破之日就人頭落地, 但是他那完全不合作的態度還是徹底激怒了袁軍主帥郭援。話說回來也是啦, 既不肯向郭援下跪叩頭,還直接嗆對方: 「我只聽說過我們家王太守,鎮守河東已經好多年了, 敢問閣下算哪根蔥,要我給你磕頭?」這個態度怕是連號稱雍容大度的袁紹都受不起, 何況是個性急躁剛愎的郭援。因為太多人說情,郭援於是暫時把賈逵關進壺關的地牢中, 還用車輪死死壓住門口,再派人嚴加看守。以土牢的環境,即便郭援不特意派人殺他, 悶也悶死了賈逵。眼看求生無望,賈逵仍然不改他傲然的態度,開言嗆外面的守衛: 「我看這地方都沒有夠有種的人了,就這樣讓一個義士死在這裡!」 外頭當然沒有回應。 賈逵大概也不奢望會有回應。 甚至他根本不奢望會有人聽見他最後這段嗆聲。 但的確有人聽見了。 當晚,賈逵被人救出地牢。 賈逵雖然脫險,但他沒有時間休養生息,因為目前河東郡的形勢已經危如累卵。 河東郡地處司隸北邊門戶,東連并州、西接雍涼,是一塊重要的戰略重地, 如果河東被袁氏拿走,與關右諸將連成一氣,屆時很可能函谷關以西都非國家所有。 而這一次,并州牧高幹的攻勢的確夠犀利, 目前統領關中軍的鍾繇,極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 當初袁紹平定河北的時候,他將河北四州,分給了四個子姪輩, 說是要「觀諸子之能」。這其中, 袁譚、袁熙、袁尚都是自己的親兒子,日後的可能接班人選, 分到一州並不奇怪;但是身為外甥的高幹,居然可以跟三袁同列,也獨領一州, 這就代表了袁紹對這個外甥的另眼看待。高幹字元才,出身名門陳留高氏, 謝承《後漢書》稱高幹「才志弘邈,文武秀出」,在袁紹謀奪冀州時, 高幹就大加出力,與其餘親袁名士一起製造輿論,遊說韓馥讓出冀州。 雖然史書並沒有清楚記載,高幹在這之後有些甚麼功勞, 不過就如前述,身為外甥的他能被袁紹如同自己兒子一般看待, 應該也可以說明他是袁紹特別看好的子姪輩之一員。 高幹自己也沒有忽略他被袁紹特別看重的事實, 甚或他自己把自己視作跟三袁並起並坐的地位, 當袁尚被曹操徹底擊敗北逃之時,牽招曾經力勸高幹接納袁尚合力抗曹, 高幹的反應是悍然拒絕,並且甚至試圖殺害牽招。 當然這可能跟他當時仍算帳面上臣從曹操有關, 但從他後來的反應來看,高幹應該已經有自立的野心。 不過高幹雖然自視甚高,但在他人的眼裡,高幹未必真有支持他野心的才幹。 名士仲長統拜訪高幹,高幹待之甚厚,但末了仲長統給高幹的評價是: 「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高幹不太高興。 建安七年時,袁紹已死,袁氏兄弟的紛爭雖然底部暗潮洶湧,但還沒有完全浮上檯面。 而曹操挾官渡、倉亭勝利之勢,並趁袁紹新死之機,發兵黎陽, 竟然沒討到便宜,吃了個敗仗。 高幹沒有錯過這個機會,馬上反過來發動一波對河東的攻勢。 首先,高幹以自己為餌,與南單于匈奴呼廚泉合流,進據平陽。 案:呼廚泉是於夫羅之弟,於夫羅曾經跟袁術聯手,結果被曹操打的飛飛,只得投降, 興平二年(195)去世,由呼廚泉繼任汗位,顯然並未記取兄長的教訓。 平陽有警,身為司隸校尉的鍾繇自然不能坐視,率軍北上平亂。 但是鍾繇還沒有攻下平陽,郭援斜裡插入一軍,一舉攻下了賈逵守備的絳邑。 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那一段故事。 把故事回到賈逵身上。剛從險境逃出來的賈逵,現在正緊張地計算雙方情勢。 眼下鍾繇軍的情勢非常危險。被攻陷的絳邑就在平陽南方,在汾水的東岸, 如果郭援溯汾水往西打,一路打下皮氏,鍾繇軍就會被徹底包圍,直接當作餃子吃掉。 好在賈逵上任時路經皮氏,完全認識到皮氏的戰略重要性,在絳邑被圍之前, 先派人快馬加鞭趕往河東郡首府安邑,讓郡政府先派人占住皮氏, 但光這樣還不夠,賈逵必須拖延郭援的進軍速度,讓皮氏的守軍做好準備, 賈逵被囚這段時間,探知郭援的軍師名為祝奧(!),行軍作戰大小事皆由此人負責籌畫, 於是賈逵開始跟祝奧鬥智,成功的拖住了郭援的腳步七天, 等到郭援想要進攻皮氏,皮氏已經戰備妥當,無懈可擊。 賈逵成功的幫鍾繇穩住後路,就輪到鍾繇要解決當前的問題了: 是否撤除對平陽的包圍,南下回防?鍾繇考慮之後,否決了這個提案,決定原地迎擊郭援。 鍾繇所持的理由是:如果沒有打下平陽就撤退,給天下的訊息是「曹操軍敗北」, 這樣本來就暗中勾結袁氏的關中諸將,會一口氣的倒向袁氏, 到時候鍾繇等人就是腹背受敵,有家歸不得。 如果在平陽原地等待郭援,以鍾繇對這個外甥的了解,他會硬是渡過汾水來攻; 這樣就有可能在他渡河之時一口氣打敗他。 從戰略局勢上還可以再幫鍾繇找幾條理由。首先,平陽的高幹、呼廚泉聯軍還在, 鍾繇這時解圍撤退,很可能會被高幹從後追擊,而在前方又有郭援軍的壓力下, 鍾繇非常可能無法全身而退。如果在平陽郊外迎擊郭援, 因為鍾繇軍與平陽都在汾水西岸而郭援在汾水東岸,不管如何郭援勢必要渡過汾水, 就比較難與平陽守軍聯成夾擊之勢,鍾繇時機抓準就能各個擊破。 除此之外鍾繇還有另一張王牌可以讓他在平陽好整以暇的迎擊郭援, 而不擔心被高幹跟郭援兩面夾擊──馬超的一萬餘涼州兵。 作為關中諸將中領頭的勢力,馬騰這幾年對韓遂的戰爭可能並不順遂, 以至於本來陰與袁氏結盟、首鼠兩端的他,經張既、傅幹威脅要抽走曹操軍的援助, 馬上就乾脆地站到曹操一方,派出馬超、龐德率領的一萬餘援兵與鍾繇會合: 蓋袁氏畢竟是遠水,失去了曹操就近的支持,對馬騰來說可能是生死攸關的事。 有了馬超這一支一萬餘的機動部隊,鍾繇可以用本軍阻擋高幹與呼廚泉的攻勢, 而用馬超來突襲正在渡河的郭援。 會戰結果一如鍾繇所料,勇悍又輕視叔父的郭援,仗著自己兵鋒正盛, 不顧部下反對,悍然渡河攻擊鍾繇, 結果遭到馬超等人迎頭痛擊,大敗虧輸,自己也被龐德斬殺。 失去了郭援這一支主力軍之後,高幹判斷再戰也無勝算,承認失敗, 與呼廚泉一起「投降」曹操。第一次河東之亂由曹操軍的勝利結果拉下帷幕。 還得回頭講一下賈逵。賈逵被救出的時候,並不知道是誰救他的。 戰後清理戰場,賈逵終於得知他的救命恩人身分──此人名喚祝公道(!),河南人氏。 當日他路經賈逵的土牢前,聽到賈逵臨死那一句嗆聲,大為感慨, 覺得不能讓此人死於此處,於是夜裡暗地把賈逵救出土牢,並未留下名姓就離開了。 他與賈逵再重逢之時,兩人身分已然逆轉,賈逵是救郡抗敵有功的功臣, 祝公道則是身犯國法、將要執行死刑的死囚。同為熱血俠腸漢子的賈逵, 當然拚了命要救自己的恩人,但是國法之前,賈逵終究無能為力, 最後他能做的,只有為祝公道服喪致哀而已。 問題來了:祝公道,到底是否就是那個郭援的軍師祝奧? 史書從未明言。後世學者也只能或疑這兩人是同一人。 歷史在這邊又給了眾多小說家一個大大的遐想空間。 試想若是祝奧就是祝公道,這是多高的戲劇性,多麼造化弄人的情節, 絕對可以拿來寫作一本精彩的短篇歷史小說! 祝公道與賈梁道彼此愛恨交織、互相糾纏的人生, 若給對的作家執筆,豈不能讓眾多歷女如醉如痴....扯遠了。 不過論史,我們終究只能存疑。 高幹經歷這次慘痛的失敗,但並沒有放棄野心, 接下來的幾年中,他不參與袁曹之間的戰爭,坐看袁氏兄弟一一敗亡, 一邊暗中積蓄力量──建安九年(204),也就是第一次河東之亂僅僅兩年後, 依照牽招的說詞,并州「帶甲五萬」──即便有誇張,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數字。 再過一年,也就是建安十年(205),曹操為了徹底剷除袁氏兄弟, 發兵北征烏桓,大本營空虛──這是高幹的第一個機會。 同時,河東郡再起波瀾,這是高幹的第二個機會,兩個機會,湊成第二次河東之亂。 河東太守王邑,字文都,北地泥陽人,是個老江湖了, 前面賈逵嗆郭援中所稱的王太守就是他。 在李郭之亂時,獻帝出逃,暫住安邑,王邑抓準時機奉上金帛, 因而受封列侯,並加封鎮北將軍。 ....雖然那個時候朝廷飢不擇食,阿貓阿狗都能封個列侯, 拿個鵝卵石刻的印爽歪歪的當官, 但王邑不同於那些同樣受封卻曇花一現的白波賊同僚, 日後曹操上台他照樣當他的河東太守, 紋風不動,他在郡聲名也十分兩極, 他要走的時候史書稱百姓「戀(王)邑」,看似官聲十分好, 但同時鍾繇也參他「巧辟治官,犯突科條,事當推劾,檢實奸詐」,兩邊結合起來看, 王邑這人就是個河東最粗的一尾地頭蛇,而且已經有升級成河東王的跡象, 東漢曹操政府當然不希望他真的升級成河東王, 袁氏勢力還在之時尚要借助他守護河東不能輕動, 當河北已經粗略平定後,曹操遂下決心把他調走。 做了十幾年的河東扛霸子,王邑當然不高興自己從自己的地盤上被拔走, 但是他畢竟看了十幾年風風雨雨世事變遷,胸中甚有分寸,衡量情勢之後, 最後還是決定摸摸鼻子回許都報到。但是王邑願意配合,他底下的人卻不樂意了。 這些人跟著王邑在河東吃香喝辣十餘年,現在老闆走了,新來的長官必有自己的人馬, 不一定會給這些王邑舊人甜頭吃。 於是這些人以衛固、范先為首,決定保衛自己既得利益優先, 上表中央請求王邑留任,一邊暗中聯絡高幹預留後路。 除了河東之外,弘農也出亂子。建安十年的一件大事,黑山賊張燕以十餘萬眾投降曹操。 張燕跟袁紹相拒十餘年,勝少敗多,當曹操取代袁氏君臨河北, 張燕一來毫無幫助袁氏的義理,二來他跟曹操本來也有親交,三來他沒有笨到硬撼曹操, 闖蕩江湖十餘年,該是金盆洗手時,張燕決定歸降中央。 但是如同王邑一般,張燕願意投降,不代表所有黑山軍都願意投降, 更何況黑山軍的組織更鬆散。 如果大家對黑山軍那一堆亂七八糟的名字,甚麼左髭丈八甚麼張牛角有印象, 這裡要說的就是其中一人──張白騎,他的名字得來於他常騎白馬, 這時他有一個更正式的名字,叫做張晟。 張晟不同於張燕,過慣了自在日子的他不願意被曹操節制, 率領萬餘兄弟南下,與弘農太守張琰合流,於澠池、崤山一帶為寇做亂。 曹操的遠征不在家以及河東、弘農的這兩股亂事再度點燃了高幹的野心。 高幹馬上再度掀起對曹操的反旗,在上黨殺死曹操派來的地方官吏後, 率軍入侵河東郡的濩澤,同時連絡張白騎攻打東垣,再派出一支部隊奇襲鄴郡。 高幹這次遍地開花的打法,較諸第一次他進攻河東,還更有威脅性, 第一次河東之亂的範圍僅止於河東郡北部地區,還未傷及大動脈, 這一次是包括弘農郡與河東郡郡治安邑在內,全都脫離曹操掌控, 一下子切斷了許都與長安的聯繫,因此曹操當然不能等閒視之。 曹操的第一步是:在淪陷區內安排釘子,拖慢高幹的腳步。 第一根釘子是受荀彧推薦,新上任的河東太守杜畿,他走馬上任之時, 衛固、范先還沒有公然扯旗造反,表面上還在等中央對他們希望王邑留任的請求的答覆, 所以杜畿判斷他們──至少他的老相識衛固,不會敢就這麼殺了朝廷命官, 於是坦然上任。衛固范先當然不歡迎他來,本來擺了幾千人在堵住茅津不讓杜畿渡河, 杜畿換從弘農渡河,像沒事人一樣的上任了。 衛固范先一下傻了眼,這下拿這位「長官」怎辦呢? 范先是武鬥派,先殺了三十多名倒楣的郡吏立威給杜畿看,但是杜畿眼皮也沒眨一下, 范先想乾脆一不作二不休宰了杜畿,果然不出杜畿所料,被衛固擋下來了: 衛固跟杜畿是青梅竹馬,有點像曹操跟袁紹的關係,兩邊以互嗆為樂, 有一次杜畿直接嗆:「仲堅(衛固字),我有一天一定當河東太守。」 衛固提起衣服直接回嗆:「你做夢啦!」沒想到今天,杜畿的預言成真了。 杜畿接著假意把權力都讓給衛、范二人,取得二人信任後, 暗地裡布置,一邊阻撓二人出兵,一邊分散二人兵力部屬, 同時在外布置自己信得過的人馬, 亂事一起,杜畿馬上糾合四千多人,據縣城固守。 另一根釘子不是曹操有意事先安排的,但也發揮了釘子的功能, 就是上次大亂中逃出生天又立大功的賈逵。賈逵當時當澠池縣令,按例要前往拜會長官, 但他不知道他的長官張琰當時已經跟張晟、高幹結盟,要造反了。 賈逵一見張琰,發現又入了賊窩,要跑已經來不及,就乾脆假裝自己人,幫張琰謀劃, 找了個藉口跟張琰說要借兵回縣修城,城修好了拒城固守──不是擋曹軍,而是擋張琰。 當然光靠這兩根釘子是不能收復河東跟弘農,曹操必須要有其他積極的軍事做為。 首先他讓樂進、李典率軍攻打壺關,直取高幹老巢, 面對弘農與河東的亂事,曹操祭出上一次河東之亂的法寶: 請張既聯絡馬騰,派援兵入關平亂。 至於高幹派出奇襲鄴郡的部隊,被荀彧三哥荀衍看破,打了個全軍覆沒,這一路毫無威脅 。 當高幹開始侵攻河東,在河東、弘農的兩根釘子就發揮了作用, 高幹聯合衛固、范先以及張白騎的軍隊猛攻杜畿,但無法打敗杜畿, 轉而掠奪其他縣,各縣早已堅壁清野,所獲不多。 在這進退不得的時候,張既、馬騰的關中聯軍與樂進、李典軍同時殺到, 高幹必須確保老巢,只能丟下了弘農河東的叛軍聯合回救壺關; 剩下的衛固、范先、張晟等人不是雍涼鐵騎的對手,一戰潰滅,盡數伏誅。 高幹逃回壺關,仗險死守,樂進、李典久攻不下,到了明年曹操看打不開局面, 索性親自出征,還帶上曹氏頭號大將曹仁從征。面對曹操親自帶領的明星團, 高幹終於頂不住壓力,棄城出逃,逃往老相好呼廚泉處求救, 但呼廚泉記取上次教訓不願意再跟曹操敵對,把高幹攆了出來, 高幹仍不死心,想逃到劉表處東山再起,但半路就被上洛都尉王琰逮住,斬首示眾。 高幹的野望到此告一段落。平心而論,高幹的戰略實際上還不錯, 兩次河東之亂都對曹操造成相當的威脅;但是曹操的人才庫實在太厚, 關鍵時刻都會有「超級郡吏」跳出來拯救局面,像是賈逵、張既、杜畿, 這些人後來都變成一方大員,反觀高幹的主力戰將, 郭援就是個腦衝人(雖然從他為鍾繇外甥來看,很可能與郭嘉同族,同屬穎川郭氏), 衛固根據杜畿的評價是「多計而無斷」,而實際表現上也看不出多計在哪; 張白騎毫無反應就是個普通黑山賊,雖然不知比起能硬撼呂布的張燕戰力如何, 但是顯然不是馬超、龐德等涼州鐵騎的對手。從這邊還可以申論的另一點就是, 高幹雖然陰與關右諸將結盟,但是從來沒有得到關右諸將的真正支持, 以至於一論及切身利害問題,馬騰馬上倒到曹操一方去, 而兩場河東之亂,高幹對於馬家軍都毫無辦法。 從以上這幾點來看,仲長統「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的評價, 其實也算滿準確的。 經由這兩場河東之亂,曹操終於鞏固了長安──洛陽之間的交通幹道, 並且一並平定了并州。沒有了北方的後顧之憂, 曹操也終於得以認真的處理關右諸將的問題──第一件著手的措施, 就是擺開大陣勢,把滿臉不情願的馬騰一家迎到許都去。 當然這件事其結果是引發另一場差點動搖關中的大亂,就是曹操沒想到的了。 == 這一篇本來是想作為弱小君主武將補充包:高幹篇發表的, 稍帶補充一點張燕篇沒提到的部分。 不過弱小君主武將補充包系列已經有有志之士接手,並且寫得頗為帶勁, 我就不好掠人之美,就乾脆另起爐灶了。 弱小君主武將補充包系列日後我也可能用其他形式在寫一些吧, 不為人知又有意思的三國武將還不少,只是他們未必在弱小君主底下罷了。 這一個主題我日後也希望能發展成系列,只是我對戰史算是外行, 可能也得請高手幫忙指點就是了。 以上,謹以此紀念那些史書不載、小說家不愛、遊戲公司又不青睞的三國人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4.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47472980.A.8CB.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olamonster (1.171.4.84), 01/14/2019 21:38:53 ※ 編輯: colamonster (1.171.4.84), 01/14/2019 21:39:36

01/14 22:30, 5年前 , 1F
01/14 22:30, 1F

01/15 00:42, 5年前 , 2F
01/15 00:42, 2F

01/15 01:11, 5年前 , 3F
01/15 01:11, 3F

01/15 08:06, 5年前 , 4F
寫得好精彩!推
01/15 08:06, 4F

01/15 08:13, 5年前 , 5F
好 姆咪
01/15 08:13, 5F

01/15 09:33, 5年前 , 6F
高幹我關注超久的啊,新君主強力推薦人選
01/15 09:33, 6F

01/15 10:04, 5年前 , 7F
精彩!
01/15 10:04, 7F

01/15 11:21, 5年前 , 8F
01/15 11:21, 8F

01/15 12:09, 5年前 , 9F
好文阿 真好看! 推
01/15 12:09, 9F

01/15 18:18, 5年前 , 10F
寫得挺帶勁
01/15 18:18, 10F

01/15 18:27, 5年前 , 11F
推推
01/15 18:27, 11F

01/15 20:06, 5年前 , 12F
高幹:感動 QQ
01/15 20:06, 12F

01/15 21:38, 5年前 , 13F
推+1 一時還沒看清楚,想說張琰這個人怎麼和高幹聯手,後來又
01/15 21:38, 13F

01/15 21:39, 5年前 , 14F
把高幹斬了,原來是不同人,斬高幹的是王琰
01/15 21:39, 14F

01/16 11:37, 5年前 , 15F
推推推
01/16 11:37, 15F

01/16 12:10, 5年前 , 16F
精彩推
01/16 12:10, 16F

01/16 22:13, 5年前 , 17F
好看
01/16 22:13, 17F

01/17 10:00, 5年前 , 18F
01/17 10:00, 18F

01/17 16:58, 5年前 , 19F
01/17 16:58, 19F

01/17 20:36, 5年前 , 20F
推可樂怪大大好文
01/17 20:36, 20F

01/17 21:48, 5年前 , 21F
01/17 21:48, 21F

01/18 23:35, 5年前 , 22F
太精彩啦 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01/18 23:35, 22F

01/20 20:12, 5年前 , 23F
push
01/20 20:12, 23F

01/28 10:12, 5年前 , 24F
真讚!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01/28 10:12, 24F

01/30 23:11, 5年前 , 25F
01/30 23:11, 25F

02/21 15:15, 5年前 , 26F
寫得很精彩,馬騰應該是自願去許昌退休的
02/21 15:15, 26F

02/21 15:16, 5年前 , 27F
馬騰真不想去曹操那時也不會武力征討
02/21 15:16, 27F
文章代碼(AID): #1SF93kb- (Ko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