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被時代拋向後方,基隆港西岸的最後遺民

看板Keelung作者 (....)時間8年前 (2016/06/13 21:23), 編輯推噓14(173101)
留言121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twreporter.org/a/keelung-port-west-coast 被時代拋向後方,基隆港西岸的最後遺民 文/張子午 攝影/曾原信 迫遷與抗爭事件,近年在全台各地此起彼落。 基隆市日前推出建港130年系列活動之際,歷史悠久的基隆港西岸,已遭連根拔起的空蕩 聚落中,一間即將被強制拆遷的雜貨店,正在為居住權做最後的抵抗。看似微小的個案, 卻已映照出城市轉型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連續不斷的圍牆隔開港口與城市,坐在基隆港西岸碼頭邊的雜貨店外,看不見海,巨大的 郵輪緩緩移動,在狹窄逼仄的基隆港灣中益形巨大,眾人拿起手機對著飄移的城堡,有人 認出那是航向沖繩的黃金公主號,「一天到晚經過,看到都不想看啦!」老闆娘邱暄琳說 。 基隆的郵輪航次已占全台近9成,成為台灣不折不扣的國際郵輪母港。當國際商港功能被 台北港取代,貨櫃量年年遞減之時,市政府和港務公司熱烈擁抱郵輪觀光的商機,期待翻 轉沈寂已久的港口發展。但港邊有許多事物仍頑固地停留在過去,未被滔洗而去,比如空 蕩的貨櫃碼頭、靜止的橋式起重機,以及這間佇立西16號碼頭邊超過一甲子的雜貨店。 聯結車駕駛進出自取飲料如入自家客廳,等待泡麵的時候加入談話,中風的老母親邱林貴 美靜靜坐在儲藏室一角,剛放學的小女兒與狗兒追逐穿過圍坐的大人,尋常不過的柑仔店 風景,卻已不再理所當然。這些日子以來,聚在店門口的人變多了,空氣中瀰漫著不安與 焦慮,討論、揣度、等待。 經過2次暫緩執行,5月中是拆屋還地的大限之日,怪手並沒有開來。但以邱暄琳母親為名 的「貴美雜貨店」,已被決定未來。 基隆地方法院在2012年7月17日判決定讞,被告邱林貴美因占用土地、欠繳租金,應將位 在基隆市中山區中山三路109之1號的建物──即雜貨店及三代老小的居所拆除,返還原告 交通部航港局,此外還要繳清積欠之租金與罰鍰,以及負擔90%的訴訟費。 「無法想像,從小到大出生成長的家,會遇上這種事。媽媽在2004年中風前,一切都很安 穩,我回來後不久,哥哥因病往生,為了這個家,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碰、到處鑽,將 近10年,不知道什麼叫睡得安穩,每天都一直在想,要怎麼去救這個阿嬤時代留下來的『 祖厝』。」 夢幻的童年盛景 隨自由市場被拋向時代後方 「從2007年發現沒收到繳租通知起,我們一而再、再而三透過各種管道表達想要補繳租金 的意願,跟傻瓜一樣跑來跑去,真的是束手無策。」邱暄琳說。 根據2014年基隆市統計年報,基隆市公有土地占57.08%。相較全國公有土地約佔6成,比 例或許算不上特別高,但由於基隆94.22%的面積為山坡地,發展腹地有限,與市區緊鄰的 港區周邊,在具有特別法位階的《商港法》令旗底下,幾乎全被劃為港埠用地,地主直屬 中央:交通部港務局(後於2012年改制為航港局與港務公司)。 長久以來,許多住在其上的住戶無土地所有權,必須每年繳租金給港務局,基隆港西岸的 馬路,包括貴美雜貨店一家到山坡上大片土地,皆是如此。每到夜裡,斗大的KEELUNG地 標在虎仔山上亮起,蜿蜒而去的山腳下,益加墮入黑暗與沉寂,卻曾經充滿熱鬧的生機。 「小時候這邊住很多人,每一戶都有好幾個小孩,一家人就住在3到6坪的房子,18號碼頭 的小孩、山坡上的小孩都會跑來一起玩,一、二十個跑不掉。每一家都是貼近的,從不鎖 門,可以躲貓貓進別人家裡,還會自己做火把去防空洞探險,大哥哥常在後面嚇我們,有 鬼啊!」 講起過往的回憶,邱暄琳展開笑顏,還有曾經在眼前出現過的新奇事物:門前運送米糧的 鐵軌、港邊的酒吧、船員寄放店裡的舶來品、紅通通的美國蘋果??,儘管以現在的眼光未 必稀奇,但無憂無慮的時光,將童年鍍上一層夢幻般的色澤,那正是上世紀台灣經濟起飛 最蓬勃的70、80年代,基隆港站上世界第7大貨櫃港的盛世。 曾幾何時,全台各地以及戰後的外省移民來到繁榮的港口討生活,最高峰時,基隆港曾有 高達6,300多位碼頭工人,其中許多在西岸碼頭旁自造屋舍,安家落戶。至今中山區重要 的信仰中心聖安宮,即是在1958年由來自大甲的碼頭工人,從鎮瀾宮迎回媽祖分靈奉祀。 隨著1990年代民營化的浪潮,失去了工會羽翼的碼頭工人,遠遠地被高唱自由市場競爭的 時代拋向後方;往昔熱絡的聚落,亦隨著港務局陸續要求居民搬遷,一個接一個灰飛煙滅 。 所有權至上的法庭前 無處為家 當離開童年歲月的邱暄琳,懷著夢想離家,進入大都市邊緣的紡織廠當女工,經歷了一段 不順遂的婚姻生活後,帶著3個孩子返回益發邊緣的故鄉,接手雜貨店營生,看顧母親同 時養兒育女,企盼著能夠溫飽的平凡生活,嚴酷的現實卻洶湧襲來。 2006年,哥哥的後事告一段落後,她赫然驚覺,遲遲沒有收到以往港務局定期寄來的繳租 通知單。她和姐姐開始在不同的公務單位間奔走詢問,從里長、議員、立委,能請託的關 係全部找遍,為的是想知道,到底租金該繳給誰? 聖安宮管委會總務委員王克樸,當年擔任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時,曾陪著邱家人跑流 程,「以往我們都跟港務局每3年打一次契約、每年分2次繳,2006年時,部分土地被撥給 國有財產局,可能是行政手續的問題,有些住戶沒收到繳租通知。當時我跟邱小姐去國有 財產局問,他們說土地沒有移交,無法收錢,又到港務局財產科,答覆說回去等通知,之 後便不了了之。」 沒想到奔波了4、5年,最後等到的結果,竟是在2012年被告上法院。開庭時,邱家備齊一 切能證明「家之為家」的檔案:包括母親細心保存下與港務局過去10年的完整租賃契約、 父親邱俊慧在1975年申請的門牌號碼、1960年代阿嬤邱陳寶申請的香菸攤販與代售公車票 的許可證,除此之外,從基隆市稅務局的房屋稅籍紀錄,清楚載明房屋原始建造日期為 1953年。 「當初被告時,妹妹說可以問朋友,所以沒請律師,沒想到因她在外地,搞不清楚家裡狀 況,狀子裡寫說『疏忽未繳』,事實上是根本沒收到通知,以往每年9月都會寄來的單子 都有保存下來,證明我們不是不繳。」邱暄琳強調。 一幅家族三代為生存打拼的身影,從白紙黑字的資料隱隱浮現。但邱暄琳沒有請律師,和 妹妹自擬的民事答辯狀,只能口語化的敘述著因遭逢母親中風、原接手雜貨店經營的哥哥 往生等變故,疏於注意導致欠租,在法庭上完全沒有辯解或反駁的作用。 法官依照租賃契約第2條:「承租人如有意續租,應於租期屆滿前3個月內,申請換約續租 ??逾期未換約者,即為無意續租,土地由出租機關收回」,且所占土地已為「道路用地」 與「機關用地」,依法不得作為出租標的,從而認定被告得依民法767條第1項拆屋還地。 港口政企分離 切割政治與發展責任 透過聖安宮的介紹,律師龔瑩斌曾在去年協助此案,「他們從1997年7月1日到2006年6月 30日的租約都有,也按期繳納。我納悶的是,2006就出現問題的話,為什麼沒有任何文件 通知?一直拖到2012年5月4日,航港局突然提出拆屋還地的民事訴訟準備書狀,當作解約 公文書。坦白說,這種手段不很正當。」 「判決敗訴後,法定的20天內沒有向法院提出異議,幾乎註定這已是個『死案』。」龔瑩 斌說,但他仍然「死馬當活馬醫」,在今年4月12日向民意代表及各相關單位提出「緊急 陳情書」,除了訴諸數代人長期居住使用的事實、雜貨店在基隆港西岸的空間意義,以至 於如今一家老幼僅有的棲身之所,他更質疑,「港務局有核發並送達2006年7月1日到12月 31日的租金繳納通知書,代表租約仍是存在的,何以在7月4日逕於其帳上予以沖轉?」 這期間的租金繳納通知書,即為邱家因故未繳的時間點,從7月1日到7月4日才短短4天, 下半年度都還沒過完,竟然就將帳單沖銷,其用意實在啟人疑竇。 龔瑩斌並發現,貴美雜貨店占有的土地部分為道路用地,其所涉及的幾個都市計畫或道路 變更案,在1955、1991、1997年均早已完成,現在並沒有非拆不可的公益使用與急迫性, 「既然這樣,何苦要跟老百姓過不去?」 在對貴美雜貨店提出訴訟的同年2012年3月,台灣港口體制正經歷一次戰後最大的變革, 港務局以「政企分離」原則,改制為「航港局」與「港務公司」,以組織再造提升效能, 將以往同一政府單位的權責切分出來,政策規劃由交通部下的航港局負責,港務公司僅接 受前者委託,以營運管理為目的。 民營化後,到底為港埠業務增加多少競爭力,或可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但此一制度使得發 展建設與重要決策由遠在台北辦公室的航港局負責,理應更了解城市動態、實際掌握港口 的基隆港務分公司,以追求績效為主要目標,不需面對政治責任。 「用民事處理已經算還好了,若以竊佔國土告發,他們還要負擔刑責,」基隆港務分公司 港務長高偉凱表示,「由於財產管理是航港局,怎麼處理我們不方便去講,但據我了解, 周邊二十幾戶通通已經拆掉,貴美雜貨店有什麼理由要求法外開恩,繼續留在那個地方? 之前那裡最早是賣公車票的,現在沒有以前那種車票,票亭功能早已不再了。」 新聞角落單一個案 悄無聲息在結構中四散凋零 當迫遷議題近年來在全台灣烽火遍起,這片離台北車程約40分鐘的港口區域,幾乎悄無聲 息地一片片剝離。每隔幾年就有的違占戶拆遷案,透過新聞媒體看起來只是一小角的個案 ,可是對當地居民而言,這幾乎是港務局有系統的「各個擊破」。 「十幾年來,我們中山區從中山一路到四路被強制拆遷的住戶數不勝數,一下這邊一下那 邊,當住戶疏於留意合約或租金時,便用化整為零的方式發起訴訟,沒安置措施也不賠償 ,港務局收回去也沒有好好規畫使用,以前很多住戶住在這裡的時間甚至比國民黨遷台還 早,根本是『乞丐趕廟公』!」基隆市議員施世明說,他的老家位在18號碼頭旁的中山三 、四路一帶,整個聚落也被強制搬遷,廢棄房舍仍閒置至今。 「18號碼頭旁曾有一、兩百戶,以前從山上走去上學都會經過,賣菜賣肉的市集、柑仔店 等應有盡有,雖然說人家房子不好,最起碼是個狗窩,結果把原住戶趕走後,轉租給業者 堆雜物,其他大部分的地方雜草叢生,根本沒有用處。」王克樸說,隨軍隊撤退來台的父 親於1953年落腳基隆港西岸的聯勤彈藥庫旁,由於捨不得離開自小生長的地方,他後來在 附近購置房產定居,親眼見證周遭的變化。 除了少數為都市計畫的徵收,中山區大部份的拆屋還地案都跟積欠租金有關,如貴美雜貨 店今日面臨的困境,反映出不諳法律的弱勢族群面對不對等的契約關係時,或早或晚都因 「個人疏失」被遠遠拋離視為故鄉的家。 一位原住在中山區仙洞里,不願具名的住戶表示,3、4年前連同附近十幾戶人家,因長期 與港務局無租賃關係,也被以欠繳租金為由強制拆遷,離開50多年的家,有人因此自殺, 有人得了憂鬱症,有人流離失所,成為社會版無數的「個案」之一。 當欠租已成事實,在所有權至上的終極價值底下,法庭不必去理解為何沒主動續約甚至無 合約、為何沒收到繳租通知、為何公部門沒有任何回應??,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構,讓這群 碼頭勞動者的後代,落入如此這般境地?隨著聚落四散凋零,幾不可聞。 「港務局都用類似的手法,有的人家已經在這裡七、八十年了,要回土地的時候,完全不 跟地方、里長溝通,直接發起民事訴訟,等到法院強制執行時,我們才知道,根本什麼辦 法也沒有。和平里以前有一、兩千戶,現在剩不到200戶,港務局真的對我們傷害太多! 」和平里里長張和妹說。 她跟王克樸是鄰居,1994年港務局開放價購一批房舍時,從轉手的職員中買下現在的住所 ,是周遭少數擁有土地所有權的住戶。這片位在貴美雜貨店後方,沿著山坡而建的「高遠 新村」,從日治時代起便是築港官員的宿舍群,戰後持續作為港務局員工宿舍,並增建上 百戶二到四層的水泥樓房。 日治木造建築腐朽沒人管 「海景第一排」建案卻正要開工 僅僅只是一條不算長的上坡路,但對於住在山下的邱暄琳來說,「高遠新村的小孩子跟我 們比較格格不入,好像比較會讀書、比較有人文氣息、看起來『蓋高尚』,所以不太會和 他們玩在一起。」 隱形卻真實的社會階級,隔開山上山下分屬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前者是保守、家教甚嚴 的公務員,後者則日夜身處港邊濃烈的勞動者氣息,兩條平行線,隨著基隆港由盛而衰, 人去樓空後,皆走上相似的廢棄命運。 除了王克樸與張和妹家所在的72戶兩層樓平房外,現在的高遠新村放眼望去是一片廢墟般 的景象,整排四層樓職員宿舍在2006年全數搬遷後,閒置至今,「遊民和吸毒的都跑進去 ,變成社區的治安死角,所有的鋁窗通通被他們拆走拿去賣。」王克樸說。 而日治時期官舍在風吹雨淋下腐朽不堪,原因不明的「自燃」更加速這些木造建築的消失 ,其中規模最大的「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官舍」於2006年被公告為基隆市歷史建築,在鐵皮 圍籬後持續塌陷,主管機關基隆市文化局多年來複述著「已請管理單位基隆港務分公司積 極推動對歷史建物的維護重整」。 在港務公司放任文資建物毀棄的同時,山坡上臨港口的一塊地則被建商圈起,準備在過去 日式宿舍地基上動工,蓋起地上七層地下一層的「海景第一排」住宅。基隆在地畫家王傑 無意間發現5月1日的開工告示,在4月中發起「誰的高遠,誰的新村──搶救高遠新村文 化資產座談會」,吸引許多關注基隆文史的民眾共同參與。出席市民熱絡地從都市計畫與 文化資產等面向,討論如何能在開發之手即將來到基隆西岸的此刻,保有完整歷史地景, 反映出基隆人近年來追求城市記憶與文化認同的渴望。 高遠新村的日式宿舍群旁有一座「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紀念1920年代興建西16號碼 頭殉職的員工,說明了這個山頭上,曾經的居住者與紀念對象皆為參與築港工程的日人, 他們從1899年開啟的五期築港工程,奠定了基隆港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王傑在座談會中強調:「基隆市民的責任與光榮感從何處而來?這片連大多數基隆市民都 十分陌生的地區,就是個會讓人感到驕傲的地方,挖土機要是真的挖下去,應該會造成非 常強烈的情感傷害。」 在不屬於自己的土地上為居住權奮戰 山坡上,5月1日的開工日已過,起建海景住宅的挖土機還沒開來;山坡下,貴美雜貨店拆 屋還地的最後日期已截止,強制執行的怪手也尚未駛進,西16號碼頭邊的歷史與生存空間 ,在靜默的騷動中等待未知。 民間團體雞籠草根文教協會長期關注基隆基層文化與生活處境,去年接受文化部補助,進 行基隆港西岸傳統雜貨店的訪談工作,並出版《尋找巷弄裡的老風景──基隆港西岸柑仔 店ㄟ故事》一書,常務理事黃小陵觀察到:「我們訪查的12個店家大都隨著社區發展停滯 而日漸凋零,但獨獨貴美很有人氣,因為緊臨馬路,對面有一個很大的空地,且方圓3公 里內沒有其他的商店,使它成為聯結車司機上北二高前的最後補給站。」 每次前往貴美雜貨店採訪,總能碰見上門的司機表達對於即將被拆遷的不捨與憤慨,說到 激動處,有位司機甚至揚言要開車衝撞總統府。對他們而言,這裡不僅只是一間商店,而 是出門在外討生活的空檔,能夠安放疲憊身心的場所。移動的卡車司機取代消失的聚落居 民,在微不足道的小額金錢與貨物交易中,古早柑仔店難以言傳的人情味與社群感仍在流 動。 當去年得知強制執行在即,黃小陵以及人民民主陣線成員即積極發起聲援活動,以「居住 權優先於所有權」為訴求,協助搶救貴美雜貨店,並赴市政府與港務公司陳情,皆沒有得 到正面回應。 「幾年前在高雄旗津,也有一批居民被高雄港務公司要求拆屋還地的相似案例。」黃小陵 表示。去年底立法委員管碧玲就為此提案,表示旗津地區為高雄最早開發之地,許多世居 漁民由於不諳法令,從未登記土地所有權,長期飽嚐「有厝無地」之苦,其歷史地理的特 殊因素與背景,實非現行法律可以解決,要求交通部與港務公司暫停所有訴訟程序,直到 未來相關法令重新制訂後,再依法處理,以促進「住者有其屋」的公平正義。 5月18日透過立委蔡適應安排,貴美雜貨店一行人與航港局在立法院召開調解會議,席間 黃小陵即援引此一案例,但航港局方面明白表示,之前已拆了上百戶,貴美雜貨店是剩下 最後一個違占戶,「意思是,若不拆貴美,如何交待之前已拆了上百戶這樣的政策?官僚 之可怕由此可見!難道為了要掩飾不公不義的政策,還要再逼這一家人跳海嗎?」黃小陵 憤怒的說。法院執行處即將在6月15日前往鑑界的通知書,已在近日送到,「我們已做好6 月底要被拆的最壞打算。」她強調。 曾經屬於殖民者與勞動者的港邊聚落一隅,離去的前者在頹圮中漸被遺忘、從資本社會中 脫隊的後者被遠遠拋棄,留下來的人,在這個不屬於他們的時代與土地上,掙扎著落單的 腳步,仍在為最基本的居住權奮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140.2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eelung/M.1465824189.A.88F.html

06/14 03:06, , 1F
我竟然看完ㄌ
06/14 03:06, 1F

06/14 03:10, , 2F
這可以考國文閱讀測驗惹 重點是不該拆違建嗎
06/14 03:10, 2F

06/14 06:24, , 3F
聽說有的國家對於這種歷史性的聚落會承認它的居住權
06/14 06:24, 3F

06/14 06:37, , 4F
又是違建
06/14 06:37, 4F

06/14 06:57, , 5F
這類型的違建歷史因素佔了很大的一部分,以前沒人管,
06/14 06:57, 5F

06/14 06:57, , 6F
於是自己找個地方蓋房子,到了後來政府說自己的房子是違
06/14 06:57, 6F

06/14 06:58, , 7F
建,作何感想?
06/14 06:58, 7F

06/14 07:36, , 8F
感想就是佔了幾十年的便宜,很爽
06/14 07:36, 8F

06/14 08:23, , 9F
要付租金居然找不到人或單位負責收 這難道沒有問
06/14 08:23, 9F

06/14 08:23, , 10F
題嗎?
06/14 08:23, 10F

06/14 08:38, , 11F
反正拆的不是自己的家,說說風涼話倒也無妨,是吧?
06/14 08:38, 11F

06/14 08:45, , 12F
這不只住,還有營利耶,有沒有繳稅啊
06/14 08:45, 12F

06/14 08:53, , 13F
簡單的說政府要地挪作他用 缺錢想賣給財
06/14 08:53, 13F

06/14 08:53, , 14F
團或建商吧
06/14 08:53, 14F

06/14 10:57, , 15F
不是政府缺錢,是官員缺錢吧,賣掉才有回扣可以拿。
06/14 10:57, 15F

06/14 11:02, , 16F
又來了 這件事情不是一天兩天的沒處理好
06/14 11:02, 16F

06/14 11:03, , 17F
現在就來講這些 甚至還有人直接沒有根據就來說別人出於違法
06/14 11:03, 17F

06/14 11:03, , 18F
動機
06/14 11:03, 18F

06/14 11:06, , 19F
啊如果繼續訴諸情感 不去找個足夠的理由建立為什麼港務局非
06/14 11:06, 19F

06/14 11:06, , 20F
出租自己的財產不可
06/14 11:06, 20F

06/14 11:07, , 21F
啊還影射法院判決不公 我真的是覺得拆了也剛好
06/14 11:07, 21F

06/14 12:12, , 22F
不付錢在那邊搞這些有的沒得,趕快拆
06/14 12:12, 22F

06/14 12:47, , 23F
這作文寫的真好。夠寫實。結論是...
06/14 12:47, 23F

06/14 13:26, , 24F
程序問題好嗎?基隆特別多這種土地,1950-60年代,有許
06/14 13:26, 24F

06/14 13:26, , 25F
多來自東部以及中南部的人來基隆打拼,當時蓋房子也沒有
06/14 13:26, 25F

06/14 13:26, , 26F
法制化,就自己聚落,他們沒有土地權,像是信義區的山上
06/14 13:26, 26F

06/14 13:26, , 27F
,三坑火車站菜寮附近的房子都是如此,這種事情政府很棘
06/14 13:26, 27F

06/14 13:26, , 28F
手,但要處理的很細膩。
06/14 13:26, 28F

06/14 13:31, , 29F
要嘛就依規定程序,而不是不繳租金就拆,租政府的地便宜
06/14 13:31, 29F

06/14 13:31, , 30F
的要死,怎麼可能不租XD 但就有上一輩公務員便宜行事,
06/14 13:31, 30F

06/14 13:31, , 31F
這代的要依法行政遇到困難,或是有跟財團打點好的(二信
06/14 13:31, 31F

06/14 13:31, , 32F
『被送』不少的地)
06/14 13:31, 32F

06/14 13:32, , 33F
住在山邊或山區的可以看一下家裡的土地權狀,如果土地權
06/14 13:32, 33F

06/14 13:32, , 34F
不是自己的,那就是違建,將來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06/14 13:32, 34F

06/14 13:39, , 35F
很難說,我們親戚祖產在暖暖水源地,那邊有歷史背景
06/14 13:39, 35F

06/14 14:56, , 36F
還有以前原本應該是四線道,但因為居民違建變成雙線到的
06/14 14:56, 36F

06/14 14:56, , 37F
,這種的也有,例如祥豐街。這個問題真的要處理的很細膩
06/14 14:56, 37F

06/14 14:56, , 38F
,強行通過難免會聯想到東西,畢竟原文的地方是近年來要
06/14 14:56, 38F

06/14 14:56, , 39F
開發的地方。
06/14 14:56, 39F
還有 42 則推文
06/14 23:30, , 82F
寫了法官判決依據除了沒繳錢以外還有這塊地已經化為道路
06/14 23:30, 82F

06/14 23:30, , 83F
或是開發用地,為什麼自己忽略第二點只屁屁叫沒收到帳單?
06/14 23:30, 83F

06/14 23:30, , 84F
轉型正義也是保障你本來就有這塊土地的人,地就不是你的
06/14 23:30, 84F

06/14 23:31, , 85F
正義在哪裡?我不要租給你要開發還不行嗎?沒收到帳單的
06/14 23:31, 85F

06/14 23:31, , 86F
證據到底在哪裡,前面幾年有收據就代表後面沒收據的是他沒
06/14 23:31, 86F

06/14 23:32, , 87F
收到?你的問題點就是老弄些不重要的旁枝末節搞得好像被
06/14 23:32, 87F

06/14 23:33, , 88F
佔便宜的政府有什麼天大的錯誤一樣。講的最有力的說官員
06/14 23:33, 88F

06/14 23:33, , 89F
賣地是要收回扣的證據偏偏拿不出來
06/14 23:33, 89F

06/14 23:34, , 90F
拆過本來就不該在那邊的違建還要這麼多事這麼多年,還得被
06/14 23:34, 90F

06/14 23:35, , 91F
沒證據的人說是收回扣便宜行事
06/14 23:35, 91F

06/14 23:35, , 92F
收回扣跟便宜行事是兩件事情
06/14 23:35, 92F

06/14 23:35, , 93F
圈地蓋違建的人難道就不是便宜行事?
06/14 23:35, 93F

06/14 23:36, , 94F
收回扣的證據呢?難道你隨便說人家收回扣不是便宜行事,你
06/14 23:36, 94F

06/14 23:36, , 95F
的心態是什麼?
06/14 23:36, 95F

06/14 23:42, , 96F
反正搞到最後扯東扯西也搞不清,我一開始也只是想講基隆
06/14 23:42, 96F

06/14 23:43, , 97F
居住權以及土地權的問題而已,沒想到因為一句嘴賤的話就
06/14 23:43, 97F

06/14 23:43, , 98F
轉型正義又不是先喊的人就是正義,難道隨便說人家收回扣也
06/14 23:43, 98F

06/14 23:43, , 99F
是轉型正義?
06/14 23:43, 99F

06/14 23:44, , 100F
被追著打xD
06/14 23:44, 100F

06/14 23:45, , 101F
所以說你的問題就是東拉西扯一堆根本不重要的事情,然後
06/14 23:45, 101F

06/14 23:46, , 102F
說得一副好像有天大陰謀公務員多顢頇多腐敗。結果你自己呢
06/14 23:46, 102F

06/14 23:47, , 103F
,還不是滿嘴胡扯隨便造謠便宜行事。照你的邏輯公務員也是
06/14 23:47, 103F

06/14 23:47, , 104F
因為歷史因素導致土地權跟地上權不是同一持有的,這個不
06/14 23:47, 104F

06/14 23:47, , 105F
講句話而已,也被你追著打啊,你檢討別人便宜行事那麼厲害
06/14 23:47, 105F

06/14 23:47, , 106F
,別人不能拿同樣方法檢討你嗎。這叫做轉型正義嗎?
06/14 23:47, 106F

06/14 23:48, , 107F
重要嘛?公務員便宜行事,有機會我再整理上來
06/14 23:48, 107F

06/14 23:48, , 108F
至於回扣,我沒辦法告訴你有沒有,因為我還要命
06/14 23:48, 108F

06/14 23:49, , 109F
前面鬼扯的不道歉又開始新的鬼扯。老在那邊講歷史因素,
06/14 23:49, 109F

06/14 23:50, , 110F
對對對,我的錯,在此致上最誠摯的歉意
06/14 23:50, 110F

06/14 23:50, , 111F
不就跟國民黨老說因為歷史因素時空背景所以幹來的黨產合法
06/14 23:50, 111F

06/14 23:50, , 112F
這樣您滿意了嗎?
06/14 23:50, 112F

06/14 23:51, , 113F
我不要還一樣?覺得不重要前面講那麼多人家收回扣幹嘛。
06/14 23:51, 113F

06/14 23:51, , 114F
轉型正義轉成這樣難怪沒人支持你們
06/14 23:51, 114F

06/14 23:53, , 115F
我也不是那掛的人,別把我的問題貼在他們身上了。
06/14 23:53, 115F

06/14 23:58, , 116F
要整理記得附上證據,不要在那邊又是單方面說法自己講爽
06/14 23:58, 116F

06/15 09:27, , 117F
大家討論的這麼熱烈最後拆了遊民+x這樣也沒比較開心啊
06/15 09:27, 117F

06/15 09:27, , 118F
,重點是有沒有協助安置吧
06/15 09:27, 118F

06/15 14:15, , 119F
覺得拿國民黨來比喻有點差太遠了,一邊是有權有勢,一
06/15 14:15, 119F

06/15 14:16, , 120F
邊還在為了一戶可能沒什麼經濟價值的祖厝奮鬥
06/15 14:16, 120F

06/15 15:19, , 121F
沒有什麼開發計劃的樣子 抗議者問過了
06/15 15:19, 121F
文章代碼(AID): #1NNhEzYF (Kee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