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二戰日軍子彈型

看板Kaohsiung作者 (想和妳看棒球)時間3年前 (2020/07/10 09:03), 3年前編輯推噓16(1602)
留言18則, 1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V1xt9nK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二戰日軍子彈型 時間: Fri Jul 10 09:00:54 2020 圖文網誌版 https://bimeci.pixnet.net/blog/post/229575833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高雄僅存完整二戰日軍子彈型防空塔探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可能是高雄僅存完整的「子彈型」日軍防空塔遺跡,此類 碉堡鋼筋水泥牆據說可厚達80公分,而彌陀這座防空塔結構至少包含了地上4層、地下1層 。最頂層為圓形對空開放頂口及用來架設防空機砲的基座,其他的地上層則各有3個防禦 射口並標示戰略目標和360圓周刻度。地下1層應為彈藥庫和碉堡出入口通道,另外好像還 有坑道可通往更深的未知地底空間,不過似乎被積水淹沒……(2020年七月)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   防空塔為一種高度直立型態的雕堡,依功能設計而有不同外型,其設計概念最早可追 溯到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超大型防空塔,同為軸心國同盟的日本應當多少有所認知,然而 類似的防空塔建物卻從未引進日本本土,反而出現在台灣各地,屬於非常特殊的軍事遺跡 ,是二戰日軍「台灣限定」的防禦工事。「鹽埕高射機槍砲塔」位於高雄市彌陀區鹽埕村 阿公店溪南岸附近,座落在維仁橋南端省道台17線公路旁,約有兩層樓高,是一座「子彈 型」防空塔。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Map】 【日軍防空塔遺跡座落公路旁】   子彈型防空塔又被形容作「吊鐘型」,作為對空主動防禦功能設計,從飛機攻擊到傘 兵殲滅都可兼顧,是一種用於永久陣地的防空塔,在台灣各地有多座遺跡保存,其中最著 名的就是台中大肚山「東海古堡」。而彌陀的這座防空塔,有可能是高雄市境內僅存完整 的子彈型防空塔遺跡,以地理位置判斷,應該是日治時期為了防守高雄飛行場(編按:現 址為岡山空軍官校)所建。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子彈型」構造】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外牆編號】   納粹德國超大型防空塔(英文:Flak Tower,德文:Flaktürme)結構巨大且複雜, 而二戰日軍的子彈型防空塔則被歸類為馬特洛塔(Martello Tower),其特色為小巧而獨 立,能兼顧各種作戰功能且可自給自足(編按:馬特洛為地中海科西嘉島上的一處地名。 西元1794年,兩艘英國海軍戰艦在此遭遇一座不起眼的岸防小塔竟久攻不下,後來成為各 類小型防空塔的代名詞)。對於這座落單路邊的珍貴二戰軍事遺跡,我自然是充滿好奇那 子彈型碉堡內部構造到底是如何?首先,在一份日本二戰歷史文獻檔案《台湾島築城計画 の大要》附錄中,找到了有關此類防空塔的介紹。 【《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介紹防空塔】   由《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構造圖可知地下層為材資彈藥庫,地上第1層架設平射 大砲,第2層駐守機關槍,而最上層設計了對空開口以裝備防空機砲則讓我意外,因為我 原本以為子彈頭圓圓頂部是封閉的。再者,進入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內部進行實地探勘 ,一探二戰日軍防空塔的神祕面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地上第1層 【地上第1層防禦射口】   來到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見周圍無禁止進入標示,從防禦射口可直接鑽入,由射口 結構可得此類碉堡鋼筋水泥牆厚達80公分之描述符合。進入「地上第1層」內部,3個防禦 射口以平均方位角度布置,射口上標示戰略目標日文漢字,而牆面頂端還有360圓周刻度 記號,這些應該都是為了確認射擊方位而設,射口下方另有架設槍砲基座遺跡。審視內部 環境髒亂但建築保存狀況良好,空間甚廣但高度卻不足180公分故無法完全站立,不過應 無礙架設平射大砲。 【進入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地上第1層】 【防禦射口標示戰略目標和圓周刻度】 【地上第1層防禦射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地上第2層 【往上進入地上第2層】   有爬梯通道可通往地下層和上方逐層,U型鐵爬梯僅幾條完整,其餘的都被鋸掉只剩 下突出鋼筋,雖然有點危險但只要小心謹慎踩穩抓牢仍可上下攀爬。往上探勘「地上第2 層」同樣也是圓柱形空間,3個防禦射口以平均方位角度布置、標示戰略目標日文、360圓 周刻度記號、槍砲基座遺跡等都與地上第1層相同,空間高度同樣也是不足180公分無法完 全站立。 【地上第2層內部】 【地上第2層防禦射口】 【地上第2層防禦射口往外看】 【防禦射口下方槍砲基座遺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地上第3層 【往上進入地上第3層】   繼續往上探勘「地上第3層」,子彈型圓錐上方空間顯得縮小。3個防禦射口以平均方 位角度布置、標示戰略目標日文、360圓周刻度記號、槍砲基座遺跡、空間高度也是不足 180公分等都與地上第1、2層相同,厚實的鋼筋水泥牆上則多了幾個方形小穿孔可直通牆 外,除了作為通氣孔想不到還有什麼其他功能。 【地上第3層內部】 【地上第3層防禦射口】 【牆上方形小穿孔】 【方形小穿孔可直通牆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最頂層 【往上進入最頂層】 【最頂層圓形對空開口】   地上第4層也就是鹽埕高射機槍砲塔「最頂層」,圓形對空開口正對藍天,證實了《 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防空塔構造圖為頂部開放的設計。最頂層為地上各層中空間最小 但高度最高可站直無礙,立方體直立鋼筋水泥基座豎立中央,可用來裝置防空機砲,基座 上還留有架設機砲平台的遺跡。牆腳有3個以平均方位角度布置的方形凹槽,推測可能是 彈藥儲放空間。 【立方體直立鋼筋水泥基座】 【架設防空機砲平台遺跡】 【最頂層牆腳方形凹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地下1層 【最頂層往下看爬梯通道】 【地下1層入口】 【似為地下1層往更深地底坑道】   地下1層的空間為材資彈藥庫,另有通道連接外部,真正的出入口就隱藏在碉堡旁邊 的草叢中。此外,好像還有其他坑道口可通往更深的未知地底空間,不過似乎被積水淹沒 實地探勘內部之後發現基本上皆符合《台湾島築城計画の大要》防空塔構造圖的說明 ,表示圖中所繪之「垂坑道」構造應亦八九不離十,這不禁更令人好奇會通往何處?成為 彌陀鹽埕高射機槍砲塔探秘的未解之謎。 【地下1層往碉堡出入口通道】 【碉堡出入口外部】 【鹽埕高射機槍砲塔出入口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228.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ravel/M.1594342857.A.C54.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honn (59.124.228.82 臺灣), 07/10/2020 09:03:01

07/10 09:05, 3年前 , 1F
推,西濱大馬路旁而已,超明顯!
07/10 09:05, 1F

07/10 09:12, 3年前 , 2F
07/10 09:12, 2F

07/10 09:17, 3年前 , 3F
07/10 09:17, 3F
※ 編輯: shonn (59.124.228.82 臺灣), 07/10/2020 09:21:09

07/10 09:35, 3年前 , 4F
左舷!彈幕太薄了!
07/10 09:35, 4F

07/10 09:44, 3年前 , 5F
原來是砲塔,開過去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
07/10 09:44, 5F

07/10 09:59, 3年前 , 6F
感謝原po的分享
07/10 09:59, 6F

07/10 10:48, 3年前 , 7F
推,分享
07/10 10:48, 7F

07/10 11:10, 3年前 , 8F
推一個
07/10 11:10, 8F

07/10 12:00, 3年前 , 9F
推 高雄有很多遺跡都被埋沒了 一堆人只知道愛河
07/10 12:00, 9F

07/10 13:25, 3年前 , 10F
07/10 13:25, 10F

07/10 14:22, 3年前 , 11F
感謝分享
07/10 14:22, 11F

07/10 16:05, 3年前 , 12F
push
07/10 16:05, 12F

07/10 16:17, 3年前 , 13F
Cool
07/10 16:17, 13F

07/10 18:10, 3年前 , 14F
看砲台的形狀,應該是20機槍
07/10 18:10, 14F

07/10 19:58, 3年前 , 15F
希望政府能好好維護,並再活化利用
07/10 19:58, 15F

07/10 22:25, 3年前 , 16F
當年岡山大轟炸同漯底山綺角陣地招待了不少B29
07/10 22:25, 16F

07/11 09:51, 3年前 , 17F
彌陀公園有保存兩座防空壕碉堡 維護活化再利用之例
07/11 09:51, 17F

07/11 23:17, 3年前 , 18F
好棒
07/11 23:17, 18F
文章代碼(AID): #1V1xv6Z9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