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把你送去龍發堂

看板Kaohsiung作者 (春衫猶濕)時間6年前 (2018/01/20 12:00), 編輯推噓40(422193)
留言237則, 2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媒體來源:聯合報 標題:「把你送去龍發堂」:台灣精神醫療史上難以分類的篇章 內文: 從去年底龍發堂爆發結核病等群聚感染開始,龍發堂的存廢再度被提上檯面討論。在堂眾 被陸續移出,以及司法單位陸續展開調查堂眾「非自然死亡原因」之際,龍發堂突然於 2018年1月3日宣布全面暫停精障照顧,希望政府加速安置332名堂眾(雖然三天後堂方就 反悔改口)。這樣的「反撲」,也讓衛生主管機關戒慎恐懼,地方中央已展開緊急應變。 「把你送去龍發堂」是筆者年幼時,有些長輩恐嚇不聽教訓小孩的話語。而「龍發堂跑出 來的」,則是國小學童用來「互相霸凌」之語。 到底這個充滿著神秘色彩、令人畏懼的地方,為什麼成為精神疾病患者收容機構的代名詞 ? 從草寮到全台最大民間精神病患安置處 龍發堂官方版本的創立史,帶著點鄉野傳奇的色彩。創堂住持釋開豐俗名李焜泰,僅國小 畢業,原在祖先留下路竹農地上務農養豬。 但1971年,李焜泰40歲時,不知為何佛性頓開,便在農地上搭起草寮修行佛法。有位友人 之子是精神病患,想拜他為師,但這個案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這時,已是釋開豐的住持 ,用草繩將兩人綁在一起,「為他講解道理,教他如何做人,並領他從事些簡單的勞動工 作。」根據官方說法,僅僅幾天,這位弟子就變得非常配合,脫胎換骨。口耳相傳後,他 所創的小佛堂龍發堂不斷有病人家屬將病人帶來託付,堂史記載「出於同情和憐憫,大師 又只好把他們收容下來照顧。」 不久之後,龍發堂就發展成數百多人規模的病患收容所,還有養殖場、製衣場等,雖然堂 方強調「自由活動、不強調藥物、重視社會功能訓練」。但最為人知的管理方式,恐怕還 是釋開豐發明的「感情鍊」。堂方讓功能好的病人和自我照顧能力差的病人腰際繫在一起 ,互相照顧,但不僅引起爭議,還曾經發生過暴力攻擊事件,讓堂眾暴露在風險中。 1982年,大學畢業的釋心賢拜釋開豐為師出家,並主管龍發堂行政事務和對外發言,讓龍 發堂逐漸朝組織化發展,收容的病患曾逾千人,至近年也維持在六百人左右。 民間普遍傳聞,不堪長期照顧患者負荷的家屬,只要付出1-200萬「功德金」,龍發堂就 會照顧患者終生,但家屬若中途要帶走患者,堂方卻以這是捐獻為由拒絕返還。雖然堂方 多次公開否認「買斷」等說法,表示是採「隨喜捐獻」,但平日刻意管制不公開的「居住 區」、獨特的照顧模式、龐大的堂眾群體,加上宗教色彩,也讓龍發堂爭議越來越多。 圖為龍發堂負責人李焜泰,於1984年出獄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龍發堂出現時,台灣精神醫療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1970當時,省立高雄療養院成立不到十年,仍是四合院的建築,主治醫師編制只有四人。 台北市立療養院才成立一年,剛開辦60床的住院病床。台灣兩大城市都如此,可見精神醫 療設施仍相當貧乏。 和歐美相比,台灣精神醫療的起步相當慢,再加上社會的恐懼與污名化,對精神醫學知識 與制度的引進,也遠遜於其他醫學學科。 現在西方醫學的引進始於傳教士時代,但精神醫學的引進則要回溯到日治時代;1918年台 灣第一所精神病院台北仁濟院成立,1934年第一所公立精神病院養神院在松山成立(後來 的錫口療養院,1970年代遷移到桃園成為桃園療養院),當時尚無抗精神病藥物,也沒有 足夠接受精神醫學乃至各類心理治療訓練之醫事人員,這些醫院較多以「人道安置」為主 。就算1936年殖民政府公佈「精神病監法及精神病院法」,其中社會管束的意義都比較大 。 這或許會讓人想到法國哲學家傅柯所研究的《古典時代瘋狂史》中的大禁錮時代;傅柯在 書中提到,關禁閉是十七世紀才全新創造的制度,是作為一種經濟和防範措施,將「貧困 」、「沒有工作能力」、「無法融入群體的人」隔離。 古典時代的人們從社會角度來認識瘋癲,選擇了放逐,理智獲得了勝利。 相對於傅柯筆下的法國,國家主導的衛生服務在台灣要等日本殖民時期才出現。而從前現 代時期一直到現代化開始,台灣人普遍仍以宗教解釋瘋癲之原因,現代國家治理的角色被 家庭、社會互助和宗教團體所取代。許多患者被家屬禁錮,或由廟宇等組織收容。 日本殖民政府未竟的現代化治理機器,戰後,由中國殖民政權完成。在日治時期之末,臺 北帝大已經成立神經精神科,開始引進「理性的力量」,嘗試將精神病「醫學化」。然而 ,戰後初期整體的公衛政策,「社會角度」仍重於「醫學角度」。 1957年,第一家大型精神病院玉里榮民醫院成立,而後西部許多找不到去處病患被送到玉 里收容,除了一般熟知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尚包含了「政治不正確的反動者」在內,人數 多達5000人以上。這些病患除了不用繳納費用,更可領有少許零用金,會由工作人員帶領 「購物大隊」到鎮上消費,接觸社會。 當然,除了購物大隊外,投票也是集體出動。據媒體報導,玉里醫院中為了訓練精神病患 投票,曾在病房內貼出選舉公報,並反覆使用「行為制約」、「社會模擬」等模式訓練患 者。玉里榮民醫院院內過去甚至曾經成立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支部,因而特定政黨得票 率,居然比眷村還要高。 高雄縣路竹鄉龍發堂堂眾前往投票所投票畫面。攝自2005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二戰後數十年間,在中央政府的衛生主管單位,竟也沒有心理健康專責部門或預算。公衛 學者陳瑞容和八里療養院的彭英傑便提到: 1980年以前,精神醫療是完全歸屬於社會救助,其實只是救助病患、容病患、補助病患生 活照顧,解決社會的問題而已,負責的單位是內政部、社會處、社會局等,在1980年以後 才由衛生署主導,將精神醫療當作醫療來看。 這樣的情況,當時的精神醫療從業人員也更有深刻感受。1980年代初期,台北市立療養院 的葉英堃院長和陳永興醫師申請研考會經費進行了全國八十間精神醫療設施和人力調查, 結果讓陳永興永難忘懷,他寫道: 這個研究做完後,對我產生很大的衝擊,我覺得市療簡直像天堂一樣,沒有走出去根本不 知人間和地獄的長相,我們在教學醫院內每天穿得整潔亮麗,早上看門診,中午就是讀書 會、討論會,下午看住院病人,大家忙著準備寫報告升等、升主任、做教授,差不多都是 過著這種生活。幾乎每家醫學院的學生都走同樣的路,根本不知道我們每天所看到的病人 ,是全台灣運氣最好的病人,當時會將病患送到醫學中心住院、看門診的,不是家庭教育 程度高,就是家庭經濟很好的,那時候還沒有健保,能送來這裡的都是家庭經濟能負擔得 起的人。我們繞了台灣一圈才知道,全台灣的天堂真的沒幾間,八十間精神科院所,真正 好的才五、六間,剩下的都是長期收容的院所,不見天日、黑暗淒慘的地方很多。沒實地 見識過的人,完全不會知道世間有多黑暗。 當我們往回推到1970年代,一般精神病患的處境和家屬的負擔可想而知。在龍發堂病人家 屬的訪談紀錄中,便可以見到,許多家屬並非否認現代精神醫學,也並不相信龍發堂的宗 教神威,但在長期求醫與進出各類機構的過程中,弄得精疲力盡,最後才找上龍發堂。 甚至連經過台灣一流精神醫學訓練的醫師也認為:對於無法取得現代醫療資源的精神病患 及其家屬而言,龍發堂提供一個比起醫療機構更容易負擔、更妥適的居住空間。寫下這樣 話語的,正是第一位進入龍發堂調查的精神科醫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現代社會與精神醫學視角下的龍發堂 1982年,台大訓練出身,剛到高醫不久的文榮光醫師,獲得堂方同意帶隊進入龍發堂調查 ,並在國科會的支持下展開這個台灣特有的醫療行為與民間信仰,以及精神醫療體制的研 究。文醫師雖以現代醫學的角度切入,但對於龍發堂的存在的社會功能,仍抱持開放心胸 看待其角色。 他也認為,雖然龍發堂所採用的民俗療法,療效上當然比不上現代化的精神醫療院所。不 過: 該堂卻遠勝部分私人收容性的機構。因為龍發堂不會把病人當作呆人擺在像倉庫一樣狹小 的空間內置之不理,或以類似人間地獄、惡魔島等不人道的待遇相待(聯合報, 1984.05.01) 此外,龍發堂採用的民俗療法也並非完全無效: 在龍發堂,鐘聲就等於住持開豐,鐘聲的權威已凌駕一切,患者因而有『制約』行為。… …在現代精神醫療中有職能治療,即教一些手藝,讓病人由工作中得到安寧及訓練專心… …養豬、養雞、成衣加工完全符合職能治療的原則(聯合報,1984.04.09) 雖然龍發堂做出一些努力,但文榮光醫師也同時指出,有六成堂眾皮膚有異狀、四成內科 理學檢查異常、三成神經學檢查異常,另有相當高比例堂眾死於感染,這些都是在醫學協 助下可以避免的。換言之,堂方若沒有讓堂眾接觸到充分的醫療資源,當然有其責任。 文榮光醫師的研究引起了社會注意,而其他專業人員,例如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趙庸生也 曾帶領學生前往參觀。龍發堂利用禁錮方式的管理也隨著曝光率爭加引發爭議。尤其在 1984年更發生一起備受注目事件:有病患戴手銬逃出,周邊居民以為是逃犯報警,警方出 動霹靂小組圍捕,引起廣泛關注和再次的輿論抨擊。 龍發堂爭議,加上多起精神病患社會案件,也促使政府加速研擬「精神衛生法」。同時, 也加速發展精神醫療體系以及擴建精神醫療設施。在制度方面,1986年推動精神醫療網、 隔年精神醫學會與神經科分割、1989年開始精神專科醫師考試認證制度化。硬體方面,推 動大型療養院新設和擴建,例如省立桃療八里分院(現八里療養院)、設立500床的嘉南 療養院、玉里榮民醫院整建、省立玉里醫院設精神科1200床(現衛福部玉里醫院溪口復健 園區)、北市療(現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復健醫療大樓、凱旋醫院綜合大樓等,合計總經 費達32億元,並陸續於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完工啟用。 民國87年立委選舉 南區立委候選人朱高正成立競選總部,龍發堂信眾舞龍舞獅助陣。 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宣告非法」之下的政治角力 當然,對於精神衛生法的立法,龍發堂大力反對。1989年時,支持精神衛生法立法的高縣 立委黃河清,因反對龍發堂合法化,釋開豐便率領病患組成的樂隊,前往黃河清服務處吹 奏「西所米」等出殯音樂。不料黃河清數週後居然在沐浴時死亡,不但民間繪聲繪影,釋 開豐還公開表示,黃河清的過世,是因為「連神明都看不過去。」。而另一位支持精神衛 生法的醫師立委洪奇昌,也曾被兩百多名龍發堂家屬包圍服務處抗議。 相形之下,當時自封「民主戰艦」,作風爭議的朱高正,卻在立法院發言相挺龍發堂。由 於精神衛生法草案29條規定,精神醫療機構非為醫療、復健之目的或防範緊急暴力意外事 件,不得拘禁病人。朱高正就表示: 是否於本條定一些客觀標準,在施行細則中明定,在我們尚未有足夠的精神病院、精神醫 師之前,對這些機構是否做一妥善處理,以免造成社會問題。 而路竹本地出身的立委王金平則表示: 有許多龍發堂病患家屬曾來本院請願,……大家聽了家屬的陳述後,認為很有道理,同時 希望能再了解,類似龍發堂等精神收容機構後,再審本法。因為大家認為,龍發堂的存在 有其功能……在政府沒有能力照顧這些病人之前,對類似龍發堂的機構亦必需慎重妥善處 理。 但不論是龍發堂家屬團體,或是反對立委,均未能影響立法內容,另一方面,康復之友協 會等對立法持正面態度的團體和其他病友、家屬,其意見以及復健需求等面向,也沒有在 立法過程中充分凸顯。因此亦有學者批評為「國家官僚獨大,缺乏市民參與」的精神衛生 法。而從配套建設脈絡來看,1980年代末的精神衛生改革,更多的是重視社會安全,而較 少社區化復健醫療的投資。因而在歐美以去機構化與社區醫療為主流已積極發展多年時, 台灣則仍持續進行醫院急慢性床數擴增。 朱高正協助龍發堂「走向國際」,同時牽線讓釋開豐到中國推廣龍發堂療法等服務,讓龍 發堂倍感窩心。圖為1993年龍發堂大陸團訪問記者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2013年,龍發堂堂眾以宋江陣歡迎中國上海市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人員參訪。 圖/聯 合報系資料照 而對現代精神醫學持懷疑態度者,更援引龍發堂為例。如中時記者劉揮斌於1990年一篇名 為〈回首來時路,龍發堂為何能存在二十年〉的文章中,便寫道: 現實上,藥物治療對嚴重精神病患完全無效,這也是龍發堂能夠受到病患家屬支持及存在 二十年的原因,但醫界卻拒絕省思,以事實成就來證明他們的理論,反而要借助賦予本身 的權源,透過刑法的力量來肯定自我,這種勝利未必光榮。 不過,朱高正協助龍發堂「走向國際」,幫助龍發堂大樂隊、宋江陣到東南亞、中國等國 演出,以及牽線讓釋開豐到中國推廣龍發堂療法等服務。也讓龍發堂倍感窩心,甚至成為 朱高正的超級助選員。而堂眾與家屬的票源,也成為各級選舉的一大票倉。 而在1990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精神衛生法」後,龍發堂存廢引發各界激烈爭論,在家屬 說明會中,釋心賢便指出: 精神衛生法草案經總統公佈實施後,不但是龍發堂,連所有病患家屬,一個都跑不掉,如 果未依法送醫治療,都要罰款;因而致死,還要判徒刑,對家屬而言,可說是沒完沒了。 釋開豐為抗議這項政策,竟使出「解散龍發堂」絕招,龐大堂眾安置問題果然引發軒然大 波,最後不了了之。而龍發堂也因此一直被衛生單位視為燙手山芋。 1990年,近三百名龍發堂的精神病患家屬高舉抗議布條,向立法院及衛生署陳情,反對施 行精神衛生法,盼龍發堂繼續運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進入21世紀的龍發堂之後,處於違法身份的龍發堂,爭議絲毫未減。 2000年2月,有病患及家屬向立委余政道陳情,指控釋開豐自稱是元光神佛下凡,製造合 成分身照片誇顯神力,還自塑金身供病患和家屬膜拜,並強迫信徒購買30-50萬元不等的 金身等物件。同時病患指控釋開豐和釋心賢收容病患每人索價250萬元,並長期凌虐病患 ,從事無償勞役。余政道當時曾招開記者會批評龍發堂斂財及凌虐病患,但釋開豐對指控 一概否認。 2000年6月,監察委員至龍發堂視察,發現該堂確實有結核病患,因而指示高雄縣府輔導 合法化,讓病患獲得更好的照顧。衛生署及高縣衛生局介入後,對龍發堂「堂眾」完成身 心評估,後續有部分病情嚴重的病人被移出照顧。而政府也規劃將該堂改設康復之家及精 神護理之家,輔導合法化。 2004年,住持釋開豐病逝,但他晚年因糖尿病併發症、中風等原因,堂務早已委由釋心賢 與第二代住持釋心善處理,營運並不受影響。 然而,雖然衛生署核准龍發堂籌設康復之家,高縣府社會局也核准籌設康復之家附設身心 障礙教養院,但因土地變更等問題,遲遲未合法立案。而雖嘉南療養院的精神科醫師每周 三會到龍發堂進行巡迴醫療,堂眾也服用精神藥物,但也有消息指出,龍發堂內給藥完全 不經管理,堂眾難稱有接受治療。而龍發堂內大量病患,也沒有像是合法的康復之家和精 神護理之家有足夠的專業人力、復健活動。 縣市合併後,高市府也曾有意輔導龍發堂就地合法化,以「向日葵康復之家」提出申請, 但2013年堂方向市府申辦非都市計畫土地變更作為宗教使用專案輔導合作案,但因「特定 農業區之農牧用地原則不得變更使用」而被駁回。在龍發堂並未積極配合解決合法化相關 作業下,衛生福利部已於2016年3月31日廢止其康復之家150床許可。 而到了2017年,龍發堂更爆發嚴重疫情。從7月開始,阿米巴痢疾及肺結核發生群聚感染 ,累計確診阿米巴痢疾個案32例,肺結核6例,在衛生局屢次稽查後,衛生與防疫措施並 無顯著改善。而衛生局預估龍發堂之潛伏結核感染陽性率(IGRA陽性率)將達40%,也就 是多達200人必須移出。因而衛生局於2017年12月21日公告龍發堂為傳染病疫情流行地點 後,並要求堂方確實落實「移動管制 只出不進」措施,逐漸移出病人。 高雄龍發堂爆發阿米巴痢疾與肺結核傳染病,已被列為疾病管制區,病患只出不進。 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12月18日,龍發堂仍有503名堂眾,在持續移出下,至1月已經降低到332人。而衛生局介 入查核後,赫然發現近8年共死亡97人,對部分死因與病歷記載有落差,移送檢調調查。 然而,龍發堂移出的病人還是一大問題,這些移出的病患大多屬於第五第六類病人,卻有 許多安置在綜合醫院或療養院急性病床,不但可能佔用急性醫療容量,也會對需要病床病 人產生排擠效應。就算之後逐步安置,也仍需要龐大經費。經衛生局調查後,龍發堂收容 許多患者領有補助,但這些補助金去向,或是之前所傳家屬支付堂方的安置費用,去向都 不甚清楚,有待進一步釐清。 此外,在衛生局移出行動中,若遇到不符合精神衛生法定義之嚴重病人,或就算符合,但 沒有「自傷傷人之虞」,無法啟動緊急安置的病人要如何處理?社政與其他資源如何轉介 連結?突然被改變安置地點的老病患,會不會出現遷移壓力症候群(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這些都是大問題。 儘管龍發堂爆發疫情後,的確需要即時的動員處理,但龍發堂在台灣精神醫學史上的角色 是否就此「蓋棺論定」,尚難定論。 以龍發堂在精神衛生治理下形象作為碩論主題的湯家碩便指出: 從龍發堂案例來反思今日我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與想像,可以發現精神疾病不僅僅是醫 療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歷史/社會問題,因此也自然無法化約為一種從個人生理跳躍到社 會的解決模式。 當然,當今的精神醫療強調生物—心理—社會三元模式,已不再用單一的向度詮釋疾病, 而社會精神醫學也更強調康復(Recovery)的概念,協助病人重建功能與積極生活,尊重 病人自主的居住與職業選擇,並以個案管理和團隊服務概念,提供重返社會之協助資源。 但本次的事件,能否跳脫過去精神醫學—龍發堂的對立,或背後政治勢力衝突的「二元對 立」,而能真正以病患之福祉為本,並喚起大眾對精神醫療社區照護資源的重視,才會是 龍發堂半世紀紛擾下一個理想的結局! 文:陳信諭醫師。 原文發表於高雄好過日,授權轉載。 在疫情爆發後,龍發堂在台灣精神醫學史上的角色是否就此「蓋棺論定」,尚難定論。圖 龍發堂堂方與堂眾。攝自1986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連結: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49/2937582 -- 什麼時候可以不說再見 http://writerou.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92.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16420813.A.FF3.html

01/20 12:31, 6年前 , 1F
終於,有別於利益團體+官方聯手打壓外
01/20 12:31, 1F

01/20 12:31, 6年前 , 2F
有人願意比較客觀正反並列的去評論了
01/20 12:31, 2F

01/20 12:31, 6年前 , 3F
希望板上帶風向者,能拿出良心別只當狗腿
01/20 12:31, 3F

01/20 12:31, 6年前 , 4F
只會打壓抹黑,無助於解決眾家屬的困境
01/20 12:31, 4F

01/20 12:50, 6年前 , 5F
這些資料我已看過三次了,但是不是更
01/20 12:50, 5F

01/20 12:50, 6年前 , 6F
多人只看電視新聞就有結論?
01/20 12:50, 6F

01/20 12:53, 6年前 , 7F
團體想賺長照2.0大餅,不顧家屬死活也罷
01/20 12:53, 7F

01/20 12:53, 6年前 , 8F
人家賺大錢,有人為小利帶風向的,值得嗎?
01/20 12:53, 8F

01/20 12:56, 6年前 , 9F
之前新聞不斷,板上有幾位一直抹黑帶風向
01/20 12:56, 9F

01/20 12:56, 6年前 , 10F
看完這篇後,不會覺得慚愧嗎??
01/20 12:56, 10F

01/20 13:10, 6年前 , 11F
這篇不錯
01/20 13:10, 11F

01/20 13:31, 6年前 , 12F
社福長照做得好,有誰會送家人去?
01/20 13:31, 12F

01/20 13:37, 6年前 , 13F
社福跟長照?更多人是巴不得自己家的神
01/20 13:37, 13F

01/20 13:37, 6年前 , 14F
經病早點死喔
01/20 13:37, 14F

01/20 13:39, 6年前 , 15F
龍發堂的管理一直都稱不上是好,不過勝
01/20 13:39, 15F

01/20 13:39, 6年前 , 16F
在便宜,家人到底過的如何也沒啥人在意
01/20 13:39, 16F

01/20 13:42, 6年前 , 17F
01/20 13:42, 17F

01/20 13:44, 6年前 , 18F
想知道newlie大的立場是什麼?
01/20 13:44, 18F

01/20 13:44, 6年前 , 19F
龍發堂的照顧品質雖然不完善,醫療資源不
01/20 13:44, 19F

01/20 13:44, 6年前 , 20F
足,但一來收費低廉,二來擴充全台收治容
01/20 13:44, 20F

01/20 13:44, 6年前 , 21F
量,對缺乏資源/沒有意願照顧精障患者的
01/20 13:44, 21F

01/20 13:44, 6年前 , 22F
家庭是重要的託付機構?這樣?
01/20 13:44, 22F

01/20 13:44, 6年前 , 23F
而只要全台正規機構的收治容量夠,又不致
01/20 13:44, 23F

01/20 13:44, 6年前 , 24F
加重貧困家庭的負擔,newlie大就不反對移
01/20 13:44, 24F

01/20 13:44, 6年前 , 25F
出病患?
01/20 13:44, 25F

01/20 13:46, 6年前 , 26F
沒有人想要家裡隔壁是精神病院,要去哪
01/20 13:46, 26F

01/20 13:46, 6年前 , 27F
裡找場地收容?
01/20 13:46, 27F

01/20 13:46, 6年前 , 28F
現在新蓋幾乎不可能...
01/20 13:46, 28F

01/20 13:49, 6年前 , 29F
文筆很好欸
01/20 13:49, 29F

01/20 14:04, 6年前 , 30F
我覺得在20.30年前,190萬並不便宜,一堆
01/20 14:04, 30F

01/20 14:04, 6年前 , 31F
推文一直說勝在便宜???滿頭問號
01/20 14:04, 31F

01/20 14:06, 6年前 , 32F
打擊方出發點就是貪婪,只想獲利,不設配套
01/20 14:06, 32F

01/20 14:07, 6年前 , 33F
文中有提過的一句話:許多家屬並非否認現代
01/20 14:07, 33F

01/20 14:08, 6年前 , 34F
但在長期求醫與進出各類機構的過程中,弄
01/20 14:08, 34F

01/20 14:08, 6年前 , 35F
得精疲力盡,最後才找上龍發堂。
01/20 14:08, 35F

01/20 14:10, 6年前 , 36F
其實爆發群聚地當下 不以關門為目的去輔導
01/20 14:10, 36F

01/20 14:10, 6年前 , 37F
不會走到讓大部分的家屬要去抗議的程度
01/20 14:10, 37F

01/20 14:12, 6年前 , 38F
190萬包一個"病人"的食衣住行 15年就差
01/20 14:12, 38F

01/20 14:12, 6年前 , 39F
不多 更何況是20~30年?
01/20 14:12, 39F
還有 158 則推文
01/20 18:31, 6年前 , 198F
上患者都要有一定進步或認為可服藥控制才
01/20 18:31, 198F

01/20 18:31, 6年前 , 199F
出院
01/20 18:31, 199F

01/20 18:31, 6年前 , 200F
話說回來,龍花堂本身就是各方妥協的產物
01/20 18:31, 200F

01/20 18:31, 6年前 , 201F
,有需求才有供給啊
01/20 18:31, 201F

01/20 18:45, 6年前 , 202F
聽過醫生間的閒聊,就覺得是斂財,被抓7
01/20 18:45, 202F

01/20 18:45, 6年前 , 203F
pupu,但是要醫院收也沒人力沒位置就是
01/20 18:45, 203F

01/20 18:47, 6年前 , 204F
現在就四處塞,醫院完全超載
01/20 18:47, 204F

01/20 20:56, 6年前 , 205F
是說以後經過醫院評估出院後
01/20 20:56, 205F

01/20 20:57, 6年前 , 206F
家屬就把人帶到市政府放著 會怎樣?
01/20 20:57, 206F

01/20 21:00, 6年前 , 207F
想不到有什麼法律依據可以處置
01/20 21:00, 207F

01/20 21:01, 6年前 , 208F
也沒遺棄 只是帶到那邊
01/20 21:01, 208F

01/20 21:04, 6年前 , 209F
另外 之前衛生局信誓旦旦說床位絕對夠
01/20 21:04, 209F

01/20 21:04, 6年前 , 210F
希望真能在過年前都處理好
01/20 21:04, 210F

01/20 21:05, 6年前 , 211F
不是轉到醫院後沒多久就踢回家庭
01/20 21:05, 211F

01/20 21:06, 6年前 , 212F
不然就如前先板友提的例子 福德路的案例
01/20 21:06, 212F

01/20 21:07, 6年前 , 213F
希望不要再次發生...
01/20 21:07, 213F

01/20 23:48, 6年前 , 214F
龍發堂因為當時的時空而存在,現在應
01/20 23:48, 214F

01/20 23:48, 6年前 , 215F
該是把社福或有關的醫療做好,每個患
01/20 23:48, 215F

01/20 23:48, 6年前 , 216F
者都能接受適當的醫療診治,那龍發堂
01/20 23:48, 216F

01/20 23:48, 6年前 , 217F
也會自然退場,但目前似乎還沒到時候
01/20 23:48, 217F

01/20 23:48, 6年前 , 218F
,我想政府應該把關堂環境衛生與堂友
01/20 23:48, 218F

01/20 23:48, 6年前 , 219F
的健康為更優先,目前可能還有更多人
01/20 23:48, 219F

01/20 23:48, 6年前 , 220F
對精神疾病會諱疾忌醫,疾病教育更是
01/20 23:48, 220F

01/20 23:48, 6年前 , 221F
不能等才對!
01/20 23:48, 221F

01/21 13:49, 6年前 , 222F
龍發堂是時代的眼淚,有功有功也有過 只
01/21 13:49, 222F

01/21 13:49, 6年前 , 223F
怪東方人先天在文化上就瞧不起精神疾病。
01/21 13:49, 223F

01/21 13:49, 6年前 , 224F
讓台灣的精神醫療起步太晚...
01/21 13:49, 224F

01/21 13:51, 6年前 , 225F
國外都走到如何返回社會 融入職場 早就在
01/21 13:51, 225F

01/21 13:51, 6年前 , 226F
發病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以重返社會為導向
01/21 13:51, 226F

01/21 13:51, 6年前 , 227F
的介入(不是只靠藥物,這才是最重要的一
01/21 13:51, 227F

01/21 13:51, 6年前 , 228F
個環節)
01/21 13:51, 228F

01/21 13:59, 6年前 , 229F
精神障礙朋友的社會融入與職業重建是未來
01/21 13:59, 229F

01/21 13:59, 6年前 , 230F
要努力的
01/21 13:59, 230F

01/22 01:11, 6年前 , 231F

01/22 06:51, 6年前 , 232F
我有思覺失調 身邊都沒人知道 大家還
01/22 06:51, 232F

01/22 06:51, 6年前 , 233F
說我女強人很陽光0.0我覺得吃藥跟病
01/22 06:51, 233F

01/22 06:51, 6年前 , 234F
識感比較重要 自覺要遠離一切容易讓
01/22 06:51, 234F

01/22 06:51, 6年前 , 235F
自己發作的人事物 e版友說的沒錯啊現
01/22 06:51, 235F

01/22 06:51, 6年前 , 236F
在大部分有在治療的都像正常人一樣
01/22 06:51, 236F

01/22 19:12, 6年前 , 237F
為樓上推一個
01/22 19:12, 237F
文章代碼(AID): #1QOhxD_p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