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再是「小綠」? 高雄二階輕軌外觀可能會變

看板Kaohsiung作者 (畢凱在航海家號遇到亞契)時間7年前 (2017/02/09 23:30), 7年前編輯推噓17(21429)
留言54則, 3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再是「小綠」? 高雄二階輕軌外觀可能會變 高雄環狀輕軌第二階段(C14至C37站)工程,上午舉行動土典禮,力拚108年底完工。輕 軌第一階段由西班牙卡夫(CAF)公司承包,綠色車體被暱稱「小綠」,但第二階段換中 鋼接手,車體由不同公司打造,屆時外觀、顏色恐有所不同。 高雄環狀輕軌第一階段由西班牙商CAF卡夫公司承包,去年通車到C8站,預定今年6月全線 通車到C14站,目前站體工程已完成至C10站,正全力趕工中。 輕軌第二階段C15至C37站工程,去年則由中鋼公司得標,捷運局表示,中鋼正在著手進行 工程先期調查作業及細部設計,第一階段設計成果預計在本月中旬提出,經審查同意後即 可進場施工,預計最快3月進場,市府今天先舉行動土典禮。 輕軌第一階段工程車輛外觀、顏色設計,由西班牙CAF公司打造,但第二階段換中鋼接手 ,車輛將改由法國阿爾斯通(Alstom)公司設計,捷運局表示,兩階段輕軌系統相容沒問 題,不過車體外觀還在草擬中,「也許造型、顏色會有變化。」 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全長13.4公里,包括23座車站和一處駐車場,捷運局表示,預計今年3 月正式動工,外界評估影響較大的大順路段,最快1年後才會施工。另外第二階段工程, 還得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希望能在108年底完工。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274275?from=udn_ch2cate6641sub7327_ pulldownmenu -- 說長不長的一圈輕軌,竟然用了兩種系統,當初規劃都沒有用心嗎? 兩種系統再怎麼相容性高,也敵不過只用一種系統來的穩定。 重大建設能這樣玩,也算是一種奇觀了........... -- 文化橘 高捷FB http://www.facebook.com/krtco 一卡通FB https://www.facebook.com/ipass.co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 衛武營兩廳院 <----> 市立文化中心 <----> 駁二特區 (大東站) (衛武營站) (文化中心站) (鹽埕埔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8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486654253.A.E73.html

02/09 23:36, , 1F
兩種系統還好吧 跟規劃用不用心沒關係吧
02/09 23:36, 1F

02/09 23:38, , 2F
去年九月決標,由不同公司承包,系統本來就不會一
02/09 23:38, 2F
兩家不同公司承包各自用不同系統是正常, 但是今天輕軌是完整的一圈,而不是兩條不同的行車路線, 為什麼要把系統變複雜,增加系統不穩定的機率呢? 學工程的都知道,能用最簡單方式處理就用最簡單的方式,減少出錯機率 增加可靠度

02/09 23:38, , 3F
樣,至少保證相容且車同軌就已經很好了~
02/09 23:38, 3F

02/09 23:41, , 4F
只代表你po那麼多新聞都白po了 根本沒在關注只是照
02/09 23:41, 4F

02/09 23:41, , 5F
貼然後隨口想到就開噴而已
02/09 23:41, 5F
在自由民主社會大纛下 只是把正常的意見反映出來而已。 機種簡化,也代表後續維修維護保養比較容易,覺得不好的地方 開噴不行嗎!

02/09 23:49, , 6F
這樣開噴太腦補了 請嘗試去理解問題的核心
02/09 23:49, 6F

02/10 00:03, , 7F
至少.....保證中鋼會出錢就好,XD
02/10 00:03, 7F

02/10 00:06, , 8F
原po,這是政府工程標案的現實,往往無法有效整合
02/10 00:06, 8F

02/10 00:06, , 9F
能夠相容真的已經是大幸了
02/10 00:06, 9F

02/10 00:30, , 10F
馬特拉龐巴迪 前捷在鑑 不要到最後拉不動
02/10 00:30, 10F

02/10 00:51, , 11F
樓上,北捷那2套系統不是跑的好好的嗎?代表整合的
02/10 00:51, 11F

02/10 00:51, , 12F
不錯啊
02/10 00:51, 12F
不同系統是可以改成相容,問題是為什麼一開始不規劃好, 要事後再來花一筆經費 人力 物力來改善這種浪費資源的作法。 更何況這兩階段工程是一定會做 且相隔時間不會差距太久,怎麼會規劃到變成兩套系統, 事後再來進行系統修改,這不是很無言嗎

02/10 01:26, , 13F
馬特拉不拉 我們自己拉
02/10 01:26, 13F

02/10 01:37, , 14F
想當年靠台灣人魔改才讓木柵線可以我們自己拉xd
02/10 01:37, 14F

02/10 01:38, , 15F
雖然這個魔改下場就是後來整合龐巴迪要花比較多心力
02/10 01:38, 15F

02/10 02:22, , 16F
不同系統真的很正常 不然你一堆國際標準定假的喔
02/10 02:22, 16F

02/10 02:24, , 17F
而且內文說的車體 更沒差
02/10 02:24, 17F

02/10 02:42, , 18F
老實說單一城市同類運輸系統,有兩套以上系統其實不
02/10 02:42, 18F

02/10 02:42, , 19F
算少數,畢竟除了工程因素外,更有所謂政治因素啊
02/10 02:42, 19F

02/10 02:43, , 20F
對使用者來說,只要能正常運作,是否同一系統就其次
02/10 02:43, 20F

02/10 03:40, , 21F
你又知道這樣不穩定了?你學輕軌系統的?
02/10 03:40, 21F

02/10 03:49, , 22F
完全沒用的東西,做來浪費錢的
02/10 03:49, 22F

02/10 06:27, , 23F
馬特拉是整個神經抽掉,換龐巴底的系統,當然拉的
02/10 06:27, 23F

02/10 06:27, , 24F
02/10 06:27, 24F

02/10 06:42, , 25F
分兩期 公開招標本來就可能發生
02/10 06:42, 25F

02/10 07:34, , 26F
只要招標的條件寫能跟第一階段技術相容的廠商就好了
02/10 07:34, 26F

02/10 07:34, , 27F
02/10 07:34, 27F

02/10 07:42, , 28F
台灣公司也都喜歡這樣搞,機台設備買好幾家的來弄,
02/10 07:42, 28F

02/10 07:42, , 29F
最後再自己搞
02/10 07:42, 29F

02/10 07:44, , 30F
相容或許沒問題,但問題出在後續車輛維修人員要多
02/10 07:44, 30F

02/10 07:44, , 31F
學一種結構電氣儀器等維修變麻煩,再來零件備品庫存
02/10 07:44, 31F

02/10 07:44, , 32F
不能互用,庫房零件週轉率變差
02/10 07:44, 32F

02/10 07:45, , 33F
這些都會讓成本上昇
02/10 07:45, 33F

02/10 08:08, , 34F
無限上綱倒是挺厲害的
02/10 08:08, 34F

02/10 08:24, , 35F
說實話全世界大部分的工程大多都混合的系統好嗎?
02/10 08:24, 35F

02/10 08:52, , 36F
這新聞是"車輛外觀"不是系統...
02/10 08:52, 36F

02/10 08:54, , 37F
都沒人覺得市政府為了政績分段驗收讓保固提早起算很
02/10 08:54, 37F

02/10 08:54, , 38F
白爛嗎? 然後一二階整合擺明爛帳 公務員要個屁尊
02/10 08:54, 38F

02/10 08:54, , 39F
02/10 08:54, 39F

02/10 09:03, , 40F
那為什麼北捷綠線和橘線可以先通一小段
02/10 09:03, 40F

02/10 09:55, , 41F
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嗎
02/10 09:55, 41F

02/10 09:55, , 42F
日本地鐵每條線都不同車體真是罪該萬死
02/10 09:55, 42F

02/10 10:51, , 43F
現在可以跑的那一段是因為原本就有鐵軌…
02/10 10:51, 43F

02/10 11:13, , 44F
樓上 原本有鐵軌也是要拆掉啊
02/10 11:13, 44F

02/10 11:48, , 45F
因為二階大部份是舊藍線棕線,原本並沒要用輕軌吧
02/10 11:48, 45F

02/10 12:29, , 46F
現在跑的那段鐵軌不是拆掉重鋪的嗎?
02/10 12:29, 46F

02/10 13:04, , 47F
媒體是在恐啥小
02/10 13:04, 47F

02/10 14:25, , 48F
台鐵也不是每台車都同家公司的啊,介面一致就行了
02/10 14:25, 48F
台鐵那種類型的車輛可以隨時加掛車廂,你去問捷運公司是否可以隨時加掛車廂, 兩者性質完全不同.....類比的很怪......

02/10 17:35, , 49F
穩死的啦
02/10 17:35, 49F

02/11 01:41, , 50F
越複雜才能巧立名目、上下其手啊~
02/11 01:41, 50F

02/11 01:42, , 51F
拿日本例子我快笑死....
02/11 01:42, 51F

02/11 14:07, , 52F
中科院本身就有整車設計製造能力,淡海輕軌已移轉台
02/11 14:07, 52F

02/11 14:07, , 53F
車,所以台灣整合甚至製造都沒問題,多學國外技術是
02/11 14:07, 53F

02/11 14:07, , 54F
02/11 14:07, 54F
整篇問題的從頭到尾就不是在討論整合能力的問題, 而是為什麼一開始在規劃同一條路線的系統,會出現兩種系統的問題......... ※ 編輯: voyagerking (114.47.83.135), 02/12/2017 09:54:41
文章代碼(AID): #1Od8ijvp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