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都是中國害的? 學者:7成空污台灣自產已回收

看板Kaohsiung作者 (shoes)時間9年前 (2015/04/03 12:25), 編輯推噓16(16013)
留言29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最近難得空氣好 看到這篇報導心有戚戚焉 與大家分享/討論 每次看到環保局把高雄的空氣差歸咎於 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或是把責任都推給中國 心裡都無限賭爛 難道這些擴散不出去的汙染是憑空冒出來的? 打個比方 自家的狗沒教好在庭院亂拉屎(高雄空氣差) 然後解釋是庭院會髒 是因為自家圍牆太高狗屎無法自己排出去(大氣擴散條件不佳) 或是這些屎都是外面的狗跑來拉的(境外汙染物) 怎麼不先管好自家亂拉屎的狗呢? 真心希望高雄變得更好 希望下一代在美術館的草皮上玩耍時 頭頂上是真正的藍天白雲 呼吸的是新鮮空氣!!! 高雄人要硬起來 不要再說都髒空氣吸二三十年有差嗎這種鬼話 你沒差 妳兒子/女兒/孫子也繼續這樣吸嗎? 你沒差 市府也就跟著沒差 不知道是否有更積極的做法要求市府介入管理? PS:補個高雄點,在三民區只要望向50層樓 可以看清楚看到窗戶輪廓就是當天空氣品質佳 (雖然一年沒幾天.....) ------以下正文開始--------- 本報2015年3月17日台北訊,洪郁婷報導 中國紀錄片《穹頂之下》裡鋪天蓋地、讓人無處可逃的霧霾,不只存於中國;台灣,也在 同一片穹頂之下。近年來,我國空氣品質嚴重惡化,民眾是否瞭解呼吸與健康息息相關? 政府部門有無準備面對迷霧背後的產業轉型、污染整治等挑戰? 比髮絲還細的PM2.5,揭露了台灣的環境及經濟困境,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 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要減緩台灣空污,必須逐步淘汰高污染產業、在所使用的能源中反 映環境及社會成本,並整治未受環評管控的中小型工廠。 7成空污 台灣自產 打開窗戶,看見天空霧濛濛的,甚至看不清1公里外的景物,代表今天空氣品質不妙。莊 秉潔說,如果到了中午,這層「霧」還沒散去,就可以肯定是霾。 空污來自何方?台灣海峽短短不到300公里,攔不住每年東北季風帶來的中國霧霾。每當 台灣空氣品質下降,新聞或政府消息總是避重就輕的表示,是中國霧霾南下所致,然而, 境外污染(含中國霧霾)僅占我國的空氣污染30%,50%來自工業排放,剩下20%則來自交 通排放廢氣和其他空污來源。其實,空污更大的問題在於境內污染,政府無法推諉卻又不 敢面對境內污染。 台灣空污不是這兩年才發生,2006年一則新聞指出,一對日本夫婦原要定居南投埔里,結 果待不到2個禮拜就離開,理由是南投空氣太髒、狗屎太多。此言引起台灣人愛鄉情感群 起撻伐。但莊秉潔表示,海風早將西岸工業區、火力發電廠的廢氣吹向中央山脈腳下的埔 里盆地,2006年南投的空氣品質確實不佳,這對日本夫妻說得沒錯。 千金難買好空氣 空污致肺腺癌機率增 1980年後,工廠逐漸移出台北市,首善之都把工業廢氣移轉到其他縣市,目前的北京也是 如此。30年來,我國境內的髒空氣,逐漸往中南部遷移。莊秉潔的研究指出,各縣市的空 氣品質和餘命,有相當程度的關聯。PM2.5濃度每增加10μg/m3,餘命就減少半年。莊秉 潔笑說,北部房價其實高得有理,因為這裡的空氣品質可以讓居民多活1年半。 莊秉潔利用氣象局之能見度資料,重建1960至今,全台PM2.5之濃度,結果顯示,台北在 1960~1980/1990年代,PM2.5濃度全台最高。中南部空氣品質並非一直不好,而是近30年 才開始惡化。 台北民眾暴露在高濃度PM2.5中約40年,濃度稍低之PM2.5為20年,居民罹患肺腺癌機率為 21縣市之首;而中南部地區自1980至今,暴露在高濃度PM2.5下也超過30年。莊秉潔嚴肅 建議,1980年以後出生的台灣民眾,應在40歲左右做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心血管疾病和肺 腺癌。 台灣空品目標 挑戰性高 2012年環保署頒布我國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訂定24小時PM2.5濃度為35μg/m3、年 平均值為15μg/m3,而當時我國年均PM2.5濃度約29μg/m3。莊秉潔認為,環保署訂出了 相當具挑戰性的標準。 前面提到,境外污染佔我國空污30%,也就是說年均PM2.5濃度29μg/m3,境外污染就佔了 將近10μg/m3。要符合空氣品質標準(年均值15μg/m3)就必須將剩下20μg/m3境內污染 降低至5μg/m3。 為了達到PM2.5年均值15μg/m3的目標,台灣顯然須做更多努力。 環評管不到 減排須監控中小型工廠 和中國相較,我國的空品法規、煉油技術和環境設施都有較高標準與達成率,這使台灣的 空品好過上海和北京許多(上海年均PM2.5是台灣的2倍,而北京又是上海的2倍)。在工 地揚塵和交通移動的PM2.5排放管制,台灣都已經做得相當確實。 不過,在工廠定點排放廢氣這方面,倒是還有PM2.5的壓縮空間。莊秉潔說,通過環評的 大型工業開發,會受到環評規範與要求,通常會有較好的管制,但是其他規模未達環評標 準,又有相當數量的中小型工廠,其PM2.5排放量未受環評要求管制,莊秉潔認為,這些 中小型工廠正是台灣進一步減少PM2.5的關鍵。 在《穹頂之下》中,柴靜秀出即時監測APP,可以即時看到大大小小的工廠排污量,她邀 請中國民眾一同加入監視排污的行列,當工廠排污超標,即刻向公家機關檢舉。 政商勾結緊密 整治空污矛盾重重 針對資訊公開,較遺憾的是,目前台灣並未公開即時空污排放量。 莊秉潔認為,政治獻金機制讓政商維持著良好關係,台灣空污整治和中國一樣矛盾,政府 不敢面對問題,於是台灣沒有即時公開的監測資料,而《穹頂之下》在竄紅後被急速封殺 。因為法律不完備,使執法人員陷入有義務沒權力的兩難;然而,劃在執法與不執法之間 那曖昧難明的界線,是用人民的健康做賭注。 2013年,莊秉潔引用國外模型,模擬國光石化和六輕的致死人數,研究結果發布後,隨即 遭到六輕與環保署撻伐。且事後六輕提告,法院也證實莊秉潔研究是基於科學事實所提出 的論證;研究方法已部份在國際著名大氣環境中刊出。 為什麼環保署不站在提出新事證的學者這方,反要幫六輕辯護呢?莊秉潔覺得奇怪,他對 國光石化提出一樣的模擬試驗,為何環保署獨獨不能容忍六輕的模擬結果? 如果排污資訊即時公開,公民可參與監督,多一股壓力,國際間的合作力量更能互相監督 、互相制衡。莊秉潔強調,化石能源相關產業應該將環境、社會成本內部化並國際化,售 價反映環境成本,自然能降低使用量與製造量,污染也隨之減少,替代能源也能順勢興起 ;國際化,則是藉由簽屬合作條約,提升合作雙方的環境保護標準,避免環境成本淪為削 價競爭的犧牲品。 淘汰高污產業 重見藍天白雲 除了管制了中小型工廠,若想呼吸歐美日標準的好空氣,排放量仍需削減75%,這就得檢 討台灣產業結構。 目前台灣仍高度仰賴高耗能產業,如石化、鋼鐵、水泥及面板晶圓等。國民平均CO2排放 量為世界平均值的3倍;用電量(含工業)達每人每年10000度,亦比德國、英國、法國、 日本還高,上述國家中最高者法國,每人每年也僅用了7000度。 莊秉潔認為,唯一可看到藍天白雲的機會就是產業轉型、推動大眾交通工具,如捷運及自 行車。才能再度在南投草屯常見九九峰,使台中市住民發現他們原來住在盆地(台中盆地 )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83.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428035128.A.FA4.html

04/03 12:29, , 1F
補原連結http://ppt.cc/eRJI
04/03 12:29, 1F

04/03 12:37, , 2F
這幾天的PM2.5都還滿低的
04/03 12:37, 2F

04/03 13:08, , 3F
前天在前鎮遠眺有看到北大武山
04/03 13:08, 3F

04/03 13:22, , 4F
這幾天風向變了 天氣好很多 不過有點太好了 有夠熱
04/03 13:22, 4F

04/03 13:22, , 5F
在高雄讀書 久了真覺得可怕呀
04/03 13:22, 5F

04/03 13:23, , 6F
目前看起來 最佳解是把北臺灣的工廠全都設到最南邊
04/03 13:23, 6F

04/03 13:30, , 7F
風向影響很大,秋冬境外影響很大。
04/03 13:30, 7F

04/03 13:31, , 8F
那夏天一起吸北台灣的工廠?
04/03 13:31, 8F

04/03 13:45, , 9F
根據這個研究 冬天吹冬北風 所以整個台灣的灰塵吹
04/03 13:45, 9F

04/03 13:45, , 10F
到高雄 又因為有下沉氣流 所以灰塵被鎖到高雄 所以
04/03 13:45, 10F

04/03 13:45, , 11F
中北部工廠越多 高雄越衰
04/03 13:45, 11F

04/03 13:46, , 12F
有人要一起買口罩嗎XDDD
04/03 13:46, 12F

04/03 13:48, , 13F
把大型污染的工廠設在台灣最南邊的屏東縣 雖然夏天
04/03 13:48, 13F

04/03 13:48, , 14F
吹南風時變成跑到台北 可是因為夏天是上升氣流 所以
04/03 13:48, 14F

04/03 13:48, , 15F
沒影響
04/03 13:48, 15F

04/03 13:49, , 16F
了解!!!!!!!!!!!!(呃..雖然還是有看沒有懂QQ")
04/03 13:49, 16F

04/03 15:15, , 17F
呵 不能扯中國只好扯北部了
04/03 15:15, 17F

04/03 15:16, , 18F
說好的重汙染工廠都在南部呢
04/03 15:16, 18F

04/03 15:17, , 19F
哎 不能北牽 只能南牽 高雄好可憐
04/03 15:17, 19F

04/03 16:28, , 20F
臺灣就是仰賴專家治國 明明一堆應該要免費公開的資
04/03 16:28, 20F

04/03 16:28, , 21F
料 讓公民參與監督 想到就氣
04/03 16:28, 21F

04/03 18:10, , 22F
30%……算不高嗎,三成捏
04/03 18:10, 22F

04/03 21:03, , 23F
除非把石化工業完全趕出高雄 但那是不可能的
04/03 21:03, 23F

04/03 21:41, , 24F
昨天天氣超好,我在水管路可以看到50層樓
04/03 21:41, 24F

04/03 22:26, , 25F
三成當然不算少,但是自產七成,卻誣賴都外來的就…
04/03 22:26, 25F

04/03 22:26, , 26F
……
04/03 22:26, 26F

04/04 09:29, , 27F
把工廠都集中在南高雄,風向就會把污染吹向屏東,這
04/04 09:29, 27F

04/04 09:29, , 28F
樣市區的空氣品質就可以改善很多了
04/04 09:29, 28F

04/04 22:08, , 29F
這期商週有專題探討
04/04 22:08, 29F
文章代碼(AID): #1L7XOu-a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