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我.叛逆≠搞怪的獨到眼光

看板KangYung作者 (防空洞)時間19年前 (2004/10/24 20: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出於網站http://www.aga.org.tw/2001thebeauty/page01/page04a.htm 蔡康永─我.叛逆≠搞怪的獨到眼光 離經叛道的作品,或許比秀麗的畫作或典雅的古物更能觸動人心;走在時代尖端的 收藏家,其實更具有獨到的藝術眼光和信念。 作者─林心如 在媒體和藝文界都相當活躍的蔡康永,出身就如白先勇「台北人」小說裡的上海顯赫 世家。他11歲開始幫父親買畫,買的都是當時御用國畫師的畫。還曾替父親前去「搶 購」年逾古稀、難得回國開展的顧福生的作品,只見現場萬頭鑽動,年幼的蔡康永心 裡最擔憂的就是不能為父親「搶」回一幅畫作,好有個交代。 浸淫在充滿花鳥、山水國畫的環境,並沒有造就喜好古物、書畫的蔡康永,反而讓他 對這類品項有種不禁想「吐舌頭」的反感。就像堆棧在蔡康永家中的許多國畫古董, 讓他不知該如何處理,他對象徵上流社會品味的風雅之作沒興趣,畢竟深根在他童年 的記憶:買這些畫不過是一種社交應酬的形式。 於是蔡康永的藝術品味和溫雅的風格大相逕庭,充滿叛逆的意味。他偏好一些當代藝 術家的作品,其中不乏讓人瞠目結舌的,例如中國的藝術家趙能智,總是畫著鬼魅般 的面孔;或者前兩年曾經引起軒然大波的布魯克林美術館展覽「聳動」(Sensations) 的作品,展品之中有的混了人血、糞便的聖母像,引起紐約市長朱利安尼鞭撻,反造 成極大的文宣作用。向來關注當代藝術動向的蔡康永,早在該展惹上官司之前,就從 網路上購買了其中「比較溫和」的作品。 和許多沒有包袱的新一輩收藏者一樣,蔡康永收藏的主要動機就是樂趣。掛在他辦公 室裡的季大純畫作,清淺的人物勾描和潔淨的底色,充滿詼諧感和顛覆意味,又不至 於造成干擾,正是最適合在工作之際讓人會心一笑的陪襯。 到拍賣場走走,對他來說則像是跟朋友見面或逛街購物一樣,而拍賣會上經過挑選的 拍品正符合了他喜歡尋找特別的東西的嗜好。別人認為嚴肅、認真的收藏這檔事,在 蔡康永充滿新鮮的生活中則化為品味與樂趣的一部份。 其實聳動或標新立異並不是蔡康永收藏作品的指標。他認為某些離經叛道的作品,或 許比秀麗的畫作或典雅的古物更能觸動人心,就像在畢卡索作品仍然廣受爭議,或者 印象派作品尚未受到贊同的時候就收藏他們畫作的收藏家,其實更具有獨到的藝術眼 光和信念。這種不從眾、略帶叛逆的自覺,正好呼應了他作為一個媒體人、觀察家所 具有的創意和敏銳度。 照片1: 這張季大純作品,是蔡康永去年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新購的收藏 照片2: 蔡康永不從眾、略帶叛逆的自覺,正好呼應了他作為一個媒體人、觀察家所具有的創 意和敏銳度。 ※ 編輯: Nanxing 來自: 218.187.32.89 (10/24 20:59)
文章代碼(AID): #11UwPA8o (KangY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