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關於戰艦頭上那兩根"髮飾"...

看板KanColle作者 (尚市長)時間9年前 (2015/01/29 19:48), 9年前編輯推噓8(8010)
留言18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發現一個常常產生誤解的地方,那就是很多人會以為戰艦頭上那兩根是"電探", (包括我自己在內),但是最近看了一些軍武海戰小說之後, 才發現那並不是電探! 我所謂的"那兩根",指的是在髮飾旁邊凸出去的兩塊: http://livedoor.blogimg.jp/kankorekusoge/imgs/a/c/ac7da5d4.png
(以金剛為例) 那兩根其實並不是雷達,而是測距儀喔! 所謂的測距儀,其實簡單說就是射擊觀測系統; 在火控雷達還沒發明之前,戰艦的砲火射擊必須透過觀測裝置判定敵艦位置, 然後將判定的方位數字傳達到火控中心,再由火控中心統一命令砲塔射擊; 而一般來說,所謂的測距儀其實就是一面超大的鏡片, 透過這面大鏡片可以判讀出正確的方位以及落點。 一般來說,測距儀都會裝在艦橋最高的地方,如此才能看得遠、看得準, 以大和為例,她的艦娘型態是這樣的: http://wikiwiki.jp/kancolle/?plugin=ref&page=%C2%E7%CF%C2&src=131.jpg
對照實際的艦橋: http://blogimg.goo.ne.jp/user_image/5d/47/62ea79cac1b68f90f437ffb0d70ab7a1.jpg
可以看見她左右兩邊的"角",正是火力觀測用的測距儀, 電探反而是位在艦橋的下段。 所以,戰艦娘頭頂的"角",其實是用來指揮砲戰的觀測裝置,不是電探喔! 回到正題,那麼為什麼金剛改二之後,頭上的角變長了呢? 原因也很簡單,如果能看得更遠更準,那就更有機會提早打中敵人, 所以金剛在改良之後,把她頭上的"角"(測距儀)延伸為10m; 又,大和頭上的"角"是由Nikon製造的大型鏡片,長度長達15m... 一點小知識補充。 p.s.: 大陸有一位非常擅寫戰艦和海上砲戰的軍武小說家河馬散人, 我是從他那裡學到這些的:) ※ 編輯: jeanvanjohn (119.14.40.136), 01/29/2015 19:50:19

01/29 20:01, , 1F
我記得官方四格還是史實的艦娘短漫有提到頭上的是測距
01/29 20:01, 1F

01/29 20:01, , 2F
儀?
01/29 20:01, 2F

01/29 20:01, , 3F
跟樓上同印象,官方有說過
01/29 20:01, 3F
沒關係,這篇就當做比較詳盡的補充吧! ※ 編輯: jeanvanjohn (119.14.40.136), 01/29/2015 20:02:44

01/29 20:06, , 4F
會認為是電探 廣播劇"比叡カレーを作る"也有關吧
01/29 20:06, 4F

01/29 20:07, , 5F
B PART裡 摩耶就說那是金剛型的"電探髮箍"
01/29 20:07, 5F

01/29 20:08, , 6F
不過還是推正確對照:D
01/29 20:08, 6F

01/29 20:10, , 7F
電探髮箍加裝測距儀啊
01/29 20:10, 7F

01/29 20:46, , 8F
金剛改二那個不是信號桁嗎?- -
01/29 20:46, 8F

01/29 20:58, , 9F
測距儀在最上面
01/29 20:58, 9F

01/29 21:03, , 10F
我記得金剛改二那個是電探吧@@
01/29 21:03, 10F

01/29 21:04, , 11F
樓樓上說的沒錯,那個不是測距儀
01/29 21:04, 11F

01/29 21:04, , 12F
測距儀在更上面
01/29 21:04, 12F

01/29 21:09, , 13F
看了上面幾個的推文 真的是比較詳盡的補充阿
01/29 21:09, 13F

01/29 21:21, , 14F

01/29 21:33, , 15F
...我也以為是電探@@
01/29 21:33, 15F
所以大和的是測距儀,而金剛的是信號桿囉? 了解了! ※ 編輯: jeanvanjohn (119.14.40.136), 01/29/2015 21:49:30

01/30 00:06, , 16F
當時日本把所謂"電波探信儀"和"電波照準儀"統稱"電探"
01/30 00:06, 16F

01/30 00:07, , 17F
前者是觀測索敵用途 後者是射擊指揮的輔助工具
01/30 00:07, 17F

01/30 00:08, , 18F
也因為結構上常常做在一起 所以乾脆也就共用名稱了啦
01/30 00:08, 18F
文章代碼(AID): #1KoXu8Ut (KanC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