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超音波藥物傳輸監測裝置陽明大學全球首創

看板KYM84-301作者 (zzz)時間13年前 (2010/12/26 18: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傳統藥物治療或癌症化療經常採取亂槍打鳥的治療方式,在 殺死病灶熇胞的同時,往往也將健康的細胞一併殺死,產生不少副作用,有鑑於此,陽明大學 研發全世界首創的超音波藥物傳輸監測裝置,更精準的將藥物集中在病灶,提高治療效 果,可減少數十倍的藥物費用,成果巳刊登在國際核子醫學期刊 陽明大學中午舉辦成果發表會,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助理教授楊逢羿發表全世界首創的超 音波藥傳輸監測裝置的研發成果。 楊逢羿說明,研究團隊使用的超音波藥物傳輸監測裝置,首先把藥物、超音波顯影劑以靜 脈注射至體內,藥物會附著在超音波顯影劑的微氣泡上,在血液中流動,流經病灶的區域時, 採取局耜的超音波讓微氣泡破碎,增加瞬間的血管通透性,讓藥物更精準的集中在病灶,提高 治療效果。 楊逢羿分析,目前哈佛大學以核磁共振方式監測藥物傳輸,但費用較為昂貴,且監測時間 上會有所延遲,而陽明大學的「超音波藥物傳輸監測裝置」較便宜,也能夠同步監測,目 前正在申請美國、台灣的專利,也刊登在《國際核子醫學期刊》、《藥物釋放期刊》等國 際知名期刊。  同時,這項技術可運用血流速度峰值速度、血流搏動指數變化的計算,預測藥物在目標區 域的滲透量,施打的藥有多少到病灶,可透過監測系統即時掌握,降低藥物的總施打劑量 ,也省下醫藥費用。 另外,早產兒及出生體重過輕的兒童,容易有餵食問題,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系 副教授蔡美文、紐約大學助理教授何自欣合作,針對國內的健保資料庫進行抽樣,發現出 生時少於2500公克的兒童,有餵食問題的比例從2003年的50%增加至2006年的91.7%,明 顯較5歲以下孩童有餵食問題的平均比例1.71%至2.35%高出許多,值得醫療人員正視, 進行早期評估並提供適當的治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239.136
文章代碼(AID): #1D5nM3V9 (KYM8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