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來談談牙周病

看板KS95-309作者 ( ˋ(′o‵")ˊ )時間12年前 (2012/01/03 04: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 Etiology 1.牙周病最主要且直接的原因是microbiology,口中的細菌生長引起immune response 並產生inflammatory,最後造成periodontitis。 2.牙周病是一種chronic disease,致病原因為multifactor,且多為間接造成,如抽菸 會加重bleeding的現象。 3.造成牙周病易bleeding的因素:微生物容易附著處,ex:crown bridge或restorative material的margin,以及牙齒本身不良因素如enamel projection。 4.apical periodontitis:根管治療失敗時,pulp chamber被感染,壓力上升,細菌由 根尖往外擴散,最先碰到的就是牙周組織,屬於endo-origin,一種由內往外的牙周 炎來源。 5.marginal periodontitis:從外部或說表面感染造成的,ex:cementum、PDL、 alveolar bone、gingiva tissue等牙周組織,屬於peri-origin。 6.peri-endo combined periodontitis:兩種形式可能同時發生,一個由外到內,一個 由內到外,最後相通,很棘手。 7.從外到內比從內到外的機率高,因dentin tubule的結構造成(內寬外窄)。 8.藥物使用也和牙周病息息相關,某些抗高血壓藥物,ex:控制Ca離子通道的藥會有 gingiva hyperplasia的副作用,某些抗癲癇藥也會。 9.occlusal trauma:過大的occlusal force會造成牙齒搖動,不會直接造成牙周病 (再次強調 主因是細菌!!),卻是risk factor(本身並不造成疾病,但會提高牙周 病的機率或嚴重程度)。 (二) Diagnosis (診斷gingivitis) 1.supragingiva:利用gingiva index、plaque index等指標來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2.subgingiva:可用probe探測是否會bleeding。 3.BOP(bleeding on probing):每顆牙有六個點,buccal和lingual側各分三點(mesial 、central、distal),因此若全口有28顆牙,就有168個點;探測到有出血的點除以口 中全部探測點的百分比,就是BOP。 4.phase1後要進行手術的話,BOP須控制在6%內,plague index須控制在20%內。 (三) Periodontal therapy 1.療程可粗分為3個phase:(1)basic periodontal therapy (2)surgery (3)maintenance 2.phase1:基本治療,又稱nonsurgial therapy;牙周病雖然細菌是主因,但直接造成 症狀的是plaque、toxic、immune response和inflammtory。當一個病人因 periodontitis來看診時,第一要務是解決acute的發炎症狀,可利用phase1的scaling 和root planning。 3.scaling(牙周刮除術)和root planning(根面整平術)是利用curette(刮刀)清除牙菌斑、 牙結石,及受污染的齒質,RP比起scaling更深入牙根,齒質也清除的教徹底。 4.完成治療後等一個半月讓傷口復原再回診,依據re-charting後的復原程度重新評估並 診斷,有了final-diagnosis才有final treatment planning,看要拔掉還是留下來, 或是否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5.phase2:完成phase1後視情況或病人意願進行手術(phase 2),之後進入phase3 6.治療後的齒槽骨結構保留的面越多,復原越好。 7.phase3:maintenance,ex:利用prosthodontic修復牙齒使其恢復美觀和功能,牙齒 拔掉的話就植牙,算是療程的最後階段。 8.phase1後傷口復原的一個半月期間,若病人口腔衛生保養不當,治療將失敗,無法進 入phase2,須重新開始。 Normal periodontium 這堂課老模就像電腦當機一樣,自己一直上投影片也有點跳來跳去的,我就針對他投影片 一些重點以及D27共筆,順道參考了課本,其中有些部分參雜了許多口胚的部分。 牙周組織功能是把牙齒懸吊在上下顎骨骼組織中以及形成口腔中的咀嚼黏膜,其中包含 了下面比較重要的結構 1.root cementum 2.PDL 3.Alveolar bone proper 4.Gingival 5.血管 等等.. 财牙周組織的發展跟牙齒的發育是同步的,也就是說從胚胎時期神經冠(neural crest) 移入第一腮弓(first branchial arch)時,就開始發育。神經冠細胞在原口 (stomatideum)的地方形成ectomesenchyme並往下生長形成了dental organ,隨著 發育的時期分為發牙期bud stage、帽型期cap stage、鐘型期bell stage。 财由dental papilla發育:crown、root dentin 财由dental follicle 發育:cementum(cementoblast)、PDL(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alveolar bone (osteoblast) Gingiva 解剖學上把牙齦分為巨觀以及微觀兩方面來學習 Macroscopic anatomy 口腔黏膜是一個從skin迳lip迳soft palate迳pharynx一個連續性的構造 口腔黏膜有依照部位有以下三種分類,其中牙齦是屬於masticatory mucosa 1.masticatory mucosa:分布在gingiva以及hard palate 2.specialized mucodsa:舌背(特化的味蕾) 3.lining mucosa:上面兩種以外的部位 gingiva不同部位分為四部分 1.attached gingiva:gingival groove與mucogingival junction中間的牙齦 區域,顏色大多屬於典型的coral red,不過這並不代表偏黑的顏色代表不健康,也有 人是天生就有許多色素沉澱在這裡。 (*這邊臨床上有個重要的東西要了解,就是在attached gingiva上會有小小一點一點 的凹陷稱作stippling surface,stippling surface的產生與牙齦的微觀構造有關。 臨床上拿噴氣去噴病患的這個部位,如果沒有呈現stippling surface,就要考慮到 病患是否水腫。) 2.marginal gingival:在sulcus外圍圍繞牙齒,和attaches gingiva之間有gingival groove當作界線。(*gingival groove高度大約平行CEJ;不過在臨床上只有30%~40% 的人會出現gingival groove,不用特別記。) 3.interdental gingiva:兩顆牙contact之下的牙齦,前牙的interdental gingiva會 比較偏向椎狀,後牙的比較偏向矮胖的金字塔。 4.gingival sulcus:鄰接牙齒旁邊的縫隙,牙周病的重要診斷指標,一般深2~3mm。 gingival sulcus interdental gingiva marginal gingival attached gingiva Alveolar mucosa 顏色較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26.43
文章代碼(AID): #1F0Xa3WR (KS9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