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看板KS92-324作者 (找尋新的開始....)時間20年前 (2003/11/22 01: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發信人: yalechen (尋求台灣的高槓桿解) 看板: NSYSU-4Misc 日期: Sat Oct 4 13:05:52 2003 標題: Re: Dialogue And The Art Of Thinking Together 《第五項修練》 P.295 三、兼顧的探詢與辯護 大多數的管理者都被訓練成善於提出與辯護自己的主張。在 許多公司,所謂有才幹的管理者,就是要能解決問題,想出需要 採取什麼行動,並獲得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支援。在企業組織中, 往往重視辯才無礙、影響力或其他才能,探詢的技巧卻被忽略。 當管理者晉升到高階職位,他們遭遇的問題比個人經驗所能涵蓋 者更複雜、更多樣化,他們更需要深入了解別人的想法以及學習 。管理者辯護的技巧有時反而會產生反效果--會把我們封閉起 來,無法真正相互學習。我們所需要的,是綜合運用辯護與探詢 ,來增進合作性的學習。 但是兩個善於為自己主張辯護的人,即使在一起開放、坦率 的交換看法,也不一定會有什麼學習的效果。他們或許真正開始 對對方的看法感興趣,但是仍抱持全然的辯護心態,這樣所產生 的交談結果如下:「我欣賞你的真誠,但是我的經驗與判斷讓我 得到的結論不同。讓我告訴你,為什麼你的建議行不通……。」 最初每一方都理性而心平氣和的為自己的觀點辯護,但只要 辯護較為強烈一點,局面就會變得愈僵。缺乏彼此探詢的辯謢過 程,只會產生更強烈的辯護。有一個對立情勢逐漸升高的增強環 路,可以描寫接下來的發展,它跟前面所提軍備競賽的結構一樣。 甲的辯護愈激烈,對乙的威脅愈大。因而相對的,乙的辯護也 更加激烈。然後甲的反辯還要更激烈,因而愈來愈對立。有些人因 為發現對立情勢只會愈來愈僵、愈來愈兩極化,徒然耗人心力、傷 人感情,以致於此後他們避免公然表達任何不同意見。雖然有些無 關緊要的議題是不值得如此爭論不休的,然而遇到重要的議題時, 如果依然持著這種態度,就會使討論中斷,而喪失重要的共同學習 機會。另外有些人則練就一身辯論功夫,認為「真理」愈辯愈明, 像好勝的公雞般愈辯鬥志愈高昂,全心全力的要辯到對方無話可說 為止。然而除了「勝利」的快感外,毫無實質效果。反而愈來愈養 成好辯的習慣,無法真正共同學習。 學會探詢問題可以停止增強辯護的雪球效應。「是什麼使你產 生這個主張?」或「你可以說明你的觀點嗎?」(你可以提供一些 支持它的原始資料或經驗嗎?),像這樣的簡單問題,可以把探詢 這項要素融入討論之中。 我們常錄下接受我們協助、發展學習技能的管理團隊開會時講 的話。團隊發生困難的一個指標,是開了好幾個小時的會,就算有 寥寥幾個人提出問題,也乏人回應。在這樣的會議中不會有很多的 探詢提出來。 但是純粹的探詢產生的效果也有限。雖然探詢對於打破辯護的 增強環路可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但是除非團隊或個人學會合併 運用探詢與辯護的技巧,所能學習的都是非常有限的。純粹的探詢 所以有限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幾乎總是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只是 探詢問題,把自己的看法隱匿在不停的問題之後,也可能只是一種 學習的阻礙。 管理者如果將辯護與探詢的技巧合併運用,通常能夠產生最佳 的學習效果。我們也可將這種方式稱之為「相互探詢」。所謂相互 探詢是指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思考明白說來,接受公開檢驗。這可 創造出真正不設防的氣氛。沒有人隱匿看法背後的證據或推論。譬 如當探詢與辯護兼顧的時候,我不會只是探詢別人看法背後的推論 ,而是先陳述我的看法並說明我的假設與推論,以這種方式來邀請 他人深入探詢。我可能說:「我的看法是這樣,我是怎樣產生這個 看法的。你認為如何?」 在純粹辯護的情形下,目標是贏得爭辯。探詢與辯護合併運用 的時候,目標不再是「贏得爭辯」,而是要找到最佳的論斷。這顯 示在我們如何使用原始資料和如何推論之中。譬如,當我們運用純 粹辯謢的時候,我們傾向於選擇性的使用原始資料,只提出能印證 自己論點的原始資料,或只採取較有利的推論來使我們的說法成立 ,而避開較為不利的推論。相反的,當辯護和探詢的程度都很高時 ,我們開放的面對全部的原始資料,無論這些原始資料是確實的或 是尚未求證過的;因為我們真正目的是想要找出自己看法的瑕疵。 此時我們攤出自己的推論,以尋找其中是否有瑕疵,同樣的,我們 也試著了解別人的推論過程。 兼顧探詢與辯護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如果你是在一個高度「 政治化」的組織中工作,沒有開放的環境來進行真正的探詢,或者 你碰到的是極度自以為是、完全抗拒學習的人,則此工作對你而言 ,更加困難,只有耐心的做和等待較成熟的時機。就我而言,它需 要耐心與毅力,而進展則是階段性的。以我自己為例,第一階段是 當我不贊同別人看法的時候,學習如何深入探詢別人的看法。在過 去,遇到看法不一致的情形,我的習慣反應是更努力為自己的看法 辯護。通常這樣做並沒有惡意,而是由於相信自己把事情徹底思考 過了,論點應該是正確的。不幸這樣做常使討論中斷或兩極化,且 得不到我真正期望的合作關係。現在我對不同看法的回應方式,經 常是請別人更詳細說明他的看法,或這種看法是如何形成的。(目 前我才剛剛進入第二階段:我會先陳述自己的看法,以鼓勵其他人 也對我的看法深入探詢。) 雖然我在這方面的修練才只是個新手,但成果是令人欣慰的。 經過多次的實際操作,已經明顯看出,當我使用探詢與辯護的方式 時,產生創造性結果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總而言之,當兩個人運 用純粹辯謢,其結果是可預期的;不是甲獲勝就是乙獲勝,或者兩 個人都毫無進展而退,然而彼此內心的想法卻絲毫未變。當探詢與 辯護合併使用的時候,這些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由於甲與乙敞開心 胸,深入探詢彼此的看法,進而發現全新的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88.25
文章代碼(AID): #_lb7ljo (KS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