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新聞]【新紀元】讓子彈飛起來

看板KS91-319作者 (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皆是)時間13年前 (2011/02/13 14: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kilmo 信箱] 作者: teadoggy (榛果犬)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新紀元】讓子彈飛起來 時間: Tue Jan 11 19:40:58 2011 新聞來源:【新紀元】讓子彈飛起來(節錄) 【大紀元2011年01月08日訊】賀歲大片《讓子彈飛》正在中國各大影院火爆上演,票房和 口碑都創下「30年來最好的國產影片」的佳績。不過該片因涉及敏感話題、暗含大量的政 治隱喻而引起當局的緊張。前不久中國廣電總局發通知壓制,官方發動五毛黨(政府僱用 的網路評論員)大量發貼給《子彈》降溫,轉移民眾視線。可官方此舉更加引起民眾的好 奇與反彈,許多人紛紛補看、重看,結果形成電影界少有的票房逆勢增長現象。 觀眾搶看《子彈》片對抗政府之效應,與影片中鵝城百姓造反抗暴呼應,形成了另一部現 實版的《讓子彈飛》。 片中的子彈是什麼?有人解讀為人類最基本的良知正義感。為什麼今日中國子彈飛騰?因 為中共太黑了,逼得人們不得不亮出子彈了。新年伊始,願正義的子彈飛遍全中國。 戲裡戲外 中國子彈騰飛 文 ◎ 張海連、文華 「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搶碉樓!」銀幕上鵝城百姓抗暴潮洶湧,影院外中國觀眾罔 顧政府壓制搶看電影《讓子彈飛》,兩相呼應,形成了另一部現實版的《讓子彈飛》。 電影《讓子彈飛》在中國火爆開映後展現超強後勁,不僅上映十一天票房破4億,追平《 阿凡達》最快破四億記錄,成為首部票房過4億的賀歲片,並且創造第二週票房逆增長奇 蹟,2.1億票房比第一週環比增長10%。從12月27號單日接近1,800萬的票房來看,《讓子 彈飛》在聖誕節淨收1億後,第三週影迷觀影熱情依然高漲,影院排廳數量也逆勢增長, 製片人馬珂表示:「子彈會一直飛,飛到春節陪大家過年。」 當局打壓 反助票房逆增長 12月21日,各大院線卻接到了廣電總局的一個緊急通知,內容如下:關於《讓子彈飛》臨 時減少排片通知:因為涉及敏感話題,院線接到廣電總局的緊急通知,請全國12月22日起 減少《讓子彈飛》排片場次,與《非誠勿擾2》排片比為《讓》3:7《非》,並且減少宣傳 本片,減少話題輿論。並且隨時注意院線通告。 日前央視《新聞聯播》主播郭志堅在博客上發表批評文章,稱影片中「髒話連篇」、有血 腥場面和性暗示,「拋棄社會責任」,同時當局發動了五毛黨攻勢,聲稱懷疑票房有水分 ,並有意突出枝節、花邊、色情等「看點」,轉移百姓對政治隱喻的注意力。 可是當局的限令,使得《讓子彈飛》更加「一票難求」,不僅大批多年不進影院的觀眾走 進影院,也催生了一批連看三遍四遍的「拆彈」影迷。許多人第一遍並未注意影片細節, 而再次欣賞時會特別留意。有報導稱,觀眾看後激動,或起立鼓掌,或大呼「過癮」,場 面熱烈。 北京、上海、南京各地觀眾紛紛都在留言,他們稱要想買晚上的電影票,提前一天預定都 無法保證。在微博上,不少網友都曬出票根紀錄購買《讓子彈飛》的艱難過程,北京一位 影迷稱自己前後去了電影院四次,總共花了14小時排隊,才買到了《讓子彈飛》的川話版 電影票。而他的發帖更激起了更廣泛的討論,許多觀眾用手機拍下了電影院內人潮洶湧搶 購《讓子彈飛》的情景,影迷「蓉言蓉語」就發微搏稱:「和老公去看了《讓子彈飛》, 票房真不是吹出來的,從來沒見過東都影城有這麼多人,大廳裡站滿了排隊買票的。」 由於觀眾呼聲高漲,上海、成都、重慶等地區率先打破限令,《讓子彈飛》在上映第三週 又重新成為排片最多的電影。各地以確保早前當局給電影業指定2010年度總票房收入突破 100億的行業硬性指標為託詞,想法擴大「子彈」場次數量和排廳規模,用片中的經典台 詞來形容,則是學著張麻子的樣,「站著也把錢給掙了」。有影院經理方面回饋,《讓子 彈飛》的電影票賣得最快,不得不加售站票來滿足觀眾要求。 精心打造 功夫不負有心人 130分鐘的《讓子彈飛》,是姜文改編自馬識途的中篇小說《盜官記》。說是改編,其實 改動很大。故事講的是1920 年,花錢捐得縣長的馬邦德(葛優飾)攜妻(劉嘉玲飾)及 隨從走馬上任。途經南國某地,遭劫匪張麻子(姜文飾)一夥伏擊,隨從盡死,只夫妻二 人僥倖活命。馬為保命,謊稱自己是縣長的湯師爺。為湯師爺許下的財富所動,張麻子搖 身一變化為縣長,帶著手下趕赴鵝城上任。鵝城地處偏僻,一方霸主黃四郎(周潤發飾) 一手遮天,全然不將新來的縣長放在眼裡。張麻子痛打了黃的武教頭(姜文的弟弟姜武飾 ),黃則設計害死張的義子小六(張默飾)。張麻子和黃四郎之間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 …最後,民眾造反成功,黃四郎惡勢力被剷除。 現年96歲的原著小說作者、著名作家馬識途在觀看了川話版《讓子彈飛》後滿臉通紅,非 常興奮,現場被詢問觀後感時,馬老笑言:「因為沉浸在電影裡,我還要想想呢!」在記 者追問下他簡單評價說:「威武雄壯,電影很大氣。」甚至連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 三平也說:「我認為好電影應該是有看頭、有說頭、有想頭,《讓子彈飛》就是這樣一部 電影。」 最為大眾所稱道的,當然是緊張多變、出人意料的劇情,還有周潤發、葛優、姜文這三位 「影帝」的精彩表演,比如「鴻門宴」一場,為了彰顯三位大牌明星的演技,拍攝組專門 進口了昂貴的360度全軌道攝影機,同時拍攝三人的一舉一動。這場戲整整拍了八天,用 了十萬尺膠卷,製造出的那種令人窒息的巔峰對決效果,被人評論為:「不可複製,無法 超越」。 有人說,姜文的電影都是酒一樣的濃縮液,不是可樂,更不是白開水,所以不勝酒力的人 ,品他的電影容易醉,不過這次好像酒精度數適中。一個觀眾說:「電影的開頭,張麻子 對著白馬開了一槍,這槍瞄準繩結,打中卻不打斷。白馬繼續跑,繩索已不能吃力。讓『 子彈飛了一會』後,繩索終於斷裂,白馬才四散跑開。電影的結尾,姜文對我開了一槍。 白馬在我腦中奔馳了一夜一天,繩索終於斷裂,我才舒服了。」 影片的副導演、編劇、並客串老七的危笑對媒體透露,這個劇本他們在兩年多的時間裡至 少改了五十多遍,甚至邊拍還在邊改。據編劇郭俊立回憶(他也是影片裡最後對張麻子說 :「縣長,這兩把凳子歸我了」的群眾演員),六子被逼死後,有一場土匪兄弟在六子墳 前追思的戲,編劇們想了很多,但寫出來的東西完全不行。 「小六子不幸橫死,兄弟之間會有一個感情流露,但是追思分寸非常不好把握,第一個是 時間長度,冗長的感情流露;第二個是每個土匪突然一下就說心裡話了,這會讓人覺得很 彆扭。」當時在片場負責監控的副導演危笑說,那場戲幾乎從寫完到前一天晚上改,一直 到車上再到現場,一直改,一直試拍,一直不滿意,太陽幾乎擦著肩膀過去,光線都沒了 。取景的楊門炮台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最多給三天拍攝,當時已是最後一天,如果 再拍不出來,就永遠沒轍了。當時姜文說,不著急不著急,你們所有人都走開,讓我單獨 待五分鐘。 危笑回憶說:「我永遠記得那個太陽即將下去的場面,一個藍色的大帳篷,姜文坐在裡頭 。我跟郭俊立作為編劇,已經完全技窮,而且我當時並不相信姜文能在五分鐘內想出一個 令人震撼的東西。」 五分鐘後,姜文拿出一個讓所有人都傻了的解決方案,並在不移動任何機位的情況下,在 遠處的天光消失之前,寥寥數語,幾個鏡頭,就把土匪們各自的性格和對六子的感情,很 利索地寫活泛了——觀眾們可以在電影裡看到這幕精彩的墳前戲。郭俊立說:「我自己那 五分鐘內腦子裡一片空白,只有自責。」 商業運作成功 各界盛讚 有人把電影的成功歸功於「六成故事+三成誌異+一成想像」,是「又高又硬的中國式全 能喜劇之王」。「姜文這次的成功在於他沒有讓電影處在自娛自樂的文藝層面上,而是讓 它更托底更落地,更接近『庸眾』低門檻的接受能力。」無論你站在哪個層面、哪個角度 ,電影都能帶來讓你的認知能力感到共鳴的東西。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影片一開始就是幾匹匹昂貴的純血高頭白馬,拉著隆隆作響的漂亮火 車,不過冒煙的不是火車,而是車廂裡巨大的火鍋。無論青樓出生的縣長夫人如何花錢買 官,如何與兩個男人吟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知道這是弘一法師未出家之 前所創《送別》的觀眾,會想起那種禪意與自由相交織的意境,不知道的,至少能感受到 美國西部片那種豪情柔腸和壯麗美景。 影片結束時這首歌再次響起,看著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帶著自己喜愛的女子要去「上海」去 「浦東」,失去對手的張牧之(張麻子)獨自騎馬遠去,這種大悲、大喜、大情、大恨、 大生、大死之後的「今宵別夢寒」的超脫意境,真是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取所需。 影片裡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也為人說道,更不用提四川話版本裡「不落教」的「龜兒子」 了。很多人相信,影片裡那些精彩的短句將很快在社會上流行,比如現在很多人都在說, 「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這樣的「姜氏金句」。有人說,看這部電影沒有尿點(即情節 很吸引人,人們情願憋著尿也不願離開一下去上廁所);也有人說,幾乎每幾分鐘就有一 個「笑點」,聽見滿場觀眾的笑聲。 除了這些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外,《讓子彈飛》還做足了外面的功夫。被媒體稱為「為姜文 準備子彈的人」、《讓子彈飛》37歲的年輕製片人馬珂表示,該片投入了 1.1億製作費, 這在近年來動輒投入幾億的大陸大片中並不算多,但誰也沒能像他們那樣投入了5,000萬 做宣傳,這遠遠超過了普通電影8%的宣發比例。馬珂說他們是在學習好萊塢,「宣傳佔 了投資的一半,這基本達到了好萊塢工業的那種比例。」在裡裡外外都精心打造的前提下 ,這個商業大片定位在「大陸最好的電影」,也就順理成章了。 影片裡的政治暗線 細心的觀眾發現姜文把原著裡的1930年代提前了十年,挪到了北洋軍閥混戰的亂世。電影 裡明白的說了,張牧之早年追隨松坡將軍,17歲時即為其麾下手槍隊長,還是講武堂出來 的。不過影片不等人回味出誰是松坡(蔡鍔),葛優就跳出來插科打諢:「那一年,我十 七歲,她也十七歲……」在逗笑大家之餘,觀眾的注意力被引開了,很少有人能立刻把這 個政治暗線看懂。 蔡鍔是梁啟超的高徒,民國開國元勳,護國軍神。鴻門宴時,黃四郎說:「二十年前,我 和張麻子曾有一面之緣。」可見他早就知道這個假縣長就是張麻子,他還對張麻子說:「 要是這三個人供出我來,我就切腹,請兄台當我的介錯。」張牧之說:「你搞錯了,介錯 人用的是長刀。」只有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才知道,日本武士自殺時喜歡切腹,不過一刀捅 進去,一時死不了,不但特別疼,還死相不雅觀,於是很多切腹者會讓一個信賴的朋友當 「介錯」。介錯人手持長刀站在其身後,在自殺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間砍下他的腦袋。 從台詞中人們發現,這個黃四郎留過西洋,也留過東洋,說話愛拽文,冒成語,國學功底 算不錯。他還警告被賣去當妓女的花姐「不要成為小鳳仙」。有位觀眾在分析歷史後,總 結出了影片所含的政治暗線: 「1900年,張牧之追隨蔡鍔到日本,並與黃四郎有一面之緣。1900至1911年,張牧之和黃 四郎在同一個革命陣營,但無交集。1911年10月10 日,辛亥武昌起義,黃四郎為核心成 員(以他擁有的那顆地雷為證)。10月30日,蔡鍔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張牧之也算核心 成員。1911至1920年,辛亥勝利後,黃四郎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斂財。他投靠了實力軍閥 後益加肆無忌憚,橫徵暴斂,更以故鄉鵝城為根據地苦心經營,控制了民國小半的煙土交 易,大發其財。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張牧之不求權錢,繼續追隨蔡鍔。1916年蔡鍔死於日本,此後張牧之 對時局失望,乾脆落草為寇。1920年,張牧之、馬邦德來到鵝城,電影開始。張黃鬥法, 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鵝城起義,勝利後張牧之分文不得,甚至連他坐的chair也被別的man扛 走了。」 這位智商超群的觀眾還解讀說:「誰會投入革命?蔡鍔這樣的英雄會,袁世凱這樣的梟雄 會,但最後得權的一定是袁世凱;張牧之這樣的爺們會,黃四郎這樣的投機者會,但最後 得利的一定是黃四郎。當張牧之再次掀起鵝城革命,他不為財也不為權,不為女人也不為 大眾。他對黃四郎說:「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如果你們覺得這個隱喻還不夠過癮,鴻 門宴上還有句台詞「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謝絕聯想,請勿跨省)。」 極具鼓動性 號召人民起來抗暴 除此之外,影片裡還有更多內涵。比如有人把「馬拉列車」理解為馬列,如今馬列正載著 花錢買來的貪官們到處橫行。還有「八九年六四事件」。影片裡張默飾演的馬匪六子學生 氣十足,被黃四郎陰謀逼迫、剖腹橫死,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即沒有多吃一碗涼粉。六子 被黃四郎害死,「六和四」組合出現,小六子的墓碑是個大大的手形「六」字,而且眾兄 弟中由四哥第一個去祭拜,又出現「六和四」組合。有人發現,馬縣長妻子的墓碑掛著兩 個鑽石,看著像個橫形的「8」字,而馬匪戴著九筒的面具,形成「八九」組合。 如今大陸熱傳一首名為《騰飛的中國》的順口溜:「姜導演:讓子彈飛;發改委:讓物價 飛;中石油:讓油價飛;住建部:讓房價飛;稅務局:讓稅賦飛;糧食局:讓糧油飛;老 百姓:讓眼淚飛。」這可謂民眾對電影「借古諷今、武力反貪」寓意的解讀,特別是央視 主播帶頭公開批判這部電影是「拳頭加枕頭」之後,更顯得引人注目。 很多人都意識到,為什麼要讓子彈飛一會,「如何同時取悅小裝、大神和官府三個群體, 那就是打時間差。這是一部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被解讀出的電影,子彈中的火藥藏在喜劇 和商業的外殼之下,躲過了官府的剪刀手。等子彈飛完,官府醒過神兒來,影片都下映了 。」 還有人說,「《讓子彈飛》上映一會後,終會成燎原之勢。其他手裡有槍的導演、編劇、 演員、雜誌、評論家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肚子裡藏了多年的子彈打出去。讓子彈先飛一 會兒吧!」難怪在電影伊始,《讓子彈飛一會兒》的題頭剛出場,那「一會兒」三個字就 被踢了下去了,只剩下了《讓子彈飛》,意境就完全不同了。 子彈是什麼,人們有很多解讀,《新紀元周刊》總編臧山上周把它解讀為人類最基本的良 知正義感。為什麼現在的中國要讓子彈飛出來呢?因為此時的中共太黑了,逼得人們不得 不亮出子彈了。新年將至,我們由衷希望,正義的子彈飛遍全中國。◇ 本文節錄自206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08/index.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73.188

01/11 19:46,
諷刺政治的電影 有這麼賣嗎~@@
01/11 19:46

01/11 20:11,
這個國家太悶了嘛
01/11 20:11

01/11 21:07,
中國和諧失敗就是爽
01/11 21:07

01/11 22:33,
法輪大法好
01/11 22:33

01/12 00:27,
我們臺灣人最愛大紀元 只要酸大陸的媒體一定是中肯媒體
01/12 00:27

01/12 15:02,
樓上的id說明了一切....."我們"還真好用阿
01/12 15:02

01/23 21:18,
“大妓院”的文章,看了笑一下就好
01/23 21: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247.232
文章代碼(AID): #1DLu1pho (KS9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