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陳潔儀-重譯:愿你自此只做興趣

看板KITCHAN作者 (LK)時間13年前 (2011/03/01 20: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leftfm.com/3941.html 有配全碟試聽 陳潔儀重新回來的一張翻唱專輯《重譯》,放在Ipod里面反反復復地聽了很多遍。一直 想在日志里面寫一點什么,關于這張唱片的,但卻一直找到不一個合適的由頭。住在南 京的那幾晚,每每覺得不能睡熟的時候,都會塞上耳機。雖然我不承認有任何壓力,但 人卻常常因為背負著其他人的期望而活著,有些壓力常常不是來自內部、不是來自敵手 、不是來自競爭,而是來自那些關愛,那些期待的眼神,那些不愿意看見失望表情的責 任感。 有些聲音因為是舊相識,帶著時光的溫度和觸感,熨過耳膜,有一種莫名的安慰感,況 且又是熟悉的旋律,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重新演繹。每一首歌都有兩度的生命,一度 生命在歌者的意念里面,另一度在聽者的感觸里面,翻唱作品卻是開了三重的花朵,因 為各自的生命體驗疊加在一起,從而呈現出復雜的質感。陳潔儀翻唱了《心動》、《遺 憾》、《兄妹》以及《追》,都是經典作品,載著過往歲月里面的喧嘩與不安,重新唱 出來的時候,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黃韻玲的曲、林夕的詞、林曉培曾經唱過的《心動 》被她“重譯”后,有一種洗凈鉛華的沉淀感,是諳熟愛戀、心智成熟的女生的內心獨 白。 一位許久不聯系的網友問我是否還有在做廣播節目,我說已經停掉說話的部分了,我雖 然還在為廣播節目寫字,但僅限于興趣而已,或是有一點點收益做為支撐,大概也只是 一個安慰罷了。我問他是不是還在畫畫,還在做他的文學站,他說也停了。他離開最初 我認識他所呆在那個集體之后,在一些網絡公司打滾了一些時日,最終還是選擇跟著一 幫兄弟出來創業,做IPHONE的應用軟件開發。他想起我的原因,大概也是因為想做一個 電臺節目在手機上的應用罷了。我問他,何時還會再有那些興趣的影子,他說也許是老 了以后再做。 我們將最不計生計的決定交給了將來,交給了衣食富足、時間大把的將來,卻不知道將 來會不會來。的確,有一些事情,只有在無關生計,只做興趣的時候,才能將它做至最 好,不必在乎市場、不必在乎銷量,只圖自己開心,一旦將內心對自己的認同價值感提 升了,人會像擰足了發條的機械玩具,會鉚足了勁去證明自己看。陳潔儀隔了這么久重 新回來,在一間連百度都沒有辦法搜出來的唱片廠牌下發了一張翻唱專輯,挑了一些自 己喜歡的流行作品,這樣一張專輯更像是一張給自己紀念品,在自己還沒有徹底地忘記 掉過去以及懷疑將來還會不會來之際。 她在最后一張《東彎土星》之后說不想唱了,那是2004年。那個年份,誰站在潮流之上 ,誰又在罵數碼音樂毀了傳統的唱片市場。期待獎項、期待市場,這個圈子里面即便自 己不給自己定目標,必定有人為你定下目標。至于如何去實現這些目標,往往又不是一 己之力可以完成的。唱片制作就是一個怪圈,越是市場偏狹越是少掉一些自主的權力, 上華、立得、海蝶,她漂過的唱片公司也有數間,不同制作人的手筆,真正能畫得出她 的精魂的人卻極少出場。唱自己想唱的歌,做自己興趣的事情,真得不是一件易事。 內心里期待可以只做興趣,然而現實卻往往不允許。一直以來都愿意將愛好與生計割裂 開來,保持一點點純粹性,但事實上,這很難,難以平衡的時間,難以平衡的得失感, 這一點,我都可以理解。所以,偶爾在網上偶遇一些“手工藝人”,無論是他們的網站 、他們的設計作品、有聲雜志都讓人覺得很可貴。這些東西沒有商業考量,放置在那邊 等待某個有緣的“浮云”偶然經過。那些被興趣撐著的“小玩意兒”閃著獨特的幼細的 光亮,很可愛也很珍貴。或許跟重新發出的藝人一樣,面對尚未確定的職場生涯,我也 不需要什么祝福,只需要一句“只愿你自此只做興趣”,跟那些曾經熱血過的人共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30.135.218
文章代碼(AID): #1DRElIir (KIT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