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產品

看板KIDs作者時間17年前 (2006/11/20 14: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abyMother 看板] 作者: sasaot (多少人因你而變得更好了ꄩ 看板: BabyMother 標題: [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產品 時間: Sun Sep 24 16:58:58 2006 我在各地演講時,經常遇到一些媽媽們詢問如何管教好小朋友。她們會告訴我孩子如何調 皮搗蛋不聽話。她們會很想知道有沒有一些招數手段可以立即搞定那些煩人的小傢伙。 其實,這些家長們搞錯處理對象了。 我們可以把家庭比擬為一個工廠,孩子是這工廠的主要產品。這個工廠的成員可能有多有少(爸爸、媽媽、祖父、祖母…),但孩子確實是這些成員們共同製造出來 的產品。 除非孩子本身一開始就有先天的生理缺憾,否則從原料到成型出廠,好壞品質的責任其實 是在這些工廠成員身上。若只是一直想修正補救不良產品本身(孩子),而忽視或不面對生產線上的根本問題,孩 子只會不斷出狀況。 工廠成員彼此不和(夫妻感情不睦),保證產品不良。 工廠成員有人不負責任或跑掉了,那當然產品就有缺陷了,除非其他工廠成員能兼顧得 很好。 有些工廠成員不僅不幫忙生產,還蓄意破壞,沒有這個人在家庭裡反而還好一點。 我通常在回應親子問題的時候,都會探問爸爸或媽媽的個人狀況與家庭感情的情形,結果 通常發現,孩子情緒問題只是父親或母親的拷貝,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難管教往 往跟父母婚姻不和或家庭爭吵程度成正比,孩子叛逆衝動的程度跟父母管教的嚴厲暴力程 度相同。 著名教育大師L.羅恩 賀伯特曾說過:「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大人才是問題所在。」 這一點不太容易面對,因為我們習慣怪罪他人,「是老師害的」,「是朋友害的」,「是 社會環境害的」,「是孩子自己有問題有病,該吃藥」,這樣子自己就可以不用負責了。 在處理孩子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同時,別忘了也要處理大人本身的情緒與行為問題。 當孩子身邊有一個心中有愛、能寬恕與欣賞、情緒溫和穩定的成年人時,通常不須什麼特 別的教養方法,孩子狀況自然會逐漸轉好。 當孩子身邊都沒有這樣一個成年人時,叛逆、搗蛋、暴躁、破壞、過動…都是理所當然的 現象了。 孩子是家庭的產品。 轉貼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PEcSbJadHB75XBnF9iKzv7P7V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61.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62.194
文章代碼(AID): #15OKpyB2 (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