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櫻雪【三一】二條城-二之丸御殿

看板Japan_Travel作者 (ff)時間8年前 (2016/03/01 12:2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二條城-二之丸御殿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85649323 在京都市區訪繞了四天後,今日的主要規劃是行往較遠的宇治,不過由於市 區想去的地方太多,因此早上還是被我多塞了個「二條城」,將宇治行程砍剩為 半天。而「二條城」雖已於旅途第三晚走晃過一遭,然當時只是感受群櫻在夜裡 的光影氣氛,看不清城池佈局,甚至連最重要的「二之丸御殿」都無法進入,所 以說什麼也得騰出時間,在白晝一覽城殿的闊偉景致。 清晨睜眼,窗外延續昨日的陰灰,但幸的是沒有下雨跡象,只能繼續祈禱天 氣能這麼一路好轉。由於花季漸趨尾聲,兼著這幾天忽疾忽徐的綿雨,從窗台望 去,民宿外整排的櫻花雖還繁盛,但行道邊已開始落了一地粉艷,呈現另種華美 風情。 出門搭上公車往北,到「二條城」的交通很簡單,在「東山」站轉搭地鐵東 西線,沒花多少時間便能抵達「二條城前」。我熟門熟路晃至大門口,相較於夜 櫻時段的排隊長龍,此刻的遊客稀稀落落,或許多數人仍在享用早餐,甚至還貪 著睡也說不定。 進城轉至「二之丸御殿」,還記得初訪的那晚殿門緊閉拒客,僅以長牆光影 幻舞著園舍景致,這時卻掀去了神秘面紗,開啟門扉,悅迎遊人一窺堂奧。「二 條城」為「德川家康」至京都拜訪天皇時的寓所,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又移築 了「豐臣秀吉」屬城的部分建築,造就現今規模。其裡側「本丸」較偏向防禦性 堡壘,但眼前的「二之丸」則屬居家式閣殿,入口的唐門於夜裡已是多彩華麗, 此時在晝日輝光照耀下,更清晰現顯其桃山式綴刻。 一般我們多稱「室町幕府」之後那段諸將爭霸年代為「戰國時期」,但它其 實另有「安土桃山時期」這個比較正式的命名,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與 「豐臣秀吉」的「桃山城」為代表。當時風行的「桃山藝術」擺脫早年神佛主題 ,昂揚著明艷瑰麗風格,而此城御殿的唐門便很典型地呈現其元素。遠觀時,基 本的唐破風簷面下,金燦菊紋裹覆在柱礎柱頭,串點於椼架懸魚,以尊貴氣勢奪 人。再近前抬望,樑間飾板有著精微鏤雕,朱碧花葉上,蝶舞紛飛、鶴羽揚展、 龍虎爭鬥,顯得極度撩目。 走了進去,門內一株櫻樹開得正艷,很引人停佇腳步,我拍了幾張照片後往 屋閣望,那兒是「車寄」與「遠侍」的山形切簷,它們參差疊襯宛若重巒,縱使 隔著空闊前庭依舊展露傲踞霸氣。「車寄」是進屋時歇停車轎之處,有著與「唐 門」呼應的唐破風,色綴雖不及其繁複,但金紋鑲邊下依舊雕鏤了繁花間的鳳翼 爭鳴。 而從這裡開始便禁止攝影了,因此又是段考驗記憶功夫的旅程。好在最後出 城前購得了幾張相關明信片,不然就得憑著早已虛緲的印象胡言亂語了。首先踏 入的是「遠侍」,為諸侯拜訪時的等候休息室,門板障壁畫皆以燦金為底,幾抹 雪色勾雲、幾筆竹柳垂青,當中是虎豹蓄勢欲躍。室頂的鑲板則呈現圖騰式的團 花拼接,絢麗地彷彿要讓來使瞠目結舌,折服於德川家的權富。 往旁走,是與之相接的「式台」,從詞面難以意會其義,讀了說明才明瞭是 諸侯與「老中」會面的處所,而「老中」指的是「江戶時代」的幕府最高官員。 也就是說想面會將軍,得先在這兒呈上貢品,並過了「老中」審核才有後戲。 再向前行,便進入最主要的「大廣間」了。它的四個主廳以儲藏室為核心四 面環繞,先遇上的「三之間」曾是「關原之戰」後歸順諸侯的等候室,值得注意 的是廳間障壁上的雕板,它以雙面鏤雕之工法精製而成,兩側在虛實間有著巧妙 對應,花鳥各自綻揚瓣羽,在移步中風景輪轉卻又不見破綻,很令人讚嘆。 隔鄰的「一之間」與「二之間」是有連通性的上下廳間,以地板些許的高低 差區分面會時的權位尊卑。在這兒也留印了重要歷史事件,是十五代將軍「德川 慶喜」的「大政奉還」宣告,廳內還特地列了諸多人偶,重現了當時場景。 如此重要的主廳,自然有著更為華炫的障壁畫,根據考據,是出於名家「狩 野探幽」之手。而不只這一路行過的廳間襖繪,該說整個「桃山」至「江戶」時 代都曾為「狩野派」畫家的揮灑舞台,從「室町幕府」的御用繪師「狩野正信」 始,家族便彷彿流著繪彩血脈,各代皆有出類拔萃之人,曾服侍「織田」「豐臣 」家的「狩野永德」裝潢了「安土城」及「大阪城」,是日本最偉大的屏風畫師 ,但很可惜地,多數的華麗繪作都隨著戰火而灰飛煙滅。 倒是受命於「江戶幕府」的第六代傳人「狩野探幽」早年以天才之姿竄起, 之後也傳下不少傑作。我在廊外勉力細望這所謂「狩野派」風格,有別於舊時代 師法中國的水墨暈染,這些畫作大多有著明晰輪廓,原該茫緲的霧靄成了炫亮底 色在門屏飄漫,當中再剔出雲隙讓山水透形。於是細膩花葉娟秀挑現在嶙峋重岩 ,工筆鷹雀靈動顧盼於揚探松枝,著實透顯名家的筆下精湛。前幾日坐車行過「 京都國立博物館」總望見「狩野派特展」的廣告看板,與其無緣的我此時亦算略 減所憾。雖說這兒為保存古畫,多半是臨摹復現之物,但相比原圖的殘褪,倒也 更能感受初成時的鮮亮色澤。 除了障壁畫,廊門上的條帶裝飾也很引我好奇,它逸遊著流雲般線條,又於 間處碎點著,彷彿浪濤撲擊的沙岸,但當中又摻入大小方格狀的幾何圖騰,浮漾 著抽象意涵,頗令人玩味。此外,昨日於「知恩院」與「鶯張之廊下」緣慳一面 ,這兒廊板居然讓我見識到傳語中的鶯聲啁啾。頗為奇妙地,當踩踏前行,腳下 還真在微晃中傳來唧唧輕響,很讓遊人不由自主於莞爾中將足底多施點力,搞出 整廊的啼音鳴樂。 整路串連的政務廳到這兒便告一段落,再往後,行過被稱為「蘇鐵之間」的 長廊,便進入將軍的私人起居空間了。首區被稱為「黑書院」,但一眼望去倒也 非以墨黑為主題,裝飾風格依舊延續「大廣間」的華麗金燦,僅是以較小格局呈 現當時的武家風「書院造」,得以觀察被稱為「付書院」的內縮空間及「棚架」 的曲折擺置。而由於是與將軍關係最密切的廳所,門框更包綴上金紋飾片,帶有 圖騰鑲板的室頂邊緣也費工曲拱成弧狀,體現其尊貴地位。 再往裡處行,就是屬於內眷的廳區「白書院」。或許是為了突顯女性柔媚, 這兒的襖繪風格轉為清淡水墨,滌去前區濃重輝燦底色,以不帶壓迫的素雅暈抹 ,在大量留白中,微飾生活情趣。印象裡,這兒也有人偶,呈現著將軍妻妾的平 日生活。 殿區走至這兒便是盡頭了,接續的訪觀路線是從方才行過的廳區對側,逆向 而回。看著「黑書院」雉雀啼躍於雪櫻,再次與「大廣間」勁松上的炯爍鷹目對 視後,我又回到了「式台」,它的這側設有「老中」辦公間,襖繪上勾繪著悠遊 蘆雁與雪寒柳鷺。而路線的最末是「遠侍」的「敕使之間」,以接迎敕使的敬慎 、相對應的華彩飾綴,作為整趟廳殿拜訪的收尾。 行出廳殿,我往屋外庭園走去。在步徑上,能見方才舍室以雁行方式斜向排 列,這樣的設計讓廳間行來曲折廣深,從外抬望,脊簷也呈現多層次的堆疊勾畫 。而庭園如「南禪寺」「方丈庭園」一般,是名家「小崛遠州」的精心作品。側 角處闢拓了大片水池,據說是以蓬萊島為心,並在左右佈襯龜鶴雙岩, 然當立於池邊定望,植樹蒼翠蓊鬱、立石參差紛呈,倒讓人難以細辨各自指 涉的意象了,更何況腦中仍兀自迴放著殿內繪彩與紋綴。反而是池櫻飄零了無數 遊瓣,在水面斑麗晃漾,抓縛我的視線。此時旭陽露臉,灑落耀芒,那池間的點 點片片都似當年桃山江戶風華,揚散著屬於狩野筆墨的光輝炫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28.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56806210.A.5D6.html

03/03 19:09, , 1F
所以京都櫻花已經開了?好美啊
03/03 19:09, 1F
文章代碼(AID): #1MrHb2NM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