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阪Day4.伏見稻荷,京都御所御苑,二条城

看板Japan_Travel作者 ( )時間12年前 (2012/06/15 10:21),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請見 http://duhalee.blogspot.com/2011/04/day4-kyoto.html 前言/行程略記請見 http://duhalee.blogspot.com/2010/04/2011.html 4/6 Day4. 京都 今天同樣使用京都市巴士一日卷¥500。 早上先搭公車到京都車站,轉車至稻荷,公車等好久Zzzzzz 然後坐公車也晃好久Zzzzzz 不過沿途欣賞風景還不錯, 時不時就有河岸邊盛開的櫻花這等美景。 下車後照著路標(和遊客)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伏見稻荷大社了, 沿途也有很多小店販賣跟狐狸有關的紀念品~ 不過我們啥都沒買就是了.. 走不到十分鐘的路就看到橘紅通通的大社 進去大社後照例看到洗手的地方。我們往旁邊小路走, 碰到小學生們背著黃色書包剛剛下課~好快樂啊 (小朋友OS:「你又懂我們的辛苦了?!」) 走回伏見稻荷大社,旁邊有一個東丸神社, 裡面超多祈求考試好運的繪馬,絡繹不絕的人進來祈福。 往大社後面走,就是千本鳥居了!!第一眼看到很震驚,超壯觀的! 一看到就拼命拍,後來發現整座山頭都是鳥居啊XD 每個鳥居上面都有寫餽贈的企業單位或個人名號。 沿著上山路,我跟娘走了一個小時左右吧, 遇到從美國來的一對母女,女兒走超快的邊走邊拍照, 剩下媽媽在後面氣喘吁吁慢慢追..哈 後來媽媽也累了坐下來跟我們聊天吃橘子。 我跟我娘吃完橘子,看著綿延不決的鳥居... 決定回頭前往下一個行程 XDD 下山特別選了不同的路走走看看,有些很靜謐的地方。 回到千本鳥居入口處,刮了一陣風吹得雪白櫻花瓣細碎地響著,拄拐杖的老先生穿過鳥居 雪一般的花瓣飄下,好像夢一樣的畫面。 離開伏見稻荷,我們回到原處等公車,本來中午想去錦市場吃午餐的, 但怕參觀京都御苑、御所時間來不及,就決定先去下午行程。 中午隨意吃了些東西(買飯團或壽司,後來坐在御苑路邊吃) 搭地鐵烏丸線到丸太町駅出口1(¥250) 徒歩5分即到京都御苑,不過御苑很大..邊散步邊走到御所。 會趕這個時間一定要去主要是因為入御所不用預約, 但時間限制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半。每年只有春、秋兩季的一段時間對外開放, 這時間既然剛好到京都,一定要把握住! 京都御所是794年日本天皇遷都自此後的居住地,開啓了平安時代的盛世。 我非常喜歡看這類建築,雖然這裡一直經歷火燒與重建, 現在的御所已經跟從前不同,但我還是忍不住一直想到源氏物語裡的故事, 能夠有具體的建物來想像當時的貴族生活樣貌, 同時走在其中,感受真的很奇妙。 紫宸殿,天皇即位等重大慶典的場所。 左右各種了櫻花與橘(左近の櫻、右近の橘), 但我們到的時候櫻花還沒開,橘樹被圍起來整修保護(?)... 囧 跟著人群繞完一~大圈的御所,出來就在御苑逛逛, 然後阿娘累了,撲了外套就在櫻花樹下、野餐賞櫻的人群中睡著了 御所內還有盛開的桃花園,以及李花和梅花園叫梅林(不過梅花沒開啦) 離開京都御所、御苑,我們坐地鐵烏丸線到「四条」駅(¥?忘了..)下車, 走路很近就到了錦市場。 我們到了富美家(超期待因為跟我娘同名說!)他卻關門了, 然後吃了豆乳甜甜圈因為太餓直接狼吞虎嚥就忘了拍照, 最後從小攤買了醃黃瓜(驚!為什麼是醃黃瓜?我第二天早餐有吃到XD), 逛逛錦市場走到錦天滿宮。 最後我們的晚餐是在一間用機器點餐,就有人幫妳做好送上來的拉麵店解決的 然後因為這幾天一直看到二条城夜櫻的海報,好美啊~~~ 就決定雖然很累了,但既定行程就走完吧! 於是搭地鐵至二条城前車站,要在烏丸御池換車,(¥210) 來去二条城看夜櫻(¥400, 18:00-21:30),也就是德川將軍宣布大政奉還的所在。 這一趟..我只能說時間不太對,一是晚上不能進入御殿參觀, 二是這邊的櫻花幾乎還沒開... 只有少數幾棵盛開然後就擠一堆人拍照.. 可是這麼晚我實在都只拍到鬼影幢幢阿(淚) 最後看到有人在表演古箏,坐下來好好休息聆聽, 也算稍微彌補了沒看到盛開櫻花的小遺憾.. 離開二条城跟累攤了的阿娘坐公車晃回鹿麓。很累,可是好充實的一天~~ 京都第三天,ov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160.88

06/16 12:24, , 1F
照片拍的好漂亮喔^^
06/16 12:24, 1F

06/16 13:19, , 2F
御所的橘樹外圍籬是冬天防寒害用的XD
06/16 13:19, 2F

06/17 03:32, , 3F
謝謝~~原來如此(筆記)
06/17 03:32, 3F
※ 編輯: lcchun 來自: 68.193.145.126 (06/21 04:00)
文章代碼(AID): #1FsfmpEa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