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告白觀影心得PART2

看板JapanMovie作者 (心想事成,莫忘初衷)時間13年前 (2011/03/14 10:0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接續上一篇心得 接下來談談直樹的母親好了 這是一個視孩子為唯一信仰、依靠的怪獸家長 和所有社會新聞的父母相同 當事情發生,通通是別人的錯 不是天真的、善良的直樹的錯 “好可憐”的是被壞朋友欺騙的我的孩子 “意外”死亡的小孩是她母親自找的 誰讓她將孩子帶到職場? 誰讓她不專心教導、保護我的孩子? 誰讓她愛孩子勝過學生的? 所以活該 多麼殘忍而可笑的指控 身為母親卻不能同理另一位母親 妳都不是聖人了 到底憑什麼要求老師是聖人? 更何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愛本就有差別 若森口老師連血脈相連的女兒都無法親愛照顧好 就算她傾盡一切心力來愛學生 那愛,恐怕也是不夠可靠的吧! 縱容自己孩子的所有作為 深信孩子就是自己全部世界 然後當聽見孩子親口承認了罪行 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信仰崩毀的時刻 卻又自私地想用殺戮來終結自己造成的錯誤 最可笑的是殺人的理由 因為”他已經不是善良的直樹了” 難道孩子不符合期許就能夠扼殺? 直樹的作為的確該死 但卻不是妳這個溺愛他的幫兇有資格動手的 性格扭曲的母子最後造就的 是母子相殘的諷刺悲劇 再來是班上同學的部分 這部分電影呈現了所謂的”孩童之惡” 心理學上的自我中心 到了國中時期 反而更加地放大體現 全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我自己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所以冷淡、無視、遺忘、欺騙、霸凌通通無所謂 一群被HIV和殺人罪行嚇得半死的學生 只敢藉由從眾的欺負行為來掩飾心中的恐懼不安 誰說你們有權利用惡行去制裁他人了? 其實你們就跟聖經裡那些唾棄妓女的愚民同樣汙穢 並沒有資格去丟擲任何一顆傷人的石塊 再來是乍看之下挺無辜的班長美月 沒有參與霸凌的行為 也是唯一能同情森口老師和修哉的人 然而,面對這些身邊的罪惡 她選擇的是漠視與放任 如同許多新聞中對命案視而不見的路人一樣 不曾援手,甚至吝惜一通報案的電話費 放任新導師逼瘋直樹的行為 再反口一咬新導師無知造成的罪孽 整天只想著自殺的方法 以及無謂的犯罪崇拜 電影並沒有交代美月的家庭背景 無從得知她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和行為 總之,對於世界 她不太關心,有些憤怒與厭倦 而這樣一個不知生存意義的人 生平第一次嘗試去付出 換來的卻是無比諷刺的殺害 是對她之前漠視的報應嗎? 原來,兩個寂寞的人在一起 未必就能夠相濡以沫 至於無腦的熱血天兵--新導師 叫維特的人沒煩惱 大概表示他本身就欠人煩惱 怎麼會有想跟學生當朋友的天真想法呢? 以為自己是GTO嗎? 一味地討好學生無法實踐真正的教育 教育從來不是愛心、耐心和關心就足以解決的問題 搞不清楚狀況就衝動行事 果然血液太熱對腦袋有負面的影響 雖說他也被傷害、利用了 但逼瘋學生的責任卻也是跑不掉的 最後,來個總結吧! 關於人性與生命的辯證 從來就是永恆的命題 是非善惡到底該如何判斷? 依據法律? 還是道德? 其實說穿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公平標準 如同不同的告白透露的不同信仰 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從來就不會一樣 求學過程中,我們總在追尋標準答案 但現實的人生裡,沒有標準 只有各自表述的正確 所以我不能輕易地評論森口老師的對錯 我只能說,她徹底力行了自己心中的正義 或許正如王陽明的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性並沒有所謂的善惡 更沒有原罪這種東西 一切的是非價值,皆繫於一念 於是人生的大哉問問到最後 能夠判斷的,唯心而已 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善 也唯有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罷了 C'est la vie 然而,也正因為世界有如此多的黑暗 才顯得光明更加美麗而珍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1.40.250

03/15 13:24, , 1F
.
03/15 13:24, 1F
文章代碼(AID): #1DVNWNML (Japan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