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校長說別太在乎薪水?

看板JOB-Hunting作者 (瑞克)時間13年前 (2011/06/08 18:10),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月初的故事--關於薪水。 沉思一會兒,鼓起勇氣談論這個敏感又陌生的話題,一直以來的工作經驗對於〝固定薪資 〞是非常無緣的,除了學生時期的小小打工及服役過程外,還真沒有如此穩定的金錢來源 。 「畢業後工作,別太在乎薪水!」 臺大校長一席話,換來一批學生要他去撞牆。 內心感觸是複雜的,這是一個苦口婆心的觀點與立場,帶有其爭議性,但至少這封信的內 容不會是令人昏昏欲睡的講稿--激勵大於激進,像根刺針般入新一代求職者的思緒中。 我目前從事藝文相關,不是賺錢的好工作,case by case是家人的常態垢病,這個圈圈, 大家對談論價錢更為敏感──藝術本身很難計價,這是文化產業的曖昧面,說是瀟灑也好 、自憐也罷,我們的思維大多是:「若任何環節都要計價,有太多事(作品)是不可能出 現的。」因而,評估的常是一個價值觀與信念。 離開學校至今,甫踏入職場,深切感受到有太多事是學校不曾提及,正因臺灣的企業常向 國外取經然後胡亂演化,導致勞資關係異常淺薄,我想校長在向學生喊話之餘,也應該試 著對產業界敬告一番,就我所知的多數八O後,薪資真的不是選擇工作的第一要項(除非 是不甚認同或充滿代溝的工作模式)。 一位修理火車煞車的專業職人:臺鐵退休的七十八歲老師傅,培養接班人的首要條件是「 學歷越低越好?」這道出許多東方傳統師徒關係的背後涵義:師傅喜歡吃苦耐勞、肯在第 一線流汗的員工;而徒弟也能純粹的景仰可在家安養天年,但不領車馬費,自動自發回臺 鐵傳受畢生使命與技術的師傅呀! 不累生活頻道 http://www.facebook.com/PlayLifeT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10.241

06/08 19:10, , 1F
洗文章數嗎?
06/08 19:10, 1F
文章代碼(AID): #1DxqgeS5 (JOB-H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