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題] 預售屋客變之「工程管理費」

看板Interior作者 (胖過頭)時間12年前 (2012/01/16 23:13),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ome-sale 看板 #1F53DLFJ ] 作者: JanChang (Jan) 看板: home-sale 標題: [問題] 預售屋客變之「工程管理費」 時間: Mon Jan 16 22:25:21 2012 各位好,小弟前一陣購買了人生首棟房屋,並歡天喜地地請設計師規劃變更建築設計圖, 同時也根據自家的需要改換了部分建築公司附設的家電用品及衛浴設備等。日前客變追加 減費用出爐,小弟檢閱後對於其中一項「工程管理費用」頗有疑問,特此求教板上諸位前 輩高手。該公司工程管理費之計算方式為所有追加費用-尚未扣除追減部分-總和之10% 。譬如需添購之所有電器用品及擴建所需之鋼筋水泥等共廿萬,則工程管理費用為兩萬; 若設計上決定刪除之房間等所退還之材料費用為八萬,我們需增補20+2-8=14萬。由於網 路上極少此管理費用的資訊,所以想請問此種計算方式及10%比例是否合理、合法?譬如 某某法某某條明列預售屋工程管理費應如何計算之類,或是長久以來不成文的慣例是如何 處理、收費。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81.167

01/16 22:38, , 1F
你簽了就不會不合法,至於合不合理也是簽之前自己定義的j
01/16 22:38, 1F

01/16 22:39, , 2F
但是這是有稍微高了一點
01/16 22:39, 2F

01/16 22:42, , 3F
簽是還未簽,我打算和建設公司殺這筆管理費,但是又擔心
01/16 22:42, 3F

01/16 22:43, , 4F
是否有我所謂的不成文慣例存在,譬如絕大多數建設公司都
01/16 22:43, 4F

01/16 22:44, , 5F
採用這種計算方式或都以10%下去收。請問一樓有經驗類似情
01/16 22:44, 5F

01/16 22:45, , 6F
況的客變大概這種額外監工費都怎麼算?謝謝!
01/16 22:45, 6F

01/16 22:47, , 7F
10%是慣例,彌補 加減帳的計算 現場工序的管理
01/16 22:47, 7F

01/16 22:54, , 8F
若然,我認為應該是淨差-追加金額減追檢金額後之結果-
01/16 22:54, 8F

01/16 22:55, , 9F
乘上10%為管理費較為合理。畢竟幾乎所有的物件我都是以「
01/16 22:55, 9F

01/16 22:56, , 10F
以物易物」的換取方式變更,而非完全無中生有另行增設。
01/16 22:56, 10F

01/16 23:05, , 11F
不管加減都是收5%管理費,如果是一換一,可以談用互抵的方式
01/16 23:05, 11F

01/16 23:08, , 12F
加減都收5%和僅加的部分收10%有差。以我上面的例子,e大
01/16 23:08, 12F

01/16 23:08, , 13F
工程管理費收取方式,在房屋買賣合約裡應該早有註明了.
01/16 23:08, 13F

01/16 23:10, , 14F
的方法我只需付1.4萬而非2萬。互抵已抵在物品價格上(20-
01/16 23:10, 14F

01/16 23:11, , 15F
8)萬,管理費用這種方式不太清楚怎麼計算?
01/16 23:11, 15F

01/16 23:12, , 16F
之前就有把契約書翻出來看了,在建築設計變更之處理一條
01/16 23:12, 16F

01/16 23:13, , 17F
你可以跟建商談看看,基本上建商都是加多少減多少分開算的.
01/16 23:13, 17F

01/16 23:13, , 18F
下完全沒有提及工程管理費。
01/16 23:13, 18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gothmog (111.81.114.237), 時間: 01/16/2012 23:13:54

01/17 09:06, , 19F
客變不是光建材增減與變更設計/隔間的事情 還要委由建築師
01/17 09:06, 19F

01/17 09:06, , 20F
辦理一次變更設計.消防那邊也要再送一次變更...算是這方面
01/17 09:06, 20F

01/17 09:07, , 21F
的作業費用吧
01/17 09:07, 21F

01/17 11:06, , 22F
差不多都是如此...
01/17 11:06, 22F
文章代碼(AID): #1F53wpZV (Inter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