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鷹蹤顯影--氣象雷達怎麼賞鷹(上)

看板Interdiscip作者時間13年前 (2010/11/06 12: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啊! 我又來灌水了。 下一期我決定配合大家來寫智慧型機器人, 各位有沒有特別好奇哪個方向、或台灣哪個機器人實驗室, 我可以去拜訪看看囉! 這是這一期經典雜誌實驗傳奇的內容, 剛好搭配灰面鵟鷹赤腹鷹過境,看看氣象雷達能否追蹤老鷹的飛行路徑。 照片在這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10256 這期比較有趣的地方 是跟著長榮的同學住在社頂梅花鹿保育區工作站, 跟三個小男生同住一間,真是無福消受啊:p 因為在梅花鹿保育區, 早上四點多起床到廁所的時候,聽到「刷」的很大一聲, 一群梅花鹿在廁所外面被嚇到跑走。我也嚇了一跳馬上清醒。 我在山上記者兼保母,要負責煮三餐, 看銷路還不錯:p 管理員還會叫我提醒同學曬衣繩不要掛外面之類的。 這次最困難的,就是整篇文章一開始要有一張主照片, 主照片就是要把整個文章的概念呈現出來, 也就是要有「老鷹」和「雷達」。 但當老鷹飛到雷達那邊,高度就太高了, 根本拍不到,我開玩笑跟攝影說,抓一隻到雷達站放開讓牠飛, 我攝影竟然認真的沉思起可能性, 我趕快叫他不要想了,用插畫就好了。 所以各位如果有機會翻翻雜誌,就會看到很壯觀的插畫。 這是我們插畫家自己畫的,完全沒有範本可以參考! 更厲害的是,插畫家完全沒跟我講到半句話, 靠著我傳話給編輯、編輯傳話給美術總監、美術總監再傳話給插畫家。 一有問題,就是插畫家問美術總監、美術總監問編輯、編輯再問我。 這樣N級傳播竟然也完成了這麼美麗的插畫。大家去書店一定要翻翻囉! 還有當初標題我下「雷達很忙」!結果瞬間被否決。 經典真的是太規矩了@@ -------本文開始-------- 作家張小嫻說: 「守候的本身,便是愛情, 不需要有任何的結果。」守候的甘苦,遠距 的戀人知道,等候鷹群過境的賞鳥人也嘗過。墾丁社頂公園凌霄亭從九月起就有多雙熱切 的眼睛仰望天空,深怕錯過猛禽遷徙。 「讚讚讚讚讚讚讚!」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大哥拿起大砲鏡頭,快門機關槍式地連發。我以 為有什麼好東西,順著方向看去,一隻一臉跩樣的林鵰在樹頭上打盹。九月初的這天,除 了幾隻家燕、日本松雀鷹和零星的鳥兒,沒看到半隻主角──赤腹鷹(Accipiter soloensis )和灰面鵟鷹(Butastur indicus )。但「空等」似乎不減損賞鳥人的熱情,據 說這些人患了「鳥癌」、中了「鳥毒」,就算望著天空都能飲鴆止渴。 凌霄亭上還有幾張不太甘願的臉,除了每七、八分鐘起身對天空拍照,其餘時間就鬆著臉 、眼神失焦地飄著。這些是長榮大學環境資訊研究中心賴信志教授的學生,不甘願是有原 因的,平日打電動到半夜好幾點的小宅男,被要求早上四點起床。 四個人靠著一台不太靈光的手排重機車,由一個會認路的同學來回三趟,把其他成員從住 宿的社頂工作站運送到社頂公園停車場。路途不遠,但要在漆黑中穿越大小石頭及雨後冒 出的小瀑布時還頗令人心驚。沿途還會跳出幾隻想不開的梅花鹿、各種各樣的蛇、用獠牙 挖著樹根的山豬、加上民間流傳的鬼故事,讓這段路顯得十分漫長。之後還要靠比月光還 微弱的手電筒,摸黑走過泥濘溼滑的山路,才能到達賞鳥視野最好的凌霄亭。 雷達怎麼賞鳥 這幾個小朋友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利用魚眼相機拍天空的雲。這是「墾丁國家公園猛禽 遷徙資訊系統建置計畫」(簡稱「鳥計畫」)的一部分。簡單說來,整個計畫想利用墾丁氣 象雷達站的回波資料來辨識猛禽,進一步歸納猛禽產生的回波訊息。如果順利的話,未來 也許能作為特定猛禽抵台的預報系統。 墾丁氣象雷達外表像顆綠色的足球,內部是碟狀天線。天線隨碟子朝著不同仰角、方位轉 動,並主動發出電磁波束,電磁波撞擊到空氣中的物質產生回波,雷達再自己接收回波, 然後得到半徑兩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水氣分布情形。 關鍵字是「物質」!雷達不會告訴你打出的電磁波撞到了什麼,可能是氣象局想要的水氣 分布,也有可能是飛機、高山、鳥群等等。對報氣象的人來說,地形、飛機、鳥群所產生 的是「雜訊」,但對鳥計畫來說,若能辨識哪些雜訊就是要觀察的鳥,這些雜訊就能垃圾 變黃金,成為生態研究上的要角。 台灣四個氣象雷達全為「都卜勒雷達」, 就是應用都卜勒效應( T h e Doppler Effect) 的雷達。都卜勒效應告訴我們,為何在睡夢中也打得到蚊子。當「嗡嗡」頻率越高,就算 不用睜眼就知道牠飛近了,頻率低就知道牠飛遠了。 蚊子當然不會故意「嗡」得比較尖銳讓你打牠。拍打翅膀的「嗡嗡」頻率是固定的。造成 我們聽覺的差異,就是都卜勒效應。都卜勒效應除了適用在聲波,也適用於由雷達所發出 的電磁波。 拜都卜勒效應所賜,雷達不僅能從回波強度得知物質的分布,還能判斷「徑向速度」,也 就是物質朝雷達方向的移動速度,以及回波的分散程度(如果電磁波撞擊到的是同一種物 質,彈回的回波組成單純,分散度就小;如果夾雜著水氣、飛機等等,分散度就會大。可 以藉此判斷回波中是否有多種物質)。 氣象雷達賞鳥史 台灣從二○○二年起,矮胖如綠色蘑菇的墾丁氣象雷達有了氣象觀測外的第二專長──觀 測猛禽。主要是當地過境猛禽──灰面鵟鷹和赤腹鷹的觀測。 因為這兩種鳥是墾丁的明星物種,也是台灣少數長期監測的動物,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可以 應用。另外,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丁宗蘇教授分析,想用雷達觀測鳥類有幾個前 提:第一,背景要乾淨,例如在海上。若在地形地貌複雜的陸上,就有過多雜訊干擾;第 二,鳥的飛行高度要夠高。就算在海上低空飛行,還是有海面雜訊干擾。所以飛彈都強調 低空飛行,才不容易被對方雷達攔截;第三,雷達回波要夠強。最好就是大隻、大群遷徙 的鳥類。 台灣符合這些前提的鳥種寥寥可數。灰面鵟鷹和赤腹鷹靠垂直熱對流滑行,能夠飛得高, 閃掉地面雜訊干擾;牠們體型夠大,又有集結遷徙行為,尤其在秋季出海時特別明顯;最 重要的是,這兩種鳥又非常配合地錯開時間抵台──秋季時赤腹鷹九月抵台,而灰面鵟鷹 在十月;春季,灰面鵟鷹三月抵台,赤腹鷹在四月。衡量各項限制和條件後發現,這兩種 猛禽很適合雷達觀測。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孫元勳教授,帶領學生利用氣象雷達進行灰面鵟鷹調查 。那時尚未研發軟體將雷達圖上的水氣資料過濾掉,所以是用肉眼在雷達圖圈出「鷹河」 位置。 直到這兩年,「鳥計畫」由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潘貞杰所長(在接這計畫前,他只認 識鴿子和白鷺鷥),和長榮大學環境資訊研究中心賴信志主任合作,才帶入資訊處理的概 念,利用全天空相機、電腦軟體把水氣資料濾掉,剩下清晰的雜訊,進一步歸納雜訊的模式。 (待續) ------- ※ 編輯: sherry123 來自: 125.232.134.9 (11/06 12:51) ※ 編輯: sherry123 來自: 125.232.132.133 (11/07 00:26)
文章代碼(AID): #1CrDsFT8 (Interdis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