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談強迫儲蓄消失

看板Insurance作者時間13年前 (2010/11/09 18:43), 編輯推噓7(70101)
留言10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強迫儲蓄的話題之前已經討論過了 不過為了方便初來此版的人查詢和了解 還是再寫一篇提供大家參考 也歡迎討論 一般來說 會談到「強迫儲蓄」的理財工具通常多數是定存和儲蓄險 所以我也只會圍繞在這兩者上 先把我的結論放在前面 (避免有人直接按end不看結論= =|| ,不過此文的確有點長) 直接在你發薪日扣款就能讓你把錢存下來 請選擇定存零存整付 如果你一定要有人來直接跟你當面收錢 (因為你領的薪水可能是用現金袋) 或是想動用之前繳出去的錢、本金會虧很多才能讓你不去動用的 那可以考慮儲蓄險 接著來解釋我的結論 需要強迫儲蓄 這通常是人性的問題 而人為萬物之靈 但卻常常做不到符合理智和邏輯的選擇 像是:為了減肥控制熱量和持續運動、想控制欲望並每月存下錢… 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 1、你不知道怎麼做 2、需要透過外在流程 3、需要強烈動機 第1點是廢話所以不多談 這篇會提供兩個工具讓大家參考 因為談的是強迫儲蓄 所以這裡不討論利率或是報酬率的問題 除非有虧損的可能 定存分成整存整付和零存整付、存本取息、整存零付四種 因為我們談的是強迫儲蓄 所以這裡只討論零存整付 零存整付是在期限中每個月依次把錢存入 到期後一次將本息全部領回 ( 定存新聞連結:http://www.iarfc.org.tw/epaper/newepaper/news/101018/015.html ) 多數儲蓄險的月繳保費乘以12個月後會比年繳還高 (以總保費來看,月繳比年繳多5.6%) 因此以當下儲蓄險的內部報酬率來說 選擇月繳都會吃虧 只有利變型年金、萬能壽險除外 而以下的儲蓄險都非指以上兩者 接著進入主題 先從第二點---外在流程開始 人類很聰明 可是卻很容易被情緒掌控 尤其是惰性 所以對於很多事情 明明很希望達到 可是就是很難控制自己做出行動 像是減肥、存錢、定期看書進修…etc 學習理財或是做出應該做的理財行為也是如此 像有些人拿到錢就很容易花掉 可是明明理智上卻知道自己應該存一些錢下來 但就是難以做到 這時可以先考慮依靠一些外在的幫助 對於強迫儲蓄來說 定存零存整付可以達到第二個條件 也就是利用外在流程來幫助強迫儲蓄 因為零存整付可以選擇扣款日 也就是說 將扣款日直接設定在發薪日 帳戶看起來就不會有那麼多錢 當然也有可能受不了想動用定存 但除非你是使用某些銀行的網銀 否則多數情況下解定存都必須本人親自去銀行櫃檯辦理 這樣就有一個外在流程減少你解定存的動機 而中途把定存解約並不會使本金虧損 只是利息打八折計算而已 當然 也有可能你寧願親自跑一趟銀行也要把定存解約、然後拿去花在非必要的地方 這樣就失去了強迫儲蓄的意義 這時才考慮儲蓄險 也就是第三點----要加強不能動用儲蓄的動機 前面已經提到 儲蓄險月繳是不划算的 而如果剛繳沒幾年就想解約 那就會更加的不划算 因為多數儲蓄險在前幾年解約 即便是年繳都很可能會虧損 更別說是月繳了 那為什麼還要用儲蓄險強迫儲蓄? 個人認為有以下兩個可能的理由: 1、你的薪水可能是用現金袋而非直接轉入銀行帳戶 需要有業務直接跟你收保費才能把錢存下來 2、定存解約利息打八折都無法阻止你親自跑一趟銀行櫃檯辦理解定存 那也許買儲蓄險然後解約虧很大才有可能阻止你 根據研究 人對金錢虧損的情緒反應是賺錢的2至3倍 這在投資上很容易驗證 多數投資人常常小賺一點就出場 但虧了一點卻常常凹單凹到虧很大 死都不認賠 如果你寧願本金虧損也要把錢存下來 而且定存零存整付也幫不了你 只有虧更大才有可能阻止 那才考慮儲蓄險吧 不過多數儲蓄險月繳要凹到變成有賺… 放長才有機會 動動你的腦袋 用膝蓋想也知道用儲蓄險月繳來強迫儲蓄從理智上來說是很不划算的 而且前面還沒考慮如果有突發狀況導致你真的有必要解約用錢的情況 但如果你試過定存零存整付了還是沒辦法 真的很犯╳……不…是犯下不少人會犯的錯 那再考慮儲蓄險 但只是考慮 也許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嘗試 像是…現金袋直接交給我? 喔不…是你父母啦 不然版友來集思廣益一下 幫我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除了放在你那裡以外XD 畢竟這是保險版 最後提醒一下 在考慮儲蓄之時 記得也要看看自身的風險規劃 補充:以目前的利變型年金來說,可以月繳。但是繳費時需要先扣一筆費用,而且前幾年 解約會收解約費用,因此有可能解約時本金也是虧損的。 補充2:郵局的保險應該幾乎都是儲蓄險,所以我參考中華郵政的25個月繼續率。從96~98 年這三年,平均的25個月繼續率是93%,換句話說,每100個投保郵政壽險的保戶, 就有7個人在投保的25個月內就解約了。供大家參考。 另外推薦一個關於改變自己或他人行為的方法的書:《改變,很容易》 裡面的論點都蠻有科學依據的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31.17 ※ 編輯: falseshelter 來自: 114.137.31.17 (11/09 18:47) ※ 編輯: falseshelter 來自: 114.137.31.17 (11/09 18:51)

11/09 19:03, , 1F
推一個犯下不少人會犯的錯..不過不一定要IRR超過5.6%才能
11/09 19:03, 1F

11/09 19:04, , 2F
凹到變賺..多放個30年一定會有賺
11/09 19:04, 2F

11/09 19:08, , 3F
《改變,好容易》?
11/09 19:08, 3F

11/09 19:13, , 4F
謝謝樓上的更正,內文我就不修改了XD
11/09 19:13, 4F

11/09 19:14, , 5F
也謝謝一樓的更正
11/09 19:14, 5F
※ 編輯: falseshelter 來自: 114.137.31.17 (11/09 19:48)

11/09 20:37, , 6F
利用國內各投信機構,選擇風險超小的債卷基金
11/09 20:37, 6F

11/09 20:38, , 7F
可以自訂日期扣款,有些方案是零手續費的。 不然就直接銀行
11/09 20:38, 7F

11/09 23:19, , 8F
推這本書XD
11/09 23:19, 8F

11/09 23:44, , 9F
XD
11/09 23:44, 9F

11/10 00:02, , 10F
簡易郵政保險現在很豐富歐~ 連醫療意外都有了XD
11/10 00:02, 10F

11/10 06:09, , 11F
對某些人而言存錢只能買儲蓄險,不然只能放枕頭下XD
11/10 06:09, 11F

11/10 06:10, , 12F
對理財不懂的人而言最低風險的方法,常常被說的不值
11/10 06:10, 12F

11/10 06:12, , 13F
反倒解約時損失成本高於此方法的險,被說有如必須品般
11/10 06:12, 13F

11/10 06:15, , 14F
人是自利的動物,無法強求推銷者說出對自己不利的話,
11/10 06:15, 14F

11/10 06:16, , 15F
解決的方法就是「多爬文沒事,沒事多爬文」。謝F大好文
11/10 06:16, 15F

11/10 06:24, , 16F
儲蓄險適合的人是少數,對一般人而言多半不適合。
11/10 06:24, 16F

11/10 23:49, , 17F
零附加費用的利變型年金險才剛停賣,對特定險種
11/10 23:49, 17F

11/10 23:49, , 18F
(尤其投資型,儲蓄型)有成見的人,自然撿不到好康
11/10 23:49, 18F

11/11 00:14, , 19F
零附加費用但不代表解約費用也是零
11/11 00:14, 19F

11/12 00:51, , 20F
解約費用一年或三年後就是0%,到時候投入就等於
11/12 00:51, 20F

11/12 00:51, , 21F
比定存利率還要高的高利活存
11/12 00:51, 21F

11/12 00:54, , 22F
對特性險種(尤其投資型或儲蓄型)有成見的人自然撿不到好康
11/12 00:54, 22F

11/12 01:02, , 23F
所以那是一年或三年後,而非投保當下,不是嗎?
11/12 01:02, 23F

11/12 01:03, , 24F
我是不曉得對投資型有成見,能不斷放大其優點的人能
11/12 01:03, 24F

11/12 01:03, , 25F
撿到多大的好康啦XD
11/12 01:03, 25F

11/12 18:12, , 26F
那又如何?一年或三年都是比同年期的定存利率高
11/12 18:12, 26F

11/12 18:13, , 27F
期滿又有其他好處
11/12 18:13, 27F

11/12 18:14, , 28F
撿得到不用收附加費用只收危險保費就可以做高額保障的保單
11/12 18:14, 28F

11/12 18:15, , 29F
比20年期定期壽險便宜更比一年期定期壽險優太多
11/12 18:15, 29F

11/12 18:18, , 30F
好貨多得是,甚至到了可以讓消費者鑽漏洞的地步了
11/12 18:18, 30F

11/12 18:31, , 31F
手續費三折以下比銀行還便宜
11/12 18:31, 31F

11/12 19:05, , 32F
沒如何啊,要期滿才不收解約費用而已
11/12 19:05, 32F

11/12 19:05, , 33F
恭喜你找的到好貨,那你可以提供一下有好貨能連結國
11/12 19:05, 33F

11/12 19:06, , 34F
外ETF而且還能申請退稅的嗎?謝謝吼,呵呵呵
11/12 19:06, 34F

11/12 19:08, , 35F
畢竟一堆主動型基金收那麼高的內扣費用,真的很嚇人
11/12 19:08, 35F

11/12 19:08, , 36F
而國內買國外ETF的投資管道又無法退稅…真的…唉…
11/12 19:08, 36F

11/13 09:09, , 37F
比銀行便宜就夠了,ETF手續費1%不知道貴還便宜啦
11/13 09:09, 37F

11/13 09:10, , 38F
期滿是零附加費用,零解約費用,是利率高於定存的活存
11/13 09:10, 38F
還有 30 則推文
11/13 22:30, , 69F
如果真的是常識,就不會有這麼多業務詐欺的案例了
11/13 22:30, 69F

11/13 22:31, , 70F
至於壽險規劃30年…算了,該說過的以前也都說了
11/13 22:31, 70F

11/13 22:31, , 71F
只是…如果你真的這麼會挖好康,要不要先了解海外開
11/13 22:31, 71F

11/13 22:32, , 72F
戶,還有指數投資和主動投資的統計差異啊…呵呵呵
11/13 22:32, 72F

11/13 22:40, , 73F
我可沒說全部都規劃30年定壽喔,有部分30年定壽合理吧?
11/13 22:40, 73F

11/13 22:42, , 74F
永達那種案子,對象應該是對保險完全不懂吧
11/13 22:42, 74F

11/13 22:45, , 75F
部份30年…是還算合理啦,但除非是20初頭的人,我不
11/13 22:45, 75F

11/13 22:45, , 76F
覺得有規劃30年壽險必要,房貸、養小孩通常不過20年
11/13 22:45, 76F

11/13 22:45, , 77F
永達那種案子只是有浮上來的,在業界做事就會知道有
11/13 22:45, 77F

11/13 22:46, , 78F
ETF我的保單也很多啊,只是基金版幾乎沒人在討論
11/13 22:46, 78F

11/13 22:46, , 79F
多少業務用不恰當的話術在銷售了,呵呵呵
11/13 22:46, 79F

11/13 22:46, , 80F
如果你的保單有etf,但是是安聯的,那就沒啥好說了
11/13 22:46, 80F

11/13 22:47, , 81F
綠角的文章我有看過,我不會否定ETF,只是很少看人買ETF
11/13 22:47, 81F

11/13 22:48, , 82F
光看保險版,就知道有不少版友被業務誤導了
11/13 22:48, 82F

11/13 22:48, , 83F
只能說…你的常識,對大眾來說並非如此
11/13 22:48, 83F

11/13 22:49, , 84F
如果你認為安聯需要3%+2%*0.5的話,確實沒甚麼好說的
11/13 22:49, 84F

11/13 22:49, , 85F
你知道安聯對etf會另外加收內扣費用嗎?呵呵呵
11/13 22:49, 85F

11/13 22:52, , 86F
是申購手續費吧!早就知道了
11/13 22:52, 86F

11/13 22:52, , 87F
我說內扣費用…為何可以提到申購手續費= =
11/13 22:52, 87F

11/13 22:53, , 88F
有申購手續費會在沒轉換時還年年收取嗎?
11/13 22:53, 88F

11/13 23:13, , 89F
保單我從頭到尾都看過,只有申購手續費,沒有內扣費用
11/13 23:13, 89F

11/13 23:13, , 90F
但是可以再問安聯確定
11/13 23:13, 90F

11/13 23:18, , 91F
你可以去安聯的網站查查看隨便一檔etf的管理費和保管
11/13 23:18, 91F

11/13 23:19, , 92F
費,然後呢,再去國外網站查詢該etf的國外報價,如果
11/13 23:19, 92F

11/13 23:19, , 93F
安聯和國外報價不同,你覺得原因會是什麼?呵呵呵
11/13 23:19, 93F

11/13 23:20, , 94F
打錯,不應該說是報價,而是"淨值"
11/13 23:20, 94F

11/13 23:23, , 95F
算了,直接給你答案吧,安聯人壽針對etf等於是先在台
11/13 23:23, 95F

11/13 23:23, , 96F
灣集資,然後再去海外投資,所以雖然每檔etf原本的管
11/13 23:23, 96F

11/13 23:24, , 97F
理費可能很低,但安聯都一律收到1.2%,另外還有0.1%
11/13 23:24, 97F

11/13 23:24, , 98F
的保管費,整個就是失去指數投資的意義
11/13 23:24, 98F

11/13 23:25, , 99F
可以再看看全球人壽的etf,就沒有加收內扣費用,呵呵
11/13 23:25, 99F

11/13 23:26, , 100F
基金版討論etf的的確不多,但徵求firstrade推薦人的
11/13 23:26, 100F

11/13 23:26, , 101F
卻不少。當然…指數投資在台灣當然不是主流,但從各
11/13 23:26, 101F

11/13 23:27, , 102F
種統計數據來看,指數投資明顯適合多數人
11/13 23:27, 102F

11/13 23:33, , 103F
雖然暫無打算投資ETF,還是感謝您的說明,這問題會再問安聯
11/13 23:33, 103F

11/14 00:37, , 104F
儲蓄:利變(1,3年)->萬能(4年)->六年期(目前無,但可接受)
11/14 00:37, 104F

11/14 00:39, , 105F
銀行定存就真的沒有,只有每個月要花用的活存
11/14 00:39, 105F

11/14 00:40, , 106F
如果保險公司願意推個外幣的利變或萬能,門檻別太高的話
11/14 00:40, 106F

11/14 00:40, , 107F
最好像富邦最低門檻月繳2000,我是很願意考慮的
11/14 00:40, 107F

11/14 00:45, , 108F
渣打有年化2.2%的三年期定存,但還真的沒錢存
11/14 00:45, 108F
文章代碼(AID): #1CsINIJY (Insurance)